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2 章 细菌的生理 Bacterial Physiology 主讲:庄东明 电话: 6222493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2 章 细菌的生理 Bacterial Physiology 主讲:庄东明 电话: 6222493"—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2 章 细菌的生理 Bacterial Physiology 主讲:庄东明 电话: 6222493 E-mail:dmzhuang@tsmc.edu.cn

2 教学大纲  掌握内容  细菌的生化反应及意义  细菌的代谢产物在医学上的意义  熟悉内容 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与生长繁殖的规律  培养基的种类、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 了解内容  细菌的理化性状  细菌新陈代谢的特点  培养基的用途  细菌的属、种、型、株的概念

3  细菌的理化性状(自学) 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 细菌的新陈代谢  细菌的人工培养 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 细菌的分类(自学)

4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半透明颗粒(透射、折射) 表面积大:较一般生物体大一万倍 带电现象: G + pI 为 2 ~ 3 、 G - pI 为 4 ~ 5 半透性: CW 、 CM 选择性通透 内部渗透压高: G + 20 ~ 25 个大气压 G - 5 ~ 6 个大气压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自学)

5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6 一、细菌的营养物质 A 、水:菌体重要成分,占其总重量的 80% ~ 90% 作用 作为溶媒,参与细菌营养的吸收、转运 (渗透、分泌、排泄) B 、碳源:合成菌体的必需原料,也是获取能量的 来源,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果糖、甘露醇 等

7 C 、氮源:合成菌体蛋白(结构、功能)、核酸, 主要是有机氮化合物,如蛋白胨、氨基酸等 D 、无机盐(电解离子):构成菌体成分、调节渗 透压和电势、调节酶活性(辅基)、参与能量储存 和运输、有的元素(如 Fe VS 白喉棒状杆菌)参与 细菌的致病力 E 、生长因子:菌体生长所必需,但自身又不能主 动合成的微量物质,如:维生素、 氨基酸等 —— 流感嗜血杆菌 X 因子(高铁血红素) V 因子(辅酶Ⅰ或Ⅱ)

8 二、细菌摄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 其实施、完成,必经由生物膜半透性完成

9 摄取营养 的方式 浓度方向载体动力 构型改 变与否 被动扩散高 —— 低 — 浓度梯度 — 简单扩散 高 —— 低 — 浓度梯度 — 易化扩散 高 —— 低 — 浓度梯度 — 主动转运低 —— 高需要能量 + 依赖周浆 间隙结合蛋白 转运系统 低 —— 高 周浆间隙 受体蛋白 高能磷酸 键( ATP ) + 化学渗透 驱使转运系统 低 —— 高 离子梯度 透性酶泵 电势能 + 基团转移 低 —— 高 磷酸转 移酶系 高能磷酸键 +

10 三、细菌的营养类型  自养菌 autotroph  异养菌 heterotroph  腐生菌和寄生菌  病原菌都是异养菌,大部分是寄生菌 最初 能源 有机物 日光 还原态无机物 化能异养菌 光能自养菌 化能自养菌 通用能源 ATP

11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1 、营养物质:提供原料、能量 2 、酸碱度:即 PH 值或氢离子浓度,细菌细胞借 此调节胞膜的状态(离子泵系统)以平衡菌体内 的 PH 一般病原菌的最适值为 7.2 ~ 7.6 特殊如:偏酸性的结核杆菌, PH 值为 6.5 ~ 6.8 偏碱性的霍乱弧菌, PH 值为 8.4 ~ 9.2

12 3 、温度:致病菌一般 37 ℃,过高杀菌,过低抑菌 嗜冷菌:- 5 ℃~ 30 ℃ , 最适 10 ℃~ 20 ℃; 嗜温菌 : 10 ℃~ 45 ℃ ,最适 20 ℃~ 40 ℃ 嗜热菌: 25 ℃~ 95 ℃ ,最适 50 ℃~ 60 ℃

13 4 、气体 O 2 : 据代谢时对氧分子的需求程度不同分为四类: ①专性需氧菌: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仅在有氧时生长,如: 结核杆菌、霍乱弧菌 ②微需氧菌:低氧分压时长势良好,过高则抑制,如 : 空肠弯 曲菌、幽门螺杆菌 ③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有无 O 2 的环境下皆可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态势较好,大多数病原 菌都属此类

14 ④专性厌氧菌:呼吸酶系统不完善,只能在无氧条件下发 酵产能;如有游离氧分子存在则对其代谢产生毒害作用如: 破伤风芽胞杆菌、肉毒梭菌 —— 专性厌氧菌的呼吸酶系统不完善表现在: 其体内缺乏( 1 )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 ( 2 )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15 CO 2 : 少数细菌初次分离培养需 5 ~ 10%CO 2 获得方法:烛缸法、焦性没食子酸法、与需氧菌 密闭共培养 5 、渗透压:一般以与 0.8%NaCl 等渗的环境为宜, 但个别细菌有特殊的需求,如:嗜盐菌需 3%NaCl

16 五、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个体的 生长繁殖 细菌以简单的二 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繁殖一代所需时间 约 20~30min ;但少 数细菌代时较长, 如 : 结核分枝杆菌代 时为 18 ~ 20h

17 (二)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迟缓期 (lag phase): 适应、活化期 对数期 (logarithmic phase) :迅速生长期,典型性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 :新生、死亡平衡特征产 物积累期 衰亡期 (decline phase) :营养少,代谢物蓄积,菌体 死亡

18 细菌的生长曲线( growth curve ) 培养时间 (小时) 5 10 15 20 25 30 6.0 6.5 7.0 7.5 8.0 8.5 9.0 活菌数 总菌数 迟缓期 对数生长期 稳定期 衰退期

19 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 —— 细菌的新陈代谢是指菌体细胞内分解代谢与 合成代谢的总和,其显著特点是代谢旺盛和代谢类 型的多样化

20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主要以糖类为底物,通过氧化或酵解释放能量,并 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 ADP 、 ATP )储存起来。 具体的产能方式及其途径如下:

21 1.EMP (糖酵解) 1×G = 2× 丙酮酸+ 2× ( NADH+H+ ) + 2×ATP 2. 磷酸戊糖途径(一磷酸己糖途径, HMP ) 己糖 —— 戊糖+ 12× ( NADPH+H+ ) + 1×ATP

22 3. 需氧呼吸: ——EMP +三羧循环+电子传递链(呼吸酶系) 1×G —— CO2 + H 2 O + 38×ATP 4. 厌氧呼吸 1×G —— 乳酸+ 2×ATP

23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一)分解代谢产物和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的生化反应实验: 酶系不同 对底物分解能力不同 最终代谢产物不同

24 常见的生化反应 对糖的发酵对糖的发酵 对蛋白质的发酵对蛋白质的发酵 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尿素酶试验 甲基红试验 吲哚试验 硫化氢试验 单糖发酵试验 VP 试验 其他试验其他试验

25 分解代谢产物与细菌的生化反应 细菌的酶不一样,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不一样  糖发酵试验 大肠杆菌发酵葡萄糖和乳糖;伤寒沙门菌发酵葡萄糖,不发 酵乳糖 大肠杆菌具有甲酸脱氢酶 葡萄糖 HCOOH 脱氢酶 CO 2 +H 2

26 五糖发酵 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

27 V- VP ( Voges-Proskauer )试验 - + 2 个丙酮酸 乙酰甲基甲醇 双乙酰 红色 碱性溶液 α- 萘酚 氧气 肌酸 缩合 用于区别产气杆菌和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VP 实验阳性,大肠杆菌 为阴性。 葡萄糖

28 M - 甲基红( methyl red )实验 葡萄糖 → 丙酮酸 → 乙酰甲基甲醇 ( pH 值 >5.4 )甲基红 - 橘黄色 葡萄糖 → 丙酮酸 (大肠杆菌) ( pH<4.5 ) 甲基红 + 红色 产气肠杆菌 大肠杆菌

29 C - 枸橼酸盐利用( citrate utilization )试验 利用枸橼酸盐生长 + 不能利用 - 碳酸盐 NH 3 指示剂变色 有些细菌以铵盐作为唯一氮源,并且 以枸橼酸盐作为唯一炭源 枸橼酸盐

30 I- 吲哚( indol )试验 色氨酸 吲哚 玫瑰吲哚 (靛基质) (红色)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31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和变形杆菌 硫化氢试验: 胱氨酸 醋酸铅 硫化铅 硫化氢 甲硫氨酸 硫酸亚铁 硫化亚铁 半胱氨酸

32 尿素酶试验: 尿素 —— 尿素酶 氨 (酚红指示剂变红) 变形杆菌 +

33 IMViC 试验 I - 吲哚( indol )试验 M - 甲基红( methyl red )试验 V - VP ( Voges-Proskauer )试验 C - 枸橼酸盐利用( citrate utilization )试验 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34 I M Vi C 试验 大肠埃希菌 + + - - 产气杆菌 - - + +

35 (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热原质 (pyrogen) 大多为 G - 的内毒素(脂多糖); G + 的致热性多糖 耐高温,高压蒸气灭菌不能破坏 去除方法: 250 ℃干烤 30min 蒸馏法

36 2. 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血浆凝固酶 、 卵 磷脂酶、链激酶、 DNA 酶 3. 毒素 内毒素由 G - 菌产生,主要是脂类 A ,在菌体裂解后 释放。 外毒素由 G + 菌和少数 G - 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分泌出 的毒性蛋白。如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

37 4 、色素 —— 水溶性:绿脓杆菌 —— 脂溶性:金葡菌

38 5 、抗生素( antibiotic ) 某些微生物产生的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或肿瘤细 胞的物质。 抗生素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产生的只有 多粘菌素、杆菌肽等。 6 、细菌素( bactericin ) —— 是细菌产生的类似抗生素的杀菌物质 ,只作 用于与产生细菌素有亲缘关系的细菌。 —— 有种型特异性,可用于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7 、维生素: B6 、 B12 、 K 等

39 一、培养细菌的方法 根据不同标本及不同培养目的,可选用不同的接种和 培养方法;常用的有分离培养和纯培养两种方法。 病原菌的人工培养一般采用 35-37 ℃,培养时间多数为 18-24h ,但有时需根据菌种及培养目的作最佳选择。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40 二、培养基 (culture medium) —— 是由人工方法培配置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 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按其物理状态分类: —— 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按其成分分类: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 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分类: —— 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41 液体培养基 + 15g/L 琼脂 固体培养基 细菌的分离培养 3-5g/L 琼脂 半固体培养基 用于大量繁殖细菌 + 动力检查 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培养基可分:

42 三、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 液体培养基  混浊、沉淀、菌膜  半固体培养基  动力  固体培养基  纯培养  分离培养  菌落 colony

43 在液体培养基中

44 菌膜 菌沉淀 均匀浑浊 对照

45 菌落 菌苔

46 在固体培养基中 光滑型菌落 粗糙型菌 落 粘液型菌落

47 混浊生长 沿穿刺线生长 无鞭毛细菌 在半固体培养基中 有鞭毛细菌

48 四、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 医学中的应用 工农业生产 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 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细菌学研究 生物制品的制备 制造各种产品 处理垃圾 制造菌肥农药等 表达重组 DNA 制备产品

49 第五节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自学)

50 属( genera ) : 由密切相关的种组成,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 菌属。 种( species ): 细菌的基本分类单位 型( type ): 同一种细菌基本性状相同,而某些方面的特征稍有不同,便可分为不同 的型别。 株( strain ): 。 对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菌株。 第六节 细菌的分类(自学)

51 复习题  影响细菌生长的条件有哪些?  细菌的生长繁殖方式有哪些?生长曲线各时期的意义 是什么?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在哪个时期最好?  细菌分解代谢的常见生化反应有哪些?  什么是 IMViC 试验?有什么医学意义?  细菌的合成的代谢产物有哪些?其医学意义是什么?  培养基的分类,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有哪些?


Download ppt "第 2 章 细菌的生理 Bacterial Physiology 主讲:庄东明 电话: 6222493"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