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幼儿园社会规范教育活动设计. 一、社会规范认知范畴 基本道德规范 (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处 事) 人际交往规范 (接待客人、做客、礼貌、文 明言行、等待、轮流等)(为人) 谨慎规范 (保障自己不受到消极后果的行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幼儿园社会规范教育活动设计. 一、社会规范认知范畴 基本道德规范 (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处 事) 人际交往规范 (接待客人、做客、礼貌、文 明言行、等待、轮流等)(为人) 谨慎规范 (保障自己不受到消极后果的行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幼儿园社会规范教育活动设计

2 一、社会规范认知范畴 基本道德规范 (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处 事) 人际交往规范 (接待客人、做客、礼貌、文 明言行、等待、轮流等)(为人) 谨慎规范 (保障自己不受到消极后果的行为)

3 二、各年龄阶段社会规范目标: 思考:这些是主要属于哪些环境中的规范?

4 小班: 1 .了解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范,知道一日生 活中主要环节的要求。 1 .了解集体生活中的基本规范,知道一日生 活中主要环节的要求。 2 .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发出的规范性 信号,并按要求执行。 2 .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教师发出的规范性 信号,并按要求执行。 3 .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范,初步学会 等待、轮流等,初步体验规范的作用,逐步养成 规范意识,在游戏活动中,不干扰妨碍别人游戏 活动,游戏开始结束时,能按要求摆放和收拾玩 具材料。 3 .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范,初步学会 等待、轮流等,初步体验规范的作用,逐步养成 规范意识,在游戏活动中,不干扰妨碍别人游戏 活动,游戏开始结束时,能按要求摆放和收拾玩 具材料。 4.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和爱护玩具、图书、学习 用品及生活用品。 4.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和爱护玩具、图书、学习 用品及生活用品。 5. 知道不能将他人或集体的东西带回家占为己 有。 5. 知道不能将他人或集体的东西带回家占为己 有。 6. 了解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自我保护。 6. 了解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自我保护。

5 中班: 1 .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进一步遵守游戏、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行 为规范。 1 .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进一步遵守游戏、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行 为规范。 2 .认识公共场所(如医院、超市、 商店等)中的设施和常见标志,知道并自 觉遵守各种公共场所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主要包括公共交通规范、公共财物保护 和爱惜规范、爱护公共环境的规范等) 2 .认识公共场所(如医院、超市、 商店等)中的设施和常见标志,知道并自 觉遵守各种公共场所中的基本行为规范。 (主要包括公共交通规范、公共财物保护 和爱惜规范、爱护公共环境的规范等) 3. 进一步了解家庭和幼儿园中的安 全隐患,学会自我保护。 3. 进一步了解家庭和幼儿园中的安 全隐患,学会自我保护。 4. 初步学习简单劳动技能。(如剥豆) 4. 初步学习简单劳动技能。(如剥豆)

6 大班: 1 .愿意听从成人和同伴的劝告,不做危 险的事。熟悉家庭、幼儿园中的安全隐患, 了解公共场所中的安全隐患,学会自我保护。 1 .愿意听从成人和同伴的劝告,不做危 险的事。熟悉家庭、幼儿园中的安全隐患, 了解公共场所中的安全隐患,学会自我保护。 2 .熟悉有关安全、交通、环保的标记, 愿意按标记的提示行动。 2 .熟悉有关安全、交通、环保的标记, 愿意按标记的提示行动。 3 .会根据需要自己制定特定的规范(如 游戏规则),并制作相应的提醒标记。 3 .会根据需要自己制定特定的规范(如 游戏规则),并制作相应的提醒标记。 4 .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当发现不当的行 为举止时,敢于劝阻。 4 .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当发现不当的行 为举止时,敢于劝阻。 5. 愿意主动参与家庭和幼儿园中的简单 劳动,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 5. 愿意主动参与家庭和幼儿园中的简单 劳动,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

7 三、幼儿园社会规范的教育内容 家庭 幼儿园 常接触的公共场所

8 注意:不同的社会环境中 有不同的社会规范需要遵守, 社会规范的遵守可以保证社会 环境的良性发展。

9 (一)家庭中的规范 知道家庭的主要成员的称谓、姓名、职业、出 生年月或属相等,产生对家人的热爱和关心的情感; 知道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家庭中的主要设施,学 会自我保护;知道家中常见的一些生活用品和家用 电器的名称、用途或功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删除);知道热爱、尊重和关心父母及长辈,为 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

10 (二)托儿所、幼儿园的规范 知道自己幼儿园、班级的名称及所在班级 教师、同伴的姓名,认识园内其他教师和工 作人员的姓名,以及他们所从事的主要工作, 他们的劳动与自己的关系;知道幼儿园园内 外的主要环境、主要设施和相关的行为规范 等。

11 (三)其他社会机构的规范 知道医院、邮局、商场、超市、餐厅、 理发店、银行、消防站、动物园、公园、影 剧院、博物馆等的名称、场所设施的名称和 构造、相关职业的名称、相关职业的具体工 作及与自己的关系等。

12 (四)家乡、国家与民族的规范 知道自己的家乡、民族、祖国的名称,地图上的 大致方位;知道首都、国旗、国徽、国歌等;知道 家乡及祖国的风景名胜、著名建筑、风土人情、风 俗习惯及主要生活方式等;了解国家和民族的重大 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知道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主要节日,如三八妇女节、 五一劳动节、六一幼儿节、国庆节、教师节、父亲 节、母亲节等;形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一定 的民族荣誉感。

13 (五)重大社会事件 主要包括了解社区、家乡和国家及世界 近期的一些重大活动,如 2008 年奥运会、抗 震救灾援助四川、神七上太空中国人首次漫 步太空等。

14 四、常用的教学方法 1. 参观法 ( 1 )概念 参观法是根据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与任 务,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让幼儿 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思考而获得 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

15 ( 2 )参观前的准备 a. 确定参观对象,与被参观的地方联系上 对某一社会设施或社会现象进行参观,社会现象应发生 在相应的社会设施中。 社会设施包括:邮局、商店、学校、图书馆等。(物) 社会现象包括:售货员在商店里卖东西,顾客买东西; 邮局工作人员分发信件、投递信件;小学生们在课间游戏、 学习等。(人和事) 参观的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地点不要太远。 b. 确定行走路线 要注意安全,考虑好沿途可能存在的问题。 c. 制订参观计划(含参观目的和步骤等,特别挖掘孩子 需要参与的部分) d. 作好物质方面准备(如水、纸等)

16 ( 3 )参观法的应用 a. 出发前的组织:整队集中检查行装,组织简短谈话。 (谈什么?) b. 出发途中的组织:保证儿童的安全。(如何保证安 全?) c. 到达时的组织:重新整队,简短谈话,但方式可以用 提问的方式。(谈什么?) d. 参观过程中的组织:教师与参观地的工作人员合作, 组织幼儿有秩序的参观,介绍时避免用行话。 e. 结束时的组织:选用适当的方法。如参观邮局,考虑 到工作人员忙,可自然结束;若不忙,可用联欢和实践的方 式体验和结束。

17 ( 4 )参观法的要求 a. 参观时间最好选上午 b. 组织人员适当增加 c. 参观回来后,应安排相应的教育活动, 可组织谈话、可开设相应的活动区域(延伸 活动)。如参观邮局的延伸活动可以是 “ 邮票 展 ”“ 与邮局有关物品展 ”“ 寄信 ” 。

18

19

20 (二)行为练习法 ( 1 )概念 教师创造一定条件,组织幼儿按正确的 社会行为规范去实践的方法,行为练习法是 形成和巩固幼儿社会行为习惯的一种基本方 法。

21 行为练习法的形式多样,有教师人为创 设特定的模拟情境让幼儿进行行为练习,如 当幼儿掌握了如何在超市中购物的具体方法, 教师就创设情境让幼儿进行 “ 购物 ” 的行为练 习;

22 还有在各种生活情境中教师组织的幼儿 行为练习。 如来园和离园的礼貌行为练习、用餐前 后的行为练习等。所练习的行为主要分为与 人交往中的良好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其他 行为、劳动行为。

23 有教师组织的各种劳动活动;

24 ( 2 )行为练习法的应用 a. 集中幼儿的注意,激起行为练习的愿望 如活动 “ 交通标志 ” ,可以以小朋友遇到难题, 面对这些交通标志不知道该怎么办来激发幼儿学习 交通标志并根据交通标志做相应行为的愿望。 b. 示范 示范符合各种社会规范的行为时,应当在帮助 幼儿正确理解规范的前提下,准确地示范规范的行 为。 如活动 “ 超市真方便 ” ,先让幼儿观察超市中的 顾客是如何买东西的,理解购物的规范行为。

25 c. 幼儿行为练习 幼儿在行为练习时教师要巡回指导,行为练习 时教师参与,一方面做无形的指导,一方面也鼓励 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对幼儿进行鼓励,提高行为练 习的积极性。如发现有问题或进行不下去,教师要 作出指导(不一定要把答案告诉幼儿,引导他们步 步引出答案) 一次活动幼儿行为练习的次数可以不止一次。 如活动 “ 超市真方便 ” ,当幼儿学习了在超市购 物的规范行为之后,可以体验购物,这时教师可以 作为其他顾客、超市工作人员等既鼓励幼儿主动购 物,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引导。

26 d. 享受行为练习的成果 可以是物质成果也可以是精神成果。 如活动 “ 超市真方便 ” ,通过实践规范的 社会行为,得到了自己想买的东西,得到了 工作人员的表扬,心里很愉快。 e. 小结 再次总结强调我们期望孩子出现的良好 的行为。

27 ( 3 )要求 a. 活动中必须对所学行为有所示范 b. 整个活动的组织应该侧重于幼儿的行 为练习,让幼儿在行为练习中掌握动作的要 领或掌握具体的行为表现 c. 行为练习的要求应该前后一致;长期 坚持以便幼儿能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28 五、 社会规范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 一般模式 1. 运用多种方式引出活动主题 即导入,要告诉幼儿本次活动要做什么 如 “ 参观超市 ” 这一活动,教师用直接提问 导入: “ 小朋友们,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你们会自己买东西吗? ”

29 2. 引导幼儿充分观察 教师要让儿童在观察中认识新环境及规范。观 察可是实地观察或是图片、录像的观察。要尽可能 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观进行观察。 如 “ 参观超市 ” ,观察超市的建筑是什么样的、 超市中结构、商品的摆放、超市的工作人员、顾客 是如何买东西的,在超市购物要遵守哪些社会规范 等。

30 3. 组织幼儿自由表达、表现自己的体验 在观察过后,要提供幼儿交流、讨论、 对话表达,也可以通过绘画、表演等方式 的表达。 如 “ 超市里顾客是如何购买东西的? ” 、 “ 看到了哪些文明行为,哪些不文明行为? ”

31 4. 引导幼儿正确认知社会规范,使幼儿 学会遵守社会规范 在观察、讨论后,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 社会环境学会正确的社会规范。 如 “ 在超市中不想买的东西是否可以随便 放,为什么? ”

32 教学观摩 一、呈现素材 1 .活动名称:小班社会规范活动 —— 《玩 具图书我爱你》 2 .活动目标: ( 1 )了解玩具、图书损坏的原因。 ( 2 )能说出并初步做到爱护玩具图书的一 些方法。 ( 3 )愿意做个爱惜玩具、图书的好孩子。 3. 活动素材: “ 玩具总动员 ” 视频片段

33 二、分析素材 1. 该活动目标是否符合活动目标制定的一般 要求? 2. 如何确定活动的重难点? 3. 如何确定活动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4. 活动中可设计哪些提问?

34 三、教学观摩 小班社会规范教育活动 —— 玩具图书我爱你 观摩要求 : 1. 记录详细的教学过程。记录过程中不仅要注意 教师的实施,更要关注幼儿的表现,促进幼儿的发 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2. 参考方案实施分析要点,对教学精彩部分作上 记号,以便今后学习借鉴。 3. 参考方案实施分析要点,对教学中需要完善的 地方作上记号,以便讨论时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 建议。

35 四、讨论分析 1. 活动目标的设计是否符合幼儿园教育活动目 标制定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小班社会规范活动目 标的要求?如果不适合该怎样修改更适宜? 2. 活动准备有哪些?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 活动导入的策略是什么? 4. 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哪些?是否体现环环 相扣、循序渐进等原则? 5. 活动的重点目标和难点目标分别是什么?如 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 6. 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分别体现 在哪些环节? 7. 该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方法有哪些?教师的哪 些提问设计合理?哪些不够合理?请举例说明。 8. 活动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9. 活动的不足之处有哪些?如何改进?

36 五、归纳提升 1. 社会规范教育活动方案设计中描述最 为清晰的地方及最易表达不清的地方 2. 社会规范教育活动方案实施中表现较 为突出的地方及表现不足的地方


Download ppt "幼儿园社会规范教育活动设计. 一、社会规范认知范畴 基本道德规范 (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处 事) 人际交往规范 (接待客人、做客、礼貌、文 明言行、等待、轮流等)(为人) 谨慎规范 (保障自己不受到消极后果的行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