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學力測驗試題分析 ( 地球科學科 ). 年度 90 -190-291-191-292-192-2 總題數 356565 章 1 234567 總題數 (90 ~ 92) 6 444552.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學力測驗試題分析 ( 地球科學科 ). 年度 90 -190-291-191-292-192-2 總題數 356565 章 1 234567 總題數 (90 ~ 92) 6 444552."—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力測驗試題分析 ( 地球科學科 )

2 年度 90 -190-291-191-292-192-2 總題數 356565 章 1 234567 總題數 (90 ~ 92) 6 444552

3 內容分析 ( 地球科學科 ) 1 、每次都有 2 ~ 4 題圖表題,不用背,但須分析 例 92( 一 )9 、 92( 一 )10 。 92( 一 )992( 一 )10 2 、可能以題組形組式出來,由於題目敘述比較長,同 學需要有耐心的閱讀,答案都可從題目去找,故只 要看得懂題目就能做答。 例 92( 一 ) 題目 56 ~ 58 、 91( 二 )55 ~ 58 。 92( 一 ) 題目 56 ~ 58 91( 二 )55 ~ 58

4 3 、題目內容著重於 (1) 重要概念的理解、應用與分析的能力,例 90( 二 )13 。 90( 二 )13 (2) 題目的取材貼近真實情境及同學平常生活經驗, 命題原則以課本圖表並配合日常生活為主軸。故與日 常生活有關的章節如氣象、環境保護 ( 例 92( 一 )2) 、山 崩等應加強瞭解,課本的圖表要用心理解並加強資料 運用的能力,例 92( 二 )34 。 92( 一 )2 92( 二 )34 (3) 在各章節有相關的部分如環保或和其他科目有相 關的教材內容最好能加以統整起來,例 90( 一 )11 、 90( 二 )44 、 91( 一 )6 。 90( 一 )11 90( 二 )44 91( 一 )6

5 92( 一 )9 回內容分析 ( 地球科學科 )內容分析 ( 地球科學科 ) 表 ( 二 ) 是 α 恆星系中四顆行星的資料。由表中資料判斷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距 α 恆星愈近的行星,自轉一週所需的時間愈長 B) 距 α 恆星愈近的行星,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愈長 C) 距 α 恆星愈遠的行星,自轉一週所需的時間愈長 D) 距 α 恆星愈遠的行星,公轉一週所需的時間愈長 代號與 α 恆星的距離 ( 單位: 1.5×108 公里 ) 自轉週期公轉週期 甲 0.39 58.67 日 0.24 年 乙 0.72 243.01 日 0.62 年 丙 5.19 0.42 日 11.86 年 丁 9.51 0.44 日 29.46 年 表(二)表(二)

6 92( 一 )10 回內容分析 ( 地球科學科 )內容分析 ( 地球科學科 ) 1 圖 ( 五 ) 與圖 ( 六 ) 為兩張不同日期的台灣沿海海水表面溫 度分布示意圖。若圖 ( 五 ) 較圖 ( 六 ) 測量時間早了幾天,則 依據圖 ( 六 ) 所示,下列何者為黑潮主流的位置與流向? (A) x 處為黑潮;流向西南 (B) x 處為黑潮;流向東北 (C) y 處為黑潮;流向西南 (D) y 處為黑潮;流向東北

7 92( 一 ) 題目 根據下列的資料,回答 56~58 題 久旱不雨,地面嚴重缺水時,人們常用人造雨的技術 增加降雨量。當有鋒面過境,低壓籠罩或颱風接近時, 是實施人造雨作業的良好時機。造雨的方法隨雲的性 質而不同:在 0 ℃以上的暖雲內可撒播鹽粒,鹽粒會吸 收水分,使其周圍的小水滴向它靠攏,迅速變成大水 滴,最後成為雨滴掉下來;在 0 ℃以下的冷雲中可撒播 乾冰,乾冰會使周圍空氣的溫度急遽下降,以致雲中 的水氣或水滴迅速結成冰晶,並使附近的水氣以它為 核心而凝結,如此不斷增大其體積,最後形成雨滴降 落地面。此外也可使用碘化銀,將它撒播在雲層或在 高樓上焚燒,碘化銀的蒸氣在 0 ℃以下的雲層中會形成 微粒,產生類似前述冰晶的效果。根據專家評估,經 由以上技術最多只能增加 10~15 %的降雨量。

8 / 56 、根據選文中的資料。在人造雨的作 業中,不適合使用下列哪一種物質? (A) 液態碳氫化合物 (C 6 H 14 ) (B) 固態二氧化碳 (CO 2 ) (C) 氯化鈉 (NaCl) 晶體 (D) 碘化銀 (AgI) 晶體

9 92( 一 ) 57 、根據選文的資料。下列天氣圖,何者最 適合在台灣上空進行人造雨的作業? (A)(B) (C)(D)

10 5 58、 根據選文的資料。下列何者為目前人 造雨技術所應用的原理? (A) 使雲中的小水滴凝聚成大水滴 (B) 促使地面水分蒸發以增加雲量 (C) 使雲的高度上升以降低其溫度 (D) 將雲塊驅趕到集水區域的上空 92( 一 ) 回內容分析 ( 地球科學科 )內容分析 ( 地球科學科 )

11 91( 二 ) 題目 早期許多家庭都從水井打水回來,儲存在水缸中備用。每當山 頂出現烏雲時,水缸的外部就有水滴凝結,好像穿了裙子一般, 所以有句農諺:「水缸穿了裙,半山起黑雲」。這是因為定溫 下空氣中的水氣含量有一個最大值,達到這個數值就稱為飽和, 飽和水氣含量隨溫度上升而增加,如表 ( 六 ) 所示。當溫度下降 時,空氣中原有的水氣含量就超過了飽和量,多出的部份即凝 結成水滴,附著於物體的表面,這就是「水缸穿了裙」的由來。 表 ( 六 ) 氣溫 ( ℃ ) 3020100-10 飽和水氣含量 ( 克/立方公尺空氣 ) 30.417.39.44.82.4

12 空氣的潮濕程度可用「相對溼度」來表示,這是 指空氣中水氣的實際含量相對於當時溫度下飽和 水氣的百分比。圖 ( 十九 ) 是一種測量相對溼度的 儀器,稱為露點溼度計。圖中的金屬筒內貯放乙 醚,其溫度可由溫度計甲顯示出來。乙醚在室溫 下是一種易揮發的液體,操作時擠壓橡皮球,將 空氣送入金屬筒使乙醚快速揮發,直到金屬筒表 面開始結霧而失去原有的光亮 ( 相較於一旁的U 型金屬片可立刻察覺出來 ) ,此時溫度計甲的讀 數稱為「露點溫度」,而加裝於筒外的溫度計乙 則指示當時周圍空氣的溫度,分別查出兩個溫度 下的飽和水氣含量,即可以下列公式算出相對溼 度 相對溼度 = 露點溫度的飽和水氣含量 ──────────────×100% 當時溫度的飽和水氣含量 氣溫 ( ℃ ) 30 20 飽和水氣含量 ( 克/立方公尺空氣 ) 30.4 17.3

13 91( 二 ) 5 55、 露點溼度計之金屬筒內放置乙醚,下列何者 為其主要目的? (A) 揮發時帶走水分,使金屬筒表面維持乾燥 (B) 揮發時吸收金屬筒的熱量,造成表面結霧的現象 (C) 揮發時帶走表面的灰塵,使金屬筒在未結霧前維 持光亮 (D) 揮發後易凝結於金屬筒的表面,使達到結霧的效 果

14 5 56、在一個陽光照不到的開放式院子裡,放著一 個裝滿水的水缸,已知當時院中空氣的水氣含量為 17 克/立方公尺。則院中的溫度在下列哪一種情況下, 最容易發生「水缸穿了裙」的現象? (A) 維持在 20 ℃ (B) 維持在 25 ℃ (C) 由 20 ℃上升為 25 ℃ (D) 由 20 ℃下降為 15 ℃ 91( 二 )

15 5 57、 圖 ( 十九 ) 在金屬筒旁邊,和金屬筒分 離的U型金屬片,其功用主要為下列何者? (A) 作為散熱之用,使金屬筒的溫度快速降低 (B) 作為支撐之用,使金屬筒重心穩固不會傾 倒 (C) 作為對照之用,使金屬筒的結霧狀態更容 易辨認 作 D) 為隔離之用,使溫度計乙的讀數不受金 屬筒的影響

16 91( 二 ) 回內容分析 ( 地球科學科 )內容分析 ( 地球科學科 ) 58. 某日雅嫻用露點溼度計測得教室內之 露點溫度為 20 ℃,而教室中的溫度為 30 ℃ ,此時教室內之相對溼度為下列何者? A) B) C) 相對溼度 D)

17 90( 二 )13 回投影片 3投影片 3 113 、 玉山頂上、附近及其上空的四個位置,如圖 ( 三 ) 所示,何處測得的紫外線量最多?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甲

18 92( 一 )2 回投影片 3投影片 3 2 、 下列有關水土保持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 在低窪地區大量抽取地下水,容易造成 地層下陷 (B) 在河邊養殖家禽家畜,可能使下游藻類 過量孳生 (C) 在水庫上游砍伐樹木,會減少水庫的泥 沙淤積量 (D) 在坡度陡峭的高山上種植蔬果,會造成 土壤流失

19 92( 二 )34 回投影片 3投影片 3

20 90( 一 )11 回投影片 3投影片 3 111. 、 由於月球缺乏地球表面上的大氣層和 水,因此容易造成下列哪項事實? (A) 溫室效應比地球表面強 (B) 流星數目遠比地球上所觀察到的多 (C) 在同樣的面積,月表所偵測到的紫外線 和 宇宙射線的量較地球為高 (D) 月表上的水循環速率較地球上的為快 ( 水 循環:蒸發 → 凝結 → 降雨和降雪 )

21 90( 二 )44 回投影片 3投影片 3 44 、 關於環境污染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酸雨的形成主要是臭氧溶解於水中 (B) 氟氯碳化合物會破壞地球上空的臭氧層 (C) 空氣污染指標 (PSI) 越大代表空氣品質越好 (D) 一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溫度 上升

22 91( 一 )6 回投影片 3投影片 3 THE END 6 6、 台灣西部河流的跨河大橋,常發現橋 墩裸露的現象。下列哪一項最有可能是造成 此現象的原因? (A) 河流上游山坡地被濫墾 (B) 河流上游爆發土石流災變 (C) 下游河流出海處築防波堤 (D) 靠近橋的下游河段遭濫採砂石


Download ppt "學力測驗試題分析 ( 地球科學科 ). 年度 90 -190-291-191-292-192-2 總題數 356565 章 1 234567 總題數 (90 ~ 92) 6 444552."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