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篇 群体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章 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 第一节 疾病与健康 一、健康问题与疾病的个体现象 二、健康疾病连续带与疾病的 “ 冰山现象 ” 三、健康与疾病测量指标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健康问题的分布 一、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 二、疾病分布的形式 三、疾病的流行强度 第三节 我国人群主要健康问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篇 群体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章 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 第一节 疾病与健康 一、健康问题与疾病的个体现象 二、健康疾病连续带与疾病的 “ 冰山现象 ” 三、健康与疾病测量指标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健康问题的分布 一、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 二、疾病分布的形式 三、疾病的流行强度 第三节 我国人群主要健康问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篇 群体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章 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 第一节 疾病与健康 一、健康问题与疾病的个体现象 二、健康疾病连续带与疾病的 “ 冰山现象 ” 三、健康与疾病测量指标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健康问题的分布 一、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 二、疾病分布的形式 三、疾病的流行强度 第三节 我国人群主要健康问题

2 第一节 疾病与健康 一、健康问题与疾病的个体现象 ( 一 ) 健康问题与疾病的概念 (二)疾病的个体现象 1 、临床现象 2 、个体特点 患病的复杂性 患病的整体性 患病的动态性 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

3 二、健康疾病连续带与疾病的 “ 冰山现象 ” (一)疾病自然史与健康疾病连续带 1 、疾病的自然史 2 、健康疾病连续带 (二)疾病谱与疾病的 “ 冰山现象 ”

4

5 三、健康与疾病测量指标的主要特点 (一)区间性 (二)重叠性 (三)可变性

6 第二节 健康问题的分布 江苏省启东, 70 年代初期,对人群死亡情况进行大 量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发现该县总的死亡率已从 1958 年 的 8.62‰ 下降到 1976 年的 5.87 ‰ ,而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却从 1958 年的 56.69/10 万上升到 1976 年的 127.07 /10 万, 几乎上升了一倍以上。其中占第一位的是肝癌,其死亡 率分别从 20.25/ 10 万上升到 47.71 / 10 万,这样高的肝癌 死亡率在世界上是少见的。(世界抗癌联盟认为癌症发 病率超过 5/ 10 万,即为高发区。)

7 一、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 ( 一 ) 发病率与罹患率 ( 二 ) 患病率 ( 三 ) 死亡率 ( 四 ) 病死率 ( 五 ) 续发率 ( 六 ) 感染率 ( 七 ) 存活率

8 发病率: 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 新病例的频率。 某年 ( 期 ) 某人群中发生某病病例数 某病发病率= ------------------------------- 同年 ( 期 ) 暴露人口数 计算发病率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1) 发病时间 (2) 观察时间 (3) 暴露人口数 (4) 新发病例数

9 罹患率 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标, 但它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罹患率= -------------------- 同期暴露人口数

10 患病率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 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某时间内某病病例数 患病率= --------------------- 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 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 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11 死亡频率的测量 死亡率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死亡专率 某期间内 ( 因某病 ) 死亡总数 死亡专率= --------------------------- 同期平均人口数

12 病死率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而死 亡者的比值。 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 同期确认的某病病例数

13 续发率 也称二代发病率, 指某传染病易感接触者中 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 发病的人 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续发率 = ×100% 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 易感接触者总数

14 感染率 指在调查时所检查的整个人群中某病现有 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 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 感染率= -------------------- 调查时受检人数

15 生存率 指在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 若干年随访 ( 通常为 1,3,5 年 ) 后,尚存活的病人 数所占的比例。 随访满 n 年尚存活的病例数 生存率= ------------------------- 随访满 n 年的病例数

16 二、疾病分布的形式 人群分布 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疾病在 “ 三间分布 ” 的综合描述 移民流行病学

17 (一)人群分布 (一)年龄分布(二)性别(三)职业(四)种族和民族(五)行为 破伤风角弓反张

18 (二)疾病的时间分布 (一)短期波动:短时间内发病数突然增多。 (二)季节性:疾病在一定的季节内发病或发 病率升高。 病率升高。(三)周期性:传染病每隔一定年限发生较大 的流行 的流行(四)长期变异:某种疾病经过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通常为几十年)后,其 时期(通常为几十年)后,其 临床表现、死亡率或发病率等 临床表现、死亡率或发病率等 方面可发生很大变化。 方面可发生很大变化。

19 暴 发暴 发暴 发暴 发

20

21 长期变异

22 (三)地区分布 (一)疾病在国家间或国家内的分布 例如:黄热病、登革热、病毒性 肝炎、食管癌、乳腺癌、 鼻咽癌、克山病、大骨节病等(二)疾病的城乡分布 (三 ) 描述疾病的地区分布时常用的术语

23 登革热病毒分布埃及伊蚊传播

24 流行性乙性脑炎

25 中国男性鼻咽癌 中国男性食管癌

26 地方性氟中毒 大骨节病和克山病

27 中国男性肝癌 世界原发性肝癌

28

29 3 、疾病的城乡分布 表 1 我国 1990 年部分市县胃癌发病情况 合 计合 计男 性男 性女 性女 性 市 21.5128.0014.64 县 25.9432.8918.74

30 4 、疾病的地区性 1 、地方性: 一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经常发生无需自外 地输入新病例。 疾病呈地方性的原因大致有三种: 疾病呈地方性的原因大致有三种: ( 1 )自然疫源性:鼠疫、乙性脑炎、森林脑炎等。 ( 1 )自然疫源性:鼠疫、乙性脑炎、森林脑炎等。 ( 2 )自然地方性:疟疾、丝虫病、钩虫病地方性甲状 腺肿大、氟骨症。 ( 2 )自然地方性:疟疾、丝虫病、钩虫病地方性甲状 腺肿大、氟骨症。 ( 3 )统计地方性:伤寒、菌痢 ( 3 )统计地方性:伤寒、菌痢 2 、外来性或输入性: 指本国没有的或已经消灭的 疾病,从国外输入者,称 ~ 。 3 、高发区、低发区: 指某病发病率高、低不同程 度的地区,可根据调查资料划分。

31 四、疾病的时间、地区、人群的综合分布 表 1 日本居民、在美国的日本移民、美国白人一些死因标化死亡比( 1959~1962 ) 疾 病日本 居民 日本移民 美国白人 非美国出生美国出生 食管癌(男) 1001325147 胃癌(女) 100554818 肠癌 100374288489 乳腺癌(女) 100166136591 宫颈癌(女) 100523348 脑血管疾病(男) 100322437 动脉硬化心脏病 (男) 100226165481

32 三、疾病的流行强度 (一)散发( sporadic ) (一)散发( sporadic ) * (二)流行( epidemic ) (二)流行( epidemic ) * (三)大流行( pandemic ) (三)大流行( pandemic ) * (四)暴发( outbreak ) (四)暴发( outbreak ) *

33 (一)散发 (Sporadic): 是指某疾病在一定的地 区或国家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一般都用于区、 县以上范围。 (二)流行 (Epidemic) : 是当一个地区人群某 疾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的散发水平时称流行。 (三)大流行( pandemic ): 是当某疾病在一 定时间内发病率大大超过了该地区历年的发病率水 平,且迅速蔓延,可波及全国,甚至超出国界、洲 界,称大流行 (三)大流行( pandemic ): 是当某疾病在一 定时间内发病率大大超过了该地区历年的发病率水 平,且迅速蔓延,可波及全国,甚至超出国界、洲 界,称大流行。 (四)暴发( Outbreak ) : 是指在一个局部小 地区或集体单位中,在短期内突然有很多同类的病 人发生。

34 第三节 我国人群主要健康问题 一、传染病 (一)新发现的传染病 (二)再出现的传染病 (三)常见多发传染病 二、非传染性疾病 三、伤害 四、职业性危害 五、食源性健康问题 六、老年健康问题 七、医源性疾病

35 (一)新发现的传染病 爱滋病 O139 霍乱 O157 H7 大肠杆菌肠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36 艾滋病在中国的地区分布 (1985-2002) 0 1-500 501-1000 1001-5000 5001-10000 >10000 HIV number

37 HIV INFECTION AMONG GENDERS IN CHINA (1985  2002)

38 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年龄分布 (1985~2002)

39 Cumulative Number of Reported HIV Infected Persons Categorized by Transmission Route (1985  2002)

40 2010 年艾滋病失控趋势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93 1994 19951996 1997 19981999 20002010 Case (×10 4 ) Notcontrol well Estimated cases Control well 10 millions , 2010 1.5millions,2010 1 million 0.6million 50 万 40 万 20 万 30 万 10 万 1万1万 3万3万

41 Cases STD Cases Increased by Years year

42 年份病例数 19781 19797 1980204 1982750 19831739 2002 850,000 ~ 950,000 美国 AIDS 的患病情况

43 地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或艾滋病患者总数 新增感染者(万) 2003 年死亡人 ( 万 ) 非洲(撒哈拉以南) 2500 — 2820300—340220—240 北非和中东 47 — 734.3—6.73.5—5 亚洲(南亚和东南 亚) 460 — 82061—110 33—59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70 — 13015—27 3.2—5.8 拉丁美洲 130 — 190 12—184.9—7 加勒比 35 — 59 4.5—83—5 东欧和中亚 120 — 180 18—28 2.3—3.7 西欧 52 — 683—4 0.26—0.34 北美 79 — 1203.6—5.4 1.2—1.8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2 — 1.8700—10000. 01 合计 3400 — 4600420—580250—350 2003 年世界各地区 AIDS 的感染和死亡情况

4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45

46 祖国北京

47 果子狸

48 (二)再出现的传染病 结核病 性传播疾病 血吸虫病 布氏菌病

49 动物和人的疾病史 疾病 出现时间传播动物和传播途径死亡率( % ) 鼠疫公元 6 世纪鼠的寄生虫跳蚤传播给人 30 ~ 100 霍乱 18 世纪最早说的鸡瘟也就是鸡霍乱 30 ~ 100 炭疽 19 世纪牛羊骆驼骡等食草动物 20 艾滋病毒 1980 年 10 月仍不十分明确,疑是非洲绿猴 61 疯牛病 :1985 年牛,人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 100 禽流感 1997 年鸡、鸭、鸽子等 33.3 猴痘 2003 年 5 月岗比亚土拨鼠 10

50 (三)常见多发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霍乱 痢疾 感染性腹泻 流感 疟疾 流行性出血热

51 二、非传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糖尿病 肥胖

52 三、伤害 交通事故 自杀 意外坠落 中毒 他杀 溺水 火灾 烧伤 等等

53 四、职业性危害 9 类 99 种职业病 矽肺 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

54 五、食源性健康问题 瘦肉精事件 假酒事件 工业颜料事件 奶粉事件

55 六、老年健康问题 人口老龄化 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老有所靠 临终关怀

56 七、医源性疾病 医院感染 耐药菌株 抗生素的研制 治疗效果的评价 职业道德 现代化检测手段

57 第四节 全球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高死亡率低死亡率 1 低出生体重饮酒吸烟 2 不安全性行为低出生体重高血压 3 不安全饮用水高血压饮酒 4 室内空气污染吸烟高血胆固醇 5 锌缺乏肥胖 6 铁缺乏高血胆固醇水果蔬菜摄入不足 7 维生素 A 缺乏铁缺乏体力活动不足 8 高血压水果蔬菜摄入不足滥用毒品 9 吸烟固体燃料的室内空气污染低出生体重 10 高血胆固醇不安全饮用水铁缺乏

58 谢谢提出宝贵意见


Download ppt "第一篇 群体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章 健康问题的群体现象 第一节 疾病与健康 一、健康问题与疾病的个体现象 二、健康疾病连续带与疾病的 “ 冰山现象 ” 三、健康与疾病测量指标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健康问题的分布 一、疾病分布的测量指标 二、疾病分布的形式 三、疾病的流行强度 第三节 我国人群主要健康问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