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韧皑 和 Modified 8年之前
1
第一週:客語導論 授課教師:臺灣文學研究所 楊秀芳 教授 臺灣語言概論下 1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 CC 「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台灣 3.0 版授權釋出】
2
客語在漢語方言分區中的位置 臺灣客語的形成及分布 臺灣客語的音韻特點 2
3
客語在漢語方言分區中的位置 中國大陸八零年代進行方言普查,繪製《中國語言地圖集》 (香港朗文出版社出版),為現代漢語分為十大方言區,各 區之內又因區域差異可再分出次方言。 官話、晉語、吳語、徽語、湘語、贛語、客語、閩語、粵語、 平話。 客語是漢語十大方言之一,與閩語、粵語等同為兄弟方言。 3
4
方言的兄弟關係 漢語在各地區形成的區域性變體,稱為方言。 方言之間擁有共同的同源詞( cognate ),承繼自共同的祖 語,但因各地語音變化不同,因此方言間同源詞的語音有異。 從同源詞的存在,可知方言間具有親屬關係。 4
5
方言的形成 方言的語音,對內具有一致性,對外具有差異性。 方言語音對內具有一致性,是因方言族群內部密切往來, 彼此口音會趨向一致,因此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一群人 的語音演變就會是相同的。 因此說,「音變具有規律性」。 5
6
方言語音對外具有差異性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彼此少有往 來,因此不會形成共同的口音。 A 、 B 兩地人群各行不同的變化規律,因此 A 、 B 兩地語音不 同,成為不同的方言。 由於「音變具有規律性」,因此 A 、 B 方言的語音差異呈現 一種規律性的對應。 6
7
小結 方言間同源詞的語音雖然有異,但是這些語音差異具有規 律性的對應。 這種規律性的對應,說明它們來源相同,但經過不同的演 變規律,因此規律性的變為不同的結果。 研究這些具有規律性差異的語音變體,可以知道哪些語言 具有親屬關係,是來自相同祖語的兄弟方言。 7
8
國語、閩南語、客語,許多漢字讀音不同,但具有規律性 對應,說明這些是三者共同繼承自相同祖語的同源詞,也 就說明三者具有親屬關係。 8
9
方言語音規則對應舉例 客語 閩南語 國語 張 tsɔŋ1 ti 1 tiɔŋ1 t aŋ1 傷 sɔŋ1 si 1 siɔŋ1 aŋ1 章 tsɔŋ1 tsi 1 tsiɔŋ1 t aŋ1 生 saŋ1 sɛn1 s 1 siŋ1 ǝŋ1 冷 laŋ3 lɛn3 - liŋ3 lǝŋ3 9
10
比較方言的同源詞變體,根據語音的規律性對應表現,可 以擬測它們的古語形式,同時這也說明了語言如何從古演 變至今。 方言的語音表現,是古語反映在現代的痕跡,透過正確的 方法,可以從今天的方言表現看到古代語言如何演變,這 是方言語料對建構漢語史的一種貢獻。 10
11
方言從祖語分裂,不僅各自循不同的歷史音變規律變化, 方言之間也迭有往來接觸,彼此影響。 因此研究方言除了利用歷史語言學的方法進行研究之外, 還必須注意方言接觸所帶來的影響,纔能對語言的事實有 比較清楚的掌握。 11
12
將方言視為方言來研究,與將方言視為語言來研究,兩者 差異在前者必須重視歷史角度的觀點。 從歷史角度來認識方言的差異,纔能看出方言間親疏遠近 的關係,否則差異只是差異,實在看不出哪些差異根深蒂 固,哪些差異不久前才分裂產生,兄弟分家不久。 (「婦」閩南 pu6 :國語 fu4 ) (「生」客語 saŋ1 :國語 ǝŋ1 ) 12
13
以歷史觀點研究方言 以歷史觀點研究方言,重視方言如何分裂形成的問題,研 究方言分支及其親疏遠近的關係。 大方言之間的區隔其來也遠,是很早期就分裂形成的方言 之異。大方言內部的次方言,共有該大方言的特色,又彼 此各具地區性差異,這種差異應是在大方言的基礎上再行 分裂的結果。 13
14
如何區分方言? 丁先生指出: 以漢語語音史為根據,用早期歷史性的條件區別大方言; 用晚期歷史性的條件區別次方言;用現在平面性的條件區 別小方言。 (丁邦新 1982 ) 14
15
方言之間的差異如果是由於早期音變所造成,這樣的分裂 其來也遠,因之而分裂的方言,彼此關係疏遠,是大方言 區之間的不同。 各大方言之下的次方言共有該大方言區的特色,彼此之間 又有差異,引發這些差異的是晚近的音變。由於音變的時 間較晚,因此這樣子分裂出的方言,彼此關係還很親近, 是同一大方言之下的次方言關係。 15
16
古全濁塞音、塞擦音聲母到了唐以後發生清化,這是漢語 方言中一個巨大的語音變化,除了吳語和老湘語之外,所 有方言都發生了這個變化。 這個變化在大方言之間有不同的規律,成為我們區分大方 言的一個條件。 16
17
古全濁塞音、塞擦音聲母清化規律 官話方言:平聲送氣,仄聲不送氣。 粵方言(白):平上送氣,去入不送氣。 (文):平送氣,上去入不送氣 贛、客方言:全部變為送氣。 閩語、新湘語:全部變為不送氣。 (閩語因為層次複雜,也有送氣層次的讀法) 17
18
全濁定母字的方言表現 國語 閩南語 客語 台 ( 平 ) th t th 電 ( 去 ) t t th 大 ( 去 ) t t th 18
19
全濁母字的方言表現 國語 閩南語 客語 舅 ( 上 ) tɕiou4 ku6 khiu1 坐 ( 上 ) tsuo4 tse6 tshɔ1 tshɔ6 病 ( 去 ) piŋ4 p 6 phiaŋ6 19
20
客系的形成 據羅香林 1933 、 1965 的研究,客家先民本是中原漢人, 東晉永嘉後逐漸南遷,有五次大規模的遷徙。 1. 東晉到隋唐 外族入侵 遠者至江西中部 2. 唐末到宋 戰亂 遠者至廣東 20
21
3. 宋末到明初 蒙古入侵 徙至廣東東部和北部 4. 康熙到乾嘉 生活困難 徙至四川、台灣、湖南、廣西、 廣東西部、中部 5. 乾嘉以後 粵中土客械鬥外移 徙至粵西 (高、雷、欽、廉)、海南島 21
22
客語的分布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客語分佈在七個省區,以廣東 東部、中部地區,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分佈最集中,其餘 廣西、台灣、湖南、四川分佈比較零散。 分佈比較集中的地區可分出八個次方言區:粵台片、粵中 片、惠州片、粵北片、汀州片、寧龍片、雩桂片、銅鼓片。 22
23
粵台片下分四個小片: 1. 嘉應小片(梅縣、蕉嶺、平遠、新竹、苗栗、桃園、 高雄、屏東) 2. 興華小片(興寧、五華、大埔、丰順、紫金) 3. 新惠小片(新豐、惠陽、海豐、陸豐) 4. 韶南小片(韶關、曲江、英德) 23
24
臺灣客語的形成 明清兩朝,閩粵兩省居民因生活不易,陸續移民至台。 客族先民當時稱「廣東人」,與泉漳閩人各據丘陵與沿 海之地開墾。 24
25
台灣客語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桃園、新竹、苗栗、高雄、屏東。 台灣客家話大致分四縣話跟海陸話兩種。四縣指嘉應州所 屬梅縣的五華、蕉嶺、平遠、興寧等方言。海陸就是海豐、 陸豐兩縣的方言。 25
26
據羅肇錦 1990 研究: 桃園的中壢、平鎮、龍潭以四縣話為主﹔觀音、新屋、楊 梅以海陸話為主。 新竹的竹東、橫山、關西、新埔、湖口、寶山、芎林以 海陸話為主。 26
27
苗栗、高雄、屏東、台東通行四縣話。 新竹、卓蘭、東勢、石岡、新社說饒平話。 花蓮部分地區以海陸話為主。 宜蘭有詔安客語。 (饒平、詔安、大埔三地接壤,詔安話一般也叫饒平話, 但是否完全相同,還要調查) 27
28
早期彰化、雲林、嘉義等地均有客家人,現多已不說客語。 四縣人、海陸人多集中在桃園、新竹、苗栗、高雄、屏東, 客語保持得比較好,但漳潮二州的饒平、平和、詔安客家, 多和漳潮的閩南人混居,客語流失得很快。 28
29
四縣、海陸是臺灣客語兩大方言,因接觸頻繁,方言混雜, 形成所謂「四海話」。 「四海話」並非具有固定特點的客方言,而是像閩南語的 「泉漳濫」,各有不同的「不漳不泉、亦漳亦泉」、「不 四不海、亦四亦海」的混和方式。 29
30
四縣:海陸 四縣與海陸的方言差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聲調的表現。 陰平 陽平 上 去 陰入 陽入 四縣 24 11 31 55 32 55 海陸 53 44 24 31 、 22 55 33 30
31
「頸」 kiaŋ31 : kiaŋ24 「坪」 phiaŋ11 : phiaŋ44 「家」 ka24 : ka53 海陸去聲分陰陽,齒音聲母有兩套。 四縣去聲不分陰陽,齒音聲母只有一套。 31
32
32 頁碼作品版權圖示來源/作者 3 、 22 1. 中國大陸八零年代進行方 言普查, …… ,各區之內又因 區域差異可再分出次方言。 2.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 集》, …… ,其餘廣西、台灣、 湖南、四川分佈比較零散。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編,《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朗文出版 社, 1988 年。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 、 52 、 65 條合理使用。 14 丁先生指出: 以漢語語音史為根據,用早 期歷史性的條件區別大方 言 …… 丁邦新, ,《清華學報》 14 卷 1/2 期,《慶祝李方桂先生八十 歲論文集》,頁 257-273 , 1982 年。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 、 52 、 65 條合理使用。 20 、 21 據羅香林 1933 、 1965 的研究, 客家先民本是中原漢人,東 晉永嘉後逐漸南遷,有五次 大規模的遷徙。 ……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南天書局, 1992 年。原 1933 年興寧初版發行。 羅香林,《客家史料匯篇》,南天書局, 1992 年。原 1965 年香港初版發行。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 、 52 、 65 條合理使用。 26-28 據羅肇錦 1990 研究: 桃園的中壢、平鎮、龍潭以 四縣話為主 …… 羅肇錦,《台灣的客家話》,臺原出版社, 1990 年。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 、 52 、 65 條合理使用。 29-31 四縣、海陸是臺灣客語兩大 方言,因接觸頻繁,方言混 雜,形成所謂「四海話」 …… 鍾榮富, ,《語言暨語言學》 7 卷 2 期,頁 523-544 , 2006 年。 依據著作權法第 46 、 52 、 65 條合理使用。 版權聲明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