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殯葬禮俗演變與改進芻議 主講人:莊 理事長 秋情 102 年 11 月 28 日. 講師:莊 理事長 秋情 簡歷( 1/2 ) 歷任國小教師、組長、主任、校長退休 臺南縣文獻委員會委員 臺南縣語文競賽國語、閩南語演講、朗讀評判委員 嘉義縣語文競賽閩南語演講、朗讀評判委員 臺南縣全國語文賽閩南語演說集訓指導教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殯葬禮俗演變與改進芻議 主講人:莊 理事長 秋情 102 年 11 月 28 日. 講師:莊 理事長 秋情 簡歷( 1/2 ) 歷任國小教師、組長、主任、校長退休 臺南縣文獻委員會委員 臺南縣語文競賽國語、閩南語演講、朗讀評判委員 嘉義縣語文競賽閩南語演講、朗讀評判委員 臺南縣全國語文賽閩南語演說集訓指導教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殯葬禮俗演變與改進芻議 主講人:莊 理事長 秋情 102 年 11 月 28 日

2 講師:莊 理事長 秋情 簡歷( 1/2 ) 歷任國小教師、組長、主任、校長退休 臺南縣文獻委員會委員 臺南縣語文競賽國語、閩南語演講、朗讀評判委員 嘉義縣語文競賽閩南語演講、朗讀評判委員 臺南縣全國語文賽閩南語演說集訓指導教師 臺南縣市閩南語師資培訓講師 全國語文競賽閩南語演說評審委員 臺南大學大專盃古詩吟唱評審委員 臺南縣外籍配偶閩南語演說評審委員 真理大學南瀛學鄉土俗語講師 臺南市國小教師母語研習講師 臺南縣國小學生文學營俗語燈謎講師 臺南縣民俗禮儀研習會講師 學歷 經歷 屏東師範學校畢業 臺南師範學院畢業

3 臺南市學甲謎社社長 臺南市學甲藝文推進會創會會長 臺南市國學會會長 臺南市鯤瀛詩社常務理事 臺南市民俗禮儀協會理事長 榮獲南部七縣市論文比賽第一名 榮獲全省特殊優良教師 榮獲臺南縣國小校長組演說第一名 入選全國傳統詩金牌獎多次 榮獲內政部詩運獎 榮獲臺南市 101 年傑出資深傳統詩人 台灣鄉土俗語 台灣謔詰話 丹楓詩集(一)(二) 丹楓耕文集 物謎燈華實務謎集 現任 講師:莊 理事長 秋情 簡歷( 2/2 ) 獲獎 著作

4 課程綱要 壹、殯葬禮俗之演變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一)「擔眠床枷」之迷思 (二)死人「有出無入」之迷信 (三)燒魂轎習俗 (四)喪禮用詞正解 (五)弔奠焚香習俗 (六)早晚啼哭叫靈 (七)訃聞用詞探討 (八)弔唁用詞探討 (九)靈堂(奠禮場)用字原則

5 壹、殯葬禮俗之演變 台灣之喪禮,因受「政治、經濟、人為」因素影響, 使禮俗產生特殊變化,如自清廷及日本治台二六二年中, 喪禮則腳穿草鞋,魂帛以黑傘遮天之俗,顯示「上不戴 異族天,下不踏異族地」之意。 1

6 壹、殯葬禮俗之演變 而六十年代以後,台灣生活富裕,加上一般人為使 喪禮較熱鬧,造成喪禮變質,如訃聞及所有輓軸變為粉 紅色,甚至將「五子哭墓」、「孝女報親恩」、「三藏 取經」、「白獅陣」、「電子琴花車」等引進喪葬行列, 將喪事「盡哀」變成「盡喜」,以致目前出殯行列中很 少看到悲痛氣氛。除此之外,人為因素影響也不少,社 會上流行一些話說:「歡喜就好。」「只要我喜歡,有 什麼不可以?」凡事為所欲為,將固有禮儀規範拋諸腦 後,有的在奠禮上放映亡者生前歡樂的影像,影響奠禮 氣氛。 2

7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一)「擔眠床枷」之迷思 俗信死者若不幸死在自己床上,亡魂要擔「眠 床枷」,且不得超生,故需在斷氣之前,移鋪 到廳堂,才能得正果 。 (二)死人「有出無入」之迷信 古俗凡在外地死亡者,遺體不能運進家內,認 為「死人有出無入」,遺體運入自宅,靈魂將 被門神阻擋而在外飄蕩。 3

8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三)燒魂轎習俗 燒魂轎(腳尾轎、過山轎),以供亡靈乘坐前 往冥界報到,因現代人不坐轎,故亦可隨時代 進步改用紙轎車。 (四)喪禮用詞正解 日式 用詞 告別式忌中式場受付簽到處家祭公祭 中式 用詞 出殯奠禮 嚴制 慈制 喪中 靈堂 奠禮場 受禮處簽名處家奠公奠 4

9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五)弔奠焚香習俗 親友弔奠應燒二支香(陰數),但多數均燒一 支香(陽數)。祭拜陽神,香用一、三、五、 七、九陽數,奠弔陰靈取二、四、六、八陰數, 世俗以「四」與「死」諧音不取,而「六、八」 超越神明三柱之二倍,故弔奠以二支香為宜, 入祖龕後則燒一或三柱香。 5

10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六)早晚啼哭叫靈 叫起叫睏-自入木(入殮)日起至除靈之日止, 喪家婦女每日早晚在靈前啼哭,叫亡魂起床與 安眠,現今改用持香口喚方式。 6

11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七)訃聞用詞探討 1 、對人稱已死之父為「先考」或「先嚴」,敬 稱為「顯考」,稱己為「男」、「女」,勿 自稱「孝男」、「孝女」,因此皆屬他稱。 祖父母健在,而父母歿,不可用「顯考」、 「顯妣」,應用「先考」、「先妣」。 2 、對人稱已死之母為「先妣」或「先慈」,敬 稱為「顯妣」,如以夫具名發訃聞則用「先 室」。 7

12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七)訃聞用詞探討 3 、○公 ─ 公係對男性長者尊稱,子孫為父祖發 訃時加公,如「 顯 考 ○ 公 諱 ○ ○ 府 君‥‥‥」,妻為夫發訃時直接寫名字加先 生,不加「公」,如「 先 夫 謝 ○ ○ 先 生‥‥‥」。 4 、○母 ─ 本省人常用「○媽」,以為「媽」音 為祖母,其實「○媽」 在中國社會是指女 傭,故以「○母」為宜。 8

13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七)訃聞用詞探討 5 、歲數 ─ 指虛歲,六十歲以上用「享壽」,九 十歲以上用「耆壽」 , 一百歲以上用 「嵩 壽 」,未達六十歲可用「享年」 , 年齡更 輕者用「得年」或「行年」。 6 、父母逝世時,子媳均在身邊,可用「子媳等 隨侍在側」,不必一一列舉姓名。如訃聞擡 頭為「先夫」時,則用「妻率子女等」,擡 頭為「先室」時,則用「夫率子女等」。 9

14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七)訃聞用詞探討 7 、杖期夫 ─ 古時父母不在,妻歿自稱 「 杖期 夫」,即為妻執喪杖一年,父母在而妻歿時 稱「 不杖期夫 」,目前可自稱為「夫」即 可,亦較符實際。 8 、未亡人 ─ 古時妻率子女為夫巡山( 謝土 ) 後 , 淡妝素衣 , 閉門謝客,自稱 「 未亡 人」, 並非出殯之稱謂 , 故訃聞印「未亡 人」係錯用,一律印「妻」即可。 10

15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七)訃聞用詞探討 9 、護喪夫 ─ 係妻歿夫尚年壯,妻出殯時,夫 護喪至墳 , 日後萬一續弦 ,可不受妻魂糾 纏之迷信,故印「夫」即可。 10 、護喪妻 ─ 係夫歿妻尚年輕,夫出殯時,妻 護喪至墳 , 日後再醮或再嫁,不受夫魂糾 纏之迷信,故印「妻」即可。 11

16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七)訃聞用詞探討 11 、傳統訃聞後段孝眷 「 哀喪形容語 」,如 「男○○、○○泣血稽顙」, 「媳○○、 ○○泣血稽首」 ,不但義深難辨,且流於 浮誇不實,故一律用 「同泣啟 」 較符實 際。 12 、「 訃 」 係報喪文字 , 應印黑色,表示其 哀,「聞」 係將此不幸消息傳送給「姻、 親、戚、學、友」等人,為表示禮貌與給 他人「吉利」,所以「聞」以紅字表示。 12

17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七)訃聞用詞探討 13 、訃告是代表喪事 ,故紙色以白色為宜,淺 黃、淺藍、淺棕色亦可 ,目前一般人認為 上壽(六十歲)即可印粉紅色 ,純屬無稽 之舉 ,蓋喪事不能因年齡高就成為喜事。 而白色表示故人 「清清白白的來,清清白 白的去 」 , 一生廉潔,高風清譽永留人 間。 13

18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八)弔唁用詞探討 1 、千古-指死者已成「久遠者」,從前不分男 女均稱「千古」,今專用於男性,如「○○ 先生千古」,但「弔○公○先生」就不再用 「千古」,因「弔」已含「千古」之意。 2 、仙逝 - 係稱女性之歿,如 「 彭母張夫人仙 逝 」,如用「 弔彭母張夫人 」時,就不可 再用「仙逝」,因「 弔 」已含「仙逝」 之 意。 14

19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八)弔唁用詞探討 3 、靈右-輓聯不用「千古」、「仙逝」,一律 用 「 靈右 」 或 「 幃右 」,而輓額、幛、 軸、旌、花圈花籃等用 「 千古 」 與 「 仙 逝」。 4 、敬奠-能供亡者饗用之食品類奠品,自稱不 可用「敬輓」,應用「敬奠」。(對神明稱 「敬奉」)。 15

20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八)弔唁用詞探討 5 、敬悼 - 亡者已安葬或火化後,舉行儀式追 思,不稱「奠禮」,而稱「悼禮」或「追悼 會」,上款:「○○○先生千古」,下款: 「 陽○○○敬悼 」,不再用「 敬輓 」或 「弔」。 16

21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九)靈堂(奠禮場)用字原則 1 、牌樓橫額字數依「生、老、病、死、苦」之 序算到「老」,即「七字」、「十二字」、 「十七字」均合乎「老」為宜。 2 、不得書寫「告別式場」、「告別奠禮場」、 「奠禮式場」,因「告別」與「式場」係日 本用語。 17

22 貳、尚待改進導正之殯葬禮俗 (九)靈堂(奠禮場)用字原則 3 、不得書寫「 奠禮會場 」,因非開會場所, 如:「○公○○老先生出殯奠禮場」。 18


Download ppt "殯葬禮俗演變與改進芻議 主講人:莊 理事長 秋情 102 年 11 月 28 日. 講師:莊 理事長 秋情 簡歷( 1/2 ) 歷任國小教師、組長、主任、校長退休 臺南縣文獻委員會委員 臺南縣語文競賽國語、閩南語演講、朗讀評判委員 嘉義縣語文競賽閩南語演講、朗讀評判委員 臺南縣全國語文賽閩南語演說集訓指導教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