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说 : “ 正月朔日, 谓之 元旦, 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 此为之首。 ”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说 : “ 正月朔日, 谓之 元旦, 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 此为之首。 ” 一、中国传统民间节日风俗

3  元旦在古代有不同的称呼 : 汉代又称 “ 元正 ”, 晋代又 称 “ 元辰 ”, 北齐时又称 “ 元春 ”, 唐代又称 “ 元朔 ” 。  我国历史上元旦在哪一天也不尽统一。夏代在正 月初一, 商代在十二月初一, 周代在十一月初一, 秦始 皇统一中国后, 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又恢 复到夏历, 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民国元年决定采用公历, 遂将农历元旦改 为春节, 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

4  过年原先在 “ 腊日 ” ,即腊八,后改为阴历年首日, 即春节。民间风俗把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称为 “ 过小年 ”, 是过 “ 大年 ” 的预演。祭灶在先秦时是重要的祭礼 “ 五 祭 ” 之一。 1 、除夕 1 、除夕 贴对联 贴对联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重头戏。鱼、饺子、汤圆、年糕 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重头戏。鱼、饺子、汤圆、年糕 除夕拜年, 长辈要事先准备好给晚辈的压岁钱。 除夕拜年, 长辈要事先准备好给晚辈的压岁钱。 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 除夕守岁的习俗由来已久。

5

6 苏东坡《守岁》诗写道 : 苏东坡《守岁》诗写道 : “ 明年岂无年 ? 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 少年尤可 夸。 ” “ 明年岂无年 ? 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 少年尤可 夸。 ” 清代诗人赵翼在 85 岁高龄时曾作《除夕》 诗 : 清代诗人赵翼在 85 岁高龄时曾作《除夕》 诗 : “ 烛影摇红焰尚明, 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 起, 要听雄鸡第一声。 ” “ 烛影摇红焰尚明, 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 起, 要听雄鸡第一声。 ”

7  2. 正月初一 拜年 拜年 “ 年 ” 的正式称谓在周朝,正式将 “ 年 ” 字定为岁首在汉 朝。 “ 年 ” 的正式称谓在周朝,正式将 “ 年 ” 字定为岁首在汉 朝。 正月的头一天俗称 “ 三元 ” ,又称 “ 三朝 ” 、 “ 元朔 ” 。又 有 “ 上日 ” 、 “ 三朔 ” 、 “ 三始 ” 等别称。 正月的头一天俗称 “ 三元 ” ,又称 “ 三朝 ” 、 “ 元朔 ” 。又 有 “ 上日 ” 、 “ 三朔 ” 、 “ 三始 ” 等别称。 初一早上开门大吉, 先放 “ 开门炮仗 ”, 爆竹之后, 碎红 满地, 称为 “ 满堂红 ” 。 初一早上开门大吉, 先放 “ 开门炮仗 ”, 爆竹之后, 碎红 满地, 称为 “ 满堂红 ” 。

8

9  正月开始占岁。汉代东方朔的《岁占》称岁后八日 : 一日为鸡日, 二日为犬日, 三日为猪日, 四日为羊日, 五 日为牛日, 六日为马日, 七日为人日, 八日为谷日。 俗传初一为扫帚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扫帚, 否则会扫 走运气、破财, 而把 “ 扫帚星 ” 引来, 招致霉运。 俗传初一为扫帚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扫帚, 否则会扫 走运气、破财, 而把 “ 扫帚星 ” 引来, 招致霉运。

10  3.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 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夫婿与孩子回娘家。 “ 归宁 ” 大年初二, 嫁出去的女儿带着夫婿与孩子回娘家。 “ 归宁 ” 拜年时先去舅舅、岳父家。 拜年时先去舅舅、岳父家。

11  4.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 有些地方俗称 “ 赤狗日 ”, 这一天不出门, 不宴客。初三又叫 “ 小年朝 ”, 应该祭祀祖先和诸神, 但 不能扫地、起火、打水。 正月初三, 有些地方俗称 “ 赤狗日 ”, 这一天不出门, 不宴客。初三又叫 “ 小年朝 ”, 应该祭祀祖先和诸神, 但 不能扫地、起火、打水。 初三日, 有的商店开始营业, 俗称 “ 初三开店门 ” 。 初三日, 有的商店开始营业, 俗称 “ 初三开店门 ” 。 初三是俗传 “ 老鼠娶亲 ” 的日子。 初三是俗传 “ 老鼠娶亲 ” 的日子。 “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 “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

12  5. 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有 “ 接神 ” 的习俗。家家户户准备牲礼、 四果、生仁、炸枣等迎接, 烧金纸、神马。 大年初四有 “ 接神 ” 的习俗。家家户户准备牲礼、 四果、生仁、炸枣等迎接, 烧金纸、神马。 此外, 初四不动刀、剪。 此外, 初四不动刀、剪。

13  6. 正月初五 初五也叫 “ 破五 ”,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 初五要吃饺子、放鞭炮、赶庙会, 全家庆贺。 初五也叫 “ 破五 ”,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 初五要吃饺子、放鞭炮、赶庙会, 全家庆贺。 关于财神, 民间有很多传说 : 关于财神, 民间有很多传说 : 宋朝蔡京 宋朝蔡京 赵公明 赵公明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 “ 增福财神 ”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 “ 增福财神 ”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

14  7.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是 “ 送穷 ”, 这是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 岁时风俗, 其意是祭送穷神。 正月初六是 “ 送穷 ”, 这是我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 岁时风俗, 其意是祭送穷神。 “ 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 (《图经》) “ 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 (《图经》) 唐诗人姚合《晦日送穷三首》中第一首云: 唐诗人姚合《晦日送穷三首》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15 马日,古称 “ 挹肥 ” 马日,古称 “ 挹肥 ”

16  8.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也称 “ 人日 ” 、 “ 人胜节 ” 、 “ 七元 ” 。 正月初七也称 “ 人日 ” 、 “ 人胜节 ” 、 “ 七元 ” 。 东方朔《占年书》 :“ 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 阴雨,则有灾。 ” 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 则是吉祥, 代表那一年出入顺利, 人口平安。 东方朔《占年书》 :“ 人日晴,所生之物蕃育;若逢 阴雨,则有灾。 ” 正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 则是吉祥, 代表那一年出入顺利, 人口平安。 正月初七这一天要吃七样蔬菜合煮的菜肴, 其中必有 寓意勤劳、聪明的芹菜、葱、蒜。 正月初七这一天要吃七样蔬菜合煮的菜肴, 其中必有 寓意勤劳、聪明的芹菜、葱、蒜。

17  据说汉代已有人日习俗,至魏晋后更 开始被重视。古人会于人日当天戴上 “ 人胜 ” ( 一种头饰 ) ,从晋朝开始有剪彩 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 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 赋诗的习俗。唐代后,皇帝会赐彩缕、 人胜及登高大宴群臣。

18  9.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吃元宵, 挂彩灯, 放焰火, 观灯游玩。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吃元宵, 挂彩灯, 放焰火, 观灯游玩。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古时候人们称元 宵节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因为是上元之夜, 又称为元夜或元宵。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古时候人们称元 宵节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因为是上元之夜, 又称为元夜或元宵。 元宵节在唐代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 元宵节在唐代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 宋朝时, 灯期由三日延长到五日, 到明代更延长到十 日。 宋朝时, 灯期由三日延长到五日, 到明代更延长到十 日。

19 第一节 民间节日

20  二、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 “ 花神节 ” 、 “ 百花生日 ” 、 “ 花神生日 ” 。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节 的。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 “ 踏 青 ” ,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 “ 赏红 ” 。各 地还有 “ 装狮花 ” 、 “ 放花神灯 ” 等风俗。

21 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 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 “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 ; “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 ; 唐代诗人方干诗云: 唐代诗人方干诗云: “ 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 ” 。 “ 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 ” 。 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中国广西宁明、龙 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 目前,花朝节仅存在于中国广西宁明、龙 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

22  《红楼梦》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第一节 民间节日

23  三、上巳节 阴历三月初三为上巳节。先秦时, 这个节日是定于 三月的第一个逢巳的日子, 曹魏以后, 把它固定在三月 初三, 不管它是否逢巳。 阴历三月初三为上巳节。先秦时, 这个节日是定于 三月的第一个逢巳的日子, 曹魏以后, 把它固定在三月 初三, 不管它是否逢巳。 游戏 : “ 流觞 ” 。 游戏 : “ 流觞 ” 。 《后汉书 · 礼仪志》载 : “ 三月上巳, 官民皆挈于东流水 上, 曰洗濯祓 ( fú) 除去宿垢痰为大挈。 ” 《后汉书 · 礼仪志》载 : “ 三月上巳, 官民皆挈于东流水 上, 曰洗濯祓 ( fú) 除去宿垢痰为大挈。 ” 杜甫的《丽人行》写道 : “ 三月三日气象新, 长安水边 多丽人。 ” 杜甫的《丽人行》写道 : “ 三月三日气象新, 长安水边 多丽人。 ”

24

25  四、清明节 旧俗以清明的前一天 ( 一说前两天 ) 为寒食节。 旧俗以清明的前一天 ( 一说前两天 ) 为寒食节。 我国各地在这一天都有扫墓、踏青、插柳、寒食等 风俗。汉代定为 “ 禁烟节 ” 。 我国各地在这一天都有扫墓、踏青、插柳、寒食等 风俗。汉代定为 “ 禁烟节 ” 。 唐代诗人韩翃《寒食》 : 唐代诗人韩翃《寒食》 : “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 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 “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 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

26 每年公历 4 月 5 日前后, 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 清明 节。它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这时候, 我 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暖, 万物欣欣向荣, 使人感到格外 清新明洁, 因而称为清明。 每年公历 4 月 5 日前后, 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 清明 节。它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这时候, 我 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暖, 万物欣欣向荣, 使人感到格外 清新明洁, 因而称为清明。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距很近, 许多地区的人们往往 合二为一, 以清明节来融合两个节日的内容。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距很近, 许多地区的人们往往 合二为一, 以清明节来融合两个节日的内容。

27 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 端 ” 是开始、 “ 初 ” 的意 思 ;“ 午 ” 与 “ 五 ” 既同音又通用。所谓 “ 端午 ” 就是 “ 初五 ” 。 由于午时艳阳高照, 阳光灿烂, 故又名 “ 端阳 ”; 端午节这 天, 月、日皆为五, 故又称 “ 重五 ”; 端午节用菖蒲避邪, 故又称 “ 蒲节 ” 。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 端 ” 是开始、 “ 初 ” 的意 思 ;“ 午 ” 与 “ 五 ” 既同音又通用。所谓 “ 端午 ” 就是 “ 初五 ” 。 由于午时艳阳高照, 阳光灿烂, 故又名 “ 端阳 ”; 端午节这 天, 月、日皆为五, 故又称 “ 重五 ”; 端午节用菖蒲避邪, 故又称 “ 蒲节 ” 。 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 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

28 第一节 民间节日

29  六、乞巧节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七夕节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月初七又叫女儿节。这一天又叫 “ 避节 ” 。 七月初七又叫女儿节。这一天又叫 “ 避节 ” 。 农历的七月初七, 有时恰逢天气晴朗, 民间有晾晒衣 物和书籍的习惯。 农历的七月初七, 有时恰逢天气晴朗, 民间有晾晒衣 物和书籍的习惯。 《晋书 · 阮咸传》: “ 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 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锦绮粲目。成以竿挂大犊 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 ‘ 未能兔俗,聊复尔耳! ’” 《晋书 · 阮咸传》: “ 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 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锦绮粲目。成以竿挂大犊 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 ‘ 未能兔俗,聊复尔耳! ’”

30  六、乞巧节

31  七、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 又叫 “ 七月半 ” 、 “ 鬼节 ” 等。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 又叫 “ 七月半 ” 、 “ 鬼节 ” 等。 每到此时, 寺庙里有盂兰菊会, 超度亡灵。市场上可 以买到冥衣、明菜花、油饼等, 用来祭祀祖宗并预报 秋收。 每到此时, 寺庙里有盂兰菊会, 超度亡灵。市场上可 以买到冥衣、明菜花、油饼等, 用来祭祀祖宗并预报 秋收。

32 第一节 民间节日

33  八、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 自古有 赏月、拜月、吃月饼的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民间俗称八月节, 自古有 赏月、拜月、吃月饼的习俗。 到宋代, 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就多起来, 成为我国民俗 中仅次于春节的大节。 到宋代, 关于中秋节的记载就多起来, 成为我国民俗 中仅次于春节的大节。 民国元年, 规定 : 以元旦为春节, 以端午为夏节, 以中 秋为秋节, 以冬至为冬节。 民国元年, 规定 : 以元旦为春节, 以端午为夏节, 以中 秋为秋节, 以冬至为冬节。 中秋节吃月饼。月饼又称为 “ 团圆饼 ” 。中秋节又叫团 圆节。古时候, 还设案焚香, 祭祀太阴星君 ( 月神 ) 。 中秋节吃月饼。月饼又称为 “ 团圆饼 ” 。中秋节又叫团 圆节。古时候, 还设案焚香, 祭祀太阴星君 ( 月神 ) 。

34 第一节 民间节日

35  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九重阳的说法, 最早见 于《易经》, 重阳节的月、日恰逢双九, 两阳相重, 古 曰重阳。重阳节要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九九重阳的说法, 最早见 于《易经》, 重阳节的月、日恰逢双九, 两阳相重, 古 曰重阳。重阳节要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 梁人吴均《续齐谐记》 梁人吴均《续齐谐记》

36

37  十、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 又叫 “ 佛成道节 ” 。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 又叫 “ 佛成道节 ” 。 据周密《武林旧事 · 卷三》载 : “ 八日, 则寺院及人家 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 谓之腊八 粥。 ” 据周密《武林旧事 · 卷三》载 : “ 八日, 则寺院及人家 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 谓之腊八 粥。 ”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 每到这一天, 群僧集会, 诵经演法, 用香谷及各类果实 作粥供佛, 以资纪念。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 每到这一天, 群僧集会, 诵经演法, 用香谷及各类果实 作粥供佛, 以资纪念。 腊八蒜 腊八蒜

38 第一节 民间节日

39 二、四川特色的节日活动  (一)农历一月  成都灯会。  文化宫美食节。(又名小吃节)  黄龙溪火龙节。(正月初二至十五)  九寨子沟内扎如寺的 “ 良敏王清 ” 庙会 (正月初五开始)

40  (二)农历二月  成都文化公园的花会。  (三)公历三月  龙泉桃花节  新津梨花节  石象湖郁金香节

41  (四)公历四至五月  1 、彭州牡丹节花会。  2 、都江堰放水节。(清明节时)  3 、藏区各寺庙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 释加牟尼生日)  4 、康定转山会、春游日。(农历四月 初八)

42  (五)农历五月十五  1 、九寨沟内扎如寺麻孜会宗教盛典;  2 、这一天也是牟尼沟内的卓锦节、康定 的赛马会。  3 、这一天前后,郫县望丛祠赛歌会。山 歌悠扬,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43  (六)农历六月十五  黄龙寺庙会在松潘县的黄龙寺举行,这 是阿坝州藏、羌、回、汉各民族的共同 传统节日。  (七)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 新都桂湖的桂花次第开放,桂花节上游 人如织。

44  (八)农历十月二十五日  恰逢康定园根会,格鲁派寺庙安觉寺的 墙头屋檐上点满了密密麻麻的酥油园根 灯,据说数以万计。  (九)元旦前后  成都三圣乡的幸福梅林暗香浮动,一年 一度的成都梅花节又拉开了帷幕。

45 三、四川风俗画卷  (一)清明节放水  川人对李冰的伟大功绩感念于心,除了 修建庙宇,还形成了每年清明节的放水 风俗,以此纪念他对天府之国做出的贡 献,并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特色 的节日

46  (二)六月六晒衣  相传农历六月六是佛祖释迦牟尼晒经 的日子,民间由此得出这一天所晒衣 物易于保存的结论,争相将衣物拿到 室外晾晒,认为这样衣物就不会被虫 蛀。

47  (三)嫁毛虫  在每年农历四月八日的清晨,农民们纷纷到 屋外的田边地头收集草叶、秧苗或树叶上的 露水,带回家中用以磨墨,然后在剪成条的 红纸上写上 “ 毛虫今日出嫁,嫁到深山去, 永世不归家 ” 等话语,写好后将两张纸条交 叉贴于屋内墙上,认为这样就使庄稼免受虫 害,获得丰收。

48  (四)抢银水  每年正月初一,人们争相早起去挑井 水,俗称为抢银水。民间认为满缸清 水象征着财源广进,谁最早把水挑回, 谁这一年就会最发财。

49  (五)烧头香  春节期间,这一地区的人们有到寺庙 上香的习惯。大年初一的早上,人们 争相到庙里去上第一炷香,认为这样 可带来好运。

50  (六)贮财  除夕之夜,人们把家中的一切物件都 视为 “ 财 ” ,且都宜 “ 贮 ” 之,认为这样才 可保证来年财源滚进。

51  (七)转山会  相传佛祖在农历四月初八诞生,浴于 九龙池,故这一天又称 “ 浴佛节 ” 。如今, 每年的 “ 四月八 ” 转山会,人们聚集在康 定跑马山交流会友、踏青游览、集市 交易、举行文艺演出,尽情狂欢。


Download ppt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前 将春节称为元旦。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 : “ 四气新 元旦, 万寿初今朝。"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