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液相色谱 庞然: 19120051203276 桑灵子: 19120051203285. 分离原理 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 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 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 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 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 层法、层析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液相色谱 庞然: 19120051203276 桑灵子: 19120051203285. 分离原理 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 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 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 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 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 层法、层析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液相色谱 庞然: 19120051203276 桑灵子: 19120051203285

2 分离原理 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 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 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 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 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 层法、层析法。

3 发展简况  色谱法最早是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 Tswett ) 在 1906 年研究用碳酸钙分离植物色素时发现的,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 因之得名。  液相色谱法开始阶段是用大直径的玻璃管柱在 室温和常压下用液位差输送流动相,称为经典 液相色谱法。  于 60 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 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 用高压输送流动相。

4 叶绿素的石油 醚溶液 石油醚 1906 年 俄国植物学家 Michael Tswett CaCO 3 CaCO 3 固定相 stationary phase 石油醚 流动相 mobile phase 洗脱 返回

5 HPLC 的特点 高压 —— 压力可达 150-300 Kg/cm2 。色 谱柱每米降压为 75 Kg/cm2 以上。 高速 —— 流速为 0.1-10.0 ml/min 。 高效 —— 可达 5000 塔板每米。在一根柱中 同时分离成份可达 100 种。 高灵敏度 —— 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 0.01ng 。同时消耗样品少。

6 HPLC 与经典液相色谱的优点 速度快 —— 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 15-30 min ,有些 样品甚至在 5 min 内即可完成。 分辨率高 —— 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 分离效果。 灵敏度高 —— 紫外检测器可达 0.01ng ,荧光和电 化学检测器可达 0.1pg 。 柱子可反复使用 —— 用一根色谱柱可分离不同的 化合物。 样品量少,容易回收 —— 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 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

7 液相色谱法分类  液固色谱法 液固色谱法  液液色谱法 液液色谱法  排阻色谱法 排阻色谱法  离子交换色谱法  手性色谱

8 液固色谱法  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 离原理是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 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吸附-解吸附的平 衡过程。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 度 5-10μm 。适用于分离分子量 200-1000 的组 分,大多数用于非离子型化合物,常用于分 离同分异构体。 返回

9 液液色谱法  使用将特定的液态物质涂于担体表面, 或化学键合于担体表面而形成的固定相, 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的组分在流动相 和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分离过 程是一个分配平衡过程。 返回

10 排阻色谱法  固定相是有一定孔径的多孔性填料,流动相 是可以溶解样品的溶剂。小分子量的化合物 可以进入孔中,滞留时间长;大分子量的化 合物不能进入孔中,直接随流动相流出。它 利用分子筛对分子量大小不同的各组分排阻 能力的差异而完成分离。常用于分离高分子 化合物,如组织提取物、多肽、蛋白质、核 酸等。 返回

11 Ion Exchange

12 简介 原理 固定相 流动相

13 早在古希腊 时期人们就会用 特定的黏土纯化 海水. 算是比较 早的离子交换法. 这些黏土主要是 沸石. 历史

14 原理 Donnan 平衡 A—— 分析物的离子 B—— 反离子 R—— 离子交换剂 X , Y—— 离子带电荷数

15 固定相 离子交换剂( Ion Exchanger )也称为离子 交换树脂( Resin ),因为早期的人工合成离 子交换剂是由酚醛树脂做成的。 现在的离子交换剂有两大类:  聚合物交换剂  硅胶键合相

16 聚合物交换剂 交联聚合物型交换剂主要 是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共聚 物,交联后成为透明的固 体小球。 经化学处理苯环被 磺化生成 SO3- 基, 为强酸性阳离子交 换剂

17 硅胶键合相 此类离子交换剂以硅胶键合相为 基础。 但硅胶键合的主要缺点是:容剂 使用的 pH 值受到限制。

18 流动相 流动相即洗脱液。他的选择对离 子交换色谱过程溶质的保留和选择性 有很大的影响。 离子交换的过程,样品组分和交换 剂上可交换基都必须电离,成为离子 态。

19 流动相最主要的选择性参数 —— pH 值 交换剂的交换容量在一定的 pH 值范 围内存在。超出这个范围,交换容量 急剧下降,失去实用性。

20

21

22

23 简介 双柱色谱法 应用

24 简介 离子色谱法是 1975 年 H.Small 等人以离子交换 为基础提出的一 种离子的分离检 测新方法。 离子色谱法 双柱离子色谱 (有抑制柱) 经典双离子色谱 装置 膜分离 单柱离子色谱 (无抑制柱)

25 双柱离子色谱 洗脱液贮罐 泵 进样口 分析柱 抑制柱 (大容量) 电导检测 分析柱上的交换反应 抑制柱上的交换反应 以 0.01mol.L -1 的 HCl 为洗脱液,假设 Na + 等碱金属离子是被检测离子

26 膜分离示意图 目前主要应用于阴离子的分离

27 应用 离子色谱法作为一种常规方法普遍 应用于环境,水质,食品检测等各个 方面。并形成了现行的一套完整的国 家标准监测方法。

28 手性色谱

29 随着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手性拆分和 测定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尽管对映体间的 物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仅旋光性不同, 但他们的生化和药理作用却往往不同。 手性拆分 这是因为生物本身内部的核酸、蛋白质及多糖 都具有与区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他们常常对手 性化合物的两种对映体表现出不同的响应。因 此,对映体的拆分与识别对于生命科学和药物 化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0 Chirality 二十世纪 50 年代中期, 臭名昭著的 “ 反应停 ” ( Thalidomide, 沙利度胺)作 为镇静剂用于消除孕妇早期妊娠反应, 但不久就发现服用此药的孕妇生出的 婴儿出现畸形, 经研究发现具有镇静 作用的是( R ) -2 对映体, 而致畸作用 是由( S ) - 2 对映体引起的。因此必 须把具有手性的药物的另一异构体看 作是不同的化合物, 进行分别检测。 返回

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它在拆分对映体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 在流动相加入手性添加剂,利用非手性 固定相进行拆分;  利用手性固定相直接进行拆分。 其中,后者更为简便有效。 之 手性拆分

32 在对映体和手性选择剂之间,为了达到手性识别的 目的,至少需要三个同时发生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起作用,而其中至少有一个必须是立体化学相互作 用。为了识别两个对映体,手性选择剂于对映体中 的一种进入一个与立体相关的三点相互作用的稳定 状态,而另一对映体则只能两点作用形成不稳定状 态。这种稳定性相差越大,则相互分离的可能性就 越大。络合物作用可以被定量地表达为与键合及排 斥作用相关的平衡常数。 “ 三点相互作用 ” Y 为 S 性手性选择剂, X 为外消旋体

33 手性拆分示意图

34 手性固定相 手性有机聚合物 纯有机聚合物 聚合物涂敷在无 机载体上 接枝聚合物 手性活性分子改 性载体材料 包括低聚糖、多糖及其 衍生物,聚丙烯酰胺等。 光学活性物质有:氨基酸 衍生物、冠醚、糖类等。

35 外消旋化合物

36 外消旋化合物的手性拆分 手性相:涂敷量为 15% 的纤维素 — 三(苯甲酸酯) 流动相:正乙烷 / 异丙醇, a.98/2; b.60/40 ;c 和 d.90/10; 流速: 0.5ml/min 检测波长: 254nm a :降冰片烯甲酯 b : α-5 苯乙醇 c :苯乙醇晴 d : 6- 甲氧基萘 -2- 丙酸乙酯

37 谢谢!!


Download ppt "液相色谱 庞然: 19120051203276 桑灵子: 19120051203285. 分离原理 溶于流动相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 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 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 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 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 层法、层析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