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最 陶 Modified 8年之前
1
4-2 、聚落的演變 人口的分布 自然環境特性、交通便利性及就業 機會等因素,常影響人們對於居住地點 的選擇。 臺灣西部地區的平原和盆地,地勢 較為低平、開發較早,在肥沃的土壤、 便捷的交通網路等有利的條件下,工商 業往來頻繁,人口較為密集。
2
4-2 、聚落的演變 人口的分布 東部地區因受到中央山脈的阻隔, 開發較晚,雖然觀光資源豐富,但交 通運輸不便、就業機會不多,因此人 口較少。 至於受到海洋阻隔的離島地區, 如澎湖、金門、馬祖等,由於交通、 土地等各項資源不夠充足,因此,人 口也不多。
3
4-2 、聚落的演變 民國 101 年 臺閩人口 分布圖
4
4-2 、聚落的演變 1. 注意圖例,每一小點是代表 5,000 人。 2. 觀察各地區小點的密集 度可以得知:臺灣的人 口分布多集中在西部地 區。 圖讀圖小技巧
5
4-2 、聚落的演變 人口的遷移 在傳統的農業時代,人們會選擇 遷往利於農耕、土地較為寬廣的地方, 尋找新耕地。隨著工商業的發展,交 通便捷、工作機會多、公共設施完善 的都市地區,成為移居的新去處。相 反的,部分的鄉村、山地和外島地區, 因為缺乏適當的工作機會,造成人口 外移。
6
4-2 、聚落的演變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生活機能便利的 都市,成為移居的新去處。
7
4-2 、聚落的演變 許多傳統的農 業鄉鎮,如: 屏東縣滿州鄉 、嘉義縣六腳 鄉等。因為就 業機會不足, 使得人口不斷 外移,如何留 住年輕人口成 為政府的重要 課題。
8
4-2 、聚落的演變 六腳鄉歷年 人口統計圖
9
4-2 、聚落的演變 1. 橫軸代表年份;縱軸代表人數, 每一分格代表 1,000 人, 0 ~ 24 的中間為省略符號。 2. 由折線圖的變化可 知:六腳鄉的人口 逐年減少。 圖讀圖小技巧
10
4-2 、聚落的演變 配合課本第 58 頁 聚落變遷 每個聚落的形成都有它的歷史淵 源,也會隨著時空有所轉變。有些聚 落可能因為交通設施的興建而加速人 口聚集;有些則可能因為交通轉運功 能的轉移以及產業改變而沒落,使得 城鄉差距的情況加劇。
11
4-2 、聚落的演變 配合課本第 58 頁 聚落變遷 例如:府城(今臺南)、鹿港、 艋舺(今萬華)這些早期的城市,因 河港泥沙淤積及運輸方式改為陸運後 ,漸漸失去昔日繁榮。高雄市、臺南 市、臺中市、新北市及臺北市因開發 較早、交通較便利、人口較多等因素 ,發展成繁榮的城市。
12
4-2 、聚落的演變 配合課本第 58 頁 雪山隧道開通前,坪林區觀光人數眾多。
13
4-2 、聚落的演變 雪山隧道開通後,坪林區觀光人數銳減。
14
4-2 、聚落的演變 為了復甦觀光產業,坪林區除了原有的茶鄉 特色外,也增加了許多生態休閒活動。
15
4-2 、聚落的演變 聚落變遷 有些地方透過居民的共同合作, 吸引人潮聚集而重現生機。例如:宜 蘭縣東岳社區的泰雅族青年利用企劃 及電腦專長,結合長輩的傳統智慧, 使原來的農村再生,建立了社區產業。 嘉義縣板頭村在地方藝術家與社區居 民的共同參與及活動的推廣下,發展 成「板頭剪粘藝術村」。
16
4-2 、聚落的演變 東岳社區利用鐵馬觀光將遊客帶入柚子園, 藉此提高在地農業的附加價值。
17
4-2 、聚落的演變 板頭村是臺灣剪粘及交趾陶從業人員最多的地方, 但是傳統工藝的沒落使得青壯年人口紛紛外出工作 謀生。近幾年來,重新復甦的交趾、剪粘藝術,使 板頭村從一個即將沒落的小聚落,成為南臺灣傳承 傳統藝術的重要據點之一。
18
4-2 、聚落的演變 都市的現在與未來 都市聚集了大量人口,容易產生 休閒空間不足、交通擁擠、犯罪率提 高和環境汙染等問題。這些現象,除 了政府需採取適當的措施之外,還要 居民善盡公民責任,才能營造更好的 居住環境。
19
4-2 、聚落的演變 都市的現在與未來 舉例來說,政府應多闢建公園綠 地、規畫大眾運輸系統、興建公共設 施及採用節能減碳材質的設備等;居 民則可藉由共乘的方式,降低車輛的 使用率;或是定期舉行聯誼活動及成 立社團,來改善都市居民人際互動疏 離的問題。
20
闢建公園 綠地,可 以提升都 市居住環 境品質。 4-2 、聚落的演變
21
都市的公共設施 改用 LED 的省電 裝置,以達到節 能減碳的目的。
22
4-2 、聚落的演變 選擇大眾運輸或共乘可以減輕環境的汙染。
23
4-2 、聚落的演變 由媽媽們所組成的婦女會,藉由認 捐竹製存錢筒,幫助弱勢族群。
24
4-2 、聚落的演變 居民共同討論社區問題,營造優良居住品質。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