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柑 真 Modified 8年之前
1
2015 年东城区维持无脊灰培训 培训内容 AFP 监测有关知识及内容 AFP 监测工作要求北京市急性弛缓 性麻痹( AFP )病例 主动监测工作流程指南 (SOP) 东城区 CDC 计免科 郑青秀
2
AFP 监测基本概念 AFP 病例定义 症状监测 主动监测和主动搜索
3
医疗机构的职责 设专人负责: AFP 病例报告管理,包括电话、网报 和旬报; 制定制度:本单位报告程序和工作制度,本单位 主动监测制度; 培训:在疾控机构指导下组织开展全员 AFP 监测培 训; 协助疾控机构:开展 AFP 病例调查、标本采集、查 漏补种 收集补充 AFP 病例的临床资料:提供给辖区疾控机 构。
4
病例报告 AFP 病例快速报告:双报 - 电话与网络 – 电话报告 – 各级病例接报人员在接报后,应填写 “ 表 1-1 急性弛缓性 麻痹( AFP )病例接报登记表 ” 。 疫情责任 报告人 医疗机构所属 CDC 市 CDC 居住地 / 暂住 地 CDC 12 小时内
6
网络直报 医疗机构电话报告同时应进行网络直报。 在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 的 “ 病例分类 ” 中选择 “1. 临床诊断病例 ” , ‘ 其他传染病 ’ 中选 择 ‘9825 , AFP’ ,将自动展开附卡,完整填写 附卡项目。
7
主动监测与主动搜索 主动监测医院 – 一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 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 主动监测科室 – 医院中易发现 AFP 病例的科室 – 包括儿科、神经内科、内科、传染科、急诊科 等科室的门诊和病房
10
培训 区级培训 – 市级培训后 1 个月内完成,培训对象应包括辖区 内所有医疗机构相关科室 医疗机构培训 – 区 CDC 培训后 1 个月内完成全员培训。 – 特别加强对进修医生的培训 – 加强培训后的考核
11
培训要求 培训签到 教材 考核试卷 简报或总结 照片等存档备查。
12
北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 )病例 主动监测工作流程指南 (SOP) 12
13
13 主动监测 SOP 指定的背景、目的 维持无脊灰状态需保持高质量的急性弛缓性麻 痹( AFP )病例监测系统, AFP 主动监测是及时 发现 AFP 病例,避免迟报、漏报,提高监测系统 敏感性的重要措施。医院信息系统( HIS )的发 展,促进了 AFP 病例主动监测工作。
14
14 主动监测病例定义 可能出现 AFP 症状的常见疾病诊断: ( 1 )脊髓灰质炎; ( 2 )格林 - 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GBS ); ( 3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 4 )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 经病); ( 5 )神经根炎; ( 6 )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内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 7 )单神经炎; ( 8 )神经丛炎; ( 9 )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 10 )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 11 )急性多发性肌炎; ( 12 )肉毒中毒; ( 13 )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 14 )短暂性肢体麻痹。
15
15 PART 3 主动监测病例定义 可以出现 AFP 症状的疾病诊断 重症手足口病、运动障碍、癔症性瘫痪、小脑扁桃体下疝、小儿急性偏 瘫、脱髓鞘脑病、肾小管酸中毒、躯体化障碍、皮肌炎、脑损伤、库尔 森尿症、脊髓性肌萎缩、反应性关节炎、 miller-fisher 综合征、共济失调、 横纹肌溶解症、病毒性脑炎、跛行、四肢乏力、步态不稳、运动障碍、 脊椎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未在上述诊断名称中的但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疾病。 可疑 AFP 病例 无论临床诊断名称是否为常见 AFP 疾病种类,可能出现 AFP 症 状的病例。
16
门诊病例主动监测 16 HIS 查询 手工翻阅日志查询 “ 诊断名称 ” 模糊查询 “ 诊断名称 ” 排序查询
17
HIS 查询流程 1 根据 “ 就诊日期 ” 选择需要查询的日期范围。 2 选择需要主动监测的科室。 3 将病例年龄范围设定为 14 岁以下。 4 查询可疑 AFP 病例(诊断名称模糊查询,诊断 名称排序查询)。 5 记录可疑 AFP 病例的 “ 姓名 ” 、 “ 诊断名称 ” 、 “ 接 诊医生 ” 、 “ 门诊编号 ” 等信息。 6 与接诊医生核实该病例是否为 AFP 病例。
18
18 PART 4 现场工作及其他 1.“ 诊断名称 ” 模糊查询 查询常见 AFP 病例诊断名称关键字,如: “ 格林巴利、脊髓、 神经、麻痹、瘫、肌、肉毒、无力、乏力、共济失调、 低钾、脑炎、脑病、躯体化障碍、步态不稳、运动障碍、 跛行、重症手足口 ” 等监测人员认为可能存在 AFP 症状的 疾病名称的关键字分别进行查询,寻找可疑的 AFP 病例。 需注意的是输入关键字时不得使用卫生部列出的 “ 常见的 14 种疾病 ” 的 ICD10 编码。 开发关键字查询程序:数据可导出、程序筛选出病例后再判断,根据工 作经验不断更新关键字数据库。 此方法通过诊断名称模糊查询,可根据以往主动监测经验,根据关键字 查询可疑 AFP 的诊断名称,核实该病例是否为 AFP 。 此方法与手工检索方法基本一致,且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特别适用于门 诊量较大的医院,为目前优选的方法。
19
19 PART 4 现场工作及其他 2. “ 诊断名称 ” 排序查询 通过诊断名称排序,浏览诊断名称,寻找可疑 AFP 。优点是 可以通过排序,在浏览时可以快速发现明显非 AFP 的疾病种 类,减少了部分工作量,当无法实现诊断名称模糊查询时可 选用。 需注意查询可疑 AFP 病例不能仅关注常见 14 种疾病。 此方法主要通过诊断名称排序,根据以往主动监测经验,浏 览诊断名称,寻找可疑 AFP 。 此方法与手工检索方法基本一致,减少了部分工作量。 但如果门诊量较大的医院,仍然存在工作量大,容易出现人 为疏漏的弊端,无法实现诊断名称模糊查询时可选用。
20
手工查阅门诊日志 部分医院 HIS 系统不能实现就诊查询功能, AFP 主动监测工作需要通过翻阅门诊处方、 查阅门诊日志的形式开展。 此方式工作量大,容易出现人为疏漏,适 用于门诊量较小的医疗机构。
21
住院病例主动监测 21 1. 前往主动监测科室病房,查询出入院登记本或住 院登记系统和病案管理系统。 2. 通过 HIS 系统查询住院登记 / 出院登记系统中病例 诊断、查体等病例信息。
22
住院病例 AFP 主动监测流程: 1 选择主动监测科室,查询 “ 住院登记系统 ” 、 “ 病案管理系统 ” 。 2 以 “ 入院日期 ” 、 “ 出院日期 ” 查询病例。 3 查看 “ 诊断名称 ” ,浏览诊断名称,筛选是否报告 “1. AFP 主动监 测病例 ” 中所列疾病以及其它 AFP 监测人员怀疑存在 AFP 监测 症状的疾病。 4 如果发现可疑 AFP 病例,记录病例姓名、住院号、年龄、诊断 名称等基本信息。 5 与住院部主管医生核查病例病史、主要诊断、查体资料等情况。 6 如为 AFP 病例核实是否上报,常规询问科室主管大夫,提醒留 意 AFP 病例。
23
可实现通过 HIS 系统开展住院病例主动监测工作的医院 适用条件: 1. HIS 系统住院病例、出院病例信息实时录入的医院。 2. 发现疑似 AFP 病例可直接查询入院、出院诊断,并 通过电子化病历查看查肌力、肌张力信息。 3. 负责 AFP 监测人员有相应权限。 缺点:无法实现与医生交谈、督促 AFP 报告工作的目的。应定 期前往相关科室询问 AFP 病例报告情况,督导工作。
24
24 数据报告 主动监测医院:于当月 3 日前完成上月《可疑 AFP 病例基本信 息登记表》(表 1 ),《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 )主动监 测旬访表》(表 2 ),并报至所属辖区的疾控中心。 区(县)疾控中心:收集辖区主动监测医院的《医院可疑 AFP 病例基本信息登记表》(表 1 )、《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 ( AFP )主动监测旬访表》(表 2 ),汇总成《可疑 AFP 病例 基本信息登记汇总表》(表 3 )、《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 ) 主动监测汇总表》(表 4 ),并于每年 1 月 15 日前上报市疾控 中心。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