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2 章 跨国经营方式概述 2.1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内涵 2.2 跨国经营的基本方式 2.3 跨国经营的渐进性和发展阶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2 章 跨国经营方式概述 2.1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内涵 2.2 跨国经营的基本方式 2.3 跨国经营的渐进性和发展阶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2 章 跨国经营方式概述 2.1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内涵 2.2 跨国经营的基本方式 2.3 跨国经营的渐进性和发展阶段

2 2.1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内涵 2.1.1 企业经营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2.1.2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类型 2.1.3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特点

3 2.1.1 企业经营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企业经营国际化是指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即 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所有形式。 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国际化进程是企业从国内 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的渐进演变过程。这是一 个企业从单纯的国内经营企业发展成为跨国公 司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4 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 为了扩大规模、提高收益水平、获取更多 经营资源、增强竞争实力。 基本动机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现有的竞 争优势开展跨国经营活动,这类企业一般 以发达国家企业或大企业为主;二是通过 跨国经营来建立竞争优势,这类企业一般 以发展中国家企业或中小企业为主。

5 许可协议 特许专营 服务合同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 商品进出口 技术、劳务 进出口 国际投资 2.1.2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类型 1. 可按涉及的要素划分 企业合作 国际战略联盟 委托加工生产

6 2. 可从空间取向进行划分: 内向型国际化 指在企业所在国境内进行的国际化经营活动 ,包括零部件进口、技术引进为外商贴牌生 产、与国外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等形式。 外向型国际化 企业面向海外市场的国际化经营活动,包括 产品出口、技术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国际 战略联盟、海外上市等形式。

7 2.1.3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特点 与国内经营相比,国际化经营至少在 以下四个方面有所不同: 1. 所处的经营环境不同 2. 服务的对象不同 3. 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同 4. 面临的合同条件不同

8 2.2 跨国经营的基本方式 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主要方 式有:贸易式进入、契约式进入和投资式进入 三种类型。 商品出口 技术劳务出口 对外直接投资 外向型国际化的主要类型

9 2.2.1 商品出口 商品出口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活动的主要方式,通常 也是大多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最初选择。 商品出口又可分为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两种形式: ( 1 ) 间接出口:通过本国的中间商经销或代理,企 业本身不进入国际市场,是一种被动的出口。 ( 2 ) 直接出口:通过国外的中间商或自己的销售子 公司直接销售给海外客户,风险较大,要求企业具备 较高的国际经营能力和经验。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 直接出口才是国际化经营的起点。

10 间接出口的优点: 可以利用中间商在国外的分销渠道和经验, 迅速将产品销售国外市场。 不必承担汇率波动风险、信贷风险和需求 变动风险等 不必增设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处理出口单 证、运输和保险等出口业务 企业可以保持进退国际市场和改变国际营销 渠道的灵活性

11 间接出口的缺点  不能迅速、直接掌握国际市场信息  无法积累国际市场经营的经验  对海外市场的控制程度低或根本不能控制  无法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企业自身的形象和声誉  不利于培养和锻炼企业自身的国际化人才

12 2.2.2 技术劳务出口 技术劳务出口是一种非股权投资,即在不涉及 股权或企业产权的条件下,通过签订合同,输 出技术、技能、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以及 劳务出口和工程承包等行为。 ( 1 )技术授权或授权经营 ( 2 )管理合同或服务合同 也称 “ 契约式进入 ” 或 “ 合同参与 ” ,是一种国际经 济技术合作的方法,也是比商品出口层次更高 的跨国经营活动。

13 ( 1 )技术授权或授权经营 授权给国外企业,允许其使用授权人专有的工 业产权或专有技术(包括专利、商标、技术 诀窍和专门知识等)的行为。 主要形式有许可协议( Licensing Agreement )、 特许专营( Franchising ) 。

14 许可协议 指技术提供方与接受方之间签订的、允许接受方对 提供方所拥有的技术享有使用权、产品的制造权和 销售权,以双方约定的使用费作为补偿。 许可证贸易的核心内容是转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使 用权,而不是技术的所有权。 按交易的标的划分,可分为专利许可、专有技术许 可、商标许可和综合许可。

15 特许专营 企业(特许方)将其商标、商 号名称、专利、产品配方和管理 方法等许可给独立的企业或个人 ,后者有权使用前者的上述内容 ,但必须达到特许方规定的要求 ,且须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初始费用和按销售额比例的提成 )。

16 技术授权的优点 : 有利于分摊研究和开发费用 有利于保护专利和商标 有利于克服东道国的贸易壁垒或投资限制 技术授权的缺点 : 缺乏对海外市场和受许人的有效控制 目标市场未来扩展的空间小 容易培养潜在竞争对手

17 ( 2 )管理合同或服务合同 企业以承包商、代理商、经销商、经营管理人员的身 份,通过承包工程、经营管理、技术咨询等形式,开 展国际经营活动。 主要形式:工程建设承包合同、成套设备合同、交钥匙 工程( Turnkey Project )合同、管理合同、劳务输出 合同、合同生产 优缺点:合同安排的方式可以使企业无须承担投资的风 险和责任而获得可观的收入,但收入仅限于固定期限 内,无法长期占领国外目标市场。

18 2.2.3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股权投资,即企业作为投资者 在国外公司中占有一定的股权份额,并拥有相应的 所有权和控制权, 对外直接投资是国际经营活动的高级形式,由于投 资规模较大,回收期较长,不可控因素较多,对企 业的要求也更高。 以直接投资形式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有:收购和兼 并当地企业、新建企业(独资或合资企业)等。 亦称绿地投资或创建投资

19 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动因 企业为什么要对外直接投资? 传统上,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包括获取生产资 源、开拓新市场、降低成本和风险,以及逃避 性投资和被动性投资等。 1. 生产资源导向型 自然资源导向:获取本国生产所需的自然资源 低成本导向:获取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 先进技术导向:跟踪和寻觅最新技术发展

20 2 .市场导向型 ( 1 )绕开各种贸易壁垒 ( 2 )降低运输成本 ( 3 )开辟新市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3 .分散风险导向型:地理分散化,降低风险,追求 投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政策导向型:享受东道国的优惠政策,或是为了 逃避母国政府的管制和法规 5 .完全被动型:受到竞争对手的带动,或是跟随母 公司或客户企业去海外经营

21 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性动因 国内 —— 企业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与本国内 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市场战略目标有关,因此国 外业务通常附属于原有的国内业务。 当企业的发展需要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组织生 产经营活动时,实现全 球性战略目标成为其对 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 全球 —— 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在国 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实力

22 2.3 跨国经营的渐进性和发展阶段 2.3.1 跨国经营过程的渐进性 从国内经营到跨国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 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其渐进性主要体 现在: ( 1 ) 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先易后难,逐步升 级的过程。 ( 2 ) 市场范围扩展的渐进性:由近到远,先熟悉 后陌生的过程。 图

23 ( 1 )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 纯国内经营 间接商品出口 直接商品出口 (技术劳务出口) 设立国外销售服务机构 设立海外生产基地设立海外研发机构跨国战略联盟

24 市场扩张的地理顺序(滚雪球方式): 本地市场 → 本国地区市场 → 全国市场 → 海 外相邻市场 → 全球市场 市场扩张的地理顺序(采蘑菇方式): 跨区域的跳跃式发展方式:先占领最佳市场 或最重要市场,然后再开拓其他市场。 ( 2 )市场范围扩展的渐进性

25 2.3.2 跨国经营的发展阶段 从土生土长的国内企业成长为走向世界的跨国公 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演变过程: ( 1 )打入国际市场的学习过程 在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之初,首先必须正确选择 国外市场目标,并制定正确的进入方式和经营战 略;在实践过程中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形成跨国 经营运作的能力。

26 ( 2 )渗透和占领国外市场的发展过程 在进入国外市场并站稳脚跟后,发展壮大是这一阶段 的主要任务。一方面,需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开发新 产品,扩大销售范围,增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企 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也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和 发展。 ( 3 )实现全球优化组合的挑战过程 在各个国外市场的跨国经营形成相当规模并得到稳定 发展后,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 是难度很大的挑战。跨国经营战略不再以一国一地的 局部得失为中心,而是把世界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 待,以实现企业的全球战略优势为目标。


Download ppt "第 2 章 跨国经营方式概述 2.1 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内涵 2.2 跨国经营的基本方式 2.3 跨国经营的渐进性和发展阶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