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袈 咸 Modified 8年之前
1
足厥阴肝经 The Liver Meridian of Foot-jueyin
2
目的要求 1 、背诵经脉循行的原文,掌握经脉病候。掌 握 14 个穴位的标准代号、定位和起止穴位。 掌握重点穴位的主治作用。 2 、熟悉其它穴位的主治及 14 个穴位的刺灸方 法。熟悉络脉的循行及病候。 3 、了解各腧穴的命名意义。
3
( 一)经脉概述 肝经 -- 在体内属肝络胆 肝经 -- 在体内属肝络胆 足厥阴经 -- 从足走腹胸 足厥阴经 -- 从足走腹胸 分布在下肢内侧的中间 分布在下肢内侧的中间 接胆经于足大趾端 接胆经于足大趾端 交手太阴肺经于胸部。 交手太阴肺经于胸部。
4
(二)经脉循行 1 、原文 1 、原文 《灵枢. 经脉》 《灵枢. 经脉》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 大指丛毛之际,上循 足跗上廉,去内踝一 寸,上踝八寸,交出 太阴之后,上腘内廉, 循股阴,入毛中,环 阴器,抵小腹,挟胃, 属肝,络胆 ——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 大指丛毛之际,上循 足跗上廉,去内踝一 寸,上踝八寸,交出 太阴之后,上腘内廉, 循股阴,入毛中,环 阴器,抵小腹,挟胃, 属肝,络胆 ——丛毛 足跗上廉丛毛 足跗上廉
5
—— 上贯膈,布胁肋, 循喉咙之后,上入 颃颡,连目系,上 出额,与督脉会于 巅。 —— 上贯膈,布胁肋, 循喉咙之后,上入 颃颡,连目系,上 出额,与督脉会于 巅。上入 颃颡上入 颃颡 其支者:从目系下 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从目系下 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 贯膈,上注肺。 其支者:复从肝别, 贯膈,上注肺。注肺
6
2 、词解 [1] 丛毛 --- 此指大趾爪甲后有毫毛处,意同 “ 三毛 ” 。 丛毛 [2] 足跗上廉 --- 指太冲穴所在处。 足跗上廉 [3] 上入颃颡 --- 颃颡,有许多解释,从各家论述看,应 为下当咽喉部,上至鼻咽部。故足厥阴经脉有嗌干 一症。肝经从鼻咽连系目系。 上入颃颡 [4] 注肺 --- 肺经起于中焦,肝经上注肺而不下至中焦的 道理,因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肺经在此受血开始 血气流行,中焦只是表明血气的来源,从肝再注肺 则是说明血气流注环周不休。 注肺
8
3 、体表路线 起于足大趾外侧端大 敦穴 → 内踝前 → 小腿内 侧脾经前 → 内踝上 8 寸 处交于脾经之后 → 股膝 内侧正中 → 外阴 → 肋胁 → 止于乳下第六肋间期 门穴。 起于足大趾外侧端大 敦穴 → 内踝前 → 小腿内 侧脾经前 → 内踝上 8 寸 处交于脾经之后 → 股膝 内侧正中 → 外阴 → 肋胁 → 止于乳下第六肋间期 门穴。 → 从肝贯膈交肺经 → 从肝贯膈交肺经
9
4 、体内联系 属肝,络胆。与胃、肺、咽喉、外阴、 属肝,络胆。与胃、肺、咽喉、外阴、 目、脑等有联系。 目、脑等有联系。
10
5 、经脉特点 ( 1 )在小腿内侧,与脾经有前后交叉,内踝 上 8 寸之前行于脾经前,内踝上 8 寸之后行 于脾经之后。 ( 2 )入毛中,环阴器。 ( 3 )与督脉会于巅。
11
1 、大敦 定位定位:足大趾外侧距趾甲 定位 角 0.1 寸。 角 0.1 寸。 2 、行间 定位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间 定位 缝纹端。 缝纹端。 (三)腧穴的定位
12
3 、太冲 定位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骨 定位 结合部之前的凹陷 结合部之前的凹陷 中。 中。 4 、中封 定位定位:足内踝前,商丘与 定位 解溪连线之间,胫 解溪连线之间,胫 骨前肌腱的内侧凹 骨前肌腱的内侧凹 陷处。 陷处。
13
5 、蠡沟 定位定位:内踝尖上 5 寸,胫骨 定位 内侧面的中央。 内侧面的中央。 6 、中都 定位定位:内踝尖上 7 寸,胫骨 定位 内侧面的中央。 内侧面的中央。 7 、膝关 定位定位:胫骨内上髁的后下 定位 方,阴陵泉后 1 寸, 方,阴陵泉后 1 寸, 腓肠肌内侧头的上 腓肠肌内侧头的上 部。 部。
14
8 、曲泉 定位定位:屈膝,膝关节内侧面 定位 横纹内侧端,股骨内 横纹内侧端,股骨内 侧髁的后缘,半腱 侧髁的后缘,半腱 肌、半膜肌止端的前 肌、半膜肌止端的前 缘凹陷处。 缘凹陷处。 9 、阴包 定位定位:股骨内上髁上 4 寸, 定位 股内肌与缝匠肌之 股内肌与缝匠肌之 间。 间。
15
10 、足五里 定位定位:气冲穴直下 3 寸,大腿 定位 根部,耻骨结节的下 根部,耻骨结节的下 方,长收肌的外缘。 方,长收肌的外缘。 11 、阴廉 定位定位:气冲穴直下 2 寸,大腿 定位 根部,耻骨结节的下 根部,耻骨结节的下 方,长收肌的外缘。 方,长收肌的外缘。 12 、急脉 定位定位:耻骨结节的外侧,气冲 定位 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 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 动处,前正中线旁 2.5 动处,前正中线旁 2.5 寸。 寸。
16
13 、章门 定位定位:第十一肋游端 定位 的下方。 的下方。 14 、期门 定位定位:乳头直下,第 定位 六肋间隙 六肋间隙
17
(四)病候 肝主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开窍于目,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肝主藏血,主疏泄。在体合筋,开窍于目, 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肝 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 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肝 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
18
1 、原文 1 、原文 《灵枢. 经脉》 《灵枢. 经脉》 是动则病:腰痛不 可以俯仰,丈夫颓 疝,妇人少腹肿, 甚则嗌干,面尘脱 色。 是动则病:腰痛不 可以俯仰,丈夫颓 疝,妇人少腹肿, 甚则嗌干,面尘脱 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 胸满,呕逆,飧泻, 狐疝,遗溺,闭癃。 是主肝所生病者, 胸满,呕逆,飧泻, 狐疝,遗溺,闭癃。 2 、词解 2 、词解 [1] 颓疝 --- 小肠下坠于 阴囊或腹股沟。 [1] 颓疝 --- 小肠下坠于 阴囊或腹股沟。 [2] 飧泻 --- 音孙。大便 稀薄,完谷不化。 [2] 飧泻 --- 音孙。大便 稀薄,完谷不化。 [3] 狐疝 --- 七疝之一, 其症为阴囊疝气时上 时下,象狐之出入无 常。 [3] 狐疝 --- 七疝之一, 其症为阴囊疝气时上 时下,象狐之出入无 常。
19
思考题:怎样理解肝经病候 “ 腰痛不可以俯仰 ” ? 肝经与督脉会于巅,故出现腰脊痛而不可 以俯仰。《素问. 刺腰痛篇》: “ 厥阴之脉, 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 ……” 。 肝经与督脉会于巅,故出现腰脊痛而不可 以俯仰。《素问. 刺腰痛篇》: “ 厥阴之脉, 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 ……” 。 肝肾同源 肝肾同源
20
3 、病候归纳 脏腑病:呕逆,飧泻,遗尿,闭癃。 脏腑病:呕逆,飧泻,遗尿,闭癃。 经脉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颓疝,妇 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胸满, 狐疝。 经脉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颓疝,妇 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胸满, 狐疝。
21
(五)常用腧穴的特性与主治 1 、大敦 特性:井穴。 主治:①闭经 崩漏 阴挺 阴挺 ②癫狂痫 ②癫狂痫 ③疝气 阴肿 ③疝气 阴肿 刺灸:浅刺 0.1-0.2 寸。 或点刺出血,可 或点刺出血,可 灸。 灸。
22
2 、行间 特性:荥穴。 主治:①胁肋痛 头痛 目眩 ②痛经 带下 阴肿 ②痛经 带下 阴肿 月经不调 崩漏 疝气 月经不调 崩漏 疝气 ③目赤肿痛 面瘫 ③目赤肿痛 面瘫 ④癫狂痫 小儿惊风 ④癫狂痫 小儿惊风 ⑤下肢痿痹 下肢不遂 ⑤下肢痿痹 下肢不遂 刺灸:斜刺 0.5-0.8 寸。
23
3 、太冲 特性:输穴、原穴 主治:①胁肋痛 头痛 目眩 ②痛经 带下 阴肿 ②痛经 带下 阴肿 月经不调 崩漏 疝气 月经不调 崩漏 疝气 ③目赤肿痛 面瘫 ③目赤肿痛 面瘫 ④癫狂痫 小儿惊风 ④癫狂痫 小儿惊风 ⑤下肢痿痹 下肢不遂 ⑤下肢痿痹 下肢不遂 ⑥呕逆 ⑥呕逆 刺灸:直刺 0.5-1 寸。
24
4 、曲泉 特性:合穴 主治:①膝膑肿痛 下肢痿痹 ②痛经 带下 月经 ②痛经 带下 月经 不调 崩漏 疝气 不调 崩漏 疝气 阴挺 阳痿 遗精 阴挺 阳痿 遗精 刺灸:直刺 1-1.5 寸。
25
5 、章门 特性:①脾的募穴 ②八会穴 — 脏会 ②八会穴 — 脏会 ③交会穴 ③交会穴 主治:①腹胀 泄泻 ②胁痛 痞块 ②胁痛 痞块 刺灸:直刺 0.8-1 寸。 6 、期门 特性:肝的募穴。 主治:①胸胁痛 乳痈 ②腹胀 呕吐 ②腹胀 呕吐 刺灸:斜刺或平刺 0.5-0.8 寸。 寸。
26
(六)主治归纳 1 、泌尿生殖系疾病:如月经不调 痛经 崩漏 1 、泌尿生殖系疾病:如月经不调 痛经 崩漏 遗精 阳痿 遗尿 癃闭 遗精 阳痿 遗尿 癃闭 疝气等。 疝气等。 2 、肝的病变:肝炎 呕吐 气逆 泻痢等。 2 、肝的病变:肝炎 呕吐 气逆 泻痢等。 3 、其它:如高血压 中风 小儿高热惊厥 目 3 、其它:如高血压 中风 小儿高热惊厥 目 赤肿痛 癫痫等 赤肿痛 癫痫等
27
(七)足厥阴络脉 《灵枢. 经脉》:足 厥阴之别:名曰蠡沟, 去内踝五寸,别走少 阳;其别者,循胫上 睾,结于茎。 《灵枢. 经脉》:足 厥阴之别:名曰蠡沟, 去内踝五寸,别走少 阳;其别者,循胫上 睾,结于茎。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 疝。实则挺长,虚则 暴痒。取之所别也。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 疝。实则挺长,虚则 暴痒。取之所别也。
28
小 结 一、经脉循行 二、经脉病候 三、腧穴定位 四、腧穴的特性与常用腧穴 的主治 足厥阴肝经
29
1 、足厥阴肝经的经脉循行原文。 2 、足厥阴肝经的经脉病候有哪些? 3 、足厥阴肝经的常用腧穴及主治特 点。 预习:督脉 复习思考题
30
谢谢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