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慢 活】 Carl Honore 著 / 顏湘如 譯大塊文化 慢食運動發起人佩屈尼: 「慢下來的意思是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節 奏。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決定自己要 多快。如果我今天想快,我就快,如果 我明天想慢,我就慢。我們所要爭取的, 是決定自己步調的權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慢 活】 Carl Honore 著 / 顏湘如 譯大塊文化 慢食運動發起人佩屈尼: 「慢下來的意思是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節 奏。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決定自己要 多快。如果我今天想快,我就快,如果 我明天想慢,我就慢。我們所要爭取的, 是決定自己步調的權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慢 活】 Carl Honore 著 / 顏湘如 譯大塊文化 慢食運動發起人佩屈尼: 「慢下來的意思是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節 奏。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決定自己要 多快。如果我今天想快,我就快,如果 我明天想慢,我就慢。我們所要爭取的, 是決定自己步調的權利。」

2 目次(一) 序文:狂飆的時間病 1. 快活:快還要更快? 2. 慢活:緩慢就是美 3. 慢食:細嚼慢嚥的飲食風格 4. 慢市:全新的都市生活 5. 慢動:身心合一的緩慢運動

3 目次(二) 6. 慢療:傾聽醫病關係 7. 慢性:高潮迭起的情愛 8. 慢工:放慢工作速度 9. 慢閒:休息的重要性 10. 慢世代:養育從容的下一代 結論:從快活到慢活

4 序文摘要(一) 作者偶然間看到一篇題為「一分鐘床邊 故事」的文章,意識到自己的的人生已 經變成一份匆忙的習題。自己和多數現 代人一樣,是個手持馬錶的小氣財神, 一心只想節省時間。 他提醒罹患「時間病」的現代人:「適 者生存,不是快者生存。」當你讓不該 加速的事加速,當你忘記如何放慢腳步, 你就得付出代價。

5 序文摘要(二) 崇拜速度的結果:資源破壞比自然更替 快、工作文化損害身心健康、更多的興 奮劑、生活表面化、孩子失去童年 … 我們喪失「無所事事」的能力,所以無 法單純專注於自己的思維。無聊變成現 代產物,大家都在忙著填滿時間,變成 快速思考者。

6 序文摘要(三) 現代人甚少反芻一個想法,習慣尋求唾 手可得的話語片段。於是反應快的稱王。 「快速思考者」操控電子媒體,因為他 們能對任何領域任何問題提出似是而非 的答案。 因為因為執著快速,我們缺乏耐心,充 滿挫折感:在購物時發飆、在路上發飆、 對人際關係發飆、渡假時發飆 …

7 序文摘要(四) 「快速」代表忙碌、控制慾、攻擊性、 重分析、壓迫感、表面的、缺乏耐心、 量重於質。 「緩慢」代表冷靜、謹慎、樂於接納、 平靜、重直覺、不慌不忙、有耐心、思 考周密、質重於量。 緩慢運動不是牛步化,而是藉由快慢的 平衡,掌握生活節奏。

8 聽聽國內人士的說法: -- 康健雜誌 83 期 聯強國際執行長杜書伍:「資訊太多, 讓人相對膚淺。我們幾乎都被市場行銷 帶得團團轉。」 林懷民:「真正走得久、做得長,只有 靜、定。台灣非常需要緩慢。」「我們 有很多本能的東西,沒有時間傾聽,被 外在事物掩蓋掉了。」

9 聽聽國內人士的說法: -- 康健雜誌 83 期 寶大協力設計公司創意總監張嘉行: 「每分每秒,清楚的活著。被拖著走, 就會麻痺。」 廣告人林惠中:「沒有慢下來,細細的 看,就不會珍惜。連休閒都被『快』剝 奪。」 工藝家楊偉林:「我們沒有生活美學, 只是追求快速方便。要回到原點,才不 會被五光十色的設計所迷惑。」

10 1. 「快活」摘要(一) 想放慢腳步,先了解當初為何加快速度? 富蘭克林一句「時間就是金錢」將速度 與利益結合。 尼采形容這是:「一種慌張而汗流浹背 的匆促文化,大家都想立刻『做好每件 事』。」 效率的觀念界定我們的生活方式,連私 生活也一樣。

11 1. 「快活」摘要(二) 為何物質豐富時間反而不夠用?答案在 「如何看待時間?」 中國、印度與佛教社會認為時間來來去 去,是循環的。在西方傳統,時間是直 線的、有限的。達爾文甚至說:「會浪 費一小時的人,就表示他尚未找到人生 的意義。」 我們太執著於省時,對時間太敏感。

12 2. 「慢活」摘要 美國女星莉莉 ˙ 湯姆林:「想快速有效解 除壓力,就試著慢下來吧!」 加入緩慢運動不是凡事都慢 — 嚴肅沒關 係,但你不必失去幽默感。 心靈的本質就是緩慢。你無法加速心靈 的啟發。放慢下來,才能與自身、與他 人、與更高的力量聯繫。 多花點時間深入生活,緩慢可以是美麗 的。

13 3. 「慢食」摘要(一) 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我們吃什麼就 會像是什麼樣的人。」 將近兩百年前法國美食家布希亞說: 「人民飲食的方式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 運。」 慢食組織提倡有機農業,為生物多樣性 努力,保留手工食物文化。 當你的食譜裡沒有「匆促」二字,烹飪 也可以是放鬆身心的妙方。

14 3. 「慢食」摘要(二) 王爾德:「好好享用一餐之後,任何人 都可以原諒,即使親戚也不例外。」 營養師:「大腦需要十五分鐘才能接收 到太飽的訊號。」 放慢下來,集中精神,才能真正品嘗食 物。吃得好才能健康快樂。

15 4. 「慢市」摘要 緩慢城市在義大利國內外已有超過三十 個會員城鎮。 宣言:減少噪音與交通流量、增加綠地 徒步區、販售當地農產品、獎勵環保科 技、保護當地美學與美食傳統、培養熱 情好客與敦親睦鄰的精神。 緩慢城市保存傳統卻也讚頌現代世界精 華,原則在於:會增進生活品質嗎?

16 5. 「慢動」摘要(一) 除非改變態度,否則「加速」永遠都會 是我們的預設模式。 現代人重視即時反應而非深思熟慮,大 腦像蜻蜓點水,從一個念頭跳向另一個 念頭。緊繃下雖能創造奇蹟,但放鬆能 發揮更多創意,這是所謂緩慢的智慧。 愛因斯坦說:「電腦是快速、精確卻愚 蠢得不可思議,人類是緩慢、不精確卻 聰明得不可思議,兩者結合之後的力量 難以想像。」

17 5. 「慢動」摘要(靜坐) 靜坐:將心思專注於某一點(一件物品、 一個聲音、一個概念 … ),可放鬆心靈、 降低血壓、使大腦產生低頻波。 靜坐使頭腦清晰、留意細節、身體機能 運作良好。 每天一、二十分鐘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18 5. 「慢動」摘要(瑜珈) 東方的運動養生法教人將時間拉長,慢 慢進入一種做好準備的放鬆狀態。即使 如柔道、劍道等快速出招的武術,武者 仍須保持一個緩慢的核心。 瑜珈有助於緩慢心境,維持生命動能 - 「氣」,並進入放鬆、緩慢的思考模式, 使人不只精神百倍、保持身材,更能有 自覺、專注力、耐心。

19 5. 「慢動」摘要(氣功) 氣功也被稱為「結合冥想與動作的瑜 珈」。其重點不在加速心跳、汗流浹背, 而在控制意識,使人在活動狀態中放鬆 心情,效果比瑜珈更明顯。 1930 英國皮拉提斯也發明一種帶有瑜珈 色彩的健身法,強調動作精準、專注、 控制呼吸。 西方運動科學家已贊同「放慢速度運動 效果佳」。這可用龜兔賽跑來解釋。老 虎伍茲就同時修練靜坐與皮拉提斯。

20 5. 「慢動」摘要(步行) 步行能幫助沉思,注意細節,紓解加速 的渴望。走路讓世界變大,也更有趣。 (康健雜誌曾有專及推廣健走) 慢速舉重是北美新流行的緩慢運動。一 般人花六秒舉起啞鈴,慢速舉重要二十 秒,迫使肌肉完全疲乏,徹底重建,並 強化關節、增加好的膽固醇。

21 6. 「慢療」摘要 反彈應急的醫療文化 正視另類療法:全球另類療法美年有超 過六百億美元的行情,它具有緩慢的本 質,以誘導而非強迫的方式來治療,重 點在放鬆、放慢。 整合醫學:結合有效的西方醫學與另類 療法。

22 7. 「慢性」摘要 匆促文化教育我們:「成果比過程重 要。」性愛也受「終點線心理影響」。 「譚崔」主張結合瑜珈、靜坐與性愛, 強調分享、親密與緩慢。

23 8. 「慢工」摘要(一) 因為消費慾望讓我們需要更多現金,我們用 高產能所換取的不是「休閒」,而是「收 入」。 科技發達讓人 24 小時連線待命。 歐洲國家最早致力於縮短工時,日本官方 2002 年也開始改變政策。 工作時間長不代表做得多。工作、生活平衡 更能提高產能。 「工作減速」:減少工作時間,並且在適當 的時間工作反而更能靜心,發揮創意。

24 8. 「慢工」摘要(二) 「荷蘭模式」: 荷蘭以團體協商方式壓低工作時數,以 較低待遇換取較少工時。結果荷蘭經濟 繁榮之餘,也擁有較高生活品質。相較 於美國人,荷蘭人花在交通、購物、看 電視時間較少,花在社交、學習、照顧 孩子、運動、休閒時間較多。許多國家, 尤其是日本,紛紛效法。

25 9. 「慢閒」摘要(二) 聯合國 1948 年正式宣佈休閒是基本人權。 人只有在娛樂中才能真正生活,柏拉圖 認為最高級的休閒形式就是安靜下來, 感受世界。 手工製品帶有創作的印記,東西更有價 值。 編織、園藝、反電視、音樂會、讀書 會 … 緩慢組織強調:能多慢就多慢。

26 10. 「慢世代」摘要 哈佛給新人的信:精通一門學問需要時 間,他們重視豐富的經歷,而不是簡短 密集的大學教育。 競爭壓力促使家長逼著孩子長大,學校 變成戰場。 「芬蘭模式」:在「緩慢教室」裡,學 生多了學習自由,少了機械式學習的辛 苦,學生反而能更努力研究。這使芬蘭 教育成果名列前茅

27 結論(一) 速度帶來樂趣、產能、與力量。緩慢運 動並非要取代速度,而是希望找出平衡。 這其中沒有一成不變的公式或萬用守則, 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必須有權利選擇自 己喜歡的步調。 經常深呼吸 , 提醒自己放鬆 。 放慢腳步 可以先從小地方著手 : 聊天 、 煮一餐 、 靜坐 、 關上手機 …

28 結論(二) 放慢腳步最大的好處就是重新利用時間 與平靜、與人、與文化、與工作、與自 然、與我們自己的身心,建立有意義的 聯繫。有人說這是過得更好,也有人說 這是修心。 緩慢哲學的中心教義就是慢慢的把事情 做好,並藉此享受更多樂趣。


Download ppt "【慢 活】 Carl Honore 著 / 顏湘如 譯大塊文化 慢食運動發起人佩屈尼: 「慢下來的意思是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節 奏。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決定自己要 多快。如果我今天想快,我就快,如果 我明天想慢,我就慢。我們所要爭取的, 是決定自己步調的權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