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唯識經典導讀 《解深密經》 (一) 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蔡伯郎. 主題內容 壹、《解深密經》思想概說 壹、《解深密經》思想概說 貳、〈勝義諦相品〉導讀 貳、〈勝義諦相品〉導讀 參、〈心意識相品〉導讀 參、〈心意識相品〉導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唯識經典導讀 《解深密經》 (一) 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蔡伯郎. 主題內容 壹、《解深密經》思想概說 壹、《解深密經》思想概說 貳、〈勝義諦相品〉導讀 貳、〈勝義諦相品〉導讀 參、〈心意識相品〉導讀 參、〈心意識相品〉導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唯識經典導讀 《解深密經》 (一) 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蔡伯郎

2 主題內容 壹、《解深密經》思想概說 壹、《解深密經》思想概說 貳、〈勝義諦相品〉導讀 貳、〈勝義諦相品〉導讀 參、〈心意識相品〉導讀 參、〈心意識相品〉導讀

3 壹、《解深密經》思想概說: 一、 解題 一、 解題 二、 在佛教史的地位 二、 在佛教史的地位 三、 在唯識學派中的意義 三、 在唯識學派中的意義 四、 與《瑜伽師地論》之關係 四、 與《瑜伽師地論》之關係

4 一、解題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S aMdhinirmocana-sUtra S aMdhinirmocana-sUtra 解開 (saMdhi) 隱晦義 ( nirmocana) 解開 (saMdhi) 隱晦義 ( nirmocana)

5 二、在佛教史的地位 ( 一 ) 與般若經的關係 ( 一 ) 與般若經的關係 ( 二 ) 三轉法輪 ( 二 ) 三轉法輪 第一法輪︰佛說四聖諦 第一法輪︰佛說四聖諦 第二法輪︰《般若經》所說的無自性教 第二法輪︰《般若經》所說的無自性教 說空義(隱密相) 說空義(隱密相) 第三法輪:中道教(顯了相) 第三法輪:中道教(顯了相)

6 三、在唯識學派中的意義 ( 一 ) 瑜伽行派(唯識學派)所依的主要經典 ( 一 ) 瑜伽行派(唯識學派)所依的主要經典 ( 二)提出三性、三無性說(對《般若經》的進一 步說明) ( 二)提出三性、三無性說(對《般若經》的進一 步說明) ( 三)八識說思想的原型 ( 三)八識說思想的原型 ( 四 ) 標顯唯識的中道義︰ ( 四 ) 標顯唯識的中道義︰ 二種空 — 能、所取空與三自性 二種空 — 能、所取空與三自性 虛妄分別有 與此二都無 虛妄分別有 與此二都無 此中唯有空 於彼亦有此(《辨中邊論》) 此中唯有空 於彼亦有此(《辨中邊論》)

7 四、與《瑜伽師地論》之關係 《解深密經》在《瑜伽師地論》 第七十五卷中 (〈攝抉擇分〉) 以後,幾 乎全文被引用 《解深密經》在《瑜伽師地論》 第七十五卷中 (〈攝抉擇分〉) 以後,幾 乎全文被引用 〈攝抉擇分〉:略攝十七地中, 深隱要義,而決擇之 〈攝抉擇分〉:略攝十七地中, 深隱要義,而決擇之

8 《解深密經》漢譯各品對照:宋.求那跋陀羅《相續解脫經》魏.菩提流支《深密解脫經》陳.真諦《解節經》唐.玄奘《解深密經》 序品序品 第一義五相略集(佚)聖者善問菩薩品問品不可言無二品勝義諦相品 聖者曇無竭菩薩問品過覺觀品 聖者善清淨慧菩薩問品過一異品 慧命須菩提問品一味品 聖者廣慧菩薩問品心意識相品 聖者功德林菩薩問品一切法相品 聖者成就第一義菩薩問 品 無自性相品 聖者彌勒菩薩問品分別瑜伽品 地波羅密多了義教聖者彌勒菩薩問品地波羅密多品 如來成所作隨順處了義教聖者文殊師利菩薩問品如來成所作事品

9 《解深密經》經文結構 勝義諦相品 — 依五相現勝義 勝義諦相品 — 依五相現勝義 1. 離名言; 2. 無二相; 3. 超過尋思所行; 1. 離名言; 2. 無二相; 3. 超過尋思所行; 4. 超過諸法一異性; 5. 遍一切一味性 4. 超過諸法一異性; 5. 遍一切一味性 心意識相品 — 八識身 心意識相品 — 八識身 一切法相品 — 三相 一切法相品 — 三相 無自性相品 — 未了義和了義的區別法 無自性相品 — 未了義和了義的區別法 分別瑜伽品 — 基於唯識的止觀實修 分別瑜伽品 — 基於唯識的止觀實修 地波羅蜜多品 — 地波羅蜜多了義教 地波羅蜜多品 — 地波羅蜜多了義教 如來所作事品 — 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 如來所作事品 — 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

10 《解深密經》境、行、果結構 勝義諦相品 勝義諦相品 心意識相品 顯理 心意識相品 顯理 一切法相品 一切法相品 無自性相品 無自性相品 分別瑜伽品 明行 分別瑜伽品 明行 地波羅蜜多品 地波羅蜜多品 如來所作事品 — 彰果 如來所作事品 — 彰果

11 〈勝義諦相品〉經文結構 一、菩薩與菩薩的問答 一、菩薩與菩薩的問答 or 菩薩與世尊的問答 or 菩薩與世尊的問答 二、舉喻說明 (譬喻說) 二、舉喻說明 (譬喻說) 三、重頌 三、重頌

12 貳、〈勝義諦相品〉導讀 勝義諦五種相︰ 勝義諦五種相︰ 一、離名言相 一、離名言相 二、無二相 二、無二相 三、超過尋思所行相 三、超過尋思所行相 四、超過諸法一異性相 四、超過諸法一異性相 五、遍一切一味相 五、遍一切一味相

13 一、離名言及無二相 如理請問菩薩與解甚深義密義菩薩的對話 一切法者略有二種: 一切法者略有二種: 一者、有為,二者、無為。 一者、有為,二者、無為。 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 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 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 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

14 如理請問菩薩問: 為何說: 為何說: 有為非有為非無為? 有為非有為非無為? 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 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

15 解甚深義密義菩薩答: 言有為者,乃是本師假施設句。 言有為者,乃是本師假施設句。 若是本師假施設句,即是遍計所集 言辭所說; 若是本師假施設句,即是遍計所集 言辭所說; 若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即是究竟 種種遍計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 有為 若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即是究竟 種種遍計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 有為 言無為者,亦墮言辭。 言無為者,亦墮言辭。

16 說有為、無為是為令他現等覺 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 等正覺 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 等正覺 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 覺故,假立名想,立有為、無為 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 覺故,假立名想,立有為、無為

17 譬喻說 善幻師積集瓦礫草葉木等,現作種種幻化事業, 如象身、馬身、車身、真珠、琉璃、螺貝、珊 瑚等身。 善幻師積集瓦礫草葉木等,現作種種幻化事業, 如象身、馬身、車身、真珠、琉璃、螺貝、珊 瑚等身。 惡慧者: 惡慧者: 如諸幻事,見為實有。 如諸幻事,見為實有。 彼於後時,應更觀察。 彼於後時,應更觀察。 善慧者: 善慧者: 於諸幻事,知為幻化。 於諸幻事,知為幻化。 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彼於後時,不須觀察

18 如喻顯實 愚夫類、異生類 : 愚夫類、異生類 : 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實有有為、無為。 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實有有為、無為。 聖者: 聖者: 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無實有為、無為, 然有分別所起行相,猶如幻事迷惑覺慧, 於中發起〔有〕為、無為想,或〔有〕為、 無為差別之想 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無實有為、無為, 然有分別所起行相,猶如幻事迷惑覺慧, 於中發起〔有〕為、無為想,或〔有〕為、 無為差別之想

19 重 頌 佛說離言無二義,甚深非愚之所行, 佛說離言無二義,甚深非愚之所行, 愚夫於此癡所惑,樂著二依言戲論。 愚夫於此癡所惑,樂著二依言戲論。 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轉極長生死苦, 彼或不定或邪定,流轉極長生死苦, 復違如是正智論,當生牛羊等類中。 復違如是正智論,當生牛羊等類中。

20 二、超過尋思所行相 法湧菩薩與世尊的對話 法涌菩薩 法涌菩薩 見一處有七萬七千外道并其師首,同一會坐, 為思諸法勝義諦相,彼共思議、觀察、遍推求 時,於一切法勝義諦相,竟不能得,唯除種種 意解,別異意解,變異意解,互相違背共興諍 論,而刺已,惱已、壞已,各各離散。 見一處有七萬七千外道并其師首,同一會坐, 為思諸法勝義諦相,彼共思議、觀察、遍推求 時,於一切法勝義諦相,竟不能得,唯除種種 意解,別異意解,變異意解,互相違背共興諍 論,而刺已,惱已、壞已,各各離散。 竊作是念:如來出世甚奇希有,由出世故,乃 於如是超過一切尋思所行勝義諦相,亦有通達 作證可得 竊作是念:如來出世甚奇希有,由出世故,乃 於如是超過一切尋思所行勝義諦相,亦有通達 作證可得

21 世尊對法湧說勝義諦義 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 一、勝義是諸聖者內自所證; 一、勝義是諸聖者內自所證; 尋思所行,是諸異生展轉所證。 尋思所行,是諸異生展轉所證。 二、勝義無相所行,尋思但行有相境界。 二、勝義無相所行,尋思但行有相境界。 三、勝義不可言說,尋思但行言說境界。 三、勝義不可言說,尋思但行言說境界。 四、勝義絕諸表示,尋思但行表示境界。 四、勝義絕諸表示,尋思但行表示境界。 五、勝義絕諸諍論,尋思但行諍論境界。 五、勝義絕諸諍論,尋思但行諍論境界。

22 譬 喻 說 異生對於勝義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猶如: 異生對於勝義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猶如: 一、盡其壽量習辛苦味,之於蜜、石蜜上妙美味。 一、盡其壽量習辛苦味,之於蜜、石蜜上妙美味。 二、長夜由欲貪勝解,諸欲熾火所燒然故,於內除 滅一切色聲香味觸相妙遠離樂不能尋思。 二、長夜由欲貪勝解,諸欲熾火所燒然故,於內除 滅一切色聲香味觸相妙遠離樂不能尋思。 三、長夜由言說勝解,樂著世間綺言說故,於內寂 靜聖默然樂。 三、長夜由言說勝解,樂著世間綺言說故,於內寂 靜聖默然樂。 四、長夜由見聞覺知表示勝解,樂著世間諸表示故, 於永除斷一切表示薩迦耶滅究竟涅槃。 四、長夜由見聞覺知表示勝解,樂著世間諸表示故, 於永除斷一切表示薩迦耶滅究竟涅槃。 五、長夜由有種種我所攝受諍論勝解,樂著世間諸 諍論故,於北拘盧洲無我所,無攝受,離諍論。 五、長夜由有種種我所攝受諍論勝解,樂著世間諸 諍論故,於北拘盧洲無我所,無攝受,離諍論。

23 重 頌 內證無相之所行 內證無相之所行 不可言說絕表示 不可言說絕表示 息諸諍論勝義諦 息諸諍論勝義諦 超過一切尋思相 超過一切尋思相

24 三、超過諸法一異性相 善清淨慧菩薩與世尊的對話 善清淨慧菩薩 善清淨慧菩薩 曾見一處有眾菩薩等,正修行勝解行地,同一會 坐皆共思議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異性相,而有三 種異說。 曾見一處有眾菩薩等,正修行勝解行地,同一會 坐皆共思議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異性相,而有三 種異說。 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 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 二、非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然勝義諦相 異諸行相。 二、非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然勝義諦相 異諸行相。 三、疑惑猶豫者:「是諸菩薩誰言諦實?誰言虛 妄?誰如理行?誰不如理?」或唱是言:「勝義 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唱是言:「勝義諦 相異諸行相」。 三、疑惑猶豫者:「是諸菩薩誰言諦實?誰言虛 妄?誰如理行?誰不如理?」或唱是言:「勝義 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唱是言:「勝義諦 相異諸行相」。

25 勝義超過諸法一異性相之理由一 不失壞真實、方便 世尊說: 世尊說: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應於今 時一切異生皆已見諦;又諸異生皆應已 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或應已證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失壞真實、方便 )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應於今 時一切異生皆已見諦;又諸異生皆應已 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或應已證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失壞真實、方便 )

26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已見諦 者於諸行相應不除遣;若不除遣諸行相 者,應於相縛不得解脫,此見諦者於諸 相縛不解脫故,於麤重縛亦應不脫:由 於二縛不解脫故,已見諦者應不能得無 上方便安隱涅槃,或不應證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失壞真實、方便 )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已見諦 者於諸行相應不除遣;若不除遣諸行相 者,應於相縛不得解脫,此見諦者於諸 相縛不解脫故,於麤重縛亦應不脫:由 於二縛不解脫故,已見諦者應不能得無 上方便安隱涅槃,或不應證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失壞真實、方便 )

27 勝義超過諸法一異性相之理由二 不失壞法性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如諸行 相墮雜染相,此勝義諦相亦應如是墮雜 染相。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如諸行 相墮雜染相,此勝義諦相亦應如是墮雜 染相。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應非一 切行相共相名勝義諦相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應非一 切行相共相名勝義諦相 (失壞法性) (失壞法性)

28 勝義超過諸法一異性相之理由三 不失壞法相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 如勝義諦相於諸行相無有差別,一切行相 亦應如是無有差別。修觀行者,於諸行中 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如其所覺,如其所 知,不應後時更求勝義。 如勝義諦相於諸行相無有差別,一切行相 亦應如是無有差別。修觀行者,於諸行中 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如其所覺,如其所 知,不應後時更求勝義。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 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 應非諸行唯無我性、唯無自性之所顯現是 勝義相。又應俱時別相成立,謂雜染相及 清淨相 應非諸行唯無我性、唯無自性之所顯現是 勝義相。又應俱時別相成立,謂雜染相及 清淨相

29 譬 喻 說 勝義諦相不可施設與諸行相一相、異相,猶如: 勝義諦相不可施設與諸行相一相、異相,猶如: 一、螺貝上鮮白色性,不易施設與彼螺貝一相、異相。 二、金上黃色亦復如是。三、箜篌聲上美妙曲性,不易施設與箜篌聲一相、異相。四、黑沈上有妙香性,不易設施與彼黑沈一相、異相五、胡椒上辛猛利性,不易設施與彼胡椒一相、異相。 六、胡椒上辛猛利性,訶梨淡性亦復如是。 七、蠹羅綿上有柔軟性,不易施設與蠹羅綿一相、異相。八、熟酥上所有醍醐,不易施設與彼熟蘇一相、異相。 九、一切行上無常性,一切有漏法上苦性,一切法上 補特伽羅無我性,不易施設與行等一相、異相。 九、一切行上無常性,一切有漏法上苦性,一切法上 補特伽羅無我性,不易施設與行等一相、異相。 十、貪上不寂靜相,及雜染相,不易施設此與彼貪一相、 異相

30 重 頌 行相勝義相,離一異性相, 若分別一異,彼非如理行。 眾生為相縛,及為麤重縛, 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行相勝義相,離一異性相, 若分別一異,彼非如理行。 眾生為相縛,及為麤重縛, 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31 四、遍一切一味相 善現長老與世尊的對話 善現長老 善現長老 一時住阿練若大樹林中,時有眾多苾 芻,亦於此林依近我住;我見彼諸苾 芻,於日後分展轉聚集,依有所得現 觀,各說種種相法,記別所解。 一時住阿練若大樹林中,時有眾多苾 芻,亦於此林依近我住;我見彼諸苾 芻,於日後分展轉聚集,依有所得現 觀,各說種種相法,記別所解。

32 與善現同林而住比丘依有所得現觀,所說諸法相一、由蘊等現觀 ( 一 ) 由得蘊、處、緣起、食故,得蘊等相故,得 蘊等起故,得蘊等盡故,得蘊等滅故,得蘊等 滅作證故,記別所解。 ( 二 ) 由得諦故,得諦相故,得諦遍知故,得諦永 斷故,得諦作證故,得諦修習故,記別所解。 ( 三 ) 由得界故,得界相故,得界種種性故,得界 非一性故,得界滅故,得界滅作證故,記別所 解。

33 二、由念住等現觀 二、由念住等現觀 ( 一 ) 由得念住故,得念住相故,得念住能治、所 治故,得念住修故,得念住未生令生故,得念 住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廣故,記別所解。 ( 二 ) 得念住故;復有一類,得正斷故,得神足故, 得諸根故,得諸力故,得覺支故,當知亦爾。 ( 三 ) 得八支聖道故,得八支聖道相故,得八支聖 道能治、所治故,得八支聖道修故,得八支聖 道未生令生故,得八支聖道生已堅住不忘倍修 增廣故,記別所解

34 善現對佛說 善現對佛說 我見彼已,竊作是念: 我見彼已,竊作是念: 此諸長老依有所得現觀,各說種種 想法,記別所解;當知彼諸長老一 切皆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 於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不能解了 。 此諸長老依有所得現觀,各說種種 想法,記別所解;當知彼諸長老一 切皆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 於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不能解了 。

35 世尊對善現說 遍一切一味義: 世尊對善現說 遍一切一味義:一、遍一切義 一切蘊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一切處、 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 根、力、覺支、道支中清淨所緣是勝義 諦 二、一味義清淨所緣於一切蘊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

36 譬 喻 說 種種非一品類異相色中,虛 空無相、無分別、無變異, 遍一切一味相,如是異性、 異相一切法中,勝義諦遍一 切一味相,當知亦然 。 種種非一品類異相色中,虛 空無相、無分別、無變異, 遍一切一味相,如是異性、 異相一切法中,勝義諦遍一 切一味相,當知亦然 。

37 重 頌 此遍一切一味相 此遍一切一味相 勝義諸佛說無異 勝義諸佛說無異 若有於中異分別 若有於中異分別 彼定愚癡依上慢 彼定愚癡依上慢


Download ppt "唯識經典導讀 《解深密經》 (一) 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蔡伯郎. 主題內容 壹、《解深密經》思想概說 壹、《解深密經》思想概說 貳、〈勝義諦相品〉導讀 貳、〈勝義諦相品〉導讀 參、〈心意識相品〉導讀 參、〈心意識相品〉導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