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 第二节 枝干病害 第三节 根部病害
第五章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 第二节 枝干病害 第三节 根部病害
2
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 一、叶斑病类 叶斑病是叶片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出现各种形状斑点病的总称。但叶斑病并非只是叶上发生,有一部分病害,既在叶上发生,也在枝干、花和果实上发生。 叶斑病的类型: 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 丁香叶斑病、月季黑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香石竹叶斑病等。
3
(一)丁香叶斑病 分布与危害 丁香叶斑病发生普遍,国内很多省份都有发生,辽宁、山东、江苏、湖北、北京等地都有发生的报道。丁香叶斑病包括丁香褐斑病、丁香黑斑病和丁香斑枯病三种。丁香感染叶斑病后,叶片早落、枯死,生长不良,影响观赏效果
4
1.丁香褐斑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为不规则型,多角型或近圆形,病斑直径5~10mm。病斑褐色,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成灰褐色。病斑背面可生灰褐色煤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病斑边缘深褐色。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 [病原] 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尾孢属、丁香尾孢菌。子座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梗数根束生,直立,不分枝;分生孢子线形,有多个分隔,基部细胞钝圆。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座或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或直接侵入。秋季多雨潮湿时发病较重。
5
2.丁香黑斑病 [症状] 病斑近圆形,直径3~10mm,初期淡褐色,后期灰褐色,有隐约轮纹。病斑表 面密生黑色霉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破裂。 [病原]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梗暗褐 色,分生孢子2-3个串生,褐色,倒棒形,孢子具2~9个横膈膜,1~6个纵隔膜。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全部脱落。
6
黑斑病 褐斑病
7
(二)圆柏叶枯病 [分布与危害] 北京、西安等地有发生报道。主要危害圆柏,还可危害侧柏和中山柏等柏属树木。主要危害针叶和嫩梢。发病植株生长势弱,降低观赏性。 [症状] 当年新发针叶及嫩梢发病重。发病针叶由绿变黄,最后变成枯黄色,引起针 叶早落。发病严重时,树冠满布枯黄病枝叶,当年不易脱落,次年春天掉落。 [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交链孢属、细交链孢霉。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枝条上越冬,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自伤口侵入。 小雨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和侵入,小树发病较重。
8
(三)月季黑斑病 [分布与危害] 月季黑斑病为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月季最主要的病害。该病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蔷薇、黄刺玫、山玫瑰、金樱子、白玉棠等近百种蔷薇属植物及其杂交种。此病为月季的一种发生普遍而又危害严重的病害。常在夏秋季造成黄叶、枯叶、落叶,影响月季的开花和生长 。 [症状] 主要危害月季的叶片,也危害叶柄和嫩梢。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边缘呈不规则的放射状,病部周围组织变黄,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连片,甚至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嫩枝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
10
[病原] 该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放线菌属、蔷薇放线孢菌和半知菌亚门、盘二孢属的蔷薇盘二孢属侵染引起。蔷薇放线孢菌的分生孢子盘着生于表皮下,呈放射状。分生孢子近椭圆形或长卵形,无色,直或稍弯,有一个隔膜。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露地栽培,病菌以菌丝体在芽鳞、叶痕或枯枝落叶上越冬。温室栽培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部越冬。分生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之一。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而多雨、多雾、多露时易于发病。据试验,叶上有滞留水分时,孢子6小时内即可萌芽侵入。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0~25℃,pH值为7~8,潜育期10~11d,老叶潜育期略长,为13d。多从下部叶片开始侵染。气温24℃,相对湿度98%,多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在长江流域一带,5~6月和8~9月出现两次发病高峰期。在北方一般8~9月发病最重。
11
(四)芍药褐斑病 [分布与危害] 我国东北、四川、河北、新疆、北京等地都有发生。发病的芍药叶片植株矮小,叶片早枯。
[分布与危害] 我国东北、四川、河北、新疆、北京等地都有发生。发病的芍药叶片植株矮小,叶片早枯。 [症状] 芍药褐斑病又称芍药红斑病、叶霉病,是芍药和牡丹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后叶片出现不规则性病斑,病斑大小在5~15 mm,左右,紫红色或暗紫色,潮湿条件下叶背面可产生暗绿色霉层,并可产生浅褐色轮纹。发生严重时,叶片焦枯破碎,如火烧一般,影响观赏效果。 [病原] 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枝孢属、牡丹枝孢霉。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株和病叶上越冬。病菌自伤口侵入或直接从表皮侵入。潜育期6d左右。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多雨潮湿条件发病较重。
12
(五)杨树灰斑病 [分布与危害] 北方地区发生普遍。可危害多种杨树。杨树的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病。
[分布与危害] 北方地区发生普遍。可危害多种杨树。杨树的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病。 [症状] 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和嫩梢,发病叶片病斑绿色、灰绿色或锈褐色。叶片正面病斑近圆形直径10mm左右,中心灰白色,周缘有褐色隆起,潮湿条件下病斑长出黑绿色突起的毛绒状的霉状物(分生孢子堆)。病斑可连片形成大黑斑。。嫩梢发病病部变黑,形成梭形病斑,可使病叶死亡。 [病原] 病菌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 东北球腔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杨灰叶点霉和杨棒盘孢。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萌发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气流传播,萌发后由气孔或表皮细胞缝隙侵入寄主细胞。潜育期5-10d,发病后2d可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一年可反复侵染多次。 降雨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东北地区5月下旬和7月上旬为两次发病盛期,九月下旬后停止发展。
13
(六)大叶黄杨褐斑病 [分布与危害] 南方各地普遍发生,北京也有发生报道。引起大叶黄杨早期落叶,生长不良,甚至提前死亡。
[分布与危害] 南方各地普遍发生,北京也有发生报道。引起大叶黄杨早期落叶,生长不良,甚至提前死亡。 [症状] 病斑多从叶尖、叶缘处开始发生,初期为黄色或淡绿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2~3mm近圆形褐色斑,病斑周缘有较宽的褐色隆起,并有一黄色晕圈,病斑中央黄褐色或灰褐色,后期几个病斑可连接成片,病斑上密布黑色绒毛状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座组织。严重时叶片发黄脱落,植株死亡 。 [病原] 病原菌为坏损尾孢属真菌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子座黑色,发达,分生孢子梗黑色,屈膝状,不分枝,丛生于子座上。分生孢子尾状,有1~5个分隔。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子座组织在病叶及其它病残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潜育期20~30d,5月中下旬开始发病,6~7月为侵染盛期,8~9月为发盛病期,并引起大量落叶。管理粗放、多雨、排水不畅、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夏季炎热干旱、肥水不足、树势生长不良也会加重病害发生。
14
(七)香石竹叶斑病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北京、上海、昆明、天津、成都、上海、深圳等地。危害叶片和茎部,造成叶片叶斑和叶枯,并可造成茎腐。影响香石竹切花的产量和质量。 [症状] 多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发病叶片初期产生淡绿色圆形水渍状病斑,直径可达3~5mm,后变紫色或褐色,有时病斑也可为不规则长条形。茎上发病,病斑可环绕茎或枝条一周,造成上部枝叶枯死。花苞受害,可使花不能正常开放,并造成裂苞。 [病原] 香石竹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株和土壤中的病残株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从伤口和气孔侵入。温度在21℃左右、 多雨、连作、老叶多等条件易于发病。
16
(八)菊花褐斑病 [分布与危害] 北京、黑龙江、大连、深圳、成都等地都有发生。发生严重时,叶片枯黄,全株萎蔫,叶片枯萎、脱落,影响菊花的产量和观赏性。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病斑近圆形,紫褐色,背面褐色或黑褐色。发病后期,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可达12mm,病斑中间部分浅灰色,其上散生细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一般发病从下部开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叶变黄干枯。 [病原]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的菊壳针孢菌。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器翌年吸水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温度在24~28℃,雨水较多,种植过密条件下,该病发生比较严重。
17
菊花褐斑病
18
(九)松落针病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危害黑松、马尾松、湿地松、五针松等多种松树。也叫松苗落叶病、松针枯病。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危害黑松、马尾松、湿地松、五针松等多种松树。也叫松苗落叶病、松针枯病。 [症状] 多发生在1~2年生的松针上。受害叶初期为黄色小斑点,逐渐发展成黄色段斑,颜色加深,后期变成红褐色。晚秋全针叶变黄脱落。晚秋病叶上可产生细小黑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 病原菌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松针散斑壳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半壳孢。 [发病规律] 该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树枝的病叶上越冬。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该病菌没有再次侵染。高湿环境有利于该病发生。
19
松落针病
20
叶斑病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 肥水要充足;夏季干旱时,要及时浇灌;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上建造苗圃;种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片湿度;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2.消灭侵染来源。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3.药剂防治。注意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根据病害种类可选用下列药剂:70%甲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10~15d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
21
二、白粉病类 白粉病是园林植物上发生极为普遍的一类病害。一般多发生在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可侵害叶片、嫩枝、花、花柄和新梢。在叶上初为褪绿斑,继而长出白色菌丝层,并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进行再侵染。重者可抑制寄主植物生长,叶片不平整,以致卷曲,萎蔫苍白。现已报道的白粉病种类有155种。白粉病可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严重者可导致枝叶干枯,甚至可造成全株死亡。
22
(一)黄栌白粉病 [分布与危害] 辽宁、北京、河北、西安、山东、四川等地都有发生。发病黄栌影响秋季叶片变红,失去观赏效果。
[分布与危害] 辽宁、北京、河北、西安、山东、四川等地都有发生。发病黄栌影响秋季叶片变红,失去观赏效果。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枝。叶片被害后,初期在叶面上出现白色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白色粉霉斑,严重时霉斑相连成片,叶正面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粉层上陆续生出先变黄、后变黄褐、最后变为黑褐色的颗粒状子实体(闭囊壳)。秋季叶片焦枯,不但影响树木生长,而且受害叶片秋天不能变红,影响观赏红叶。 [病原] 病原菌为漆树钩丝壳菌,属子囊菌亚门,钩丝壳属。 [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或附着在枝干上越冬,也有以菌丝在枝上过冬的。翌年5~6月当气温达20℃,雨后湿度较大时,闭囊壳开裂,放出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吹、雨溅等传播。多先从树冠下部的叶片开始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子囊孢子萌发后,菌丝在叶表生长,以吸器插入寄主表皮细胞吸取营养,菌丝上不断生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多次进行再侵染。条件适宜时,造成病害大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多雨、郁蔽、通风及透光较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23
黄栌白粉病
24
(二)月季白粉病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严重时造成落叶、花蕾畸形,严重影响切花产量和观赏效果。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严重时造成落叶、花蕾畸形,严重影响切花产量和观赏效果。 [症状] 该病除在月季上普遍发生外,还可寄生蔷薇、玫瑰等。主要危害新叶和嫩梢,也危害叶柄、花柄、花托和花萼等。被害部位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同时枝梢弯曲,叶片皱缩畸形或卷曲,上、下两面布满白色粉层,渐渐加厚,呈薄毡状。发病叶片加厚,为紫绿色,逐渐干枯死亡。老叶较抗病。发病严重时叶片萎缩干枯,花少而小,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开花和观赏。花蕾受害后布满白粉层,逐渐萎缩干枯。受害轻的花蕾开出的花朵呈畸形。幼芽受害不能适时展开,比正常的芽展开晚且生长迟缓。 [病原] 病原为蔷薇单囊壳菌 ,属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
25
月季白粉病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寄主植物的病枝、病芽及病落叶上越冬。闭囊壳也可以越冬。翌春病菌随病芽萌发产生分生孢子,病菌生长适温为18~25℃。 分生孢子借风力大量传播、侵染,在适宜条件下只需几天的潜育期。1年当中5~6月及9~10月发病严重。温室栽培时可周年发病。该病在干燥、郁蔽处发生严重,温室栽培较露天栽培发生严重。月季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墨红、白牡丹、十姐妹等易感病,而粉红色重瓣种粉团蔷薇则较抗病。多施氮肥,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都加重该病的发生。灌溉方式、时间均影响发病,滴灌和白天浇水能抑制病害的发生。
26
月季白粉病
27
(三)瓜叶菊白粉病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时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干枯,影响产量和观赏效果。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时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干枯,影响产量和观赏效果。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花蕾、花、叶柄、嫩茎等。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小的白色粉霉状的圆斑,直径4~8mm,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连成一片,使整张叶片布满白粉,造成叶片扭曲、卷缩、枯萎,导致植株生长衰弱,花小而提早凋谢。苗期发病较重 。发病后期病斑表面可产生黑色小粒点—闭囊壳。 [病原] 病原为二孢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 [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或菌丝体在病叶及其它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气温回升时,病菌借气流和浇水传播。孢子萌发后以菌丝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6~24℃,湿度大、通风不良时易引起该病大发生。成株在3~4月为发病高峰,幼苗11月为发病高峰。
28
瓜叶菊白粉病
29
(四)紫薇白粉病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发病紫薇叶片干枯,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发病紫薇叶片干枯,影响树势和观赏效果。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紫薇的叶片,嫩叶比老叶易感病,嫩梢和花蕾也能受害。叶片展开即可受到侵染,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后扩大为圆形并连接成片,有时白粉覆盖整个叶片。叶片扭曲变形,枯黄脱落。发病后期白粉层上出现由白而黄,最后变为黑色的小粒点—闭囊壳。 [病原] 病原为南方小钩丝壳菌,属子囊菌亚门,小钩丝壳属。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芽或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越冬,粉孢子由气流传播,生长季节多次再侵染。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其中以秋季发病较为严重。
30
紫薇白粉病
31
白粉病的防治 消灭越冬病菌,秋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并清除枯枝落叶等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来源。 2. 休眠期喷洒波美2~3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或病部的闭囊壳。 3. 加强栽培管理,改善环境条件。 4.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液300~800倍液。温室内可用10%粉锈宁烟雾剂熏蒸。 5. 生物制剂:近年来生物农药发展较快,BO-10 (150~200倍液)、抗霉菌素120对白粉病也有良好的防效。 6.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32
三、锈病类 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冬孢子菌纲锈菌目的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园林植物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该类病害由于在病部产生大量锈状物而得名。锈病多发生于温暖湿润的春秋季,在不适宜的灌溉、叶面凝结雾露及多风雨的天气条件下最有利于发生和流行。
33
(一)玫瑰锈病 [分布与危害] 为世界性病害,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是影响玫瑰生产的重要因素。
[分布与危害] 为世界性病害,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是影响玫瑰生产的重要因素。 [症状] 玫瑰的地上部分均可受害,主要危害叶和芽。春天新芽上布满鲜黄色的粉状物;叶片正面有褪绿的黄色小斑点,叶背面有黄色粉堆——夏孢子和夏孢子堆;秋末叶背出现黑褐色粉状物,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受害叶早期脱落,影响生长和开花。 [病原] 危害玫瑰的病原菌种类很多,均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多孢锈属。国内主要有三个种,即玫瑰多胞锈菌、短尖多胞锈菌和蔷薇多胞锈菌。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芽内和以冬孢子在发病部位及枯枝落叶上越冬。玫瑰锈病为单主寄生。翌年玫瑰芽萌发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幼嫩组织,4月下旬出现明显的病芽,在嫩芽、幼叶上呈现橙黄色粉状物,即锈孢子。5月间玫瑰花含苞待放时开始在叶背出现夏孢子,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进行第1次再侵染。条件适宜时叶背不断产生大量夏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发病适温在15~26℃,6、7月和9月发病最为严重。四季温暖、多雨、空气湿度大为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
35
(二)海棠—桧柏锈病 [分布与危害] 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安徽、云南、浙江等地都有发生。该病影响海棠、桧柏生长和观赏效果。
[分布与危害] 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安徽、云南、浙江等地都有发生。该病影响海棠、桧柏生长和观赏效果。 [症状] 春夏季主要危害贴梗海棠、木瓜海棠、苹果、梨。叶面最初出现黄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呈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的圆形油状病斑,直径6~7mm,边缘有黄绿色晕圈,其上产生橙黄色小粒点,后变为黑色, 即性孢子器。发病后期,病组织肥厚,略向叶背隆起,其上长出许多黄白色毛状物,即病菌锈孢子器(俗称羊胡子)。最后病斑枯死。 转主寄主为桧柏,秋冬季病菌危害桧柏针叶或小枝,被害部位出现浅黄色斑点,后隆起呈灰褐色豆状的小瘤,初期表面光滑,后膨大,表面粗糙,呈棕褐色,直径0.5~1.0cm,翌春3~4月遇雨破裂,膨为橙黄色花朵状(或木耳状)。受害严重的桧柏小枝上病瘿成串,造成柏叶枯黄,小枝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在海棠、苹果与桧柏混栽的公园、绿地等处发病严重。 [病原] 病原为山田胶锈菌、梨胶锈病菌,属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该锈菌缺夏孢子阶段。我国以梨胶锈菌为主,山田胶锈菌仅在个别省发现。二者均为转主寄生菌。
37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等针叶树枝条上越冬,可存活多年。翌春3~4月份遇雨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主要借风传播到海棠上,担孢子萌发后直接侵入寄主表皮并蔓延,约10天后便在叶正面产生性孢子器,3周后形成锈孢子器。8~9月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入嫩梢越冬。此病的发生与雨水关系密切。两种寄主混栽较近、有大量病菌存在、3~4月份雨水较多,是病害大发生的主要条件。 概括来说,该病原菌的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危害贴梗海棠,冬孢子阶段发生在桧柏、龙柏、铺地柏和翠柏等转主寄主上,这两种锈菌在形态上极相似。性孢子器发生于叶面表皮下,近圆形或扁烧瓶形,成熟时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并伸出许多授精丝。锈子器生于叶部病斑背面或叶柄病斑上,细圆筒形。病菌以菌丝在桧柏等病组织内越冬。
38
(三)菊花白色锈病 [分布与危害] 全国普遍发生,发病菊花影响切花产量和品质。
[分布与危害] 全国普遍发生,发病菊花影响切花产量和品质。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斑点,相应叶背面出现疱状突起,由白色变为淡褐色至黄褐色,表皮下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堆。严重时,叶上病斑很多,引起叶片上卷,植株生长逐渐衰弱,甚至枯死。 [病原] 病原为菊花白色锈病菌,属担子菌亚门,双孢锈属。 [发病规律] 白色锈病病菌在植株芽内越冬,次年春侵染新长出的幼苗,温暖多雨有利于发病.菊花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菊花白色锈菌为低温型,冬孢子在温度12~20℃内适于萌发,超过24℃冬孢子很少萌发,多数菊花栽培地在夏季可以自然消灭,但在可越夏地区则可蔓延成灾。
39
(四)草坪草锈病 [分布与危害] 草坪草锈病是世界各国草坪草上普遍发生的常见病害,国内普遍发生。发生严重时降低草坪使用价值和观赏效果。
[分布与危害] 草坪草锈病是世界各国草坪草上普遍发生的常见病害,国内普遍发生。发生严重时降低草坪使用价值和观赏效果。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结缕草的叶片上,发病严重时也侵染草茎。早春叶片展开时即可受侵染。发病初期叶片上下表皮均可出现疱状小点,逐渐扩展形成圆形或长条状的黄褐色病斑——夏孢子堆,稍隆起。夏孢子堆在寄主表皮下形成,成熟后突破表皮裸露呈粉堆状,橙黄色。夏孢子堆长约lmm。冬孢子堆生于叶背,黑褐色、线条状,长1~2mm,病斑周围叶肉组织失绿变为浅黄色。发病严重时叶片变黄、卷曲、干枯,草坪景观被破坏。 [病原] 病原为结缕草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夏孢子在病株上越冬。北京地区的细叶结缕草5~6月份叶片上出现褪绿色病斑,发病缓慢,9~10月份发病严重,草叶枯黄,9月底10月初产生冬孢子堆。广州地区发病较早,3月份发病,4~6月份及秋末发病较重。 病菌生长适温为17~22℃,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利于侵入。光照不足、土壤板结、土质贫瘠、偏施氮肥的草坪发病重。病残体多的草坪发病 重。
40
(五) 毛白杨锈病 [分布与危害] 毛白杨锈病主要危害幼苗和幼树。严重发病时,部分新芽枯死,叶片局部扭曲,嫩枝枯死。
[分布与危害] 毛白杨锈病主要危害幼苗和幼树。严重发病时,部分新芽枯死,叶片局部扭曲,嫩枝枯死。 [症状] 该病危害植株的芽、叶、叶柄及幼枝等部位。感病冬芽萌动时间一般较健康芽早2~3d。若侵染严重,往往不能正常展叶。未展开的嫩叶为黄色夏孢子粉所覆盖,不久即枯死。感染较轻的冬芽,开放后嫩叶皱缩、加厚、反卷、表面密布夏孢子堆,像一朵黄花。轻微感染的冬芽可正常开放,嫩叶两面仅有少量夏孢子堆。正常芽展出的叶片被害后,感病叶上病斑圆形,针头至黄豆大小,多数散生,以后在叶背面产生黄色粉堆,为病原菌的夏孢子堆。 [病原] 病原为马格栅锈菌、杨栅锈菌和圆茄夏孢锈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栅锈菌属真菌。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冬芽和枝梢的溃疡斑内越冬。春季,受侵冬芽开放时,形成大量夏孢子堆,成为当年侵染的主要来源。嫩梢病斑内的菌丝体也可越冬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萌发后,可直接穿透角质层侵入寄主。冬孢子在侵染循环中无重要作用。2个月以上的老熟叶片一般不受感染。北京地区,4月上旬病芽开始出现,5~6月为发病高峰,7~8月病害平缓,8月下旬以后又形成第二个高峰期。10月下旬以后,病害停止发展。
41
锈病类的防冶方法 1.在园林设计及定植时,避免海棠、苹果、梨等与桧柏、龙柏混栽。 2.结合园圃清理及修剪,及时将病枝芽、病叶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注意通风透光或增施钾肥和镁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3.3~4月冬孢子角胶化前在桧柏上喷洒1∶2∶100倍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硫悬浮液400倍液抑制冬孢子堆遇雨膨裂产生担孢子。 4.发病初期可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10d 1次,连喷3~4次;或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6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稀释6000~8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喷雾防治。
42
四、灰霉病类 灰霉病是园林植物最常见的病害。各类花卉都可被灰霉病菌侵染。自然界大量存在着这类病原物,其中有许多种类寄主范围十分广泛,但寄生能力较弱,只有在寄主生长不良、受到其它病虫危害、冻伤、创伤、植株幼嫩多汁抗性较差时,才会引起发病,导致植物体各个部位发生水渍状褐色腐烂。灰霉病在低温、潮湿、光照较弱的环境中易发生,因而是冬季日光温室中的常见病。病害主要表现为花腐、叶斑和果腐,但也能引起猝倒、茎部溃疡以及块茎、球茎、鳞茎和根的腐烂,受害组织上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因而称之为灰霉病。灰霉病在发病后期常有青霉菌和链格孢菌混生,导致病害的加重。
43
(一)仙客来灰霉病 [分布与危害] 仙客来灰霉病是世界性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灰霉病危害仙客来叶片和花瓣,造成叶片、花瓣腐烂,降低观赏性。
[分布与危害] 仙客来灰霉病是世界性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灰霉病危害仙客来叶片和花瓣,造成叶片、花瓣腐烂,降低观赏性。 [症状] 仙客来的叶片、叶柄和花瓣均可侵染。叶片受害呈暗绿色水渍斑点,病斑逐渐扩大,使叶片呈褐色干枯。叶柄和花梗受害后呈水渍状腐烂,之后下垂。花瓣感病后产生水渍腐烂并变褐色。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均可出现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花器腐烂,霉层密布。 [病原] 病原菌无性阶段为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有性阶段为子囊菌的富氏葡萄孢盘菌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菌丝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当气温达20℃,湿度较大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等传播侵染,1年中有两次发病高峰期,即2~4月和7~8月。 高温多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在湿度大的温室内该病可常年发生,因而温室内栽培的仙客来易造成重复侵染。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光照不足、连作地块易发病。病菌从伤口侵入,室内花盆摆放过密使植株接触摩擦叶面出现伤口,有利于发病。病情随湿度的加大而严重。
45
(二)四季海棠灰霉病 [分布与危害] 南方发病较重。引起叶片、花冠腐烂,降低观赏效果。
[分布与危害] 南方发病较重。引起叶片、花冠腐烂,降低观赏效果。 [症状] 主要危害花、花蕾和嫩茎。在花及花蕾上初为水渍状不规则小斑,稍下陷,后变褐腐败,病蕾枯萎后垂挂于病组织之上或附近。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病原] 病原为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 病菌能形成菌核。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菌丝体在病残体上及发病部位越冬。多自伤口侵入,也可由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一般在3~5月,温室花卉易发生灰霉病;寒冷、多雨天气易诱发灰霉病的发生;缺钙、多氮也加重此病发生。
46
灰霉病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温室内要适当降低湿度,最好使用换气扇或暖风机,减少伤口。合理施肥,增施钙肥,控制氮肥用量。及时清除病株销毁,减少侵染来源。 2.生长季节喷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液300~8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1000~2000倍液等杀菌剂。 3.该病在温室内发生时,因环境湿度较大,常规喷雾法往往不理想,采用烟雾剂防治效果好。可用一熏灵Ⅱ号(有效成分为百菌清及速克灵)进行熏烟防治,具体用量为0.2~0.3g/m³,每隔5~10 d熏烟1次。烟剂点燃后,吹灭明火。在较小容积内熏烟,勿超过上述剂量,以免发生药害。
47
五、炭疽病类(一)兰花炭疽病 [分布与危害] 在兰花生产地区普遍发生。兰花炭疽病是兰花上发生普遍而又发生严重的病害。主要危害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以及大花蕙兰、宽叶兰等兰科植物。 [症状] 在兰花上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的病斑以叶缘和叶尖较为普遍,少数发生在基部。病斑半圆形、长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有深褐色不规则线纹数圈,病斑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黑褐色。后期病斑上散生有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多发生于上中部叶片。果实上的病斑为不规则、长条形黑褐色病斑。病斑的大小、形状因兰花品种不同而有差异。 [病原] 病原为兰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气温回升,兰花展开新叶时,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病菌借风、雨、昆虫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一般自伤口侵入,在嫩叶上可以直接侵入,潜育期2~3周。适宜病菌生长的温度为22~28℃,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土壤pH值5.5~6.0。雨水多、密度大发病重。每年3~11月均可发病,雨季发病重,老叶4~8月发病,新叶8~11月发病。品种不同,抗病性有所差异,墨兰及建兰中的铁梗素较抗病,春兰、寒兰不抗病,蕙兰适中。
49
(二)君子兰炭疽病 [症状] 成株及幼株均可受害,多发生在外层叶基部,最初为水渍状,逐渐凹陷。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淡褐色小斑,随着病害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病部具有轮纹,后期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在潮湿条件下涌出粉红色粘稠物,即病原物的分生孢子。 [病原]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 盘长孢属(Gloeosporium sp)。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初老叶开始发病,5~6月22~28℃时发展迅速,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分生孢子靠气流、风雨、浇水等传播,多从伤口处侵入。植株在偏施氮肥,缺乏磷钾肥时发病重。
51
(三)茉莉花炭疽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嫩梢,叶片初为褪绿小斑点,后扩大为浅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2~10mm,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稍隆起。后期病斑上轮生稀疏的黑色小粒点。 [病原] 病原为(Colletotrichum jiasminicola Telak.),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茉莉生炭疽菌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通过风雨传播,自伤口侵入,一般夏秋期间病害较重。
52
(四)橡皮树炭疽病 [症状] 橡皮树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叶片初期长出淡褐色或灰白色而边缘呈紫褐色或暗褐色圆形或不规则斑点。常发生于叶尖或叶缘,后期病斑较大,甚至扩大可占叶的大部分;严重时使大半叶片枯黑;有时也危害新梢,病斑多发生在基部,少数发生在中部,呈椭圆或梭形,略下陷,边缘淡红色。后期病斑呈褐色,中部带灰色,有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及纵向裂纹,病斑环梢一周,梢部即枯死甚至会危害老枝与树干。 [病原] 病原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盘长孢属的盘长孢状刺盘孢(Gloeosporiu elasticae Cookeet’Massee),其分生孢子盘着生在病部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呈黑色小点状,大量分生孢子聚集一起可形成粉红色的分生孢子脓。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梗均有分隔,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在20至24℃萌发最好,萌发时产生一个隔膜。
54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子座组织在病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靠风雨溅散飘扬传播。次年春季温、湿度适宜病菌生长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新梢及腐叶。病菌侵入途径以伤口为主,也可以从自然孔口侵入,潜育期为5~17 d。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与温度关系密切,在温度适宜时,雨滴或风夹雨传播病菌最易发病,气温在20℃左右开始发病,27~30℃时迅速上升。通常在气温高、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的环境下,病害发生较严重。此外,6~9月为发病盛期,病害蔓延和严重程度与降雨次数和持续期关系密切,雷雨季节或秋雨连绵则发病重,天气干燥晴朗则发病轻。
55
炭疽病类的防治 1. 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选用无病植株栽培;合理施肥与轮作,种植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注意浇水方式,避免漫灌;盆土要及时更新或消毒。 2. 清除病原。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枝,刮除茎部病斑,彻底清除根茎、鳞茎、球茎等带病残体,消灭初侵染来源。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3. 发病期间药剂防治,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可选用的药剂有: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福星乳油8 000~10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6 000~8 000倍液、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6%乐比耕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每10~1 5 d1次,连喷4—5次。 4. 选育或使用抗病品种。
56
六、霜霉病(疫病)类 该病典型的症状特点是叶片正面产生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叶背相应部位产生灰白色或其它颜色疏松的霜霉状物,病原物为低等的鞭毛菌,低温潮湿的情况下发病重。
57
(一)月季霜霉病 [分布与危害] 霜霉病是月季栽培中较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生较普遍。除月季外,还危害蔷薇属中的其它花卉。引起叶片早落,影响树势和观赏。 [症状] 该病危害植株所有地上部分,叶片最易受害,常形成紫红色至暗褐色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色较深。花梗、花萼或枝干上受害后形成紫色至黑色大小不一的病斑,感病枝条常枯死。发病后期,病部出现灰白色霜霉层,常布满整个叶片。 [病原] 为鞭毛菌亚门蔷薇霜霉菌(Peronospora sparsa Berk.)。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和菌丝在患病组织或落叶中越冬越夏。翌春,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孢子囊,随风传播。游动孢子自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孢子传播的适宜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100%。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露地栽培时该病主要发生在多雨季节,温室栽培时主要发生在春秋季。因昼夜温差较大,若温室不通风,湿度较高,叶缘易积水发病。
59
(二)紫罗兰霜霉病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使得叶片正面产生淡绿色斑块,后期变为黄褐至褐色的多角形病斑,叶片背面长出稀疏灰白色的霜霉层。叶片萎蔫,植株枯萎。病菌也侵染幼嫩的茎和叶,使植株矮化变形。 [病原] 病原为霜霉菌属的(Peronospra arasitica),属鞭毛菌亚门。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以孢子囊蔓延侵染。在植株下层叶片发病较多。栽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或阴雨、潮湿天气发病重。
60
(三)虞美人霜霉病 [症状] 苗期发病可致苗枯;成株期发病可危害叶片、茎及花,在植株下部老叶的正面产生淡褐色斑,叶背有白色、浅灰色至紫灰色霜霉层。严重时叶片变褐干枯。病菌蔓延危害茎和花,使茎扭曲变形、花不能开。在茎基部发病时可致植株死亡。 [病原] 病原为霜霉菌属的(Peronspora arborescers (Berk) .Debary.),属鞭毛菌亚门。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越冬、越夏,以游动孢子蔓延传播。栽植过密、通风不良、多湿、氮肥过多时,易发病。
61
(四)葡萄霜霉病 [分布与危害]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各葡萄产区都有此病发生。主要危害葡萄,发病严重时提早落叶,甚至枯死。
[分布与危害]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各葡萄产区都有此病发生。主要危害葡萄,发病严重时提早落叶,甚至枯死。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梢、花序和幼果。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油渍状黄绿色斑块,叶片背面对应部位生出白霜样霉层。随病斑扩大,渐形成黄褐色或红褐色枯斑。病斑较多时,病叶变黄脱落。嫩梢偶尔发病,出现油渍状斑,潮湿时上生霜霉层,病梢扭曲变形。 [病原] 为鞭毛菌亚门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 (Berk.et Curtis) Berl. et de Toni.]。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落叶或土中越冬。翌年,温度达11℃时,遇雨即产生游动孢子,随雨水飞溅传播,经气孔侵染叶片。降雨是促进发病的主要因子。冷凉、多雨、多雾露、潮湿的天气有利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发病时期有差异。降雨早而频繁、雨量大的年份和草荒重、枝叶过密、排水不良的种植区发病严重。
63
霜霉病(疫病)类的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枝及枯落叶。采用科学浇水方法,避免大水漫灌。温室栽培应注意通风透气,控制温湿度。露地种植的月季也应注意阳光充足,通风透气。 2.药剂防治。花前,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喷施1:0.5:240的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月从田间零星出现病斑时,开始喷施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750倍液。7月份再喷施1次,即可基本控制危害。 发病后,也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300g。
64
桃缩叶病(自学) 症状 病原 发病规律 防治
66
第二节枝干病害 一、枯、黄萎病
67
(一)香石竹枯萎病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引起植株枯萎死亡。
[分布与危害]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引起植株枯萎死亡。 [症状] 香石竹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此病。发病初期植株顶梢生长不良,植株逐渐枯萎死亡。发病后期,叶片变成稻草色。有时植株一侧生长正常,一侧萎蔫。剖开病茎时,可见到维管束中变褐的条纹,一直延伸到茎上部。 [病原] 香石竹枯萎病均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镰孢属的石竹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在病残体和土中越冬。通过根茎侵入,在病部产生子实体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和灌溉水进行传播。连作、高温多雨条件下,该病发生较重。
68
(二)合欢枯萎病 [分布与危害] 我国华东、华北等省都有发生,引起合欢枯萎死亡。
[分布与危害] 我国华东、华北等省都有发生,引起合欢枯萎死亡。 [症状] 发病植株叶片首先变黄,萎蔫,最后叶片脱落。发病植株可一侧枯死或全株枯萎死亡。纵切病株木质部,其内变成褐色。夏季树干粗糙,病部皮孔肿胀,可产生黑色液体,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 [病原] 病原菌的无性阶段是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的尖镰孢菌的一个变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perniciosum)。 [发病规律] 该病菌以土壤带菌并传播。从伤口侵入。连作地块发病较重。
70
(三)黄栌黄萎病 [分布与危害] 黄栌黄萎病又称黄栌枯萎病,是黄栌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黄栌生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威胁着深秋黄栌红叶景观。危害树种主要包括:黄栌、合欢、刺槐、海棠等,其中黄栌最易感病。 [症状] 叶片萎蔫,一种是叶片从边缘向内逐渐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部分或大部叶片脱落。还有一种是初期叶片不失绿,叶片失水萎蔫,自叶缘向内干缩、卷曲,后期才变焦枯。根、枝的横切面边材部可见褐色条纹。花序萎蔫干枯,花梗皮下可见褐色病残。 [病原] 病原菌为半知菌的大丽轮枝孢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发病规律] 黄栌黄萎病菌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中至少可存活2年。从黄栌根部直接侵入或通过伤口侵入。土壤中病菌愈多,发病愈严重。土壤含水量少时病害严重。
71
(四)月季枝枯病 [分布与危害] 月季枝枯病是世界性病害,可引起月季枝条干枯,甚至引起全株枯死。
[分布与危害] 月季枝枯病是世界性病害,可引起月季枝条干枯,甚至引起全株枯死。 [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枝干和嫩茎部,发病部位出现苍白、黄色或红色的小点,后扩大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中央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清晰呈紫色,后期病斑下陷,表皮纵向开裂,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颗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斑常可环绕茎部一周,引起病部以上部分变褐枯死。 [病原] 病原菌为伏克盾壳霉(Coniothyrium fucklii Sacc.),又名蔷薇盾壳霉,属真菌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盾壳霉属。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枝条的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天,在潮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大量涌出,借风雨和浇灌水滴的飞溅传播,成为初侵染来源。病菌通过休眠芽或伤口侵入寄主。修剪、嫁接以及枝条摩擦、昆虫为害等造成的伤口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管理不善、过度修剪、肥料不足、树势衰弱则发病严重。
72
枯黄萎病防治措施 1.拔除病株销毁。 2.在苗圃实行轮作3年以上。
3.土壤处理,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浇灌,每平方米36千克,然后用薄膜覆盖1-2周,揭开3天以后再用。 4.月季枝枯病应及时剪除病枝并销毁。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0.1%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与0.1%苯来特可湿性粉剂混合液喷洒。
73
二、枝干腐烂、溃疡病类 (一)杨树烂皮病 [分布与危害] 杨树烂皮病也称杨树腐烂病。我国杨树栽培区都有发生。杨属各常见园林植物均可危害,也危害柳树、板栗、樱等常见园林树木。常可引起行道树大量枯死。
74
杨树烂皮病 [症状] 主要危害枝干和枝条。表现为枯梢和干腐两种症状类型。
枯梢型:主要发生在幼树及大树的小枝上。小枝发病后迅速死亡。溃疡症状不明显,但后期可长出橘红色分生孢子角,后期的死亡枝上可长出黑色点状的壳。 干腐型:为常见症状类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侧枝上。发病后病部皮层腐烂变软,初期病部水肿状,暗褐色,过一段时间后,病部失水下陷,有时发生龟裂。后期病斑可产生许多针头状小突起,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或雨水天气,在病部可产生橙黄色或橘红色卷丝状的分生孢子角。病斑边缘明显,黑褐色。病部发病严重时,皮层腐烂,纤维组织分离如麻状,与木质部容易脱离。当病部环绕树干一周时,病部以上枝条即行干枯死亡。当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害发生时,病斑停止扩展。有时秋季在病部可长出一些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76
杨树烂皮病 [病原]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属、黑腐皮壳属的污黑皮壳(Valsa sordida Nit)。其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壳囊孢属的金黄色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 Fr.)。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组织中越冬。越冬孢子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病菌从各种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寄主。潜育期6-10d。 温度10-15℃之间,相对湿度60%-80%,有利于该病发生。该病原菌为半活养生物,只能危害濒临死亡的树皮组织和生长状态衰弱的树木,生长不良的林木发病较重。
77
(二)杨树溃疡病 [分布与危害] 我国辽宁、河北、吉林、山东等省都有发生,以天津、北京等地危害最重。该病又称水泡性溃疡病,主要危害杨柳树的枝干,引起杨树生长衰退,可造成大量杨树枯死。除危害杨树外,还可危害柳树、国槐和刺槐等。 [症状] 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和小枝上。症状表现有两种类型: 溃疡型:发病时树皮上出现直径1㎝的水泡,为圆形或椭圆形,颜色与树皮相近,水泡质地松软,泡内充满褐色臭味液体,破裂后液体流出,水泡处形成近圆形的凹陷枯斑。 枯斑型:树皮上先出现水渍状近圆形病斑,近红褐色,稍隆起,病斑可环绕树干,致使上部枝梢枯死。发病部位可产生小黑点。 [病原] 病原菌的无性阶段是半知菌亚门的聚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发病规律] 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树皮内越冬,该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点。管理不善发病严重。 [杨树烂皮、溃疡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树种,选用优质苗木,保护根系,防止失水。加强管理,适当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木自身抗病能力。定植当年进行树干涂白。及时清除病死枝条。扦插繁殖时,从健康无病的母株上采取繁殖材料。对繁殖床内的沙土进行消毒。 2.发病时可选用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涂抹病斑。
78
[发病规律]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病菌都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可长期在土壤中生存。各种病菌分别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病菌来源。病菌可通过雨水、灌溉水和粪土进行传播。
育苗床常年连作,出苗后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种子质量差,播种过晚,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这些原因会加重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的发生。
79
(四)仙人掌茎腐 [症状] 病害多发生在茎基部,可向上逐渐扩展,也能发生在上部茎节处。初期产生水渍状暗灰色或黄褐色病斑,并逐渐软腐,后期烂肉组织腐烂失水,剩下一层干缩的外皮,或病部组织腐烂后仅留下一个髓部,最后全株死亡。病组织上出现灰白色或深红色霉层,或黑色粒状物,即为病菌的子实体。 [病原与发病规律] 病原体有多种病原菌,包括Pythiumsp.(腐霉)、Rhizoctoniasolant Kuhn.(立枯丝核菌)、FusariumaxyxporumSchlecht.(尖镰孢)、Aspergillussp.(曲霉)、Phomopsissp.(拟茎点霉)及Erwiniacarotovora(Jones) Holl.(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等。土壤病残体带菌。盆土用未经消毒的垃圾土或菜园土,在嫁接、低温、受冻及昆虫为害等造成伤口的条件下均易诱发腐烂。
80
二、枝干腐烂、溃疡病 [防治方法] 消毒杀菌是防治食用仙人掌真菌性茎腐病的关键措施,可采用下列防治方法:
1.土壤消毒。将无菌土壤用作食用仙人掌的栽培土,将充分腐熟的厩肥作基肥,保持温室通风透气性能可有效预防和大大降低茎腐病的发病率。对病菌污染的土壤应经过消毒处理后方可用作栽培土。土壤消毒时,可按照1:1000的比例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干性细土(经充分混匀后即成药土),栽植时将药土撒入穴内,每平方米用药土约10千克下垫上覆;也可用2%-3%的福尔马林(甲醛)水浇灌土壤,每平方米用药液18千克,用塑料薄膜覆盖2昼夜后揭去薄膜,待药味完全挥发后才能种植。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淋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仙人掌定植后,应定期对植株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或0.5%波尔多液,或70%敌克松800倍液-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上述药剂任选一种即可)在早晨或傍晚对植株均匀喷雾,即可起到良好的消毒杀菌和防治病害的效果。
81
三、丛枝病类 泡桐丛枝病 [分布与为害] 泡桐丛枝病又名泡桐扫帚病,分布极广,一旦染病,在全株各个部位均可表现出受害症状。染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树势衰退,材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死亡。
82
泡桐丛枝病 [症状] 常见的丛枝病有以下两种类型。
[症状] 常见的丛枝病有以下两种类型。 1.丛枝型。发病开始时,个别枝条上大量萌发腋芽和不定芽,抽生很多的小枝,小枝上又抽生小枝,抽生的小枝细弱,节间变短,叶序混乱,病叶黄化,至秋季簇生成团,呈扫帚状,冬季小枝不脱落,发病的当年或第二年小枝枯死,若大部分枝条枯死会引起全株枯死。 2.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冬开花现象。
83
泡桐丛枝病 [病原] 泡桐丛枝病是由一种比病毒大的微生物--类菌原体(MLO)引起的。该病主要通过茎、根、病苗、嫁接传播。在自然情况下,也可由烟草盲蝽、茶翅蝽在取食过程中传播。
85
泡桐丛枝病 [发病规律] 植原体大量存在于韧皮部输导组织的筛管内。病原菌主要通过筛板孔而侵染全株。秋季随树液流向根部,春季又随树液流向树体上部。烟草盲蝽和茶翅蝽是传播泡桐丛枝病害的介体昆虫。带病的种根和苗木的调运是病害远程传播的重要途径。泡桐的种子带病率极低或基本不带病,故用种子繁殖的实生苗及其幼树发病率很低,而用平茬苗繁殖的泡桐发病率则显著增高。在相对湿度大、降雨量多的地区,一般发病较轻。一般白花泡桐、川桐和台湾泡桐较抗病,兰考泡桐、楸叶泡桐易感病。
86
泡桐丛枝病 [防治措施] 1.加强预防。培育无病苗木,采用种子育苗或严格挑选无病的根条育苗。据观察,感染丛枝病植株的种子并没有病原。因此,实生苗发病率很低。如采用根条育苗,应挑选无病根条,且严格消毒。方法是将根条晾晒1至2d后,放入500至1000单位的四环素水溶液中浸6至10小时,再进行育苗。另外,要尽量选用抗病良种造林,一般认为白花泡桐、毛泡桐抗病能力较强;山明泡桐和楸叶泡桐抗病能力较差。 2.加强管理。在生长季节不要损坏树根、树皮和枝条,初发病的枝条应及早修除。改善水肥条件,增施磷肥,少施钾肥。据观察,土壤中磷含量越高,丛枝病发生越轻;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而且发病轻重与磷、钾比值成反相关。其比值在0.5以上很少发生丛枝病。
87
泡桐丛枝病 3.修除病枝和环状剥皮。秋季发病停止后,树液回流前修除病枝;或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环剥,环剥宽度为被剥病枝处的径长。
4.药物治疗。用兽用注射器,把每毫升含有10000单位的盐酸四环素药液,注入病苗主干距地面10至20cm处的髓心内,每株注入30至50毫升。两周后可见效,注药时间在5至7月份。也可直接对病株叶面每天喷200单位的四环素药液,连续5至6次,半月之后效果显著。用石硫合剂残渣埋在病株根部土中并用0.3度石硫合剂喷射病株,能抑制丛枝病的发展。 5.用药剂防治传病的蝽象、叶蝉等刺吸式口器介体昆虫。
88
寄生性种子植物 一、菟丝子 [分布与为害] 菟丝子主要为害植物的幼树和幼苗。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常寄生在多种园林植物上,轻则使花木生长不良,影响观赏,重则花木和幼树可被缠绕致死。一、二年生花卉及宿根花卉中,一串红、金鱼草、荷兰菊、旱菊、菊花等在天津、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济南等市受害严重,扶桑、榆叶梅、玫瑰、珍珠梅、紫丁香等花灌木在个别城市受害亦严重。我国广西南部有12科22种树木被菟丝子寄生,其中台湾相思树、千年桐、木麻黄、小叶女贞、八面果及红花羊碲角等16个树种受害严重,受害率一般达30%。20世纪70年代中期,新疆玛纳斯平原林场的榆树幼林受害率达80%以上,致使榆树大片死亡,而不得不毁林改种其他作物。 [症状] 菟丝子为寄生种子植物,以茎缠绕在寄生植物的茎部,并以吸器伸入寄生植物茎或枝干内与其导管和筛管相连结,吸取全部养分,因而导致被害花木发育不良,生长受阻碍。通常表现为生长矮小和黄化,甚至植株枯萎死亡。
90
菟丝子 [病原] 菟丝子又名无根藤、金丝藤。观赏植物中常见的有4种。
[病原] 菟丝子又名无根藤、金丝藤。观赏植物中常见的有4种。 中国菟丝子:茎纤细,丝状,橙黄色。花淡黄色,聚头状花序。花萼杯状,白色,稍长于花萼,短5裂。蒴果卵圆形,淡黄色,表面略粗糙。主要为害一串红、翠菊、两色金色菊、菊花、长春花及地肤、美女樱等多种草本花卉。有时也为害扶桑等木本花卉。
91
菟丝子 [发病规律] 菟丝子以成熟的种子落入土中,或混在草本花卉的种子中,休眠过冬。翌年夏初开始萌发,成为侵染源。有的地区寄生在花灌木和树木上的菟丝子,种子可随蒴果挂在树上过冬,翌春方逐渐脱落。种子萌发时种胚根伸入土中,根端呈圆棒状,不分枝,表面有许多短细的红毛,似一般植物的根毛,另一端胚芽顶出土面,形成丝状的幼茎,生长很快,每天伸长1cm~2cm。在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之前不分枝。茎伸长后尖端3cm~4cm的一段带有显著的绿色,具有明显的趋光性。迅速伸长的幼茎在空中来回旋转,当碰到寄主植物时便缠绕到茎上,在与寄主接触处形成吸根。吸根伸入寄主维管束中,吸取养料和水分。茎继续伸长,茎尖与寄主接触处再次形成吸根。茎不断分枝伸长缠绕寄主,并向四周迅速蔓延扩展为害。当幼茎与寄主建立关系后,下面的茎逐渐湿腐或干枯萎缩与土壤分离。 菟丝子每棵能产生种子2500~3000粒。种子生活力强,寿命可保持数年之久。在未经腐熟的肥料中仍有萌发力,故肥料也是侵染来源之一。种子成熟后也可随风吹到远处。 菟丝子带有腋芽的断茎可发育成新的植株。
92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防除 桑寄生科植物具有鲜艳而又带黏性的果实,鸟类食后,种子随鸟类的粪便或黏附而传播,因而鸟类活动频繁的村头、水边、灌丛等处的树受害较重。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连续砍除被害枝条。因为寄生植物的吸根深入寄主体内,如果仅仅砍除寄生植物,寄生根还会重新萌发。冬季寄生植物的果实尚未成熟,寄主植物又多已落叶,使寄生植物更加明显,是进行防治的好时机。 1.加强对菟丝子的检疫,其种源可能是来自商品种苗地中,在购买种苗时必须到苗圃地上去实地踏看,以免将检疫对象带入。另一个常见发生地,往往是在老的苗圃地,历年都种植菊花的地域中,在购买盆花或苗木时也应注意防止菟丝子带入。 2.减少侵染来源。种子一是落入土中,二是混杂在寄主植物的种子中。因此,冬季深翻,使种子深埋土中不易萌发。
93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防除 3.对已经传入的寄生植物,可以利用它和寄主建立了寄生关系之后根茎逐渐向上枯萎死亡,依靠寄主营寄生生活时,采用人工连叶带柄全部拔除,不留下一丝菟丝子的营养体和吸器,拔除的叶、叶柄和菟丝子的残茎,可以置于水泥地上晒干,以防再次寄生。如果是在菊花或月季等苗木中,也要清除枝叶上所有的缠绕茎及吸器。否则难以奏效。3月下旬发现少数菟丝子发芽,即行拔毁,连同未发芽的种子一起拾除。秋季开花未结子前,摘除所有菟丝子花朵,杜绝次年再发生。 4.对一些珍贵的苗木,不宜采用杀头去顶的方式去处理,在春末、夏初检查栽培植物,及时在种子成熟前清除寄生物:可以用鲁保1号真菌孢子喷洒到菟丝子茎上,使孢子在菟丝子体内寄生,最后由真菌杀死菟丝子。
94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防除 5.对那些每年都要反复发生,而且有大量菟丝子休眠种子的地块,可以改种狗芽根,利用植物间的生化他感效应来控制菟丝子的危害。 6.对那些空白地或高大木本植物地(无地被植物),可在菟丝子种子萌发季节(温度在15℃-40℃),在萌芽的初期使用除草剂,将其喷杀在寄主关系建立以前。
95
第三节根部病害 一、线虫病
96
一、仙客来根结线虫病 [分布与为害] 仙客来根结线虫病在我国发生普遍,使植株生长受阻,严重时,全株枯死。寄主范围很广,除仙客来外,还可为害桂花、海棠、仙人掌、菊、大理菊、石竹、大戟、倒挂金钟、栀子、鸢尾、香豌豆、天竺葵、矮牵牛、蔷薇、凤尾兰、旱金边、堇菜、百日草、紫菀、凤仙花、马蹄莲、金盏花等。 [症状] 该线虫侵害仙客来球茎及根系的侧根和支根,在球茎上形成大的瘤状物,直径可达1cm~2cm。侧根和支根上的瘤较小,一般单生。根瘤初为淡黄色,表皮光滑,以后变为褐色,表皮粗糙。若切开根瘤,则在剖面上可见有发亮的白色点粒,此为梨形的雌虫体。严重者根结呈串珠状,须根减少,地上部分植株矮小,生长势衰弱,叶色发黄,树枝枯死,以致整株死亡。症状有时与生理病害相混淆。根结线虫除直接为害植物外,还使植株易受真菌及细菌的为害。 [病原] 根结线虫属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Kof.EtWhite)Chitw]、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Neal)Chitw]、北方根结线虫[M.hapla Chitw]、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a(Treub.)Chitw]。在我国,仙客来上以前两种病原发生普遍。
98
根结线虫病
99
仙客来根结线虫病 [发病规律] 病土和病残体是最主要的侵染来源。病土内越冬的二龄幼虫,可直接侵入寄主的幼根,刺激寄主中柱组织,引起巨型细胞的形成,并在其上取食,于是受害的根肿大而成虫瘿(根结)。但也可以卵越冬,翌年环境适宜时,卵孵化为幼虫,入侵寄主。幼虫经4个龄期发育为成虫,随即交配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又再侵染。在适宜条件下(适温20~25℃)线虫完成1代仅需17d左右,长者1~2个月,1年可发生3~5代。温度较高,多湿通气好的沙壤土发病较重。线虫可通过水流、病肥、病种苗及农事作业等方式传播。该线虫随病残体在土中可存活2年。
100
仙客来根结线虫病 [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以免疫区扩大。
2.①及时清除烧毁病株,以减少线虫随病残体进入土壤。②线虫的卵和幼虫在土壤中存活的时间有限,用非寄主植物进行轮作,轮作期限根据线虫的存活期限而定,一般为3年。③改善栽培条件。伏天翻晒几次土壤,可以消灭大量病原线虫;清除病株、病残体及野生寄主;合理施肥、浇水,使植株生长健壮。④土壤处理常用的品种有:二溴氯丙烷(80%乳剂每公顷30公斤、兑水525~750公斤沟施,20%颗粒剂每平方米15~20克)。染病球茎在46.6℃温水中浸泡60分钟,或45.9℃浸泡30分钟,有效。⑤种植期或生长期对病株可将10% 克线磷施于根际附近,每公顷45~75公斤,可沟施、穴施或撒施,也可把药剂直接施入浇水中。
101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 [分布与危害]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是世界性病害。也是园林植物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各种草本花卉和园林树木的苗期都可发生幼苗猝倒和立枯病,严重时发病可达50-90%。经常造成园林植物苗木的大量死亡。
102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 [症状]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不同时期发病表现不同的症状类型,主要有三种情况:
[症状]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不同时期发病表现不同的症状类型,主要有三种情况: (1)苗木种子播种后,由于受到病菌的侵染或不良条件的影响,种子或种芽在土中腐烂,不能出苗。 (2)幼苗出土后,幼苗未木质化之前,由于病菌的侵染,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病部褐色腐烂、缢缩,倒伏死亡。这种症状类型叫猝倒型。 (3)幼苗苗茎木质化后,根部或根茎部被病菌侵染,发病部位腐烂,幼苗逐渐枯死,但幼苗不倒伏,直立枯死。这种症状类型叫立枯型。
104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 [病原] 引起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的原因有两方面:
[病原] 引起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由于非侵染性病原引起的,如土壤积水或过度干旱,地表温度过高或过低,土壤中施用生粪或施用农药浓度过高等。 二是由于一些真菌侵染所引起。主要是鞭毛菌亚门的腐霉菌(Pythium spp),如德巴利腐霉(Pythium debaryanum)和瓜果腐霉(Pythium aphdermatum)。半知菌亚门的丝核菌(Rhizoctonia spp)、半知菌亚门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F.oxysporium)。
105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防治方法] 幼苗猝倒和立枯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栽培措施防治为主,配合以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苗床用药剂进行处理,做好土壤消毒。 2.加强苗床管理。选用地势较高,排水较好,光照充足的地块做育苗床。推广营养钵育苗。精选种子,适时育苗。 3.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106
(二)花木白绢病 [分布与危害] 花木白绢病多发生在南方各省。该病可侵染200多种花卉和木本植物。植物受害后可整株死亡。
[分布与危害] 花木白绢病多发生在南方各省。该病可侵染200多种花卉和木本植物。植物受害后可整株死亡。 [症状] 发病多在根茎交界处,受害部位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并产生白色菌丝束,后期在根部产生白色至黄褐色油菜籽大小的菌核。受害植株叶片变黄、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杂草或土壤内越冬。菌核可在土壤内存活4~5年。病菌由水流、病土、病苗传播。病菌由植物茎基部或根茎部的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体内引起发病。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
107
[防治方法] 1.盆栽花卉进行土壤消毒。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及时用苯来特、萎锈灵等药剂处理土壤。 2.发病初期可用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喷雾。
108
(三)花木紫纹羽病 [分布与危害] 又叫紫色根腐病,分布于世界温带地区和我国各地。主要危害松、芒果、蕃薯等100多种树木、果树等,是常见的根部病害。花木受紫色根腐病病菌危害后,可导致植株死亡。 [症状] 先是幼嫩的细根染病腐烂,后扩展到粗根。5月初,病根表面布满紫褐色网状菌丝束或绒布状菌丝体。后期,菌丝体中有紫褐色颗粒状小菌核。病根皮层腐烂,容易剥落。病根木质部也呈紫褐色。病害扩展到根茎部后,菌丝体继续向上蔓延,裹着干基。病株随着根部腐烂的加重而逐渐枯死。树龄长的大树,侵染紫色根腐病病菌后,不易引起植株枯死,但会出现不正常的落叶。初发生于细支根,逐渐扩展至主根、根茎,主要特点是病根表面缠绕紫红色网状物,甚至满布厚绒布状的紫色物,后期表面着生紫红色半球形核状物。病根皮层腐烂,木质朽枯,栓皮呈鞘状套于根外,捏之易碎裂,烂根具浓烈蘑菇味,苗木、幼树、结果树均可受害。
109
[病原] 属真菌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中的紫色卷担菌[Helico-basidium pur pureum(T ul. ) pat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菌束或菌核随病根在土壤里越冬。菌核在土中可成活多年,当环境适宜时,发生菌丝体,侵染树木(果树)幼根,遂使根部腐烂。菌丝束能在土中或地表蔓延,当接触到健康树木(果树)根部后即直接侵入。同时,病菌通过病根与健康根的接触或病残组织的转移也会传染。病害在4月发生,整个生长季节都可感病,7-8月份仍是发病盛期。病害在低洼潮湿、土壤粘重或排水不良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一株树先发病后,就成为了该病害的发病中心。
110
[防治方法] 1.对林地进行调查。实地查看枯死或不明原因的落叶现象,如有的话,再经挖根查看,确定为紫色根腐病病菌所致,即为“发病中心”。要立好标志,做好记录,按照现场划定发病范围。 2.做好处理工作。对枯死的花木,要连根挖起,集中烧毁;挖树后的土坑内要进行消毒。 3.如遇土壤过湿或排水不良容易烂根,轻则影响植株生长,重则植株死亡。所以,造林地的选择很重要。 4.药物防治。防治时间应在发病前,即3月中旬到4月中旬,天气晴朗,隔一周时间用药液灌浇一次,连续防治二次。经试验证明,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石灰水、1%硫酸铜液、1%波尔多液、5%菌毒清100倍液等防治真菌类的农药
111
(四)白纹羽病 [症状] 危害多种果树、花木。初侵细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层或根状菌索,在腐烂木质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 [发病规律] 白纹羽病在排水不良的果园或种植过深时易发生。梅雨季节土壤中病原菌侵入根部形成层和木质部,造成根系腐烂,地上部枝叶枯萎。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一般是土壤带菌。 [防治方法] 1.调运苗木时要严格检疫。 2.加强清沟排水和培肥管理,增施有机肥料或施用抗生菌肥料及饼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3.挖除病株、掘除病根,进行土壤消毒。或切除菌根,消毒晾根、换上无菌新土。轻病树可在主干周围地面淋施70%甲基托布津,每株320克,或苯来特160克,在5~6月和9~10月间施药。主根病部应刮除,上述药液洗根,然后覆土。 4.用药剂消毒。五氯酚钠 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苯来特 倍液、70%五氯硝基苯,小树每株用药液50~100克,大树每株用药液150~300克,与新土混合施于根部。
113
十一、煤污病类 (一)花木煤污病 [症状] 煤污病又称煤烟病,在花木上发生普遍,影响光合、降低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引起死亡。其症状是在叶面、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霉斑,后扩大连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由于煤污病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症状上也略有差异。呈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可为害山茶、米兰、扶桑、木本夜来香、白兰花、五色梅、阴绣球、牡丹、蔷薇、夹竹桃、木槿、桂花、木兰、紫背桂、含笑、紫薇、苏铁、金桔、橡皮树等。煤污病的主要危害是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长势。另外,由于观赏植物的叶面布满黑色的煤粉层,严重地破坏了植物的观赏性。 [病原] 多种腐生菌和寄生菌。常见的有性态是小煤炱菌(Meliola sp.)和煤炱菌(Capnodium sp.),常见的无性态是散播烟霉(Fumago vagans Pers,)和枝孢霉(Cladosporium sp)。小煤炱菌属子囊菌亚门、小煤炱菌属。小煤炱菌为高等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菌丝体生于植物体表面,黑色,有附着枝,并以吸器伸入到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煤炱菌属子囊菌亚门、煤炱菌属。该菌主要依靠蚜虫、介壳虫的分泌物生活。
114
(一)花木煤污病 [发病规律] 煤污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在病部及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孢子由风雨、昆虫等传播。寄生到蚜虫、介壳虫等昆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或寄生在寄主上发育。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蚜虫、介壳虫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均加重发病。露地栽培的花木,其发病盛期为春秋季节;温室栽培的花木,可周年发生。 [防治方法] 1.喷洒杀虫剂防治蚜虫、介壳虫等害虫,减少其排泄物或蜜露,从而达到防病目的。 2.在植物休眠季节喷洒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的菌源,从而减轻病害发生。 3.对寄主植物进行适度修剪,温室要通风透光良好,以便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115
根癌病类 (一)月季根癌病 [分布与危害] 月季根癌病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分布也很广泛。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菊、大理菊、樱花、夹竹桃、银杏、金钟柏等。寄主多达300余种。 [症状] 月季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处,也可发生在主根、侧根以及地上部的主干和侧枝上。发病初期病部膨大呈球形或半球形的瘤状物。幼瘤为白色,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以后,瘤渐增大,质地变硬,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粗糙、龟裂。由于根系受到破坏,发病轻的造成植株生长缓慢、叶色不正,重则引起全株死亡。 [病原] 该病由细菌引起,为根癌土壤杆菌,又名根癌脓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体短杆状,具1至3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在液体培养基上形成较厚的、白色或浅黄色的菌膜;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圆而小,稍突起,半透明。发育最适温度为22℃,最高为34℃,最低为10℃,致死温度为51℃(10分钟)。耐酸碱度范围为pH5.7至9.2,以pH7.3 为最适合。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可在病瘤内或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生活1年以上,若2年得不到侵染机会,细菌就会失去致病力和生活力。病原细菌传播主要靠灌溉水和雨水、采条、耕作农具、地下害虫等传播。远距离传播靠病苗和种条的运输。病原细菌从伤口入侵,经数周或1年以上就可出现症状。偏碱性、湿度大的沙壤土发病率较高。连作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苗木根部伤口多发病重。
117
(二)樱花根癌病 [分布与危害] 在我国上海、南京、杭州、济南、郑州、武汉、成都都有分布。本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日本十分普遍。
[分布与危害] 在我国上海、南京、杭州、济南、郑州、武汉、成都都有分布。本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日本十分普遍。 [症状] 病害发生于根颈部位,也发生在侧根上。最初病部出现肿大,不久扩展成球形或半球形的瘤状物,幼瘤为乳白色或白色,按之有弹力,以后变硬,肿瘤可不断增大,表面粗糙,褐色或黑褐色,表面龟裂。 严重时地上部分表现为生长不良、叶色发黄。苗木受害后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根的数量减少,植株矮化,地上部生长缓慢,树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肿瘤可以2倍或几倍于生长部位的茎和根的粗度,有时可大到拳头状,引起幼苗迅速死亡。樱树的根癌病菌是通过各种伤口侵入植株,通常土壤潮湿、积水、有机质丰富时发病严重,碱性土壤有利于发病,不同品种的樱花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如染井吉野、八重垂枝樱易发病,则关山、菊樱品种较抗病,防治上需要及时土壤消毒,利用腐叶土、木炭粉及微生物进行改良土壤。 [病原] 病原为细菌,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发病规律] 病原菌及病瘤存活在土壤中或寄主瘤状物表面,随病组织残体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灌溉水、雨水、采条嫁接、作业农具及地下害虫均可传播病原细菌。带病种苗和种条调运可远距离传播。碱性大、湿度大的沙壤土易发病。连作利于发病。苗木根部有伤口易发病。
119
(三)紫叶李根癌病 [症状] 紫叶李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植物根颈处,也可发生在根部及地上部。发病初期出现近圆形的小瘤状物,以后逐渐增大变硬,表面粗糙龟裂,颜色由浅变为深褐色或黑色,瘤内部木质化。瘤体多为扁球形或球形,大小也不一样,瘤体开始时光滑质软,以后逐渐变硬,且表面粗糙并有龟裂状,瘤大小不等,大的似拳头大小或更大,数目几个到十几个不等。该病除为害月季、樱花及桃、李等果木花卉外,还能为害大丽花、丁香、秋海棠、天竺葵、蔷薇、梅花等300多种植物。 [病原] 病原为细菌,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发病规律] 根癌细菌生活在土壤中,并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或粘附在种子上以及未腐熟的农家肥料里。越冬病菌能存活6至7年。条件适宜时,从植物的幼根或根毛侵入。带病的种苗或种条调运可远距离传播。病菌从伤口侵入后,经数周至1年以上才表现症状。偏碱、土质粘重、潮湿(含水量70%-90%)或湿度大的砂壤土中发病率高。
120
[根癌病类防治方法] 1.花木苗栽种前最好用1%硫酸铜液浸5分钟-10分钟,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或利用抗根癌剂(K84)生物农药30倍浸根5分钟后定植,或4月中旬切瘤灌根。用放射形土壤杆菌菌株84处理种子、插条及裸根苗,浸泡或喷雾,处理过的材料,在栽种前要防止过干。用这种方法可获得较理想防效。 2.对已发病的轻病株可用300至400倍的抗菌剂“402”浇灌,也可切除瘤体后用500至2000ppm链霉素或500至1000ppm土霉素或5%的硫酸亚铁涂抹伤口。对重病株要拔除,在株间向土面每亩撒生石灰100公斤,并翻入表土,或者浇灌15%石灰水发现病株集中销毁。还可用刀锯切除癌瘤,然后用尿素涂入切除肿瘤部位,据报道这种方法在日本已成功。也可用甲冰碘液(甲醇50份、冰醋酸25份、碘片l2份)涂瘤有治疗作用。
121
[根癌病类防治方法 3.实行床土、种子消毒。每平方米用70%五氯硝基苯粉8克混入细土15至20公斤均匀撒在床土中,然后播种。对病株周围的土壤也可按每平方米50克-100克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 4.花木定植前7至10天,每亩底肥增施消石灰100公斤或在栽植穴中施入消石灰与土拌匀,使土壤呈微碱性,有利于防病。 5.病土须经热力或药剂处理后方可使用。最好不在低洼地、渍水地、稻田种植花木或用氯比苦消毒土壤后再种植。病区可实施2年以上的轮作。 6.细心栽培,避免各种伤口。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因为地下害虫造成的伤口容易增加根瘤病菌侵入的机会。 7.改劈接为芽接,嫁接用具可用0.5%高锰酸钾消毒。 8.加强检疫。对怀疑有病的苗木可用500至2000ppm的链霉素液浸泡30分钟或1%的硫酸铜液浸泡5分钟,清水冲洗后栽植。
122
病毒病(补充) 我国常见的花卉或其他植物上,几乎都有病毒病发生,同时一种病毒病可感染几种至几十种上百种不同植物,其中一些优势种已成为生产上的严重问题。1971年以后,在过去人们统称为病毒病的病原中,又发现了类病毒。在已知的类病毒病害中,其中菊矮缩类病毒病和菊褪绿斑驳类病毒病两种为花卉病害,二者在我国均有存在。 植物病毒病害几乎都属于系统的病害,先局部发病,或迟或早都在全株出现病变和症状。病毒病害的症状变化很大,同一病毒在不同的寄主或品种上都有所不同,有的可不表现症状,成为无症带毒者,有的在高温或低温下成为隐症。同时病毒常发生复合感染;或由于寄主的龄期不同,幼苗往往发病重,症状显著,老龄期病轻或不表现症状,因此单靠症状很难鉴别病毒种类,往往要靠一套鉴别(或诊断)寄主,主要是能产生局部枯斑的寄主,以及其他系统侵染的寄主,作为鉴别的手段。当然进一步的鉴定还要用电镜和血清学的方法。植物病毒病没有病征,易同生理病害相混淆,但前者多分散呈点状分布,后者较集中呈片状发生。病毒没有主动侵入寄主的能力,只能从机械的或传播介体所造成的伤口侵入(产生微伤而又不使细胞死亡);多数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借介体传播,主要是蚜虫、叶蝉及其他昆虫;其次是土壤中的线虫和真菌。传病的另一重要途径是无性繁殖材料,这在观赏植物中更为突出,病毒通过接穗、块根、块茎、鳞茎、压条、根蘖、插条而广为传播;其他传播途径还有种子、花粉等。豆科、葫芦科、菊科植物种子传病毒比较普遍。
123
一、杨树花叶病毒病 [分布与危害] 杨树花叶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分布在国内的北京市、江苏、山东、河南、甘肃、四川、青海、陕西、湖南;发病后很难防治。 病叶较正常叶短1/2,且氮、磷、钾含量明显降低。幼苗生长受阻,幼树生长量至少降低30%。严重发病的植株木材比重和强度降低,木材结构也发生异常。近年来随着国外杨树品种的不断引进和推广,我国局部地区已有该病发生。我国曾从意大利引进的I-63/51、I-69/51、I-72/58和加龙等杨树品种上发现带有花叶病毒。 [症状] 该病初期于6月上、中旬在有病植株下部叶片上出现点状褪绿,常聚集为不规则少量橘黄色斑点,至9月份,从下部到中上部叶片呈明显症状:边缘褪色发焦,沿叶脉为晕状,叶脉透明,叶片上小支脉出现橘黄色线纹,或叶面布有橘黄色斑点;主脉和侧脉出现紫红色坏死斑(也称枯斑);叶片皱缩、变厚、变硬、变小,甚至畸形,提早落叶。叶柄上也能发现紫红色或黑色坏死斑点,叶柄基部周围隆起。顶梢或嫩茎皮层常破裂,发病严重植株枝条变形,分枝处产生枯枝,树木明显生长不良。高温时叶部隐症。 [发病规律] 该病主要是靠杨树无性繁殖或嫁接侵染传播,摩擦汁液接种也能使一些杨树发病。该病毒有耐高温的特性,致死温度在75-80℃稀释终点10-4,体外存活时间不超过7d(以病毒粗提液在室温下保存)。在杨树体内为系统感染,杨树的所有组织如形成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等均受侵染,发病后难以防治。
125
二、美人蕉花叶病 [分布与为害] 美人蕉花叶病分布十分广泛。欧洲、美洲、亚洲等许多温带国家都有记载。我国上海、北京、杭州、成都、武汉、哈尔滨、沈阳、福州、珠海、厦门等地区均有该病发生。病毒病是美人蕉上的主要病害。被该病害侵害的美人蕉植株矮化,花少、花小;叶片着色不匀,撕裂破碎,丧失观赏性。 [症状] 该病侵染美人蕉的叶片及花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色小斑点,或呈花叶状,或有黄绿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条纹,条纹逐渐变为褐色坏死,叶片沿着坏死部位撕裂,叶片破碎不堪。某些品种上出现花瓣杂色斑点和条纹,呈碎锦。发病严重时心叶畸形、内卷呈喇叭筒状,花穗抽不出或很短小,其上花少、花小;植株显著矮化。 [病原]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是美人蕉花叶病的病原。病毒粒体为20面体,直径28~30nm;钝化温度为70℃;稀释终点为10-4;体外存活期为3~6天。另外,我国有关部门还从花叶病病株内分离出美人蕉矮化类病毒(Canna dwarf viriod ),初步鉴定为黄化类型症状的病原物。 [发病规律] 黄瓜花叶病毒在有病的块茎内越冬。该病毒可以由汁液传播,也可以由棉蚜、桃蚜、玉米蚜、马铃薯长管蚜、百合新瘤额蚜等做非持久性传播,由病块茎做远距离传播。黄瓜花叶病毒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40-50种花卉(如唐菖蒲花叶病)。美人蕉品种对花叶病的抗性差异显著。大花美人蕉、粉叶美人蕉、普通美人蕉均为感病品种;红花美人蕉抗病,其中的“大总统”品种对花叶病是免疫的。蚜虫虫口密度大,寄主植物种植密度大,枝叶相互磨擦发病均重。美人蕉与百合等毒源植物为邻,杂草、野生寄主多,均加重病害的发生。挖掘块茎的工具不消毒,也容易造成有病块茎对健康块茎的感染。
127
[花叶病类的防治措施] 1.淘汰有毒的块茎。秋天挖掘块茎时,把地上部分有花叶病症状的块茎弃去。 2.生长季节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销毁,清除田间杂草等野生寄主植物。 3.防治传毒蚜虫,可以定期喷洒乐果、马拉硫磷等杀虫剂。 4.用美人蕉布景时,不要把美人蕉和其它的寄主植物混合配置,如唐菖蒲、百合等。
128
三、香石竹病毒病 [分布与为害] 香石竹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国上海、厦门、广州、常州、武汉、南京、北京、昆明等地均有该病的发生。
[分布与为害] 香石竹病毒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国上海、厦门、广州、常州、武汉、南京、北京、昆明等地均有该病的发生。 香石竹病毒病是香石竹上几种病毒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香石竹叶脉斑驳病、香石竹坏死斑病、香石竹潜隐病毒病及香石竹蚀环病。病毒病的侵害使香石竹植株矮化,叶片缩小、变厚、卷曲,花瓣碎锦,降低香石竹的切花产量及观赏性,造成经济损失。引起香石竹病毒病的病毒种类多,国外已报道有10余种,较常见的有5~6种。我国已发现4种病毒,即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香石竹潜隐病毒、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及香石竹蚀环病毒。每种病毒在香石竹上引起的症状都有特异性,但在自然界常出现几种病毒的复合侵染,使症状复杂化。
129
1.香石竹叶脉斑驳病 [症状]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侵染香石竹、中国石竹和美国石竹,均产生系统性花叶症状,冬季老叶常出现隐症现象。花瓣上出现变色斑点,在红色大红花品种上症状特别明显。 [病原]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Carnation vein mottle virus )是该病毒的病原。病毒粒体线状,大小为790nm×18~19nm,钝化温度为60~65℃;稀释终点为10-3~10-5;体外存活期18℃时为2~10d,也有人报道是10~14d;沉降系数为20S;内含体风轮状及结晶体。 [发病规律] 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由汁液传播,也可以由桃蚜进行非持久性传播,在园艺操作过程中(如切花、摘芽、剪枝等)工具和手也能传播病毒。带毒苗木可进行远距离传播。叶脉斑驳病发生的轻重与蚜虫种群的高峰期密切相关。据上海调查报道,上海地区5月份和10月份是蚜虫种群发生的高峰期,高峰过后叶脉斑驳病发生严重。叶脉斑驳病毒除侵染香石竹、美国石竹、中国石竹外,还侵染千日红、苋色藜、长叶车前草、繁缕等植物。 2.香石竹潜隐病毒病 [症状] 香石竹被该病毒侵染后一般不表现症状,或有轻微的花叶症状。但香石竹潜隐病毒与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复合侵染时产生花叶症状。 [病原] 香石竹潜隐病毒(Carnation latent virus)是该病毒病的病原。病毒粒体线条状,大小为600nm×12~13nm;钝化温度60~65℃;稀释终点为10-3~10-4;体外存活期20℃时2~3d,也有6~9d的报道;沉降系数为1.67S。香石竹潜隐病毒由汁液传播,也可以由桃蚜做非持久性传播。该病毒侵染香石竹、美国石竹、石竹、白滨石竹等植物。
130
3.香石竹坏死斑病 [症状] 香石竹被香石竹坏死斑病病毒侵染后,香石竹植株中部的叶片上有灰白色、淡黄色坏死斑驳,或不规则的条斑及条纹。植株下部叶片症状和中部的一样,但坏死斑为紫红色。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枯黄坏死。 [病原] 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Carnation mecratic flack virus)是坏死斑病的病原。病毒粒体线条状,大小为1500~1600nm×11~13nm(国内报道是1400~1500nm×11~13nm);钝化温度为40~45℃;稀释终点为10-4;体外存活期20℃时2~4d,病毒内含体为泡囊状。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由桃蚜做非持久性传播,也可以由汁液传播,但汁液接种成功率很低。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还能侵染美国石竹等植物。 4.香石竹蚀环病 [症状] 香石竹蚀环病主要侵害香石竹的叶片。在大花香石竹品种的叶片上产生轮纹状、环状或宽条状坏死斑。当蚀环病毒和香石竹叶脉斑驳病毒进行复合侵染时,这些症状更加明显。香石竹苗期症状明显,高温季节有隐症现象。发病严重时,许多灰白色轮纹斑相互愈合变成大病斑,叶片卷曲、畸形。 [病原] 香石竹蚀环病毒(Carnation etches ring virus)是蚀环病的病原。病毒粒体为20面体,直径约为50nm(国内报道为45nm);钝化温度为80~85℃;稀释终点为10-3~10-4;体外存活期为140d;病毒内含体为X体,内含体可以用光学显微镜检查,有蚀环症状的部位内含体浓度高。 [发病规律] 香石竹蚀环病毒由汁液、嫁接传播,也可以由桃蚜进行非持久性传播。园艺操作过程中,工具、人手也可以传播。香石竹种植过密造成病、健株叶片相互磨擦,可以加重病害的发生。蚀环病毒除侵染香石竹以外,还侵染美国石竹、丹麦石竹等植物。肥皂草属植物对蚀环病毒的侵染极敏感。
131
[香石竹病毒病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控制病害的发生。对从国外引进的香石竹组培苗要进行严格的检疫,检出的有毒苗要进行彻底销毁,或处理后再种植。 2.建立无病毒母本园,以供采条繁殖。根据上海的经验,从健康植株上取0.2~0.7mm的茎尖做脱毒组培的材料,组培苗成活率高,脱毒率也高。 3.改进养护管理,控制病害的蔓延。母本种源圃与切花生产圃分开设置,保证种源圃不被再侵染。修剪、切花等操作工具及人手必须用3%~5%的磷酸三钠溶液、酒精或热肥皂水反复洗涤消毒,以保证香石竹切花圃大规模商品生产有较好的卫生环境。 4.治蚜防病。用乐果等杀虫剂防治传毒昆虫。防治时间选在蚜虫尚未迁飞扩散前,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132
四、郁金香碎色病 [分布与为害] 别名郁金香白条病。这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各郁金香产区都有发生。除为害郁金香外,还为害很多种百合、水仙、风信子等花卉。上海种植的郁金香大多由荷兰进口,有些品种碎色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有些品种达20%左右。郁金香碎色病是造成郁金香种球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症状] 症状主要表现在花上。花瓣颜色产生深浅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使花瓣表现为镶色,人们称为“碎色”。叶片也可受害,受害叶出现浅绿色或灰白色条斑,有时形成花叶;在红色或紫色品种上产生碎色花,花瓣上形成大小不等淡色斑点或条斑,这往往增加了观赏价值;历史上曾经误将这种得病的植株作为新的良种栽培,同时导致了该病的广泛传播。在淡色或白色花的品种上。其花瓣碎色症状并不明显,这是由于花瓣本身缺少花色素的缘故;根部也可发生,使鳞茎变小,花期推迟;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危害严重时植株生长不良。郁金香碎色病毒危害麝香百合时产生花叶或无症状。 [病原] 引起郁金香碎色病的病原为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 breaking virus,TuBV),病毒粒子僵硬至弯曲,大小为700纳米×(12~13)纳米。 [发病规律] 郁金香碎色病毒由汁液或蚜虫作非持久性传毒。该病毒能在病鳞茎内越冬,成为来年侵染源;此病毒可以危害多种郁金香及很多百合。台湾百合和麝香百合是郁金香碎色病毒的诊断寄主。在自然栽培的情况下,重瓣郁金香往往比单瓣郁金香更为感病。
134
病毒病 [防治方法] 1.注意选择和保存无病毒植株作繁殖材料,可在防虫室或隔离温室里播种无毒种球来繁殖。采用严格卫生措施,尽可能减少病毒的再次感染。繁殖无病毒的繁殖材料,采用茎尖培养脱毒和组织培养繁殖无毒苗。单瓣郁金香品种往往比重瓣的抗病。挖收时,将带病的鳞茎、叶片,集中焚毁,并对附近土壤打扫干净,彻底消毒。 2.铲除杂草,减少侵染源。消灭传病介体,如昆虫、线虫和真菌等。在管理操作过程中,注意人手和工具的消毒,以减少汁液接触传染;并注意与百合科植物隔离栽培,以免互相传染。田间种植期间,及时除去重病株和瘦弱退化株并烧毁。 3.蚜虫对郁金香危害甚大,为防止蚜虫飞袭并传染病害,可用防虫网隔离,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喷洒,以减少蚜虫传毒机会。每半月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倍液、1.5%植病灵水剂800倍液喷洒。 4.在鳞茎贮藏前,用80%敌敌畏乳油80倍液喷洒贮藏地点和器具等,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洒,杀死存在的蚜虫,以防传毒。
135
五、菊花矮化病 [分布与为害] 菊花矮化病也称矮缩病、丛矮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此病分布范围很广,在国外发生很普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许多国家都有报道。目前,我国只有个别地方发生,如上海、广州、常德地区、杭州市等。该病是菊科植物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花圃中发病率高达50%~100%。40年代中期该病在美国大流行,使许多花商破产。该病在我国有潜在的危险性。 [症状] 菊花矮化病是系统性症状。叶片和花朵变小、植株矮化,是该病的典型症状。粉色花和红色花品种色泽减退,花瓣透明。与光线不足、遮荫栽培的情况相似。病株比健株抽条早、开花早。某些品种还有腋芽增生和匍匐茎增多的现象。许多品种的叶片上出现黄斑,或叶脉上出现黄色线纹等症状。 [病原] 菊花矮化类病毒(Chrysanthemum stunt viroid)是菊花矮化病的病原。类病毒是低分子量的核糖核酸,比病毒还小。类病毒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和侵染性。钝化温度为96~100℃;稀释终点为10-4~10-5。粗汁液的侵染活性在18.3℃下能保持6周,在3℃下能保持100d,在冷冻叶中保持1年,在干燥叶片中保持2年以上。菊花的许多品种是该类病毒的鉴别寄主,如Mistlotic品种被广泛地用作鉴别寄主。在Mistlotic品种上接种4~5周后,叶片上出现黄斑,光照条件好时才能出现明显的症状。在Blaising Gold品种上接种,6-8周后叶脉上出现黄色的细线纹,整株发生病变。在瓜叶菊上接种,12~20d后叶片上出现大量合成淀粉的局部斑点,经处理这些斑点可显现出来。
137
病毒病 [发病规律] 类病毒可以在病植物体内及落叶上越冬;类病毒自伤口侵入;菊花感染类病毒后,不是很快就产生症状,一般6-8月才表现症状(潜育期长,为6-8个月)。类病毒可通过嫁接、修剪、汁液、种子及菟丝子(Cuscuta gron-owii)传播。机械传播占56%,种子传播占11%。类病毒在干燥的病落叶中存活2年以上。该种类病毒仅侵染菊科植物,许多菊花都易感病,如野菊及其它种类的菊花、瓜叶菊、千里光属植物,还有大叶苣荬菜、百日草等植物。人工接种可以侵染矢车菊、大丽花、珠蓍、紫色金光菊、绒缨菊、圆叶肿柄菊、春香菊等多种花卉。这种类病毒能传染多种植物而不表现症状。
138
病毒病 [防治措施] 1.繁育无毒苗木,从健康植株上采条扦插。有病株或可疑病株不能作繁殖材料。对外表健康、生长旺盛的植株进行2次挑选;扦插枝条用手折断不用刀切断。有病植株在36℃的热风中处理4周可以康复。热处理后的植株用作组织培养的材料,可以培养出脱毒苗。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
139
病毒病的防治 2.菊花矮化病极易通过摘头、采花等农事操作而引起汁液传播。因此,注意田间卫生,注意操作传毒,以减轻病害发生。在菊花的整枝、摘心、剪切等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工具、手的消毒。 3.减少侵染来源,清除有病的枯落叶,及时拔除田间的病株及野生寄主,注意清除菊花栽培区四周有矮黄症状的野菊、杂草及杀灭菟丝子,特别是携带此类病毒的寄主植物。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