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学 第一节 幼儿园教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含义 第三节 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评价 第四节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学 第一节 幼儿园教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含义 第三节 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评价 第四节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学 第一节 幼儿园教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含义 第三节 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评价 第四节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2 第一节 幼儿园教学思想的发展 哲学与教育学的研究 心理学的研究

3 一、哲学与教育学的研究 来自西方的传统 我国学前教学思想的演进

4 (一)来自西方的传统 夸美纽斯提出的感官唯实论。 洛克主张经验论。 卢梭提倡自然教育学说。 裴斯泰洛奇“现代小学教育的鼻祖”。
福禄倍尔建立了以“恩物”为教学玩具的作 业体系。 杜威主张“做中学”、“教育即生活”。 孟台梭利以感官教育为重点。

5 (二)我国学前教学思想的演进 我国古代的幼儿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
(1)内容:生活能力的培养、自然知识的传授、道 德行为的培养、身体方面的锻炼,具有为成人生活 做预备的教育导向。 (2)原则:注重胎教和早期环境的影响、态度要诚 信无欺、爱与教相结合。 (3)方法:提倡顺应儿童心理的特点、以游戏和讲 故事的方式、体罚。

6 陈鹤琴:“单元教学”。主张教育的设计性、整体性、灵活性三者结合的教学法。
张雪门:“行为课程”。主张从生活中的问题去寻找幼儿学习的经验。

7 二、心理学的研究 精神分析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发展成熟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8 第二节 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含义 幼儿园教学的概念 幼儿园的活动内容 幼儿园的教学过程 幼儿园的教学原则

9 一、幼儿园教学的概念 概念 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的区别

10 (一)概念 幼儿的教学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通过 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和幼儿比较自由的自发学习 活动,幼儿获得生活的、社会的、自然的、数学 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简单的概念, 发展幼儿的智力,学习智力活动的方法,培养幼 儿初步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11 (二)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2、基于相互交往的机会和良好的榜样、正确的范例和示范进行学习,是幼儿园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1、幼儿是通过亲自摆弄、操作、触摸等感知客观 事物的,因此,让幼儿通过自己身体的活动,运用 各种感官,直接接触周围现象,在与环境中的人、 事、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去认识事物和现象。 2、基于相互交往的机会和良好的榜样、正确的范例和示范进行学习,是幼儿园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12 3、在教学中,语言必须和具体事物结合,运用口头语言,不使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来进行学习。
4、鼓励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和参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自发探究学习活动。 5、应以易于理解的、简单、具有启蒙性的知识经验为内容,以灵活的而富有弹性的形式来进行学习。

13 二、幼儿园的活动内容 幼儿园的活动内容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

14 (一)幼儿园的活动内容 日常生活活动(教育意义) 适合幼儿的教育活动

15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教育作用 一、通过生活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通过生活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观念。
三、通过生活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16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启蒙性 生活化 游戏性 活动性 潜在性

17 幼儿园教育活动模式 对我国幼儿园教育活动有重要影响的幼儿园教育模式 1、单元教育活动模式 2、分科教育活动模式 3、综合主题教育活动模式
4、活动教育课程模式 5、五领域教育活动模式 6、整合教育活动模式 模式的种类 选择模式的原则

18 选择模式的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多样化、特色化、综合化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19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 接待入园 盥洗 晨检 进餐 早操 睡觉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午点 间隙活动 游戏或户外活动 游戏或自由活动 离园
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

20 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

21

22 三、幼儿园的教学过程 教师、幼儿、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不 可缺少的基本因素

23 (一)教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方面,是教学过程中基本的 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集体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接受学习)
分组或个别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参与、启发、支 持、鼓励幼儿发现问题(发现学习)

24 (二)幼儿 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否处于学习的 最佳状态,能否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学过程成败 的重要因素。

25 (三)教学内容 幼儿进行各种类型活动的原料,也是促进幼儿发 展的中介。教学内容必须具有较高的发展价值,能够 促使幼儿不断地在自己的现有状况上得到发展。 (“鹰架”的作用——或“最近发展区”)

26 (四)教学手段 连接教师、幼儿、教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在 教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 儿童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的重要因素。

27 四、幼儿园的教学原则 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积极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个别对待的原则

28 第三节 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评价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价

29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 集体教学 分组教学 个别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

30 (二)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 设计教学单元目标。 设计每一活动的具体目标,即行为目标。

31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价 幼儿园课程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将教育评价 置于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展开,重视活动过程 的评价。 具体的评价方法包括:
1、观察记录法 2、对话法 3、建立幼儿档案 4、反思法

32 第四节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分类 一、直观的方法与口语的方法 二、启发式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活动操作法 暗示教学法 发现法

33 (一)直观的方法 观察 演示、示范和范例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34 (二)口语的方法 讲解 谈话法 练习的方法 游戏法 发现法

35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 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 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 性,使幼儿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注重调动幼儿的心智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自我探索、 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 注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36 (二)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 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 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 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运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以下问题

37 要让幼儿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观察、感知、操作、体 验,在具体情境的感染下产生欢乐或苦恼、爱或恨、 喜悦或愤怒等情感。
创设的模拟情境在形式上要新颖,新奇的刺激容易引 起幼儿的注意,容易唤起幼儿的求知欲;在内容上要 有实用性,创设的情境要能有效地达到目标,不搞花 架子。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教师要根据需要作启发讲解、 点拨总结,以帮助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概括、 提取。 要在情境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和交往的 机会,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

38 情景教学法实例 班级:小班 活动名称:体育游戏——小乌龟去游玩 活动目标: 1、体验学乌龟爬行的乐趣。 2、能较协调地两手两膝着地爬,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创设公园情景;制作小乌龟壳,每人一个。

39 活动过程: 1、教师扮“龟妈妈”,幼儿扮“小乌龟”。起床了,“龟妈妈”带着“小乌龟”做早操,准备到公园去玩。 2、来到草地上,“小乌龟”自由地练习两手两膝着地爬,体验学乌龟爬行的乐趣。“龟妈妈”进行个别指导。 3、游戏:摸摸大树(石头)爬回来。“龟妈妈”和“小乌龟”一起念儿歌:“小龟、小龟真能干,摸摸大树(石头)爬回来”。“小乌龟”按照儿歌的指示游戏。 4、游戏:找玩具。“龟妈妈”请“小乌龟”爬到花、树、石头的后面找玩具。 5、 放松活动。

40 (三)活动操作法 活动操作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物质材料,引 导幼儿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充分动手、动脑、 动口,从而获得经验的方法。
案例

41 活动操作法实例: 班级:大班 活动名称:科学活动——小袋子飞起来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主动参加科学活动的兴趣。
2、探索风会让轻的物体飞起来。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灵活性和仔细观察的习惯。 活动准备:各种颜色的小塑料袋若干,风筝一个,“Y”形绳、长绳、短绳若干,各色彩条若干。

42 1、说一说。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天上飞的东西。
活动过程: 1、说一说。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天上飞的东西。 2、想一想。教师出示小袋子,提出问题:“想一想,小袋子会飞吗?为什么?” 3、试一试。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袋子进行试验,看看小袋子到底能不能飞起来。提问:你的小袋子飞起来了吗?你用的什么方法?小袋子能飞多久? 4、比一比。教师出示风筝,让幼儿观察风筝飞的情形。并提问讨论:风筝为什么没有落下来?小袋子怎样才不会落下来呢? 5、 做一做、玩一玩。幼儿选用绳子连接小袋子,让小袋子飞起来。 6、讨论:为什么小袋子和风筝能飞起来?风还会让什么东西飞起来?

43 (四)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是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精神病治疗学有关 知识和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暗示、联想与想 象、智力活动、体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式的综合运 用,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激发个人的心理潜 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学习的方法。 运用暗示教学法要注意

44 暗示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 的暗示手段。
创设好暗示的环境,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无需 强记的无意识活动。 暗示的内容必须具体,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能产生教师 预期的效果。 把握好暗示的时机,使幼儿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向有意 识心理活动转化。 重视教学中教师行为、观念、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对 幼儿可能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发挥其积极影响,消 除不利影响。

45 (五)发现法 发现法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给他 们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 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在幼儿园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

46 在幼儿园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 确定让幼儿去发现的问题。比如在“会变的颜色”活 动中,教师首先确定要让幼儿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 起能变成另一种颜色。 提供环境或幼儿操作的材料。 提出问题,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探索。 组织讨论,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伴。 进行验证或迁移操作。 将幼儿的探索、发现进行归纳,提取出经验。


Download ppt "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学 第一节 幼儿园教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含义 第三节 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评价 第四节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