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2 概念 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是除心脑血管、肾血管和视网膜血管病变之外的肢体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并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发生肢体缺血、缺氧,甚至坏疽、感染等病变,而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

3 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国外文献统计报道,并发率达22%~46%,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糖尿病发病5年、5~10年和10年以上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分别是22.6%、23%和66.7%

4 病因 糖尿病并发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这种病变是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的主要病理变化。

5 大血管病变 是指肢体大、中、小动脉硬化性狭窄或阻塞而言 血管内皮损伤 脂肪代谢紊乱:
血液流变学异常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黏附性、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高,血液呈高凝状态 。 动脉硬化的进展导致血管腔狭窄,进而引起管腔阻塞,当动脉的病变范围大、或大动脉干有狭窄,特别是伴发动脉痉挛时,则肢体出现缺血表现,如间歇性跛行、麻木、疼痛等,若在肢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而动脉干完全闭塞,可以发生肢体坏疽。

6 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决定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
微血管管径缩小,内膜粗糙,体液渗透增高,血管弹力和收缩力降低,从而使血流通过不畅,血液黏度增高, 微血栓形成和(或)微血管闭塞,被称之为“血栓性微血管病” 微小血管血栓形成,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和代谢产物聚集,在末梢神经功能障碍和感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糖尿病坏疽的发生

7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疲乏无力等以及血糖增高,尿糖阳性;
在肢体的表现主要有肢体缺血症状,早期患者常有肢体发凉、怕冷或发热、触电样感觉、麻木等感觉异常,往往从四肢末端上行,呈对称性“手套”和“袜套”.样 感觉迟钝,对痛觉及温觉刺激不敏感,震颤感觉和触觉也减弱,即所谓“无痛足”。

8 有的患者首先出现间歇性跛行,提示有较大血管病变引起的下肢缺血。
当病变发展,下肢缺血严重时,出现足趾及足的远端的静息痛,平卧休息时疼痛加剧,夜间尤甚,影响睡眠。 肢端缺血可引起局部营养障碍,皮肤营养障碍见皮肤干燥,蜡样改变,弹性差,汗毛脱落,皮温降低,皮色苍白或紫红;

9 趾甲因营养障碍而生长缓慢、变形、肥厚、脆裂、失去光泽;小腿和足部肌肉萎缩,随缺血程度的加重而日益明显。
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有大动脉病变可有股、胭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若微血管病变为主时,虽有动脉搏动减弱但仍可触及。 若病变发生于上肢,也可有尺、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当肢体缺血严重时,肢端可以发生溃疡和坏疽

10 分型 湿性坏疽 表现为肢体远端局部软组织皮肤糜烂,开始形成浅溃疡,继之溃烂深入肌层,甚至烂断肌腱,破坏骨质,大量组织坏死腐败,形成大脓腔,排出较多的分泌物,周围红肿热痛。 是糖尿病坏疽的主要类型,约占72.5%~76.6%。

11

12 干性坏疽: 受累肢端末梢因缺血导致感觉迟钝或消失,皮肤呈暗褐色,随后出现坏死,肢端局部皮肤、肌肉、肌腱等干枯、变黑、干尸化,发展至一定阶段会自行脱落。 病变部分与健康皮肤之间界限清楚,多无分泌物,一般无肢端水肿。此型占5.95%~7.5%。

13

14 混合性坏疽: 湿性坏疽与干性坏疽的临床特点同时存在。既有肢端(多在趾指末端)的缺血干性坏死,又有足背、足底、小腿等处的湿性坏疽。此型占18.1%~20%。

15

16 糖尿病足 预防重于治疗 控制血糖是减缓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发生的有效手段。并且高血糖也易发生感染,所以严格控制血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17 二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因素,重视足趾痛、麻、冷的感觉。所以适当的营养神经药物及适当的足部按摩也是有益处的。

18 三是保护脚。不 要光脚走路,不穿不合脚的鞋袜,应柔软舒适,透气性好。 不用热水泡脚,每天温水泡脚10 15分钟,使用热水袋或足部理疗时注意温度和时间。 建议水温不要超过体表温度。 不过度修剪趾甲。保持皮肤润滑。 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创伤、感染,以免由于感觉减退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导致感染扩散。

19 四是积极治疗脚气、皲裂、足癣、甲沟炎。 一般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真菌感染,真菌感染也是创面难愈的因素之一。

20  五是改善下肢循环。加强足部及小腿活动,改善局部血运。

21 六是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弹性、颜色、温度及局部感觉异常。
如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皮肤弹性降低,颜色发白,温度降低或肢端麻木感、针刺感、灼热感,呈袜子或手套状分布,应特别重视。

22  七是鼓励患者戒烟,这可以使患者减少罹患血管疾病的危险。

23 谢 谢


Download ppt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