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认识网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认识网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认识网瘾

2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信息获得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这些现象在希望通过网络游戏来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的青少年中相当严重。

3 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超过一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0%,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80%是“网瘾”造成的,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案与“网瘾”有关。

4 中国著名的戒除网瘾专家陶宏开教授说: “中国千万个青少年的堕落,千万个家长的不幸都是从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开始……” “每一个网瘾少年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的家庭和一对可怜的父母” “产生网瘾的时候也就是悲剧人生开始的时候”

5 网络成瘾的害处 一.危害身体健康 由于上网时间过长,造成青少年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 、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6 网络成瘾的害处 二.造成人格异化 暴力和色情游戏充斥着网络,网络欺骗、赌博、人身攻击、反动言论、犯罪行为以及各种网络垃圾等都可能使青少年受到伤害,对道德观的形成有极其不良的影响。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也会使青少年网民产生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容易做出一些平时不能做的不道德的行为,也容易产生攻击性等反常行为 。

7 网络成瘾的害处 三.社会适应困难 一些青少年网民过分迷恋与网上的“ 人——机”式交往,会忽视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为人冷漠不与人交往导致现实人际交往萎缩,缺乏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 。弱化了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和现实生活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很多上网成瘾的孩子与他人甚至与父母的沟通较差,情绪不稳定、易怒、多变,没有自控能力、自己做的承诺不能兑现。

8 网络成瘾的害处 四、荒废学业前程 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为了吸引和留住人,在游戏中设置了好多关口和陷阱,使得游戏者一步步沉迷其中,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一些学生终日沉迷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不但经常旷课逃学,考试挂红灯、留级甚至退学。以致于荒废了他们的学业,断送了他们的前程。

9 网络成瘾的害处 五、浪费金钱 网瘾与吸毒成瘾类似,一接触网络就兴奋异常,没机会接触就寂寞难耐。可上网不是免费的,作为一名没有收入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无疑将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上网需要的大笔花费也容易诱发青少年不择手段的欺诈、偷盗行为。

10 网瘾导致的悲剧案例 案例一: 高一男生巍巍,16岁,品学兼优,善良活泼,还是班干部,最近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同学一句话不对就举拳相向,对家长和邻居也动不动喊打,父母从其书包里还找到一把匕首,最后竟对谁都不说话。在咨询后才弄明白,他已背着父母悄悄地玩了差不多一年的暴力游戏,头脑已被暴力色情搞得混乱不堪,产生心理紊乱和障碍,已经分不清现实和游戏了,不得不退学治疗。

11 网瘾导致的悲剧案例 案例二: 15岁的明明,由于长期迷恋网络游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而且经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称兄道弟。一天,愤怒的父亲把网线扯断了。明明就像疯了一样,将电脑屏幕砸了个粉碎。事后,明明还以“离家出走”、“断绝亲子关系”等等,来威胁父母不得“干涉”他的爱好。父亲为此已经病倒在床。但是,被父母视若巨毒的电脑,当初却是他们主动为明明买的!!

12 网瘾导致的悲剧案例 案例三: 17岁的李某长期沉溺网络游戏。为筹措游戏资费,2006年起他先后数次窜入移动公司通讯基站,盗窃价值2000余元的角钢及铜芯线,销赃获款后用于上网。同年12月中旬,李某某再次窜入该基站行盗,发现原设备上的铜芯线换成了价值不大的铝芯线,便心生不满,他在事发地点墙上“留言”,要通信公司“将铝芯线换回铜芯线,每天必须在机房放两百元钱,否则后果自负”。当他再次来到该基站,发现仍是铝芯线,便气不打一处来,为发泄怨气,他放火烧毁价值24万余元的基站内通讯设备。通信公司报案后,成都市公安局将此案列为督办案件,当李某某又一次作案时被埋伏的警察捉个正着。检察院遂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13 网瘾导致的悲剧案例 案例四:  2003年6月15日,北京某县17岁的初中学生李阳(化名),为筹集玩网络游戏的钱款深夜潜入叔叔家,将爷爷、奶奶、叔叔等一家五口杀害,其中一人身中60多刀。

14 网瘾导致的悲剧案例 案例五: 15岁的王军,已有4年的“网瘾”,经常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地玩游戏。4年来,他花在网络游戏上的钱近20万元。每次他向父母要钱,不给就揪着父母的头发打,甚至用刀砍伤父亲。现在,父母只好在外面租房子住。

15 网瘾导致的悲剧案例 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 一位清秀文静的孩子,因为家里不让上网,曾经砍伤过父亲,自杀过6次。
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了120名学生,他们大都沉迷于网络不知归路。 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 一位清秀文静的孩子,因为家里不让上网,曾经砍伤过父亲,自杀过6次。 天津市塘沽区13岁男孩张潇艺,因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面带微笑、双手平伸、双脚交叉地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楼一跃而下,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一位女生在与和她聊天达一年之久的一网友见面时被对方强奸并被拐卖……

16 【专家分析】哪类青少年易染上“网瘾”     第一种:学习失败的孩子。由于家长、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孩子成就感的惟一来源,此时,一旦学习失败,孩子们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但是在网上,他们很容易体验成功:闯过任何一关,都可以得到“回报”,这种成就感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体验到的。 

17 【专家分析】哪类青少年易染上“网瘾”     第二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少本来学习好的学生在升入更好的学校后,无法再保持原有的名次和位置,这时,他们对“努力学习”的目的产生了怀疑。按照老师和父母的逻辑,学习是为了“上大学—找到好工作—挣钱”,当他们失去了为“名次”、“位置”等学习的内在动力后,于是,一些人开始迷恋网络。其实,造成这些孩子依赖网络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18 【专家分析】哪类青少年易染上“网瘾”     第三种: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他们希望上网逃避现实。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可是性格内向、猜忌心强,而且小心眼,碰到问题时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19 【专家分析】哪类青少年易染上“网瘾”     第四种: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孩子。随着离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但是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 

20 【专家分析】哪类青少年易染上“网瘾”     第五种:自制力弱的孩子。不少上网成瘾者都有这个问题,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也不想这样下去,但是一接触电脑就情不自禁。这是典型的自我控制力不强。生活中要面对很多选择,选择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选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将人生的元素尽量简单化,那么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选择的正确率越高,成功率也越大。 

21 网络成瘾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 !

22 应对策略: 1、外力帮助:这种力量主要来自自己的家人和老师,因为对青少年正面影响最大的、最希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和老师。因此在上网问题上你们应该听从家长的劝告、服从老师的管理。

23 应对策略: 2、自我认知。自己不妨列举一下拥有网瘾的好处和拥有网瘾的坏处,而且尽可能多地列举,然后在把好处和坏处进行比较,最后在两者之间做出自己人生的选择。

24 应对策略: 3、系统脱敏。自己在做出正确的选择后,就需要制定一个戒除网瘾的计划。逐步减少上网次数,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达到偶尔上网或不上网。

25 应对策略: 4、代替疗法。青少年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和娱乐,所以不让其上网则必须找别的爱好替代。如打球、结交好友、写日记或制定明确而可行的学习目标等。

26 应对策略: 5、厌恶疗法。在左手腕带上粗的橡皮筋,当有上网念头时立即用右手拉弹橡皮筋,橡皮筋回弹便会产生疼痛感,这样便能转移并压制上网的念头。拉弹的同时,还要提醒自己,网瘾有危害

27 珍惜青春,健康成长!


Download ppt "认识网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