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井崗山活動報告 2011 裘錦秋中學(元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井崗山活動報告 2011 裘錦秋中學(元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井崗山活動報告 2011 裘錦秋中學(元朗)

2 成員 蔡燿陽 陸輕思 何浚謙 黃穎琛 趙卓昇 龍裕彤 劉梓諾 秦皓欣 梁祖都 黃志斌 馮文健老師

3 感謝主辦機構元朗公民教育委員會,舉辦是次國情學習交流團。整個行程內容豐富,並兼顧學習、遊歷和交流的元素,令同學和老師們獲益良多。 特此,向每一位協助舉辦活動的有關人士致謝!

4 全體大合照

5 井崗山簡介 井崗山位於中國江西省西南部,靠近湘贛邊界,屬江西省井崗山市,西南方分別與湖南省的茶陵縣和炎陵縣接壤
全市現轄21個鄉鎮,總人口14.97萬餘人,總面積為1300平方公里 (約為香港面積1.2倍),其中山地面積占87%,是一個典型山區市 井崗山山勢險峻,其中有五大哨口把守入山要道,主要山峰多在千米以上,最高峰的南風屏高海拔2120米

6 井崗山精神 堅定信念 艱苦奮鬥 實事求是 敢闖新路 依靠群眾 勇於勝利

7 地理位置 井崗山 南昌市

8 革命搖籃 1927年,中國共產黨人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井崗山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並最後奪取城市的中國共產主義革命道路,因此井崗山有“革命搖籃”之稱。

9 星星之火 井崗山作為中國共產主義革命的第一個根據地雖然只有短暫的兩年零四個月(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但其對於日後革命成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一、井崗山易守難攻的地勢令紅軍得到壯大和休養生息的機會 其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有機會向湘贛的農民宣揚共產主義,取得廣大民眾支持

10 活動花絮 - 歷史遺跡 象山庵

11 象山庵會議 1927年11月上旬,毛澤東同志在象山庵舉行了一次重要會議(後稱象山庵會議),會議指定以井崗山作為革命根據地,並加強工農分子投身共產主義的革命,確立以工、農民為主體的紅色政權。這次會議為日後革命指出了明確的方針。

12 朱毛會師

13 黃洋界哨口

14 湘贛邊界大會原址

15 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 1928年05月20日,贛邊界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茅坪“謝氏慎公祠”召開。大會總結了以井崗山作為革命根據地的半年來的抗爭經驗。在會上,毛澤東同志分析了中國革命的當前形勢,闡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和特點,還為根據地的建設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政策。

16 歷史遺牆

17 井崗山革命博物館

18 活動花絮 – 交流篇 井崗山毛澤東小學

19 井崗山毛澤東小學 與當地學生一同上課

20 探望當地小學生家庭

21 與小學生一同留影

22 當地小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最初和我們的學生玩遊戲時還有點害羞,經過一兩輪熱身後,大家已經打成一片,有講有笑。 探訪當地學生的家庭令我們印象深刻,雖然農村生活簡樸,但令我們有所體會。

23 井崗山學校

24 與當地學生一同研習井崗山革命史

25 香港學生分享一國兩制的成果

26 兩地學生一同午膳

27 在井崗山學校,我們和當地中學生一同上課,學習井崗山的革命歷史。其後由當地學生介紹當地的風景明勝,而香港學生則分享了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色。其後,我們和當地學生一同用膳,還談天說地。

28 感想 是次有幸能參與井岡山實在機會難得。這次亦是我首次踏觸井岡山此地。井岡山給我親切而莊重的感覺,因為我是中國人,井岡山是已故的毛澤東先生起革命建國的根據地。井岡山的連多地方都留下了革命歷史的足印。時至今日,這些革命根據地變成極具歷史價值的景點,紅四軍的醫院、多個毛澤東先生和他同志 朱德等人的革命藏身地、井岡山博物館等。 是次考察我認為參觀中、小學及進行互動交流是極具意義之一,透過交流可增強自己國語的說話能力及更了解國內與香港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國內學生的勇躍參與課室,老師發問同學都會必答的學習氣氛,絕對比大部分港生優勝, 更值得學習。綜合以上感受,感謝有關機構的資助及機會,使我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及使我的價值觀變得更正面。 陸輕思

29 感想 井崗山與中國現代共產主義革命有密切的聯繫,第一次身親到訪此地,不但令我對中國革命歷史增添多一份認識,也令我身為中國人增加一份驕傲和光榮,我對中國這片土地也產生了更深厚的歸屬感. 是次考察我們除了參觀中國的革命史外,我們也到訪了一間中學和一間小學,我們除了和他們共進午膳外,也到訪過他們的家中進行家訪,他們生活在農村,生活十分簡陋,但面對我們的到訪,他們竟然買下塑膠花送給我們,雖然這對生活在香港,物質富裕的我們來說不是甚麼,但這個行為也令我感動不以.塑膠花放在我書桌,這除了使我能時常想念他們外,也同時提醒著我的生活已十分幸福,不論讀書還是生活的環境也比人優,自己憑甚麼還不好好珍惜眼前這一切呢! 龍裕彤

30 感想 五日四夜的井崗山考察十分令人回味,我在這考察中深入了解到中國的歷史,更能認識新的朋友,是次考察中,我到了當地的中小學校參觀,他們學習的地方設施及設備都比不上香港的學校,特別是洗手間,但是在我觀察到當地的學生上課的時候都十分用功,很留心聽老師的授課,儘管天氣無比的寒冷也沒有影響到他們求知的態度,我實在有點慚愧,竟然身在福中不知福,因此也決定改善我上課的態度,認真聽老師的授課。 另外,我可以與當地的中小學生進行交流,他們都顯得很友善,與我分享了他們的生活點滴和學習上的心得,從中都改善了我與人溝通的技巧,普通話也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我還到了毛澤東及其他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故居和博物館參觀,了解當時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情況。當然,導遊也介紹了很多井崗山值得一到的景點讓我們參觀,特別是走了數百級才能到達的瀑布,景色十分壯麗。五日四夜中,都是與交流團的同學和老師一起渡過,讓我學懂了獨立和團體精神十分重要,不應再依賴家人及獨自行事。總括而言,我在是次的交流團中獲益良多,學習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正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秦皓欣

31 感想 經過今次的五日四夜井岡山學習交流團之後,我感覺到同胞的熱情還有同胞的關懷。首先,當地的居民、當地的學生都對我們非常歡迎及熱情。他們細心的講解井岡山的歷史及特色,我認為這種對自己地區既了解及熱情,是香港人沒有的。所以在這裡,我感覺到因他們的熱情,我們的心情也放開懷,沒有了那種都市的壓力。 在這次的井岡山學習交流團中,我們會到小學、中學觀課,他們那專心既表情,也是在香港沒法找到的,香港人應該多多學習。在小學中,我們到了他們的家中探訪,他們的家雖然貧困,他們沒有香港人的榮華,可是,他們有著香港早已消失的天真的笑容,就算玩水,他們都可以笑到合不矓嘴,這麼簡單就能滿足,就能幸福,也是在香港沒有的。 井岡山的人們親切外,他們居住的地方也很美。井岡山有很多大自然景觀,例如龍潭、主峰、桐木嶺、湘洲等。而我最愛的就是龍潭。龍潭有一條宏偉的瀑布,感覺就像毛澤東主席的精神一直流傳,隨著瀑布流到每一條溪水裹,每一人2住戶裹,每一個人的心裹。 黃穎琛

32 感想 經過今次的井岡山交流團,我不但認識當地的文化歷史,更加與當地的學生交了好朋友。 那兒的天氣真是比香港凍,令我難以適應。原本我以為當地的小學生與我們的學習環境一樣,有一個漂亮的班房,美麗的球場。其實,實際上並不是如此,班房的一張一張的椅子都是破舊的,籃球場只是一個空地。 當地小學生令我回想起我爸媽口中的小時候,他們沒有電視,沒有遊戲機,沒有物質的要求,只是簡簡單單的生活已經令他們滿足。比在香港擁有物質生活的我們還要開心,還要快樂。 何浚謙

33 感想 經過這五日四夜的井岡山學習交流團之後,我覺得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充實,也對中國的歷史增添了不少的認識。 在這次的交流團,我們參觀了不是井岡山的名勝古蹟例如毛澤東古居等,都令我刻骨銘心。這令明白到當時毛澤東主席在和國民黨戰爭時的所遇到的困難,我站在古居中,亦身同感受。 在井岡山可以看到這些名勝景點之外,當然不少得當地居民對毛澤東主席既敬仰,他們的家中,都會有一幅毛澤東主席既相,可見他們對毛澤東主席既尊敬,這亦令我十分敬佩。身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了解我們中國的歷史,就今次的交流團,我深深明白到井岡山對我們中國的重要性。 趙卓昇

34 感想 我並不熟悉中國近代革命史,但一到井崗山便感受到那種濃烈的革命味道。從黃洋界哨站上的一支土炮,到毛澤東的故居、革命義士的墓地和紅軍醫院,無不為這片土地添上一片紅。當地人常講井崗山精神,其實就是艱苦奮鬥的精神。導遊說,當年共產黨員秋收起義失敗,便退居井崗山養精蓄銳,為日後革命鞏固基礎。 我們從參觀過當地的中小學,以及探訪當地農民家庭,體現了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正如當地的一首歌謠道:「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當地人生活檏素,容易滿足的心情最令人印象深刻。一個鞦韆、一個搖搖板足以讓孩子樂透半天。 回程的路途中,火車車長和我們閑談起來。他說很多國人都十分羨慕香港的生活環境,想來港發展。同學們可曾想過我們所擁有的幸福是得來不易的? 馮文健老師

35 再見


Download ppt "井崗山活動報告 2011 裘錦秋中學(元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