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2
旁边的一位老爷爷插话道:“孩子呀,别数了,天上的星星数不完的。这些星星无穷无尽,飘忽不定……”张衡却打断老爷爷的话:“才不是呢,那一片天空就只有一千多颗,只要我坚持数下去,肯定会数完的。”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发明了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3
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 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 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出版《物种起源》, 提出了生物 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 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 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 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 有杰出的贡献。
4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人类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来感知信息,也就是所谓的“五感”。虽然人类可以从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人类有五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来感知信息,也就是所谓的“五感”。虽然人类可以从 眼睛、耳朵、鼻子、皮肤、舌头等处获得信息,但是可 以取得最多信息的,就是视觉。 在借助“五感”所获得的信息中,大约有 80% 是 来自视觉。对人类而言,视觉信息最容易了解,也最能 够信赖,因此有“百闻不如一见”这样的谚语。 不过视觉也有弱点。在没有光线的黑暗中,无法看 见物体,因此就不能借助视觉来获取信息。
5
学习目标 1. 了解教育观察的发展历程。 2. 理解教育观察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3. 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4. 掌握教育观察研究常用的四类记方法。 5. 了解如何提高教育观察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第一节课 第二节课 第三节课
6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常用记录方法 第三节 教育观察的效度提高以及信度评价
7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一、教育观察的历史追溯 二、教育观察的含义与特点 三、教育观察的分类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一、教育观察的历史追溯 二、教育观察的含义与特点 三、教育观察的分类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五、教育观察研究的评价
8
一、教育观察的历史追溯 古希腊时期 这一时期的观察研究带有原始的、自发的、朴素的性质。 教育中的观察研究,是教育家从别的学科中借鉴过来的。
9
一、教育观察的历史追溯 有代表性的有苛勒1913年到1917年4年间在加那利群岛特里莱夫对大猩猩长达4年的观察研究。
10
一、教育观察的历史追溯 苛勒(Wolfgang,Kohler,1887-196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1913年,苛勒接受普鲁士科学院的任命,到大西洋加纳利群岛的西班牙属地特纳利夫岛上进行类人猿的心理研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他作为德国人被拘留此岛长达 七年之久。苛勒在特纳利夫岛的这些研 究成果,导致后来出现大量的有关学习 究竟是通过顿悟还是通过试误而获得的 研究和争论。
11
一、教育观察的历史追溯 由于观察研究在其他学科的成功,诱发了人们不断把观察研究引进教育研究领域的尝试。
12
一、教育观察的历史追溯 这样的摸索、尝试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观察研究才开始大量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中。
如1950年,贝尔斯开发了“交互作用分析”的 12类编码的行为表,用以对教育情境中的人物进行系统的行为观察。
13
一、教育观察的历史追溯
14
二、教育观察的含义与特点 教育观察的含义 教育观察是指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并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5
二、教育观察的含义与特点 观察目的明确 观察客观真实 观察自觉性高 观察直接翔实 教 育 观 察 的 特 点
16
三、教育观察的分类 自然观察 (一)根据观察的情境和条件 实验室观察 直接观察 (二)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 间接观察 参与观察
(三)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 非参与观察 结构式观察 (四)根据观察程序 非结构式观察
17
三、教育观察的分类 自然观察 (一)根据观察的情境和条件 实验室观察
自然观察是指观察者对观察场所不作任何事先安排,对观察对象的行为和活动内容不作任何控制,观察对象完全处于一种自然的情境之中。 实验室观察是指将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场所,如教室、办公室、校园等作为可加控制的实验室,事先安排教学环境,尽量控制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观察并记录被观察者在行为和活动上的变化,获得研究所需材料。
18
三、教育观察的分类 直接观察 (二)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 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凭借人的感官如眼、耳等,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 间接观察是指借助实物或一定的仪器设备,如录音、录像、照相等间接地对某种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从而获得研究资料。
19
三、教育观察的分类 参与观察 (三)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 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加入被观察群体之中,参与该群体的日常活动,以活动成员的角色开展观察活动。参与观察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部分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不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观察,获得研究资料。这种观察可以是公开的,即让观察对象知道有人在观察;也可以是隐蔽的,即让观察对象在不知晓的情况下被观察。
20
三、教育观察的分类 结构式观察 (四)根据观察程序 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是根据观察的目的,事先确定好观察的内容、项目,制订出详细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步骤,设计好观察表格,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的观察。 非结构式观察指观察者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要求,没有明确的观察内容和范围,没具体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步骤,也没有具体的记录表格,而是采用一种弹性的态度,根据具体情况而有选择地进行的观察。
21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一、教育观察的历史追溯 二、教育观察的含义与特点 三、教育观察的分类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一、教育观察的历史追溯 二、教育观察的含义与特点 三、教育观察的分类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五、教育观察研究的评价
22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一)确定观察的问题 (二)制定观察计划 四、 (三)设计观察提纲 (四)实际观察 (五)观察记录 (第二节)
(六)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3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一)确定观察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察的问题是研究问题之下的次级问题。观察的问题是研究者在确定研究问题后认为必须选择使用观察方法来获得结论的问题部分。可以和研究的问题重叠,也可以是研究问题的一部分,其范围根据研究问题原始素材获得的需要而定。
24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二)制定观察计划 1. 观察的对象、内容、范围 2. 观察的地点 3. 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次数
1. 观察的对象、内容、范围 2. 观察的地点 3. 观察的时刻、时间长度、次数 4. 观察的方式、手段 5. 观察的效度 6. 观察的伦理道德问题
25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三)设计观察提纲 观察提纲一般应回答如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有关谁? 二是有关什么? 三是有关何时?
四是有关何地? 五是有关如何? 六是有关为什么?
26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四)实际观察
进行实际观察时,首先要选择好进入方式。进入观察场所时,在尽量不影响被观察者常态的情况下,选择最佳观察角度。参与观察还必须与观察对象建立友善关系。其次,要作好观察记录。应根据不同的观察类型选择适当的记录方法。记录要及时、准确、有序、全面、详尽。
27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六)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整理 资料 审查 分类 归档 分析 是否都收集齐全 是否有效 详细说明
以方便后期查阅
28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六)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是要检查观察资料是不是严格遵循科学方法的严格程序而获得;
二是通过观察获得的资料和通过其他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比较; 三是当观察是以小组进行时,可将观察者之间获得的资料进行比较; 四是对于比较重要的问题应注意观察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长时间的观察比短时间的观察更可靠。
29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一)确定观察的问题 (二)制定观察计划 (三)设计观察提纲 (四)实际观察 (五)观察记录
(六)观察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1
四、教育观察研究的评价 (一) 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点 (二) 教育观察研究的局限
32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一)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点 一是对事发现场进行观察和记录,有利于全面 把握问题的实质;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一)教育观察研究的优点 一是对事发现场进行观察和记录,有利于全面 把握问题的实质; 二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所获资料的可靠性较 高; 三是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教育现象的本来面目, 避免研究者的偏见和期待效应。
33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二)教育观察研究的局限 一是无法推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是观察研究取样小,所获资料琐碎、不具体;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二)教育观察研究的局限 一是无法推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是观察研究取样小,所获资料琐碎、不具体; 三是观察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四是观察者的介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观察对象的心理、行为的变化; 五是受到被观察者活动空间、时间的限制,比较被动。
34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常用记录方法 一、描述记录法 二、取样记录法 三、行为核对表 四、制订观察记录代码系统
35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常用记录方法 一、描述记录法 (一)实况详录法 (二)日记描述法 (三)轶事记录法
36
一、描述记录法 (一)实况详录法 实况详录法即在一段时间(如一小时或半天) 内持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的一种观察方法。 实况详录的优点是能提供详尽丰富的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发生环境,背景等资料,并可长久保留。缺点是对记录技术要求高,用手记很困难;需花费较多的时间;需大量实录资料才能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
37
一、描述记录法 (二)日记描述法 日记描述法,又称儿童传记法,即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长期跟踪并进行反复观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性地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 日记描述法比较适用于长期跟踪研究、个案研究与生态学研究。日记描述法往往用于对个别对象的日常观察,所以只能说明少数儿童的特点与情况,缺乏代表性;运用日记描述法还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38
一、描述记录法 (三)轶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以记事为主,从事件或行为刚刚发生到结束,全过程都要完整地按顺序记录下来的一种观察方法。
轶事记录法所获得资料真实可靠而且典型,有长期保留和反复研究利用的价值。它运用简单、方便,无需编制观察记录表格,但由于它往往不是现场做记录,是事后回忆做记录,回忆的内容可能不够准确。
39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常用记录方法 一、描述记录法 二、取样记录法 三、行为核对表 四、制订观察记录代码系统
40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常用记录方法 二、取样记录法 (一)时间取样法 (二)事件取样法
41
二、取样记录法 (一)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观察法,即在统一确定的时间内,按一定时段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或按预先规定好的行为分类系统将行为归类。 优点是省时、简便、客观,可进行量化分析。 缺点包括:不适用于观察内隐行为如心理活动等;所获资料往往是说明行为的种种特征的资料,不能掌握有关环境、背景的资料。
42
二、取样记录法 (一)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的具体做法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确定总的观察时间; 二是确定几个观察时间段;
三是给出所要观察的行为表现的操作性定义,制定观察表格,并熟悉表格项目内容; 四是实施观察并做记录; 五是对观察资料进行整理。
43
表4-1 儿童社会参与性活动观察记录表[1] 表4-1 儿童社会参与性活动观察记录表 时间 儿童 代号 活动类型 无所事事 旁观 单独游戏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帕顿通过对其观察资料的分析发现:儿童的社会性行为发展随年龄的增加而表现出顺序性,即较小的儿童表现出单独游戏多,以后逐步发展到平行游戏,最后才是集体性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44
二、取样记录法 (二)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即专门观察和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表现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的观察方法。只要预定的行为或事件一出现,就必须马上记录并可随事件的发展持续记录其全过程。不仅记录行为或事件本身,而且要把行为发生或事件出现的前因后果及环境背景情况也记录下来。
45
二、取样记录法 (二)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的优点主要有:第一,事件取样法兼有时间取样法和轶事记录法的优点,得到关于事件的环境与背景资料;第二,收集资料的时间比较经济。 事件取样法的缺点有:第一,需要被动等待特定事件发生;第二,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条件和环境等信息不能充分了解。
46
二、取样记录法 (二)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的具体做法和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察前确定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确定记录哪些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确定记录事项和记录形式,制定出相应的记录表格; 二是观察时,只要预定行为或事件一发生,就要立即记录,并可随事件的发展持续记录。
47
表 学生争执事件记录表 表 学生争执事件记录表 学生 年龄 性别 争执持续 时间 发生 背景 行为 性质 做什么 说什么 结果 影响 美国研究人员大卫( H.C.Dawe)就曾利用事件取样法对保育学校中儿童的争执事件进行了研究。以儿童的争执时间为观察目标,在儿童自由活动时间里进行观察。一旦争执事件发生,便马上开始记录时间,并对事件进行情况作出描绘记录。
48
二、取样记录法 时间取样法与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和时段规定的限制,而时间取样法必须严格按事先规定的观察时间。
时间取样法与事件取样法有不同之处: 事件取样法不受时间间隔和时段规定的限制,而时间取样法必须严格按事先规定的观察时间。 事件取样法侧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特点及全过程,而时间取样法则注重在规定时段中预先设定的行为是否出现,出现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
49
三、行为核对表 行为核对表 行为核对表是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当出现此行为时,就在该项上划出标记。
此法只判断行为出现与否,不提供行为性质的材料。行为核查表具有诊断、测量的功能。行为核查法的优点是观察目标明确、省时、简便易行;缺点是不保留原始实况包括情景和背景资料。 行为核对表具体做法:一是制定表格;二是列出所需观察的项目和一些具体要求,按确定的观察项目,依难易程度排列或以字母为序排列。
50
四、制订观察记录代码系统 在观察时,要求观察者快速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 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是训练观察人员的记录速度;二
是制定观察记录代码系统。 观察记录代码系统是研究者将行为或事件分为有意义的、可能观察和处理的类别,将大的行为单位分为小的行为单位,并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定出一整套符号系统。也就是在行为类别(或单位)与符号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
51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常用记录方法 一、描述记录法 二、取样记录法 三、行为核对表 四、制订观察记录代码系统
52
第三节 教育观察的效度提高以及信度评价 一、教育观察的效度提高 二、教育观察的信度评价
53
二、教育观察的效度提高 (一)不干扰被观察者的活动 (二)保证足够的观察次数与时间 (三)讲求记录方法
54
二、教育观察的信度评价 (一)信度的种类 观察的信度包括三种类型: 一是一致性指数。指不同观察者同时观察的一致 性情况。
二是稳定系数。指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内观察 的符合度。 三是信度系数。指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内观察
55
二、教育观察的信度评价 (一)提高观察信度的途径 一是记录任务尽可能简单、容易,这样就使观察 者集中注意观察出现的行为。
二是提供清楚的、完整的、具体的观察类别的操 作定义,从而使不同的观察者观察时的个体倾向和选 择性知觉趋于一致。 三是训练观察者,提供观察信度。理想的训练包 括训练观察者的注意力、明确操作定义、不同行为的 转换准则及到现场熟悉环境。
56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常用记录方法 第三节 教育观察的效度提高以及信度评价 1. 了解教育观察的发展历程。
2. 理解教育观察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3. 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流程。 4. 掌握教育观察研究的常用记录方法。 5. 了解如何提高教育观察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常用记录方法 第三节 教育观察的效度提高以及信度评价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