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 姜言言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2
《行政领导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一、课程基本说明 《领导学基础》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4学分,课内72学时。 本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了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相关内容,具有鲜明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特征,是一门体系完备,结构合理,不断创新发展的独立学科。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领导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领导观念,使学生切实掌握认识和分析领导的基本方法和艺术,从而具备领导的基本能力。 Company Logo
3
《行政领导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二、网上考核方案 1、考核方式 通过网上进行考核,网上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 ,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都必须及格方为考试及格,两项得分合成为课程综合成绩。 2、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由四次网上考核构成,考核采取开卷答题方式进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形成性考核成绩以百分计,每次形成性考核成绩各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5%。 形成性考核的重点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网上形成性考核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自助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互动。通过网上形成性考核也可以加强对地方电大教学过程的指导与监督、教学效果的了解与评估。 Company Logo
4
《行政领导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3、终结性考试 终结性考试采取网上考核形式,考试采取闭卷的形式进行,时间为90分钟。终结性考试以百分计。 终结性考试的重点是学生对领导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加深对我国领导学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提高领导的素质与各方面能力。 Company Logo
5
《行政领导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具体考核形式及分数比例见下表: 领导学基础课程考核形式及分数比例表 考核 形式 分数 比例 考核 次数 成绩 要求 考核 媒体 考题类型 形成性考核 60% 4次 及格 60分 计算机 A 小组研讨 B 撰写小论文 C 案例分析 D 综合测试(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终结性考核 40% 1次 综合测试(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 合计 100% 5次 60分 小组研讨、撰写小论文、案例分析和综合测试 Company Logo
6
《行政领导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三、网上考核实施方案 (一)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 1、第一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需要学生在学完教材前三章之后完成本次考核。考核发布时间是在第六周。 考核完成时间:布置作业后一周内。 考核内容:请联系实际讨论现阶段领导权力腐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考核形式:小组研讨。小组人数为4-6人,一周内随时发帖,有效帖子每人不少于15个,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发言给每一位学生评分,评分时,教师对质量较好的帖子可酌情加分。 Company Logo
7
《行政领导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2、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需要学生在完成教材前六章教学任务之后完成此次阶段性考核。考核发布时间是在第九周。 考核完成时间:布置作业后三周内。 考核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探讨领导决策和用人等相关内容 考核形式: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左右的论文。要求学生用WORD修改功能,保持原始修改记录。 Company Logo
8
《行政领导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3、第三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需要学生在完成教材前九章教学任务之后完成此次阶段性考核。考核发布时间是在第十三周。 考核完成时间:布置作业后二周内。 考核内容:案例分析 考核形式:网上试卷 学生上网后,计算机提供一个案例,学生在线实时两小时内完成并提交,如果学生认为完成得不理想,可以重新考试,但考核次数不超过3次。教师只评阅学生最后一次答卷并记录成绩。 Company Logo
9
《行政领导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4、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考核发布时间:需要学生在完成教材全部教学任务之后完成此次阶段性考核。考核发布时间是在第十七周。 考核完成时间:布置作业后二周内。 考核内容:第一章至第十二章的全部教学内容 考核形式:网上试卷 学生可以多次参加考试,以最高成绩记录。 考试题型与分值: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题共计2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计60分 (3)判断题:每题2分,10题共计20分 Company Logo
10
《行政领导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二)终结性考试实施方案 终结性考试采取网上考核形式,考试采取闭卷的形式进行,时间为90分钟。 考核时间:参见中央电大考试中心通知。 考核内容:第一章至第十二章的全部教学内容。 考题形式: (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面,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须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Company Logo
11
《行政领导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2)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计60分。 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判断、分析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辨析有关观点。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须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3)判断题:每题2分,10题共计20分。判断题主要考核同学们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情况,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基本知识与理论,辨析有关观点。答题时,需要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对”,错误的填“错”。 Company Logo
12
第一章 导论 一、领导学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化大生产是领导学产生的客观要求; 2、现代社会纵向分工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领导学的产生;
1、社会化大生产是领导学产生的客观要求; 2、现代社会纵向分工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领导学的产生; 社会分工主要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按照劳动部门的不同进行横向分工;二是按照劳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纵向分工。 3、领导学是对丰富的领导实践与朴素的领导思想的集成化、系统化和理论化。
13
第一章 导论 二、领导学的基本内容与学科特色 1、领导学的基本内容
1、领导学的基本内容 (1)以领导的本原和基本要素为逻辑线索,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领导学的产生与发展、领导学的基本原理及领导理论的发展与演变,领导的权力与制约,领导环境与文化,领导者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2)以领导的结构为逻辑线索,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领导体制与改革,领导关系与角色。 (3)以领导的功能与方法为逻辑线索,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领导战略与决策,领导选才与用人,领导艺术与方法,领导思维与创新,领导效能与发展,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2、领导学的学科特色 (1)社会性;(2)综合性;(3)应用性;(4)交叉性。 Company Logo
14
第一章 导论 三、领导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1、领导学的研究方法
1、领导学的研究方法 (1)辩证研究方法。(2)实证研究方法,又称调查研究方法。(3)历史研究方法。(4)比较研究方法。(5)案例研究方法。(6)系统研究方法。 2、领导学的研究意义: 这是比较重要的问题,教材介绍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这里就不进行研究了。 Company Logo
15
第一章 导论 四、领导的含义与本质 1、领导的含义。
1、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和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 Company Logo
16
第一章 导论 2、领导的本质 领导活动是一种为了公共目的所进行的社会性活动,其本质体现为公共使命的承担。因此,从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归宿来说,领导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并且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体现着公共利益的服务。 3、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一方面教材写的比较清楚,另一方面我们对领导和管理的联系和区别的探讨实际上各个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很多方面也不一样。有些认为领导大于管理,有些认为管理大于领导。希望大家多看一些资料去研究这个问题。 Company Logo
17
第一章 导论 五、领导的属性与特点 1、领导的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在领导的双重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使其发生某种形式上的变化。 2、领导的特点: (1)系统性和互动性。 (2)强制性与权威性。 (3)战略性与前瞻性。 Company Logo
18
第一章 导论 六、领导的类型与功能 1、领导的类型
1、领导的类型 以领导的历史发展进程为标准划分、以领导工作的性质和对象为标准划分、以领导关系为标准划分、以领导的层次为标准划分等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领导类型。 2、领导的功能 领导的功能:①引导功能;②组织功能;③指挥功能;④控制功能;⑤协调功能;⑥激励功能;⑦教育功能。 Company Logo
19
第一章 导论 七、中国领导理论概述 1、中国古代领导思想 (1)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兵家。
1、中国古代领导思想 (1)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兵家。 (2)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内容:①民本思想。②谋断分离的思想。③人本思想。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 (1)在宏观全局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2)在具体的领导思想与实践方面,主要有以下贡献:一是决策与执行分工的领导观念;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三是注重领导作风与素质的领导思想。 Company Logo
20
第一章 导论 八、西方领导理论概述 1、一条基本线索 2、两个研究方向 3、主要涉及的三个研究领域 4、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1、一条基本线索 2、两个研究方向 3、主要涉及的三个研究领域 4、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1)领导特质论阶段(20世纪30~40年代) 2)行为论阶段(20世纪40~60年代)。 3)权威论阶段(20世纪40~60年代) 4)权变论阶段(20世纪60~90年代)。 5、领导理论发展的新特点 Company Logo
21
第二章 领导权力与制约 一、领导权力的起源 1、权力起源概说的七种代表性观点:神权说;德仁说;智慧说;暴力说;契约论;资源说和接受论。七种权力起源说,除了“神权说”外,其他主张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同时也说明权力起源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2、权力起源的因素 (1)人以劳动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 (2)人具有高度的社会性。 (3)人的欲望具有无限性。 3、社会转型期的领导权力 Company Logo
22
第二章 领导权力与制约 二、领导权力的发展 1、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 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是指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领导权力。
1、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 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是指与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的领导权力。 2、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 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领导权力。 Company Logo
23
第二章 领导权力与制约 三、领导权力的含义与本质属性 1、领导权力的含义
1、领导权力的含义 所谓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 2、领导权力的本质 (1)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 (2)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阶级关系。 (3)领导权力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 Company Logo
24
第二章 领导权力与制约 四、领导权力的特征 1、无形性;2、依附性;3、可塑性;4、对象性;
5、强制性;6、交换性;7、垄断性;8、诱惑性。 五、领导权力的结构 领导权力的结构是指领导权力的各种构成要素依附于一定的组织机构并进行有序性的活动过程所构成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的总称。 Company Logo
25
第二章 领导权力与制约 六、权力与权威的区别与联系 1、权力与权威的共性
1、权力与权威的共性 权力与权威的共同性在于能够指导、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动。在权力与权威的指示与感召之下,人们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而按照权力与权威占有者的意志行事。 2、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权力不等同于权威,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为: (1)权力与权威的来源不同。(2)权力与权威的表现形式不同。(3)权力与权威的影响时限不同。(4)权力与权威的作用效果不同。 七、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Company Logo
26
第二章 领导权力与制约 八、领导权力行使的原则 1、正当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效益性原则 5、权变性原则
1、正当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效益性原则 5、权变性原则 九、领导权力行使的方法与艺术 1、领导授权的含义 2、领导授权的原则 ①适当原则。 ②责任原则。 ③可控原则。 ④信任原则。 ⑤考绩原则。 Company Logo
27
第二章 领导权力与制约 十、领导权力的腐败 1、权力腐败的含义
1、权力腐败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中,“腐败”概念一般被作为“权力腐败”概念的简称,它特指权力的蜕变。即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的特殊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 2、权力腐败的特征 (1)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 (2)权力腐败的主要内容为寻租与造租; (3)权力腐败的主客体趋向法人化与集团化; (4)权力腐败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 (5)权力腐败的新形势不断涌现。 3、权力腐败的危害 Company Logo
28
第二章 领导权力与制约 十一、领导权力的制约 1、领导权力制约的含义与特点 (1)领导权力制约的含义(2)领导权力制约的特点
1、领导权力制约的含义与特点 (1)领导权力制约的含义(2)领导权力制约的特点 2、领导权力制约的本质要求 3、领导权力制约的基本功能 十二、领导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 1、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 2、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 3、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 4、权力制约的制度建设 Company Logo
29
第三章 领导体制与改革 一、领导体制的含义与属性 1、领导体制的含义 (1)领导体制的核心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第三章 领导体制与改革 一、领导体制的含义与属性 1、领导体制的含义 (1)领导体制的核心是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2)领导体制的载体是各级各类领导机构的设置。 (3)领导体制的内容包括领导者的领导层次与幅度。 (4)领导体制的内容体现为领导者的管理制度,即狭义上的人事制度。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监督、轮换、培训、离退休等方面的制度规范。 Company Logo
30
第三章 领导体制与改革 2、领导体制的属性 (1)领导体制的自然属性 (2)领导体制的社会属性
2、领导体制的属性 (1)领导体制的自然属性 (2)领导体制的社会属性 在领导体制的双重属性中,其社会属性是本质属性,而自然属性则是外在属性,由社会属性决定并为其服务。 Company Logo
31
第三章 领导体制与改革 二、领导体制的特征与作用 1、领导体制的特征 2、领导体制的作用
1、领导体制的特征 2、领导体制的作用 (1)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协调各级各类领导机构。 (3)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造就更优秀的领导者。 (4)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建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良性关系。 (5)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增强领导活动的效率与活力。 (6)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助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Company Logo
32
第三章 领导体制与改革 三、领导体制的结构与类型 1、领导体制的结构 (1)直线式。(2)职能式。(3)混合式。 (4)矩阵式。
1、领导体制的结构 (1)直线式。(2)职能式。(3)混合式。 (4)矩阵式。 2、领导体制的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2)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3)完整制与分离制(4)层级制与职能制 Company Logo
33
第三章 领导体制与改革 四、西方领导体制的变迁及其对我国领导的启示 1、西方企业领导体制的演变
四、西方领导体制的变迁及其对我国领导的启示 1、西方企业领导体制的演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体制从微观角度来看,主要指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领导体制,这种体制的发展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1)家长制领导;(2)经理制领导;(3)职业“软专家” 领导制;(4)专家集团领导制;(5)多级领导制。 2、西方政治领导体制 3、西方领导体制对我国领导的启示 Company Logo
34
第三章 领导体制与改革 五、中国领导体制的必然选择与本质特征 1、中国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
1、中国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 (1)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2)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3)1966年-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4)1976-现在,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 2、我国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 (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3)中央集权式的领导和管理。 Company Logo
35
第三章 领导体制与改革 六、我国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 (1)权力过分集中; (2)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
六、我国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 (1)权力过分集中; (2)组织结构的设置不科学; (3)领导法规的缺失 Company Logo
36
第三章 领导体制与改革 七、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 1、领导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 2、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
1、领导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 2、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 3、效能与效率原则; 4、统一原则; 5、精简原则; 6、权责相称原则。 Company Logo
37
第三章 领导体制与改革 八、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 1、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理清政府职能。
1、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理清政府职能。 2、按照统一、精简的原则构建政府的组织结构,精简机构。 3、按照权责相称原则确定职权体系,理顺职权关系。 4、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原则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 九、WTO与中国领导体制改革 Company Logo
38
第四章 领导环境与文化 一、领导生态系统中的领导环境 (1)领导环境的基本含义
(1)领导环境的基本含义 领导环境是指制约和推动领导活动发展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它与领导者、被领导者共同构成了领导活动基本要素。 (2)领导环境的基本特征 Company Logo
39
第四章 领导环境与文化 二、领导环境的发展和改善 1、领导环境发展的含义
1、领导环境发展的含义 领导环境的发展,是指领导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适于发挥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全新环境条件,实现领导环境的优化乃至创新。领导环境的发展和完善是领导主体对环境能动作用的最高体现,是研究领导环境问题乃至整个领导科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Company Logo
40
第四章 领导环境与文化 2、领导环境发展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2)层级性原则; (3)超前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
2、领导环境发展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2)层级性原则; (3)超前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 3、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 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包括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三个方面。这三个过程是环环相扣、密切关联、缺一不可的,具有时间上的相继性和逻辑上的继承性。在实现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的疏漏或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环境发展的受阻、停滞乃至倒退。 三、领导环境的层次划分 1、外部领导环境 2、内部领导环境 3、外部领导环境与内部领导环境的相互作用 Company Logo
41
第四章 领导环境与文化 四、作为特定领域的领导文化 1、领导文化的基本含义
1、领导文化的基本含义 所谓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的,关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内容的综合反映形式, 是客观领导过程在领导者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或积淀, 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领导文化包括领导意识、领导观念、领导态度、领导价值观和领导行为模式等。 2、领导文化的功能 (1)内化功能;(2)规范功能; (3)导向功能;(4)调适功能。 Company Logo
42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一、领导素质的含义与特点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一、领导素质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它既包括领导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又有着更加广泛的内容,如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化专业素质,领导和管理能力等。 Company Logo
43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领导素质独特的个体特征,主要表现为: 1、物质性和精神性。 2、先天性与后天性。 3、适应性与发展性。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领导素质独特的个体特征,主要表现为: 1、物质性和精神性。 2、先天性与后天性。 3、适应性与发展性。 4、相关性与变异性。 5、多样性与综合性。 6、社会性与时代性。 Company Logo
44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二、领导素质的内容 1、政治素质 2、道德素质 3、能力素质 4、知识素质 5、心理素质 6、身体素质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二、领导素质的内容 1、政治素质 2、道德素质 3、能力素质 4、知识素质 5、心理素质 6、身体素质 Company Logo
45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三、领导素质的作用 1、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 2、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领导力。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三、领导素质的作用 1、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 2、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领导力。 3、领导素质是形成优化高效领导班子的基础。 总之,领导素质是领导行为的内在渊源,是开展领导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是领导成功的最重要内在条件,也是事关群体或组织命运与利益的最重大社会因素之一。 Company Logo
46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四、西方领导素质理论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四、西方领导素质理论 领导的特质理论是指从领导者的性格、生理、智力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寻找和归纳领导者特有品质或应有品质的理论,也就是素质理论。特质理论研究从19世纪末期开始,其创始人是阿尔波特,代表人物是斯托格蒂尔、吉伯和穆恩等。特质理论一般是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1、生理特质;2、个性特质;3、智力特质;4、工作特质;5、社会特质。 Company Logo
47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五、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 1、年龄结构。 2、知识结构。 3、智能结构。 4、心理素质结构。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五、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 1、年龄结构。 2、知识结构。 3、智能结构。 4、心理素质结构。 六、领导群体结构的功能 1、群体感应功能。 2、群体互补功能。 3、群体功率放大功能。 4、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Company Logo
48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七、领导素质的测评与提升 1、领导素质的测评 (1)测评的含义与作用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七、领导素质的测评与提升 1、领导素质的测评 (1)测评的含义与作用 (2)测评的类型:领导素质测评的类型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3)测评的方法:可以分为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绩效的测评两个方面。 2、领导个体素质的提高 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三条:(1)教育;(2)实践锻炼;(3)修持。 Company Logo
49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八、领导群体结构的优化 1、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意义 (1)领导结构优化,有利于实施系统性领导。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八、领导群体结构的优化 1、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意义 (1)领导结构优化,有利于实施系统性领导。 (2)领导班子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 (3)领导结构优化是高效能领导的需要。 2、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标准 (1)立体构成。(2)自我适应。(3)协调稳定。 (4)职权分明。(5)高效性。 Company Logo
50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3、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原则 (1)目标原则。(2)互补原则。(3)精干原则。(4)开放原则。(5)绩效原则。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3、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原则 (1)目标原则。(2)互补原则。(3)精干原则。(4)开放原则。(5)绩效原则。 4、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途径 实现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采取组织措施,也就是适当调整,以重新选拔或招聘群体成员的方法,改变群体结构;二是发挥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内因作用,改善各自的素质状况,使结构不断优化。 Company Logo
51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九、WTO对领导素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WTO对领导素质的挑战 (1)领导观念 (2)领导知识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九、WTO对领导素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WTO对领导素质的挑战 (1)领导观念 (2)领导知识 (3)领导能力 2、发展领导素质的保障机制 ①培养教育监督机制。 ②选拔任用机制。 ③自我修养机制。 Company Logo
52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一、领导关系的含义与属性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一、领导关系的含义与属性 领导关系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和感情交往的关系,即领导主体在领导活动中与组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发生的工作关系和非工作关系的总和。 任何一种领导关系,都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领导关系的两重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着领导关系的本质,对领导关系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 二、领导关系的特点 1、客观性 2、社会性 3、动态性 4、强制性 5、扩张性和渗透性 6、复杂性 Company Logo
53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三、领导关系的作用和影响 领导关系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分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三、领导关系的作用和影响 领导关系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分为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个方面。 1、良好的领导关系能使领导集体内部形成优势互补,激发领导活力,增强领导集体整体的适应能力,优化领导格局。 2、良好的领导关系有利于保证领导活动和领导事业的持续发展。 3、良好的领导关系有助于提高领导效能。 Company Logo
54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四、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1、群体的含义 2、群体的特征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四、群体的含义与特征 1、群体的含义 2、群体的特征 (1)各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在心理上彼此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各成员在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群体有自己的结构,有自己的规范和首领; (3)群体成员怀有共同的兴趣与共同的目标,并且由共同的活动结合在一起; (4)群体成员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并在群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 Company Logo
55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五、群体的分类 1、规模分类 2、关系分类 3、成因分类 4、功能分类 5、时效分类 6、参考样本群体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五、群体的分类 1、规模分类 2、关系分类 3、成因分类 4、功能分类 5、时效分类 6、参考样本群体 Company Logo
56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六、非正式群体与领导关系 1、非正式群体的含义与类型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六、非正式群体与领导关系 1、非正式群体的含义与类型 非正式群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类型,无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中都存在着大量形态各异的非正式组织,美国著名学者李维斯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种类型:(1)友谊型非正式群体;(2)工作型非正式群体;(3)同好型;(4)互利型;(5)自卫型。 此外,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非正式群体进行分类,其中,与领导关系联系最为密切的是非正式群体中的纵向寄生型、纵向共栖型、横向进取型和横向防守型四种类型。 Company Logo
57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2、非正式组织在领导关系中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领导关系的关键因素。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2、非正式组织在领导关系中的作用 非正式群体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领导关系的关键因素。 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取向与正式群体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时,非正式群体往往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营造良好融洽的领导关系。 Company Logo
58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七、领导关系的运动形态 1、竞争与合作 (1)竞争与合作的客观性 (2)竞争与合作的矛盾性 (3)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性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七、领导关系的运动形态 1、竞争与合作 (1)竞争与合作的客观性 (2)竞争与合作的矛盾性 (3)竞争与合作的统一性 2、冲突与调适 (1)冲突的基本含义 (2)冲突的性质 (3)冲突的类型 (4)产生冲突的原因 (5)调适和冲突的解决 Company Logo
59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八、领导角色与学习 1、领导角色的含义 2、领导角色的特征 (1)导向性。 (2)服务性。 (3)感染性。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八、领导角色与学习 1、领导角色的含义 2、领导角色的特征 (1)导向性。 (2)服务性。 (3)感染性。 (4)非我性。 (5)多重性。 Company Logo
60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3、领导角色的分类 从政治学范畴、社会学范畴、心理学范畴形成不同的领导角色 4、领导角色的学习 (1)角色学习的内容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3、领导角色的分类 从政治学范畴、社会学范畴、心理学范畴形成不同的领导角色 4、领导角色的学习 (1)角色学习的内容 角色学习的内容是由扮演角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来决定,主要包括角色义务、角色权利、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角色的情感和态度。 (2)角色学习的特点 ①实践性;②互动性;③连续性;④综合性。 Company Logo
61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3)通过角色学习,建立角色知觉 在新时代领导者应扮演以下三类角色:
第六章 领导关系与角色 (3)通过角色学习,建立角色知觉 在新时代领导者应扮演以下三类角色: ①领导者应是知识、经验和智慧的传播者,这种新角色被称为“教师”、“师傅”、“教练”和“导师”等。 ②领导者应该联合群众,设计组织,成为变革的控制者,这类角色常被称为“设计师”、“社会建筑师”和“组织缔造者”等。 ③领导者应该传播领导技能,做未来潜在领导者的培养者,这类角色被称为“领导铸造者”、“栽培者”和“超级领导者”等。 Company Logo
62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一、领导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1、战略的含义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一、领导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1、战略的含义 一般而言,战略是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长期性、规律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其目标是指向组织的长期运作。 2、战略的特征 (1)全局性;(2)稀有性;(3)层次性;(4)稳定性;(5)前提性;(6)后继性。 Company Logo
63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二、战略研究的理论与预测 1、系统论管理学是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二、战略研究的理论与预测 1、系统论管理学是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20世纪以来,系统理论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以整体的观念去思考与认识事物,系统理论为战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战略研究的方法 (1)科学预测是战略研究的前提 (2)预测研究的特征:①历史感;②现实感;③可验证性。 (3)预测研究的一般原理 一般而言,任何的预测技术都有以下两个原则:①惯性原则;②类推原则。 Company Logo
64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4)预测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4)预测研究的一般程序 ①根据社会需求或特定对象的要求,经创造性思考后提出预测课题,确定预测的目标、预测的期限以及数质量的要求; ②大量收集有关预测课题的背景资料以及国内外同类预测研究成果; ③选择预测方法; ④收集和分析历史演进、现状动向的预测信息,推导预测事物演进的后果; ⑤提出预测模型; ⑥运用经过筛选的统计数据进行预测。 Company Logo
65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5)预测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回归分析法; ②时间序列分析法; ③模型法; ④直观预测法。 Company Logo
66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三、战略制定和管理 1、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三、战略制定和管理 1、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 领导战略的制定不仅有赖于科学的预测,同时还要遵循如下原则:(1)充分掌握影响与制约领导战略的环境因素;(2)追求长期效应;(3)必须选择好战略重点。 2、战略管理的过程 (1)环境分析 (2)战略形成 (3)实施战略 (4)评估和控制 Company Logo
67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四、领导决策的含义与特征 1、领导决策的含义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四、领导决策的含义与特征 1、领导决策的含义 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为了达到某种领导目的,而选择一种最佳途径或方案的行为过程。 决策不是静态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地从对象或环境中获取决策依据,从而不断地修正、调整目标与行为的动态过程。 2、决策的特征 (1)目标性;(2)预见性;(3)选择性;(4)实施性。 Company Logo
68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五、领导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可分成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五、领导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问题的出现概率分类,可分成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2、按决策的层级分类,可分成宏观决策、中观决策和微观决策。 3、按决策本身所依据的条件分类,可分成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4、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分类,可分成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5、按决策目标的多少分类,可分成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Company Logo
69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六、领导决策的要素与模型 1、决策要素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六、领导决策的要素与模型 1、决策要素 决策一般由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信息、决策备选方案、决策情势、决策后果六个因素组成。 2、领导决策模型 任何特定的领导行为,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模式。领导决策模型随着决策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型、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和埃特奥尼的综合扫描决策模型四个阶段。 Company Logo
70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七、领导决策的体制与原则 1、领导决策体制的含义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七、领导决策的体制与原则 1、领导决策体制的含义 所谓领导决策体制,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组织形式,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在决策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的整个体系。 Company Logo
71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2、领导决策体制的结构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2、领导决策体制的结构 领导决策体制在宏观上完整的结构,一般以下五大系统所组成:(1)决策中枢系统;(2)智囊系统;(3)信息系统;(4)执行系统;(5)监督系统。 3、领导决策的原则 (1)信息原则;(2)预测原则;(3)系统原则;(4)优化原则;(5)智囊原则;(6)动态原则;(7)求实创新原则;(8)公正原则。 Company Logo
72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八、 领导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八、 领导决策的程序与方法 领导决策程序是决策规范化的关键,它可以帮助领导者使决策变得有序,而不至于产生混乱。而掌握一定的决策方法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针对不同的问题,领导者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Company Logo
73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1、领导决策的程序 所谓决策程序,就是把整个决策过程划分成若干前后衔接的基本步骤。科学决策程序主要包括环节: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1、领导决策的程序 所谓决策程序,就是把整个决策过程划分成若干前后衔接的基本步骤。科学决策程序主要包括环节: (1)发现问题 (2)确立目标 (3)拟定方案 (4)分析、评估与优选 (5)慎重实施 (6)追踪决策 2、领导决策的方法 (1)头脑风暴法(2)德尔斐法 (3)鱼缸法 (4)模拟决策法(5)决策树法 Company Logo
74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九、现代领导决策的新视点——危机决策 1、危机的含义及其研究趋势 (1)危机的含义与特征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九、现代领导决策的新视点——危机决策 1、危机的含义及其研究趋势 (1)危机的含义与特征 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 危机通常具有的特点:①危机的突发性;②危机的高度不确定性;③核心价值受到威胁;④危机的颠覆性;⑤危机的独特性、无序性;⑥决策的时效性。 Company Logo
75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2)危机研究的趋势 ①从危机研究的发展趋向来看,其研究范围逐渐从理论概念向实际操作层面扩展;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2)危机研究的趋势 ①从危机研究的发展趋向来看,其研究范围逐渐从理论概念向实际操作层面扩展; ②从只关注政府间的冲突行为向重视非国家行为体对国家安全影响的方向发展; ③从传统安全领域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从政治领域向社会领域延伸。 Company Logo
76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十、危机决策的含义 危机决策是指一种决策情势,在这个情势中,组织决策者所认定的基本利益和核心价值面临着严重威胁或挑战,突发事件以及不确定前景造成高度的紧张与压力,为使组织在危机中得以生存,并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低限度内,决策者必须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对事件做出关键性决策和应对措施。 Company Logo
77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十一、危机决策的体系建构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十一、危机决策的体系建构 危机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前兆阶段。危机发生前各种症兆出现阶段;(2)是爆发阶段;(3)持平阶段。 危机决策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危机预警阶段; 有效避免危机的方法:①动态预测;②树立危机意识;③构建危机应对机制。 (2)危机识别阶段; (3)危机控制阶段; (4)危机消除阶段。 Company Logo
78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十二、危机与契机 1、认识契机 就危机而言,危机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危机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十二、危机与契机 1、认识契机 就危机而言,危机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危机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所谓契机,是指由一定事态带来的某种转折变化的机缘,即 “危险中的机会”。危机具有双重性,它有破坏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Company Logo
79
第七章 领导战略与决策 2、组织的契机 危机对组织来讲是一个契机,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也具有积极的功能效应,危机可以暴露出旧模式中的弊端,并渲染着改革的迫切性,管理者可以通过解决危机使组织获得进步。因此,对于组织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对改善组织结构,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机制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3、领导者的契机 有效地处理危机可以使领导人得到更高的权威,也有助于领导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自己的理念。富有改革精神的领导人,应不失时机地推行自己的改革理念,使那些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 Company Logo
80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征 1、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思想 2、人力资源的含义
1、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思想 2、人力资源的含义 从广义上说,“人力资源”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讲,“人力资源”也就是一个经济组织内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的劳动力总量。 3、人力资源的特征 (1)能动性;(2)增殖性;(3)开发性;(4)时效性;(5)消耗性。 Company Logo
81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二、领导者应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 1、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1、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手段和方法,实现组织岗位与员工的合理匹配,并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提高员工的素质,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Company Logo
82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1)在传统人事管理看来,人只是一种成本或生产、技术要素,是对组织资本资源的消耗;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本身看作资源,而且与其他物质资源的一次性开发、使用不同的是,人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有效使用。它本身就能够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率和效益。 (2)传统人事管理一般将组织的工作人员看成是被动的工具,他们的存在无非是要满足组织工作性质的需要,与组织工作相比,人的地位是附属性的。 Company Logo
83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3)传统人事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从事录用、考核、奖惩、工资等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则大大地丰富了,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 (4)传统人事管理强调的是组织成员的现状,它比较注重现有人员的使用,而不重视其素质的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强调人力资源的使用,也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3、现代领导者应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开发新观念 (1)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2)确立人力资本的观念。 (3)确立人才商品化的观念。 (4)明确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Company Logo
84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三、领导选才的原则 1、领导选才的原则 (1)因事择人;(2)公开公平;(3)竞争择优。 2、领导选才方法
1、领导选才的原则 (1)因事择人;(2)公开公平;(3)竞争择优。 2、领导选才方法 (1)竞争考试法;(2)竞争上岗法;(3)绩效考核法;(4)荐举法;(5)群众评议法;(6)领导亲自考察法;(7)信息网络法。 Company Logo
85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四、领导用人 1、领导用人的含义和特点
1、领导用人的含义和特点 领导用人是指领导者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中的人才资源,以做到人事相宜,相得益彰。 领导用人的特点:(1)关键性;(2)覆盖性;(3)破格性;(4)争议性;(5)动态性;(6)准确性。 Company Logo
86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2、领导用人标准与用人制度 (1)领导用人标准
2、领导用人标准与用人制度 (1)领导用人标准 德和才两个方面是不能割裂和偏废的,既不能重德轻才,也不能重才轻德。有德无才,不成其为人才;有才无德不是真正的人才。因此,领导者用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 (2)领导用人制度 用人制度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向,就是将由国家法律确定的人事关系准则和领导用人行为规范逐步系统化、定型化。我国领导用人制度主要指党政干部制度,它是指政府人事关系准则和施政行为规范的固定化形态,是指政府部门对公职人员的录用、变动、流动、考核、激励、监察、培训、待遇、保护、离退等主要环节依法实施科学管理的制度总和。 Company Logo
87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3、领导用人的原则和方法 (1)领导用人的原则
3、领导用人的原则和方法 (1)领导用人的原则 ①峰区年龄原则;②扬长避短原则;③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④诚信不疑原则;⑤明责授权原则;⑥环境原则;⑦数量原则;⑧用养并重原则;⑨流动原则。 (2)领导用人方法 ①试用法。②委任法;③聘任法;④选举法;⑤晋升淘汰法。 Company Logo
88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4、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分析
4、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分析 (1)晕轮效应;(2)投射效应;(3)相互回报心理;(4)嫉妒心理;(5)首因效应;(6)近因效应;(7)偏见效应;(8)马太效应;(9)戴维现象。 Company Logo
89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五、激励理论与方法 1、激励的含义与作用
1、激励的含义与作用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使其潜在的工作动机尽可能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激励在领导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吸引人才,壮大力量;(2)发挥潜能,提高效率;(3)激发创造性。 2、激励过程的基本要素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反馈是一个完整的激励过程不可或缺的五个基本要素。 Company Logo
90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3、激励理论介绍 (1)内容-给予型理论 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②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过程――比较型激励理论
(1)内容-给予型理论 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②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过程――比较型激励理论 ①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②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3)结果―反馈型激励理论 Company Logo
91
第八章 领导选才与用人 4、激励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2)及时适度原则;(3)适人性原则;(4)一致性原则;(5)公平公正原则;(6)讲求效应原则;(7)注重法纪原则。 5、激励方法 一般来说,激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激励方法。它包括福利、晋升、授衔、表扬、嘉奖、认可等。一种是内在的激励方法。它包括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责任感、光荣感、胜任感、成就感等。 Company Logo
92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一、思维的含义和本质 1、思维的含义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一、思维的含义和本质 1、思维的含义 一般情况下,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狭义的思维仅仅是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处理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活动。广义的思维是泛指一切精神现象,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表象,以及概念、判断、体力等等一切观念形态和精神现象的总和。从笛卡儿到现在我国的哲学教材,都是在广义上介绍思维概念的。 2、思维的特性 (1)物质性;(2)自觉性;(3)历史性。 Company Logo
93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二、思维方式 1、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性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二、思维方式 1、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性 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 思维方式与思维形式有所不同,思维形式一般是指人们借助逻辑思维反映事物所采用的形式,如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等。思维形式属于思维方式的范畴,是思维方式的一部分。 2、思维方式的特性:(1)时代性;(2)相对稳定性;(3)能动性。 Company Logo
94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三、思维方法 1、思维方法的含义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三、思维方法 1、思维方法的含义 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思维方法属于思维方式范畴,是思维方式的一个侧面,是思维方式具体而集中的体现。 2、现代思维方法的层次性 思维方法是由诸层次、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思维方法划分为三大层次:一般的思维方法、各门具体科学共同的思维方法和各门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法。3、现代思维方法的特征 (1)系统性;(2)创新性;(3)定量性。 Company Logo
95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四、思维品质与领导活动 1、思维品质的基本含义和特性 人与人之间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四、思维品质与领导活动 1、思维品质的基本含义和特性 人与人之间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 五、创新与思维创新 1、创新的含义 创新是新设想(或新概念)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阶段。 2、思维创新的含义与特点 所谓思维创新,是指通过思维主体的大脑的活动,运用各种思维的技能、技巧,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改变思维活动的模式或过程,获得新的思路、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理论。 Company Logo
96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六、思维创新的基本理论 1、思维创新的技巧与方法 (1)质疑思维,发现创新点; (2)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六、思维创新的基本理论 1、思维创新的技巧与方法 (1)质疑思维,发现创新点; (2)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3)联想与想象;(4)灵感;(5)直觉 ; (6)互动思维。 2、思维创新的影响因素 (1)目标与思维创新;(2)情感、情绪与思维创新。 (3)意志与思维创新;(4)知识、经验与思维创新。 (5)个性与思维创新。 Company Logo
97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七、思维创新与领导实践 1、领导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2、领导者影响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第九章 领导思维与创新 七、思维创新与领导实践 1、领导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2、领导者影响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3、领导者在思维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Company Logo
98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一、领导艺术的特征 领导艺术作为一种行为艺术,在本质上是属于领导科学的方法论范畴。它不仅具备“美”的基本价值外,同时还有其他重要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创造性、形象性、情感性、适度性等。 二、领导艺术的实现途径 领导艺术可以体现在所有的领导活动过程中,应该说只要存在领导活动,都需要有待提高的领导艺术。前文对领导决策、领导选才与用人已经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这里论述的主要是通过领导团队、领导沟通与领导协调的途径来提高领导艺术水平。 Company Logo
99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三、领导的团队艺术 1、团队的含义 2、团队的作用 (1)减少摩擦和内耗,节约成本。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三、领导的团队艺术 1、团队的含义 2、团队的作用 (1)减少摩擦和内耗,节约成本。 (2)可以使成员获得安全感,免于被排斥的恐惧。 (3)可以为成员提供社交满足,从中获得友爱、支持、信任和信息。 (4)可以使成员体会到工作的价值,在工作场所获取集体情感的满足。 (5)能够帮助成员克服单独面对新问题的胆怯和恐惧的心理。 (6)可以增强成员的自信心等等。 Company Logo
100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3、创建成功团队的艺术 (1)了解团体方面的理论; (2)设立共同的目标; (3)团队设计; (4)合理建构;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3、创建成功团队的艺术 (1)了解团体方面的理论; (2)设立共同的目标; (3)团队设计; (4)合理建构; (5)明确阶段目标; (6)共同奋斗。 Company Logo
101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四、领导沟通的艺术 1、沟通的含义和特征 2、沟通的分类与作用 (1)沟通的分类 ①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四、领导沟通的艺术 1、沟通的含义和特征 2、沟通的分类与作用 (1)沟通的分类 ①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②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③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④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Company Logo
102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2)沟通的作用 (3)有效沟通的艺术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2)沟通的作用 (3)有效沟通的艺术 有克服沟通障碍的艺术有:①建立正式、公开的沟通渠道;②克服不良的沟通习惯;③领导者要善于聆听。 (4)危机中的公共沟通艺术 ①相关利益者的分析与有效沟通 ②危机沟通工具 Company Logo
103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五、领导协调的艺术 1、领导协调的含义与作用 (1)领导协调的含义 (2)领导协调的对象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五、领导协调的艺术 1、领导协调的含义与作用 (1)领导协调的含义 (2)领导协调的对象 ①协调群体中的个人;②协调组织中的群体;③协调不同的组织。 (3)领导协调的种类 (4)领导协调的作用 ①协调是积极的平衡;②协调是组合组织力量,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手段。 Company Logo
104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2、领导协调冲突的艺术 (1)冲突的含义 (2)冲突的两重性 (3)冲突与发泄——“安全阀”理论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2、领导协调冲突的艺术 (1)冲突的含义 (2)冲突的两重性 (3)冲突与发泄——“安全阀”理论 (4)处理冲突的艺术 Company Logo
105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六、领导方法的基本原理 1、领导方法的含义和特点 2、领导的行为方式分析 (1)领导行为方式的含义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六、领导方法的基本原理 1、领导方法的含义和特点 2、领导的行为方式分析 (1)领导行为方式的含义 (2)领导行为方式的类型 ①按照权力的控制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和均权式领导。 ②按照领导者所管理的重点来划分,可分为重事式、重人式和人事并重式领导。 ③按照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划分;可分为:专断式、民主式和放任式。 Company Logo
106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3、领导方式与方格图 (1)利克特的领导模式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3)领导方格图理论 (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第十章 领导艺术与方法 3、领导方式与方格图 (1)利克特的领导模式 (2)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3)领导方格图理论 (4)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5)领导方式连续体 Company Logo
107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一、领导效能的含义与特点 1、领导效能的含义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一、领导效能的含义与特点 1、领导效能的含义 包括的要素主要有:(1)领导能力。(2)领导目标。(3)领导效率。(4)领导效果。(5)领导效益。 领导效能是以上各种因素的综合,要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在取得领导效能中的作用,才能准确地反映领导效能的高低。 Company Logo
108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2、领导效能的特点 (1)综合性。 (2)社会性。 (3)历史继承性。 (4)主观与客观统一性。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2、领导效能的特点 (1)综合性。 (2)社会性。 (3)历史继承性。 (4)主观与客观统一性。 (5)动态变化性。 (6)形式多样性。 Company Logo
109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二、领导效能的类型 1、根据领导效能层次的不同来划分,可分为宏观领导效能与微观领导效能。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二、领导效能的类型 1、根据领导效能层次的不同来划分,可分为宏观领导效能与微观领导效能。 2、根据领导效能的性质不同来划分,可分为正效能与负效能。无论是宏观领导效能还是微观领导效能,都有正负之分。 三、领导效能理论 1、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 2、层峰式领导效能理论 3、权变领导效能理论 4、交易理论 Company Logo
110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四、领导效能测评 1、领导效能测评的含义与意义 (1)领导效能测评的含义 (2)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四、领导效能测评 1、领导效能测评的含义与意义 (1)领导效能测评的含义 (2)领导效能测评的意义 ①领导效能测评是一切领导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②领导效能测评是衡量领导活动成败得失的标尺; ③领导效能测评是改善领导者素质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 Company Logo
111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④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 ⑤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④领导效能测评是正确使用与科学培训领导者的重要依据; ⑤领导效能测评是对领导活动进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五、领导效能测评的内容 领导效能测评的内容归纳为领导者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Company Logo
112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六、领导效能测评的原则与程序 1、测评的原则 (1)主观与客观测评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六、领导效能测评的原则与程序 1、测评的原则 (1)主观与客观测评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主观与客观测评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地说,一是要分析时间因素;二是要分析空间因素;三是要分析人际关系因素。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3)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原则; (4)定性、定量测评相结合的原则; (5)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Company Logo
113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2、测评的程序 (1)舆论宣传与组织准备; (2)内容确定与方法设计; (3)自我总结与群众评议;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2、测评的程序 (1)舆论宣传与组织准备; (2)内容确定与方法设计; (3)自我总结与群众评议; (4)综合分析并做出结论; (5)结论反馈与复核修正; (6)结果公布与资料存档。 七、领导效能测评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2)民意测验法; (3)目标测评法;(4)比较测评法; (5)模拟测评法 Company Logo
114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八、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含义、特点与意义 1、领导发展的含义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八、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含义、特点与意义 1、领导发展的含义 领导发展的特征:(1)时代性;(2)系统性;(3)长期性(4)灵活性。 2、领导发展与培训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和领导效能,减轻领导负担; (2)有助于提高部门效率和生产力; (3)领导发展适应民主政治的要求,将有助于推动民主的发展。 Company Logo
115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九、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内容、原则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九、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内容、原则 在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内容上,强调坚持政治教育与领导者自身素质以及能力的发展与培训相结合。 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原则: (1)领导发展与培训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职位的要求来进行; (2)领导发展与培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究实效的原则; Company Logo
116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3)领导发展与培训应根据对象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者进行不同内容与方式的培训;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3)领导发展与培训应根据对象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领导者进行不同内容与方式的培训; (4)领导发展与培训应建立正规化的专门机构,由国家各级党校、各级行政学院以及高校的相关院系承担领导者发展与培训的任务; (5)领导发展与培训必须与领导者的使用相结合,要与领导者的职务晋升等相挂钩。 Company Logo
117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十、新世纪的领导发展与培训 1、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国际趋势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十、新世纪的领导发展与培训 1、领导发展与培训的国际趋势 (1)培训机构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 (2)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 (3)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西方国家领导者培训特别注重实践性,在方法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①强调“实践”;②强调“实用”,重视能力培养;③坚持“择优”;④实行“重用”,学成后凭成绩任职;⑤方法“灵活”,实现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的相结合。 Company Logo
118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2、我国领导发展与培训的改善
第十一章 领导效能与发展 2、我国领导发展与培训的改善 对照国内外领导发展与培训现状,我国目前领导与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制度不健全等,这些方面应不断予以完善。完善的具体措施有: (1)确立正确的培训目标; (2)设置科学的培训内容; (3)改革培训的手段与方式;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5)规范强化培训的制度。 Company Logo
119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与内容 1、电子政务的含义 2、电子政务的内容 (1)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与内容 1、电子政务的含义 2、电子政务的内容 (1)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2)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3)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 Company Logo
120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和应用类型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和应用类型 电子政务是建立在政府内部的信息系统管理和对外服务的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对内体现行政业务电子化、网络化、程序化,对外则体现为信息公开和便民服务。电子政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政府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外延和内涵也在不断扩充。总体来说,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并即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并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应用类型。 Company Logo
121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1、网络建设阶段 2、政府与公民互动阶段 3、垂直整合阶段 4、水平整合阶段 5、虚拟政府阶段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1、网络建设阶段 2、政府与公民互动阶段 3、垂直整合阶段 4、水平整合阶段 5、虚拟政府阶段 Company Logo
122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三、电子政务的特点和作用 1、电子政务的特点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三、电子政务的特点和作用 1、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政务的特点是在与传统政务的比较中显示出来的。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在管理形态、决策权限、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运行基础、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成本以及沟通模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具有政府信息资源透明化,办公流程无纸化,管理服务网络化等特点。 Company Logo
123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2、电子政务的作用 (1)有利于优化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2、电子政务的作用 (1)有利于优化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 (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Company Logo
124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四、电子政务与网络伦理 1、电子政务背景下网络伦理的内容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四、电子政务与网络伦理 1、电子政务背景下网络伦理的内容 Mason提出了对网络伦理的分类,既所谓的PAPA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隐私权(privacy),准确性(accuracy)、所有权(property)和存取权(access)。 2、政府公务人员的网络伦理培训内容应包含:(1)正确使用电脑操作技能的训练;(2)网络安全等相关法规的教育与宣传;(3)政府公务人员的忠诚度和责任心的培养;(4)宣传尊重公民的个人隐私权;(5)对政府机密材料的维护责任。 Company Logo
125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3、电子政务的开展与网络伦理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3、电子政务的开展与网络伦理 从网络伦理的角度来看,在开展电子政务的时候,除了对公务人员进行必要的网络伦理培训外,政府还应当采取措施关注网络伦理问题: (1)加强网上道德教育与引导; (2)尽快创建完备的网络法律法规,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3)保障公民的网络平等权和个人隐私权。 Company Logo
126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五、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启示 1、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2、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五、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启示 1、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2、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3、电子政务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4、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规范的支持 Company Logo
127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六、电子政务对现代领导的挑战与应对 1、电子政务对现代领导的挑战 (1)对领导思维模式的挑战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六、电子政务对现代领导的挑战与应对 1、电子政务对现代领导的挑战 (1)对领导思维模式的挑战 (2)电子政务对领导体制的挑战 (3)电子政务对领导方式的挑战 Company Logo
128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2、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①认识不足问题 ②人才缺失问题 ③法律缺失问题 ④合作不畅问题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2、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①认识不足问题 ②人才缺失问题 ③法律缺失问题 ④合作不畅问题 ⑤安全不保问题: ⑥数字鸿沟问题 Company Logo
129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3、现代领导应对电子政务挑战的策略 (1)转变思维模式 (2)改革领导体制 (3)优化领导方式
第十二章 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 3、现代领导应对电子政务挑战的策略 (1)转变思维模式 (2)改革领导体制 (3)优化领导方式 (4)解决现实问题 Company Logo
130
祝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Company Logo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