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愛的真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愛的真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愛的真諦

2 維琴尼亞.薩提爾認為自尊的建立在親職的任務上,遠比注意孩子的個別差異來的重要。

3 我們必須重視孩子的好 奇和探索的心,引導他們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學習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讓他們能在高自尊的環境中成長。

4 青春期第一性徵和第二性徵的出現,帶動個體外觀上的變化,也帶動心理上的發展。

5 一個擁有健康自尊的人,會悅納、欣賞自己的優點,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所以能活得更誠實、更尊貴、更堅強、更有愛人的能力。

6 愛的力量與自尊(3'04)

7 你和家人關係如何?

8 平常沒事,關係「還不錯!」但意見不同時,就覺得「我的父母很難溝通!」

9 我和家人也常意見分歧,不過他們願意聽我說,並尊重我的決定。

10 真羨慕你有這麼明理的家人!

11 家人關係,是自然被賦予的關係,不同於其他人際關係需要努力經營才能獲得;也因而容易被忽視,或被隨性的情緒與言語影響。

12 家人是與自己最親近的人,彼此最了解,但還是會有一些小磨擦。
以青少年為例,他們處在自我探索與希望得到自由、自主的階段,很容易對家人的管教與約束產生不滿。

13 曾經對父母親惡言相向(1'48)

14 常會懷疑家人是否真的重視他而開始產生叛逆心,引發許多問題。
還有許多人離家出走或出現忤逆不孝的事,導致與家人之間的距離疏遠。

15 口出惡言親子關係傷很大之案例(1'45)

16 在期待生男的狀況下,小女兒的到來,帶給全家人極度的失望,更不幸的是,她有一個比她優秀的姐姐。不管她如何表現,聽到的永遠都是:「妳怎麼這麼笨,姐姐像妳這麼大的時候,已經⋯。」上了小學,她拿到五育第一,回來興高采烈的向我報告,我的回應卻是:「別開玩笑!」我 心裡面只記得姐姐152的高智商,對她的好表現絲毫不以為意。漸漸的,她的功課愈來愈退步,加上她一直體弱多病,所以除了生活常規之外,對她都不嚴格要求。

17 後來我在生命線工作後,清楚看見過去自己加諸於孩子身上的扭曲教養方式。
我了解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於她所處的環境,其中影響她最大的是我。我一直把沒生兒子的錯轉嫁到她身上,刻意忽視她的存在;對她期望很低,標準卻又很高,即使有好表現也不曾多加鼓勵,讓她像棄嬰一樣無依無靠。

18 我開始用心的去親近孩子,了解孩子,發現她的特質,用「賞識教育」的方式來和她互動:聚焦在她的優點及好的表現上。另一方面不斷和孩子的爸溝通,在兩人間做橋樑,漸漸的,每天都有驚喜,每天用笑臉迎接愈來愈開朗,愈來愈有自信的小女兒,原來日子是可以這樣過的! ~摘自臺南市生命協會生命線季刊2005/1/31

19 當你看過這篇文章,你覺得一位母親對孩 子教育態度,對孩子的自尊和自我價值感有什麼影響? 2.說說家人對待你的方式:

20   「家庭」是第一個學習愛與  建立自尊的場所。 孩子出生時的性別、排序、如何被照顧與被看待、他人對孩子的評價與家庭經濟的變化等,都會成為他的自我感覺,即自尊。

21 大人的鼓勵,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激發孩子潛能與鬥志,信任自己的體驗、感受與能力;
同樣地,大人的貶抑批評,會扼殺孩子的 鬥志與志氣,不信任自己的體驗、感受與能力,使孩子缺乏動力及探索生命的 好奇。

22 當生氣時要先冷靜下來(1'35)

23 長期活在不被肯定、不受尊重、不被認同的環境中,長大了自然不會信任與尊重自己,也不會對自己充滿自信。
一個低自尊感的人只會用相同感受、 思想和行為模式來對待他人,亦不懂得去肯定別人、尊重別人和信任別人。

24 對長輩口出惡言的案例(3'22)

25 若沒有意識去提昇自尊感,這種惡性循環會不斷在生命中出現,生生不息,對婚姻、家庭、工作、人際關係等,都會構成嚴重負面的影響。

26 莫名的叫聲讓父親再也沒有耐性(8'28)

27 人類生命的發展 過程,是依循一個既定的 次序及連續性的歷程。 每個成長階段,因其生理的 成熟度、認知思考的能力以 及社會環境的變動,而有特 定的發展目標以及可能遭 遇的困難和危機。

28 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將人生分為八個年齡發 展階段,每個階段有其心理的發展目標和 相對的心理危機。 兩者的關係建立在個體的能力和自我需求與對環境的要求、資源供給之間的平衡狀態。

29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八個階段

30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八個階段

31 在生命中最初、最平緩的發展階段之後,個體開始面臨一連串快速、多樣化的改變,其結果的好壞,與個體心理特質、所身處的文化、社會環境息息相關。

32 了解人生各階段發展的需求和可能性,相信是協助我們處理心理的危機和健康心理發展的第一步。

33 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人格特性和遇到問題的處理方法、抗壓性也不一
樣。 有些人的生長環境並不是很健全,容易形成較極端的個性;有些人性格比較叛逆,有些則是自卑,甚至會想毀滅自己。

34 青少年因自我認同的程度不同而產生許多結果,例如:「達到認同」、「延遲認同」、「過早認同」、以及「混淆認同」。

35 低自尊的人對自己處理挑戰性情境沒有信心,對於他人的需要不敏感,沒有意願去適應或改變生活情境,不會自我認同等。

36 有些會使青少年出現一些爆炸性或毀滅性的行為,例如自殺、吸毒或傷人,所以健康自尊的建立有助於排除青少年在心理發展時所產生的危機。

37 自尊的形成和父母、老師以及好朋友等關鍵人物緊密相連,不妨為自己訂製一份培養健康自尊計畫,循序實踐。
◎目標:藉由家庭成員的通力合作,塑造 健康自尊。 ◎時間: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永遠。 ◎實施步驟

38 1.建立良好的歸屬感: 方法: 每天兩次對家人說我愛你,用言語和行動表示 愛,讓家人懂你愛他們。 (2)在紙上列出自己的優點,貼在冰箱上,並經常 往上增加內容。 (3)跟家人一起吃飯,一起參與休閒活動。 (4)給家人傾訴時間,放下手邊工作,傾聽家人聲 音,不要隨便發表意見,不要嘲笑對方或奚落 對方。

39 2.學習技能,體驗成功 方法: (1)提升自己的求知慾,根據自己的興趣、年齡 和能力, 選擇適合的學習活動。 (2)和家人一起嘗試,不要過分顧慮活動過程中 的困難,多練習並學會自己克服困難。

40 3.學習奉獻,建立自尊 方法: (1)與家人一起討論,列出需對家人付出的項 目,請家人檢查和督促。 (2)舉行家庭會議檢討得失,學習與家人溝通 合作。 (3)從小事物開始做起,如照顧爺爺奶奶、參 加公益活動等。


Download ppt "第四章 愛的真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