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导航卫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范本尧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二〇一〇年五月
2
导航卫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一、前言 二、美国GPS导航卫星 三、我国导航试验卫星 四、我国区域导航卫星 五、我国未来全球导航卫星设想
六、结束语
3
一、前言 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天基无线电导航定位和时间传递系统,能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十多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全球的各个行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以及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撑。 当前世界上已成功建成了三个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 俄罗斯GLONASS导航系统 中国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正在建设的有二个卫星导航系统 中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欧洲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 计划发展的有两个卫星导航系统 日本QZSS准天顶增强系统 印度IRNSS卫星区域导航系统
4
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控制段和用户段三大部分组成。
由导航卫星组成的星座构成了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 导航卫星配合地面控制段完成测距定轨,接收上行导航数据,向用户发送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 导航卫星由卫星平台和导航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 本文着重介绍国外导航卫星和我国导航卫星技术发展状况。 由于篇幅和时间关系,本文对国外导航卫星仅介绍当前广泛应用、技术较先进的GPS卫星。
5
二、美国GPS导航卫星 GPS星座为Walker 24/6/1构型,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4颗卫星,呈非均匀分布,轨道面沿赤道以60°间隔分布,倾角55°,半长轴为26560公里的圆形轨道。 1978年发射首颗GPS卫星,1993年组网运行,至今已研制了两代共六种型号卫星:GPSⅠ、GPSⅡ、GPSⅡA、GPSⅡR、GPSⅡRM、GPSⅡF。 目前正在研发第三代GPS III导航系统,其卫星技术在不断改进提高。 GPS 导航卫星星座
6
GPSⅠ试验验证卫星 卫星为八面体长箱体构型(见图),设计寿命5年。 两太阳翼各由二块弧形板并联而成。
共有三个导航信号L1( MHz):C/A、P(Y)两个信号 L2( MHz):P(Y) 采用两台铯原子钟和两台铷原子钟。 导航电文存储容量 3.5天。 共生产了11颗卫星。 GPS I 卫星
7
GPSⅡ 第二代卫星 GPS ⅡA 卫星 卫星结构构型和GPSⅠ相同。 在GPSⅠ基础上改进: 设计寿命增加至7.5年
每个太阳翼各由4块平板并联构成(见图) 导航电文存储容量增至14天 在L1民用频率上采用了选择可用性(SA)措施和L2上反电子欺骗(AS)措施 共生产了9颗卫星。 GPS II 卫星 GPS ⅡA 卫星 卫星结构构型和太阳翼均与GPSⅡ相同 导航电文存储容量扩展至180天 星上电子设备采取防辐射加固措施 增设激光反射器,用于星地测距,提高精度 共生产了19颗卫星。
8
GPS IIR卫星 GPS IIRM卫星 卫星有较大改进: 卫星采用4边形箱体构型(见图)
每个太阳翼由两块板串联展开组成,可一次展开,提高了可靠性 采用镍氢NiH2蓄电池,提高了容量 具有UHF频段星间链路,180天自主导航功能,URE 7m(1σ) 采用新型高精度铷原子频标(3个):6×10-4/天 装有展开式核爆探监测天线 共生产了12颗卫星。 GPS IIR卫星 GPS IIRM卫星 卫星结构构型和太阳翼和GPSⅡR相同 在 GPSⅡR基础上改进: L1、L2频段上增加新的军用M码信号,提高安全性和保密性 增加新的L2C民用码,使民用接收机可进行电离层误差修正,提高定位精度 具有功率增加7dB功能 设计寿命10年 共生产8颗卫星。
9
GPS IIRF卫星 GPS II 系列卫星频码图 卫星结构为八面体长箱体构型(见图) 减少结构板数量,增大天线安装面积
布局优化,卫星背地板外单独建立4个蓄电池小舱 每翼由三块板组成,采用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提高了功率 增加新的民用频率L5( MHz) 改进型天线,以宽带专用单元取代L波段阵元 设计寿命12年 已生产了16颗卫星 GPS IIRF卫星 GPS II 系列卫星频码图 GPS IIRF卫星 结构图
10
GPS III 卫星 GPS卫星总装生产线 美国正在研制第三代导航卫星GPS III,预期将有多项改进和提高。 1、卫星设计寿命15年;
2、仍采用自身变轨方案,采用一箭双星发射; 3、定位精度:水平0.5m,高程1m; 4、授时精度:2ns; 5、增加L1C导航信号,MBOC(6,1,1/11)调制; 6、为与Galileo兼容互操作L5调制方式改为A1tBOC(15,10); 7、星间链路采用Ka频段; 8、点波束天线功率增强20dB; 9、采用锂离子电池,提高卫星功率; 10、自主导航180天,URE 3m; 11、具有星—星、星—地通信能力,100Mbit/s; 12、具有搜索及救援功能。 GPS III 卫星 GPS卫星总装生产线
11
GPS卫星发展历程 (1) 卫星 GPS I GPS II GPS IIA GPS IIR GPS IIRM GPS IIF GPS III
卫星构型 (长×宽×高) 八面体箱型结构 同左 四面体箱型结构 1.93×1.52×1.91 2.44×1.97×1.97 卫星重量 (kg) 1665 1816 2032 2065 2170 太阳翼 共2翼 每翼由2块弧形板并联构成 每翼由2块平板并联构成 每翼由4块平板并联构成 每翼由2块平板串联构成 共2翼,每翼由3块平板串联构成 功率(W) 1100W 硅太阳电池 1959W 2610W 砷化镓太阳电池 蓄电池 NiCd 镉镍电池 NiH2 氢镍电池 锂离子电池 射频功率 EIRP L1:27dBW L2:20dBW L1:28dBW L2: 22dBW L1: 28dBW L5: 32dBW 定位精度 C/A: 100m 50cm/s 385ns P(Y): 10m 20cm/s 100ns C/A(无SA): 50m, 100ns P(Y):同左 C/A(无SA): 20m 50ns P(Y): 10m 20ns M: 6m 10ns m 2ns 设计寿命 5年 7.5年 10年 12年 15年
12
GPS卫星发展历程 (2) 卫星 GPS I GPS II GPS IIA GPS IIR GPS IIRM GPS IIF GPS III
导航信号 L1: MHz C/A P(Y) L2: MHz P(Y) 共3个 同左 L1: MHz C/A P(Y) M P(Y) M L2C 共6个 L5C: MHz 共7个 同左, 增加L6 共8个 信号增强 无 7dB 20dB 信号调制 C/A: BPSK-R(1)* P(Y): BPSK-R(10)* 增加SA、AS 措施 BPSK-R(1) BPSK-R(10) M: BOC(10,5)* L5C: L1C: MBOC(6,1,1/11) A1tBOC(15,10) 扩频码位长 C/A:1023 P: ×109 Y:加密产生 M:加密产生 L2C:CM 10230 CL L5C: I 10230 Q 10230 L1C:10230 星钟 2 台铷钟 1×10-12/天 2台铯钟 1.5×10-13/天 1×10-13/天 3台铷钟 6×10-14/天 2台铷钟 5×10-14/天 星间链路 UHF频段 TDMA BPSK-R(5)* 测距精度 2ns 具有跳频功能 Ka频段 (23GHz) 点对点传输 自主运行 自主运行180天 URE 7m(1σ) 180天 URE 3m 注 R(1)* 码速率1.023Mcps,R(5)* 码速率5.115Mcps,R(10)* 码速率10.23Mcps BOC(10,5)* 副载波频率10.23MHz ,码速率5.115Mcps
13
GPS卫星主要技术特点 1. 采用简便成熟的一箭一星发射方式,卫星自带固体燃料发动机,加速入轨,技术继承性好,可靠性高。
2. 卫星平台采用常规、成熟继承性好的方案:采用中心承力筒+板式结构方案。 转移轨道采用自旋稳定方式,在轨运行采用三轴姿态稳定,单组元肼推进系统。 3. 太阳翼由二次展开并联式结构,改进为一次展开串联式结构,提高太阳翼展开可靠性。 4. 由硅太阳能电池改用砷化镓太阳电池,增加太阳电池功率。 5. 不断提高蓄电池容量,由NiCd电池改进为NiH2电池,GPSⅢ准备采用锂离子电池。 6. 测控采用常规USB体制,可靠性高。 测控下行遥测可选用两种速率:4000bps和400bps,当局部地区信号弱时,可采用低速率,增加信噪比,从而提高信号强度。 7. 测控和导航功能有机结合。 导航上行注入采用测控上行遥控功能完成。 卫星在轨运行阶段,测控停止转发测距信号,直接采用导航确定的轨道、位置信息,减少了导航的单独注入链路。
14
8. 增加测控覆盖区域,提高安全性。 采用了立体收发共用的测控天线(对地、背地天线和双锥体天线),可以提供连续的覆盖区。 9. 增加导航频段和导航信号,提高民用定位精度和兼容互操作性。 由2个导航频率、3个导航信号增加至3个导航频率、7个导航信号。 增加新的军用M码,军民频谱彻底分离,提高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 10.选用新的BOC信号调制体制。 11.不断提高星载原子钟的精度和稳定性,铷钟稳定度由最初的1×10-12/天提高至 5×10-14/天。 12.采用信号增强技术(增益7dB)。 13.采用星间链路和自主运行技术,提高测距精度和战时对抗能力(UHF频率)。 14.不断延长卫星寿命(从5年增至12年)。 15.不断提高系统定位精度(小于10m)。
15
GPS卫星技术发展的特点,值得我们在研制导航卫星时思考和借鉴。
16.多功能融合,综合型发展。 除导航功能外,兼有全球核爆监测功能、空间电子探测和电子侦察功能。 GPSⅢ还进一步考虑搜索与求援、通信等功能。 17.卫星逐步提升性能,星座平稳过渡、连续运行,不影响用户使用。 目前星座运行的就有GPSⅡA、GPSⅡR、GPSⅡRM、GPSⅡF 等几种型号卫星。 GPS卫星技术发展的特点,值得我们在研制导航卫星时思考和借鉴。
16
三、我国导航试验卫星 导航试验卫星由三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其中一颗在轨备份),分别定点于140°E、80°E和110.5°E(备份星)。三星分别于2000年10月、12月和2003年5月成功发射、运行,至今仍在工作。 可靠 导航试验卫星组成 卫星在轨工作示意图 卫星的构型和总体布局采用分舱模块化设计。 分为通信舱、推进舱、服务舱三个舱段,及天线模块、太阳电池翼模块。 东面板上装有一副S/L天线、一副通信C天线。 西面板上装有490N发动机。 南北面板各装有一副太阳电池翼。 对地板装有C频段全向测控天线和地球敏感器。 卫星外形示意图
17
卫星由结构、电源、姿轨控、推进、测控、热控、导航载荷和天线共8个分系统组成。
可靠 卫星组成框图
18
导航试验卫星主要技术性能 1.采用无线电测定体制(RDSS),具有定位、数字报文通信和双向授时三大功能。
2.定位精度:水平20m(无标校100m)高程10m。 授时精度:单向100ns,双向20ns。 报文通信:每次120个字,每小时54万次。 3.服务区域:我国及周边地区,沿海及太平洋部分海域(东经70°~145°,北纬5°~55°) 4.卫星重量:2320kg,其中有效载重168kg。 5.最大外形尺寸(在轨展开)X向:5.7m Y向:18.1m Z向:1.72m。 6.卫星功率:寿命初期:2049W 寿命末期:1688W 7.位置保持精度:东西±0.1° 南北±0.1° 8.工作寿命 8年 1. 卫星展开示意图
19
导航试验卫星主要技术特点 1. 采用继承性好、技术成熟的一箭一星发射方式,卫星自身变轨和定点。
1. 采用继承性好、技术成熟的一箭一星发射方式,卫星自身变轨和定点。 通信舱 推进舱 服务舱 太阳翼 对背地板 2. 卫星采用DFH-3公用平台成熟技术,结构由碳纤维复合材料中心承力筒和24块蜂窝夹层板组成的四边形箱体。箱体尺寸:2.2×1.72×2.0m,结构比为7%左右。 1. 卫星结构示意图
20
3. 采用先进的全三轴轨姿态稳定控制方式,即变轨机动及在轨运行均采用三轴姿态稳定方式。
3. 采用先进的全三轴轨姿态稳定控制方式,即变轨机动及在轨运行均采用三轴姿态稳定方式。 1. 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21
4. 卫星采用了先进的双组元统一推进系统,自带490N双组元发动机,加速入轨、定点。变轨机动和在轨姿态控制均采用一甲基肼(MMH)和四氧化二氮(MON-1)推进剂,提高了推进剂使用效率。
1. 推进分系统原理框图
22
5. 电源系统由两条独立供电母线组成,每条母线由太阳翼和蓄电池组供电,两条电源母线间可通过开关并联,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各母线采用顺序线性部分分流调节,光照期母线电压保持在42V±0.5V范围。
1. 电源分系统原理框图:
23
6. 两个太阳翼,每翼由三块碳纤维蜂窝夹层板串连展开组成,采用效率12%的硅太阳能电池。 7. 蓄电池采用45Ah容量的镉镍电池(NiCd)
6. 两个太阳翼,每翼由三块碳纤维蜂窝夹层板串连展开组成,采用效率12%的硅太阳能电池。 7. 蓄电池采用45Ah容量的镉镍电池(NiCd) 1.
24
8.有效载荷采用接收——放大——转发工作模式,即用户经上行L波段申请信号,星上L/S天线接收后,经变频放大,用C波段天线发给地面中心,地面中心经计算处理后,通过C波段发向卫星,由C天线接收,变频放大后,用S波段经L/S天线发给用户、实现定位。 可靠 有效载荷——转发器分系统原理框图
25
9. 下行发射功率大,首次采用具有自动电平控制功能的120W高功率行放。掌握了真空微放电、无源互调和温度控制技术。
10.首次研制了大型(2.6m×2.44m)L/S收发共用偏置反射面赋形波束天线,为适应卫星不同定点位置,具有大功率波束切换功能。 1. 天线示意图:
26
四、我国区域导航卫星 区域导航卫星由5GEO+3IGSO+4MEO混合星座组成。
4颗中轨道卫星(MEO)为Walker 24/3/1 星座的第一轨道面第7、8相位,第二轨道面第3、4相位,轨道高21528公里,倾角55°。
27
2007年4月已成功发射了一颗MEO卫星,已完成了多项在轨技术试验,卫星至今运行正常。
2010年1月成功发射了一颗GEO-1星,定点于东经144.5 °。目前已完成在轨测试,星上各系统工作正常。
28
区域导航卫星组成 GEO卫星 展开示意图 GEO卫星采用DFH-3卫星的改进型平台(DFH-3A),由8个分系统组成。 GEO卫星组成框图
29
IGSO、MEO卫星继承导航试验卫星平台技术,各由10个分系统组成。
MEO/IGSO卫星 展开示意图 IGSO、MEO卫星继承导航试验卫星平台技术,各由10个分系统组成。 MEO/IGSO卫星组成框图
30
区域导航卫星主要技术性能 1、IGSO、MEO卫星采用无线电导航体制(RNSS),GEO卫星则同时具有无线电导航(RNSS)和无线电测定导航(RDSS)定位功能,RDSS技术性能同导航试验星。 2、定位精度(RNSS) 平面:10m,高程:10m(东经75°~135°,北纬10°~55°) 平面:20m,高程:20m(东经55°~180°,南北纬±55°) 3、测速精度:0.2m/s 4、授时精度:单向50ns,双向10ns 5、卫星重量 GEO:3050kg(其中有效载荷重:350kg) IGSO:2300kg(其中有效载荷重:247kg) MEO:2160kg(其中有效载荷重:249kg) 6、外形尺寸(收拢状态) GEO:2.2×1.72×2.4m3 IGSO/MEO:2.2×1.72×2.0m3 7、卫星功率(EOL) GEO:2500W IGSO:2065W MEO:2005W
31
8、IGSO/MEO相位保持精度:±5° 9、工作寿命 GEO、IGSO、MEO卫星均为8年 10、RNSS工作频率 B1:15xx±xx MHz B2:12xx±xx MHz B3:12xx±xx MHz 上行L:13xx±xxMHz 11、导航信号及调制 共6个导航信号 B1、B2、B3:UQPSK (I:Q=x:x,x:x)调制 上行 L:QPSK 调制 12、码速率 B B B L I 支路 x Mcps x Mcps xx Mcps x Mcps Q支路 x Mcps xx Mcps xx Mcps x Mcps 13、信息速率 B1I、B2I、B3I: xx bps, LI:xxx bps B1Q、B2Q、B3Q:xxx bps, LQ:x Kbps
32
14、EIRP(dBW)
33
区域导航卫星主要技术特点 MEO卫星采用一箭双星发射,GEO、IGSO卫星仍沿用一箭一星发射,均采用490N双组元发动机自身变轨定点。
IGSO、MEO卫星平台充分继承DFH-3卫星平台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增设了天线舱;GEO卫星平台采用DFH-3A改进型卫星平台,卫星总高度(X向)增长400mm。 GEO卫星结构示意图
34
GEO卫星推进剂贮箱各增长200mm,增大了推进剂装载量。
IGSO、MEO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加偏航控制方案,使太阳翼对日定向,增加电功率;并具有磁力距控制姿态能力,可减少喷气次数,降低轨道干扰。 三类卫星均采用了USB测控和扩频测控体制。设置了一台USB应答机和二台扩频应答机,并增设了卫星背地面(-Z向)的测控天线,增加了系统冗余和可靠性。 测控原理框图
35
IGSO、MEO卫星增设了数管分系统,通过1553B总线对星上数据统一管理,并对电源、热控实行星上自主管理。
数管原理框图
36
GEO卫星采用了砷化镓和硅太阳电池联合供电方式,增大了供电功率,并首次采用了60AH的氢镍(NiH2)蓄电池。IGSO,MEO卫星采用40AH氢镍蓄电池。
三类卫星均采用RNSS体制,接收上行注入信号,经放大、解扩、解调,进行精密测距,完成注入信息处理,生成下行导航信息,并调制在B1、B2、B3频段上下发给地面,共有6个导航信号。 RNSS导航原理框图
37
GEO卫星除具有RNSS定位功能外,还保留了试验卫星RDSS的功能,使导航系统能连续平稳过渡。
在三类卫星上首次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高精度铷钟,满足频率精度要求,实现了高稳定的控温技术,保证了铷钟稳定的工作环境。 IGSO、MEO卫星增设了空间探测与激光测量分系统。具有空间环境实时监测,进行精密定轨和星地时间比对功能
38
五、我国全球导航卫星设想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开放的卫星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基本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区域导航基础上,增加MEO卫星, 由24 MEO+3GEO+3IGSO混合星座组成。24颗MEO卫星为Walker 24/3/1星座,三个轨道面,各8颗卫星均匀分布。 全球导航卫星星座示意图
39
全球导航卫星主要技术性能 1、定位精度: 重点地区 水平2.5m,高程4m
全球 水平10m,高程15m(与其他系统兼容使用:水平2.5m,高程4m) 2、测速精度:重点地区 0.1m/s,全球 0.2 m/s 3、授时精度:重点地区 10ns,全球 20ns 4、导航信号: a.与GPS L1C/Galileo E1频谱实现兼容互操作,增加B1C信号。 调制方式为MBOC(6,1,1/11),码速率1.023Mcps b.与GPS L5/Galileo E5频谱实现兼容互操作,增加B2b信号。 调制方式为Alt BOC(15,10),码速率10.23Mcps 5、自主运行:60天,定位精度50m 6、星间链路:UHF或Ka,测距精度0.3m 7、系统完好性要求:满足民用航空一类精密进近要求(完好性风险1×10-7/h) 8、GEO/IGSO具备报文通信功能,单次通信不少于120个汉字,容量增加至500万次/小时 9、MEO卫星增加搜索救援功能 10、卫星寿命:GEO/IGSO卫星12年,MEO卫星10年
40
全球导航卫星方案设想——MEO卫星 1、MEO卫星可以采用自身变轨和直接入轨两种方案。
2、自身变轨卫星在继承区域导航MEO卫星技术基础上,改进提高,采用一箭双星发射,卫星重量小于2200Kg,功率3000W。 自身变轨MEO卫星示意图(收拢状态) 自身变轨MEO卫星示意图(展开状态)
41
直接入轨MEO卫星示意图(收拢状态) 直接入轨MEO卫星示意图(展开状态) 3、直接入轨卫星需要研制MEO专用卫星平台,采用桁架+壁板式结构,可采用一箭双星或一箭4星发射,卫星重量小于1000Kg,功率3000W。 4、MEO卫星平台由结构、供配电、综合电子、测控、控制、推进、热控、自主运行8个分系统组成,有效载荷由RNSS导航、天线、搜索救援3个分系统组成,卫星共有11个分系统。
42
5、为提高卫星自主管理能力,设立综合电子分系统,完成整星信息综合和功能综合,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具有控制计算和逻辑处理,电源、热控的自主管理,遥测遥控和故障诊断与隔离等多项功能。
综合电子分系统功能框图
43
6、为提高供电效率,供配电采用S3R体制的42V全调节母线方案。采用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提高卫星电源功率。
一次电源原理框图
44
7、自身变轨MEO卫星推进分系统继承区域导航卫星推进分系统方案;直接入轨卫星改用常规单组元肼推进方案,系统更简化、安全。
8、自主运行分系统是新增分系统,完成星间测距、数据传输、全球测控、自主导航和故障诊断,由星间链路天线、测距和数据收、发设备、自主导航算法软件等组成,星间链路可以考虑UHF或Ka两种方案。 9、高稳定时频设备:采用高精度铷原子钟和高稳定度铯原子钟或氢钟。稳定度:3×10-12/s、5×10-14/d,漂移率:1×10-14/d。 10、控制、推进、测控、热控等分系统以及有效载荷方案与区域导航卫星基本相同。
45
全球导航卫星方案设想——GEO/IGSO卫星
1、卫星均采用自身变轨方案,一箭一星发射。 2、卫星均采用DFH-3B增强型平台,结构由碳纤维蜂窝结构中心承力筒和蜂窝夹层结构板组成。 GEO卫星重量小于4600Kg,功率6800KW。 IGSO卫星重量小于4200Kg,功率6200KW。 GEO卫星示意图 (收拢状态) IGSO卫星示意图 (收拢状态)
46
3、IGSO卫星平台由结构、供配电、综合电子、测控、控制、推进、热控、自主运行8个分系统组成,有效载荷由RDSS导航、RNSS导航及天线3个分系统组成,卫星共有11个分系统。
GEO卫星上还有用于站间时间同步、差分广播用的通信转发分系 统,共12个分系统组成。 4、GEO/IGSO卫星中的综合电子、测控、控制、推进、热控、自主运行以及RNSS导航等分系统方案与MEO卫星基本相同。 5、GEO/IGSO卫星供配电采用S3R体制的100V全调节母线方案,可减少线路损耗。 6、为了提高报文通信容量和降低用户机发射功率,GEO卫星RDSS天线口径增大至Φ2.4×3.2m,IGSO卫星RDSS天线口径增大至Φ4.2m。
47
六、结束语 我国已成功发射了3颗北斗导航卫星,建成了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并已成功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各个部门。近年来又成功发射了MEO和GEO区域导航卫星,具有RDSS和RNSS导航能力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也正在建设之中,卫星导航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和国外的卫星导航系统、先进的导航卫星相比,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远不能满足广大用户需求。为了尽快建成我国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们还必须自主创新,及早开展导航卫星核心技术的攻关,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要尽快研制长寿命、高可靠的DFH-3B公用卫星平台,满足GEO/IGSO导航卫星要求;研制集成度高、重量轻的MEO直接入轨卫星专用平台;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我们要尽快突破星间链路、自主导航、高精度高稳定性原子钟以及大型展开式功率增强天线等项关键技术;要采用先进的导航信号生成和调制技术,满足系统间的兼容操作要求;大幅提升定位精度和导航系统的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并迅速实现关键部件和元器件的国产化。 我们坚信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的、高精度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必将建成。
48
谢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