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宗教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宗教改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宗教改革

2 3R运动: 地理大发现 Recovery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宗教改革 Religious Reformation

3 教学目标 1、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 2、德国、瑞士和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特点 3、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

4 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 、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
新兴资产阶级发动, 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的响应, 个别君主的支持, 部分下级贵族的投入。

5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关于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直到20世纪初叶,基督教世界对这场运动仍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它是一次宗教热情的突然爆发,一些品行高尚的神学家对教皇腐朽的统治和受贿大为震惊,因此为了神圣的信仰要自己另建独立的教会,向真心诚意要当真正基督教徒的人传授上帝真正的福音。 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是一场可恶又可憎的反叛,一些卑鄙的人贪婪地想攫取本该属于教会和圣母的教产,便搞起这场阴谋。这些显然是从宗教本身去找原因,并没有揭示事件的本质。

6 1、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和异端分子的挑战 “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破,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7 圣事分七种:洗礼、坚振礼、忏悔礼、圣餐礼、婚礼、授职礼、油膏礼。
洗礼是洗刷掉人生前罪孽的污物;坚振是成年时正式宣誓坚定信仰;忏悔是坦承罪行和赦免悔悟了的罪人的罪行;圣餐是显示基督拯救人类的恩典;婚礼是在上帝许可下的神圣结合;授职是接受上帝赋予的神职权力;油膏是以神灯之油去除世间的罪孽,以便入天堂。教会僧侣因继承了使徒彼得的钥匙的权力,才有权威与上帝合作宽恕人们的罪孽,主持神圣的圣事。除僧侣外,任何人都不能主持圣事。

8 奥古斯丁主义体系的基本点是存在着一个时刻控制着宇宙间全部活动的全能全知的上帝。该体系认为,人不仅有原罪,而且人性本身是堕落的,人不可能靠做善事得救,只能完全依靠上帝的恩典使其不致犯罪,并依靠上帝决定他死后的命运。只有按照上帝的旨意决定那些命中注定得永生的人才能获得天堂。这个体系把人的命运完全交给神支配,这就意味着没有必要由一个有组织的教会来行使上帝职能。因而,奥古斯丁主义成了改革者否定教会职能,推翻教廷统治的有力武器。

9 异端 12世纪法国阿尔比派 14世纪英国约翰·威克里夫运动。 提出简化宗教仪式,用英语做礼拜,建立不受教皇控制的英国教会。

10 倡导改革运动,在捷克创立了西方第一个摆脱罗马控制的民族教会。
15世纪捷克胡司运动 倡导改革运动,在捷克创立了西方第一个摆脱罗马控制的民族教会。

11 神秘主义 认为宗教信仰是人的一种内心活动,须以圣经为权威,注重个人对圣灵启示的直接体验,不重视教义和外在权威;
主张简朴清贫的生活,净化社会; 他们的活动不局限于修道院,而是广泛活动于社会、家庭和学校,拥有广泛社会基础。

12 2、罗马教廷的控制和各国实现教会民族化的开始
14、15世纪,西欧各国先后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以共同语言、共同的文字和共同的民族意识为特征,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并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天主教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天主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西欧各国利用教皇权衰落的时机开始了摆脱教廷的控制,以实现教会的民族化,15世纪西欧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出现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必备条件。

13 首先,西欧国家的民族意识的增长。自从15世纪以来,意大利以外的许多民族中间不断增长着一种独立精神,他们认为自己的民族生活与众不同,反对任何外来的干涉。他们倾向于把教皇看成是一个外国人,本应无权干涉本国事务。而教皇偏偏拥有传统的干预权。因此,不断增长的民族意识与教皇不愿放弃的干预权之间矛盾冲突日益尖锐,这就是使宗教改革具有民 族性的原因。

14 其次,专制君主制的兴起。随着15世纪王权的加强,统治者要求绝对权威的结果必然是反对罗马。任何专制君主都不能容忍自己长期无权控制宗教事务。只要在他的
领地内存在两种管辖权,他就不可能成为专制君主。

15 再次,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建立适应本阶级需要的教会。罗马教会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已变成一个机构臃肿、神职人员队伍庞大,因而开销巨大的教会组织。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教会已日益成为社会不堪重负的包袱。因此,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抛弃这个包袱,建立一个能够为其利益服务并能被其控制的教会。

16 姜守明:《欧洲宗教改革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南京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修海涛:《德国宗教改革的起因》,《世界历史》1982年第6期。

17 3、教会的腐败、搜刮和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 的要求)
教会弊端:(1)不学无术,腐化堕落。英诺森八世有8个私生子,巴黎圣母院的教士把自己的住处变成赌场。意大利的教士竟达到与医生合谋毒死病人以侵吞病人财产的地步 。 (2)出售教职。15世纪的教职,总是出售结出价最高的人。据估计,教皇利奥十世出售了二干多个教职,平均每年可得一百多万便士的收入。这一弊端导致买得教职者利用职权勒索教徒。(3)出售宗教特许。最通常出售的宗教特许是可以免受禁食或婚姻法束缚。例如,只要付一个金币,嫡系表兄妹就可获准结婚。

18 愚人船   荒宴中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他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糕点。

19 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的问题。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艺术、音乐和戏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20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21 (4)祟拜圣物。教会长期进行崇拜圣物的迷信宣传,说什么凡是圣子、圣母、圣徒身上的东西和用过的东西,对任何接触过和看过的人都有一种治疗和保护作用。所谓崇拜圣物成了教会勒索信徒的重要方式。据人文主义思想家伊拉斯谟说,欧洲教堂所拥有的从所谓真的十字架上取下来的木片.足够造一艘大船;耶酥骑的那头毛驴至少有5根小腿骨在各地展览;被同时发现的施洗约翰被砍下的头颅有12颗之多。

22 (5)出售赎罪券。 “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

23 我们抛弃一切来跟随你。但是教皇们却为他置了土地、城市、贡品、赋税,整整一个王国作为家产。他们为了保存这一切,怀着对基督的热爱,不惜使用刀枪,使基督徒流血。他们以为当他们将所谓的敌人撕成碎片时,这是使徒身份捍卫与基督结成夫妻的教会……《愚人颂》

24 教会的许多清规戒律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世俗君主和贵族则觊觎教会的财产; 民众普遍地反对教廷征税。

25 4、宗教改革的发生,也得力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理论依据)
“他们目不识丁,却因此把不读书看成最大的虔诚。他们在教堂里像叫驴一样高声朗读圣诗时,只记住它的词句,并不了解是什么意思”。“基督教会是在血的基础上建立的,依靠血而扩大的。” 林中泽:《略论德国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26 宗教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反对天主教会的封建经济剥削和精神统治,改革封建主义的传统教会体制及其宗教生活形式,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的宗教制度与宗教精神;
二是剥夺罗马教皇对欧洲世俗政治的控制和扫除各封建诸侯割据势力,变革欧洲中世纪以来形成的那种由封建教会支配的政治体制,加速欧洲各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统一君主制王权的建立,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

27 二、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 1、宗教改革前德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1)经济的分散(不平衡)
①商业。当时汉萨同盟虽已日益衰落,但由意大利到北欧的商道仍要通过德国,这样在商道附近,在波罗的海南岸和多瑙河、莱茵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城市,其中大中城市20多个,多是有名的贸易中心,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当天往返于附近的城镇,因此德国的商业仍然相当繁荣。

28 ②工业。德国的农奴制度十三、十四世纪开始全部消失,农民事实上成了自由的人,但同时农民中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大批无地、少地的破产农民为社会所迫,成为雇佣工人,于是一些大银行家乘机雇佣工人和购买设备,按资本主义方式组织生产。德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在工业中,采矿、冶金、纺织、印刷部门发展最快,出现了分散型甚至少数集中型的手工工场,其中银矿开采和冶炼技术的进步尤其突出,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们采用畜力牵引水泵抽出井下的积水,可开采200米或更深的矿藏,发明从银和铜铅共生的矿石中炼银的新技术,这些技术突破使银产量大增,成为欧洲白银生产大国,直到十六世纪六十年代美洲白银大量涌入欧洲后这种局面才逐渐改观。

29 ③农业。德国的农业发展也很快,耕地面积增加了,广泛种植酒花、葡萄、亚麻、大青(一种蓝色染料,也可入药)等经济作物,形成了一些专业区,如酒花主要产在北方,亚麻产在奥格斯堡、科伦一带,大青主要在爱尔福特附近。当时不论粮食生产、种植经济作物,还是经营畜牧业,都广泛实行分成制,农民得把收获物的1/3到1/2交给封建主。这种制度是由封建地租到资本主义地租的过渡形式,它的出现,为德国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0 德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和分散性,突出表现在:
第一,农业远远落后于工商金融业。广大农村经济发展与工商业城镇经济差距十分悬殊。自然经济对农构的统治状态较英、意、法、尼德兰等国为严重。 第二,各城市商业同盟只关心国外贸易,不关心国内贸易;只关心本同盟的贸易圈,排斥其他同盟的商人,甚至相互为敌。加上政治上的分裂加重了经济的分散性,都导致德国统一的国内市场无法形成。

31 (2)政治的分裂 德国政治分裂主要表现为:全国封邦林立共有一个皇室封邦、七个选帝侯国、十几个大诸侯国、二百多个小诸侯国.上千个帝国骑士领地,上百个独立的帝国城市。所有大小诸侯在其邦国内部独立拥有全权和实行专制统治,从而造成封建混战、关卡林立、货币繁杂。 经济的分散性不平衡性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国家的分裂,使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32 (3)教会的掠夺 罗马教廷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德国的压迫和剥削,加深了德国的政治分裂和经济负担,加重了中下层人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干涉德国内政,离间神圣罗马皇帝和德国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极力使德国统治阶级成为罗马的最忠顺的奴仆。教会占有德国大部分最肥沃的农田,在经济上直接剥削德国人民。教会在德国征收的各种税收额远比在其他国家高,教会的弊端给德国带来的灾难也比大多数欧洲国家多得多。教皇每年在德国搜刮走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国税收入的好几倍。因此,德国便获得“教皇的奶牛”绰号。

33 (4)阶级斗争尖锐 阶级关系复杂,斗争激化,表现为四组社会矛盾对立: 新兴资产阶级、城市平民与僧俗封建贵族; 广大农民阶级与封建主阶级; 没落骑士阶层与大中封建主阶层; 教会低级僧侣与高级僧侣。

34 在统治阶级中,最有实力的是诸侯,即上层贵族,他们在自己领地内享有收税、铸币、司法特权,并且拥有常备军,可以自行宣战媾和,他们对上要求分权,对下则实行集权,迫使城市和骑士服从其统治,实际上享有独立王国君主的权力,他们是德国分裂割据的罪魁祸首,也是革命的对象。

35 低级贵族即骑士,大部分靠为诸侯服务维持生活,但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步兵作用的增大,火药武器的改善,使得骑士变成了多余的阶层,他们既有不满诸侯专权、要求驱逐教会势力、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国家的良好愿望,也有要求统一后德国实行贵族民主制、提高骑士地位并保存农奴制的落后、反动主张,可是由于他们经常洗劫城市,抢劫来往商旅,不断与城市发生纠纷,因此,他们的主张得不到农民和市民的支持。

36 僧侣分成了两个极不相同的集团, 僧侣上层组成贵族集团,包括主教、大主教、修道院长等,他们是大地主,其中许多人也是诸侯,他们不仅用世俗诸侯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手段压迫和剥削人民,而且利用宗教迷信压榨人民(如驱逐出教、贩卖赎罪券等),除剥削一般租赋外,还抽取什一税,因而这个集团也是德国社会各阶层和阶级强烈痛恨的对象。 僧侣下层组成平民集团,包括城乡传教士,他们收入微薄,生活困苦,与下层人民接触最多,得到了人民的同情,其中许多人往往参加了反封建斗争,有的成为农民运动中的宣传家和领袖。

37 城市的阶级关系也有很大变化,城市贵族是城市的特权阶级,他们把持城市政权,控制城市的经济命脉,用各种方法剥削城市劳动人民和属于城市的农民,他们政治上站在诸侯一边。
市民阶级人数较多,有富裕的手工业者、商人和新兴的手工工场主,并且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但德国的市民阶级还不成熟,多数只关心地方利益,激烈反对高级僧侣,要求废止其审判权和免税权,少数激进分子则要求建立“廉俭教会”,实行国家的中央集权。城市平民的成分比较复杂,有破产的行会师傅、帮工、奴仆和无业流浪者,他们是没有财产、没有任何权利、不属于任何公认等级的下层居民,因而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农民战争爆发后他们积极支持或参加农民战争。

38 农民是人数最多和受苦最深的阶级,本来十三、十四世纪德国农奴制已消失,农民事实上成为自由的人,但后来随着德国南部莱茵河畔城市的迅速发展,这里的封建主羡慕城市贵族的豪华生活,迫切需要金钱,而钱只有农民能供给,于是开始对农民进行新的压迫,除向他们勒索货币地租和苛捐杂税外,还竭力增加地租和徭役,力图把自由农再度变成依附农,将依附农变成农奴,把公有的马尔克土地变成自己的土地。 “吹鼓手汉斯”“鞋会”“穷康拉德”

39 这样,在德国,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而在这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教会封建主同德国民族之间的矛盾成为一切社会矛盾的焦点。
教会封建主首先是大家痛恨的对象,德国由于政治分裂,罗马教会势力特别大,它每年从德国搜刮和劫走大量财富,人称德国是“教皇的乳牛”,是罗马最忠顺的奴隶,因此,在德国,反对罗马教会的斗争往往就和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密切相关,它激发了民族意识,使革命较早成熟,从而爆发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即路德的宗教改革和1525年的伟大的农民战争。

40 英法 自上而下 温和型; 德国 自下而上 激烈性、尖锐性和对抗性。

41 德国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止于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缔结。共38年。大体分两阶段:
第一阶段(1517—1525)为运动兴起和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1525—1555)为运动的高潮与分裂并演化为宗教战争时期。

42 2、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的开始 (1)兜售赎罪券Sailing the Indulgences

43 (2)路德的发难 《九十五条论纲》 95 theses (《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

44 “赎罪券能并且仅仅能免除教会的惩罚;教会能免除教会所加的惩罚,不能免除上帝所加的惩罚”
“赎罪券绝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权作此赦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帝” “赎罪券不能赦免上帝对罪过的惩罚;那种权力也仅仅属于上帝自己” “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勿须赎罪券就得到上帝的赦免;不需要用赎罪券,基督要求每一个人做这种真正的悔改。” 《九十五条论纲》

45 路德坚决拒绝放弃所发表的主张,他理直气壮地说,“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的说服我(我不信任教皇,也不相信总议会,因为他们时常错误,也自相矛盾……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作。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最后他郑重宣布 :“我不能移动,这是我的立场。但求上帝帮助,阿们。”

46 《九十五条论纲》很快被译成德文,争相传抄和印刷,两周内传遍全德国,一个月内传遍西欧。当时有人形容说:“它飞传整个基督教世界,好像天使传送它们。”全德国都拥护路德,把他看成领袖,是上帝委派他来粉碎教廷专横伪善的权力。

47 (3)莱比锡辩论 教会的权力不是神授的,教皇不是上帝的代表,教会的基础是耶稣而不是教皇奠定的,信徒不服从教皇也可得救,康士坦茨宗教会议宣布胡斯为异端是错误的,因为胡斯的许多主张是基督教的真理。路德公开为胡斯翻案、否认教皇和宗教会议无上权威的行动,标志着他已经和罗马教皇正式分裂,同时也使他声望大振,教皇在德国的特使在一份报告中说:德国的形势十分严重,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十分之一的少数则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48 (4)路德的宗教政治纲领 1520年,路德先后发表了三篇重要文章《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书》、《论基督徒的自由》、《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后两篇文章是路德的宗教纲领,前一篇则是政治纲领,也是德意志的独立宣言,书中号召德意志贵族联合起来,反对教皇,解放德国,要求停止向罗马缴纳教会税,结束罗马任命德国主教的权力,除加冕礼外教皇没有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权力,取消皇帝吻教皇脚和为他扶缰引马的规定,减少节日等,但路德的要求仅停留在独立上,对消灭诸侯割据实现统一却只字不提。

49 宗教纲领 A.核心是“因信称义” (“唯信称义”、“唯信得救”)justification by faith即灵魂得救在于内心信仰,认为人要得到上帝的拯救,只能依靠自己的信仰,人们不必通过教会或神职人员,便可直接与上帝相通,从而否认了天主教会的中介作用。 B.圣经高于一切。认为宗教真理的唯一来源是圣经而不是教皇和教会,否认了教皇的绝对权威。

50 天主教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要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复杂的圣礼,做“善功”“赎罪”。为了聚敛钱财,教会发明了出售“赎罪券”的方法。即因行称义”
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即“因信称义”。

51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 宗教理论的意义: ① 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最高权威论、圣礼得救论、教士特权论。打碎了罗马教会强加在广大教徒身上的枷锁,把信徒从封建宗教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他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教会高于国家的天主教思想。 ② 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人的思考和意志,将人的个性体现在信仰之中。因而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中的具体反映。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这促进了西方文化中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的发展。

52 在路德因信称义的潜台词里包含着解放人的个性的革命主张。它从神学角度论证了宗教的和现实的人身依附的不合理性。
      ——罗竹风《宗教通史简编》

53 C.建立廉价教会,反对教会拥有土地和其他财产,主张废除教阶制和繁缛的宗教仪式。
路德提出“人人皆僧侣”的原则,认为凡受过洗礼的人都可担任神职。有信仰者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他认为七种圣事中,只有洗礼和圣餐算得上是真正的圣事,可以保留;教会没有理由进行繁琐而铺张的圣事。进而教会法规也没有存在的理由,僧侣可以结婚和还俗;因此,路德主张建立没有教阶制度、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的“廉价教会”,这是符合社会中上层,特别是资产阶级要求的。

54 政治纲领 主张建立德意志“民族教会”。路德否定教皇权力的神授性质,反对神权至上,主张君权至上,君权神授,君权高于教权。他甚 至号召:“反对教皇,解放德国”,建立德意志世俗君权控制下的民族国家和民族教会,不向罗马教廷纳宗教税。君主有任命神职人员和处罚任何僧侣的权力。 在各方面彻底断绝与罗马的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民族经济的愿望。

55 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性质 A.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市民资产阶级隐蔽在宗教外衣下的反封建思想意识。路德的 “因信称义”的核心是市民资产阶级宗教个人主义的思想,它在信仰上帝的前提条件下,承认个人的力量、权力和价值;路德要求宗教领域里的信仰自由和信徒间的平等,是反对封建依附关系的新思想;路德公开反对教皇的神圣权威,提出圣经是最高权威,以及个人有研读圣经的权力,这些思想为建立民族教会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民族思想萌芽的具体体现。路德的新教蕴藏着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56 李成德:《路德新宗教观的形成》,《河南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7 B.路德的宗教思想反映了包括市民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的反封建要求,但是,它并不是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因为路德提出的信仰平等的观念,只是信仰上的平等,并不能导致政治上的平等;路德经常使用“自由”一词,并不是资产阶级自由观,仅仅是指哲学上的自由,即所谓“自由意志。”他也没有正确认识到理性的重要作用。 袁庆和:《试论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黄石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58 C.与加尔文主义相比较,路德主义是世俗封建势力反对教会封建势力的理论武器,而加尔文主义则是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根本大法。路德主义是在为诸侯封建政权对抗教会封建政权提供理论武器,同时还要为被统治阶级之驯服于统治阶级制造精神鸦片。而加尔文主义则是为资产阶级实行社会变革寻求上帝的支持,还要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一种新的道德观念、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傅雁南:《路德主义与加尔文主义——两种不同功用的宗教理论》,《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2期。

59 (5)沃姆斯帝国会议 1520年9月,教皇发布了开除路德教籍的“破门令”,路德也针锋相对,于12月10日在维登堡当众焚烧了教皇的命令。1521年4月,教皇又勾结皇帝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召开帝国会议,要路德前去认错。但路德在会上宣称:“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外,我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后退,因为我们决不违反我们的良心。”

60 (6)翻译《圣经》,颁布《奥格斯堡告白》 1543年德语圣经问世。 海涅认为他创造了德语,动摇了教会统治地位。 1530年6月15日颁布《奥格斯堡告白》,系统阐述了路德教的理论,标志着路德教的初步形成。 1546年1月23日在外出处理宗教纠纷中病倒,2月病逝。

61 路德教派迅速传播的原因: P49第三段 胡玉娟:《拯救信仰——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62 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活动的评价: A.尽管路德在国内反封建斗争中具有叛卖的污点,但从这一革命运动的全部内容来看,路德可称得上是一位划时代的系统的宗教改革思想家和实践家,是对德意志民族作出了贡献的早期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政治思想家和爱国者。路德适应时代的需要,代表新兴的市民资产阶级,系统地提出了以“唯信得救”为基础的全面改革思想。将人文主义寓于神学思想之中,彻底摧毁了教皇维护封建制度的理论支柱。路德把对罗马教会的批判与政治、社会和经济的要求联系起来,提出了反对罗马教皇,实现民族独立为核心的爱国政治纲领。

63 路德政治纲领的根本特点是只反对外部封建势力,并不反对国内的封建土地制度和政治制度。他主张依靠国内封建主驱逐罗马教皇的势力,而无视社会下层的力量。这就决定了他反对农民战争的政治态度,这是他一生中的污点。
于可:《关于马丁·路德评价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83年第6期。

64 B.路德一生的活动确有一些是值得肯定的,如他酝酿了宗教改革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发展等,但也有不少应该揭露和批判,如他维护诸侯的利益,背叛人民等,因此对这样的人物,不应给以过高评价。
他不是“封建主义社会崩溃和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这场变革的开拓者”,只不过是宗教改革的引发者,因为他从未想到对现存社会作根本的、制度上的改革。 袁庆和:《试论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黄石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65 3、托马斯•闵采尔的宗教改革 宗教纲领 信仰得救,即“信仰来自理性”, 天国不是来世而是现世,理性高于《圣经》,进而淡化《圣经》,具有泛神论倾向。

66 他认为天主教宣传“赎罪说”,是给“破房子刷白粉”,破房子应拆掉重建,不能刷白粉;路德不敢把信仰解释成理性,他却认为信仰就是理性,甚至基督教讲得玄而又玄的圣灵也是理性;他说天堂不在来世,就在此生,信徒的使命就是在现世建立天堂;上帝的意志就是不为自己而为社会谋利益,那些为私利而损害社会的富人和剥削者才是不敬上帝的人。 他的理论比路德走得更远,实质上是在基督教外形之下传播着一种泛神论或无神论思想(恩格斯的评价)。 人人都有理性,也就可以有神性,都可以升入天堂。

67 政治纲领 复兴早期基督教公社的原则,强调公有与平等,主张废除私有制,用暴力手段实现社会变革,建立人间天国,与空想社会主义有相似之处。

68 政治纲领也接近于共产主义(恩格斯的评价),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不是指科学共产主义,而是指闵采尔隐隐约约想要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高高在上和社会成员作对的国家政权的社会。
他的共产主义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有所不同,其独到之处在于明确地认识到财产公有是改造社会的基础,他认为实现公有制的基本前提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消灭诸侯割据,他说:德国不应再有诸侯贵族,因为贵族的巢穴是“强盗窝”。 总之,闵采尔的思想是十六世纪最进步的思想。

69 闵采尔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比较 马丁·路德的锋芒所指是传统的宗教秩序,局限于信仰领域和非暴力的宗教运动。
闵采尔的理论则从信仰领域延伸至世俗领域,其锋芒所指是现存的社会秩序,倡导激进的政治革命和诉著暴力手段。 两者均有反封建的性质,只是前者维护私有制,体现资产阶级的要求,后者反对私有制,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

70 4、德国农民战争(1524——1525或1526年) (1)时间:1524——1525年。
(2)战争中心:士瓦本、法兰克尼亚、萨克森和图林根。

71 (3)发展阶段: ① 1524年夏,士瓦本南部的农民首先举起了义旗,他们宣布要消灭除皇帝外的一切统治者,并以《书简》的形式提出纲领:号召人民团结起来,用和平的手段或暴力解救自己脱离苦难,其基本思想是打倒现存统治阶级,由普通人掌握政权。 然而革命领导权被温和妥协派掌握后,他们和士瓦本司令官特鲁赫泽斯达成停战协议,并在门明根拟定了和敌人谈判的“十二条款”。它主要反映富裕农民利益,只要求废除农奴制和什一税,限制地租、徭役等,没有提出没收地主土地问题。调子也比“书简”温和得多。特鲁赫泽斯乘机于利用起义军内部的矛盾于1525年4月底反击,击溃了士瓦本地区的农军。

72 《穷康拉德》战歌 我穷康拉德,我就在这里! 在田野,在丛林。 钢盔亮晶晶,盾牌清又净, “草鞋”伴英雄! 诸侯并教皇,一对瞎眼睛,
我自设法庭,判领主死刑。 圣经,就是我的命令! 我穷康拉德.我就在这里! 猛刺吧,长矛! 横扫吧,棍棒!

73 ② 1525年3月末,法兰克尼亚爆发了新的农民起义,规模最大,斗争也最激烈,这一地区有许多中、小城市,市民力量较强大,他们参加起义后,逐渐把起义纳入了自己的政治轨道。1525年5月,他们在海尔布琅农军会议上提出了“海尔布琅纲领”(帝国改革纲领)要求在德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改革教阶制度,取消诸侯的一切“同盟”,纲领还明确规定要统一度量衡、统一币制,取消一些苛捐杂税,保护商路安全,允许农民赎卖封建义务等。

74 这个纲领反映了不同阶级的要求,并正确提出了统一德国的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种纲领很难立刻实现。正当起义者为此纲领辩论时,镇压了士瓦本起义后的特鲁赫泽斯率军赶来,市民立即为敌人打开了城门,法兰克尼亚的农民起义很快被镇压。 图林根和萨克森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策源地,群众都站在闵采尔一边。1525年3月,缪尔豪森的平民、矿工推翻贵族政权,成立自己的“永久会议”。建立了革命政权,闵采尔成为负责人。不久,整个萨克森、图林根地区都爆发了农民起义。从而把德国农民战争推向顶点,但由于起义者缺乏武器和训练,闵采尔本人缺乏军事经验,因此很难抵抗诸侯军队。起义队伍也很快被敌人消灭。

75 闵采尔临行前说:“忏悔?决不!世界上的一切都应当归公,千年天国定会实现!”

76 一次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反封建农民战争。
(4)战争性质、失败原因、意义? 一次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反封建农民战争。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市民阶级的背叛(路德号召,无论是谁,只要力所能及,就应该把反叛者“戳碎、扼死、刺杀,象打死疯狗一样。);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意义:沉重打击德国天主教会势力;打击了封建贵族,特别是骑士;农民战争的经验教训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77 (5)农民战争后的德国状况: ①有十万以上的农民被杀戮,南部地区的农民重新陷入领主统治,农奴制也死灰复燃,北部和易北河以东的自由农民都降到了农奴的地位,负担无限制的徭役、赋税,生存条件更为艰苦。 ②市民虽然背叛了起义,但并没有得到好下场,城市贵族的统治被恢复,城市特权也被剥夺,市民阶级不得不向诸侯支付巨额赔款,更严重的是农奴制的普遍恢复和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德国工商业衰落,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 ③诸侯是唯一从农民战争失败中捞到好处的集团,他们夺取了天主教会的财产,加强对城市和农民的压榨,势力衰弱的贵族不得不听从诸侯的摆布。

78 路德的宗教改革,也蜕化为诸侯的工具,1530年,路德亲自审定由亲信向奥格斯堡帝国会议提出路德教的系统理论(《奥格斯堡告白》),告白认为基督教各派都是基督的战士,应当相互宽容,这标志着路德教已变成了庸俗市民的官方宗教,在路德教会里,诸侯代替教皇成为教会的首脑,因此诸侯的政治、经济、宗教权力,在战后都大大加强了。

79 (6)德国宗教改革与农民战争的关系 联系:宗教改革是德国农民战争的序幕,农民战争是宗教改革运动的第二阶段。 区别:各有本身的线索、人物和阶段性的两个运动。德国的农民战争是在贫苦的农民和城市贫民的领导下,以反对封建压榨和剥削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而宗教改革则是由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所领导,其主要目标是建立民族的廉洁教会。 刘明翰:《关于德国农民战争史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85年第2期。

80 朱孝远:《1520—1526年德国基督教社区宗教改革》,《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近年来,宗教改革史研究走上了细致描写和系统分析的轨道。在所有的宗教改革流派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下层市民和农民的宗教改革。这种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基督教社区”,以便“首先考虑上帝的荣耀,其次考虑公共利益”。盖斯迈尔说:“你们要消灭和驱逐一切不敬神者,因为他们歪曲上帝之言,压迫平民百姓,危害公共利益。”“你们将建立一个完整的基督教秩序,在任何事情上它都以上帝的圣言为基础,并完全以此来行事”。德国历史学家布瑞克把这种改革定名为“社区宗教改革”,并且认为这是一条由普通人推动、至下而上、通过社区、议会、共和国三个步骤来建立近代国家的道路。

81 侯树栋:《城市与德国农民战争》,《安徽史学》2001年第3期。
仅从“乡村”或“农民”的角度认识德国农民战争是很不全面的,城市与德国农民有密切联系,或者说,德国农民战争有鲜明的城市特征。 16世纪初,德意志很多城市在宗教改革和农民运动的影响下爆发了市民运动,它们与农民运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普通市民构成德国农民战争中一支重要革命力量。同时,市民斗争也有自己的特点。城市与德国农民战争的密切联系反映了当时特殊的城乡关系,这种关系使得某些城市当局出于城市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农民战争采取了不同于封建诸侯及领主的对策。

82 5、路德教派的确立 1555年缔结《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即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信仰,这使路德教取得了合法地位。

83 三、加尔文教与瑞士的宗教改革 1、慈温利 1523年《六十七条论纲》 1527年新教州组成“基督教城市联盟”,天主教州组成“基督教同盟”
苏黎世——日内瓦

84 2、加尔文 1536年《基督教原理》 《教义问答》 《论教会改革之必要》 对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 来说,更多是一个摧毁者 ,而加尔文则更多是一个 建造者。

85 (1)宗教改革思想 ①《圣经》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教会和国家的权威也只能来源于《圣经》,他认为“信仰耶稣即可免罪” 。 ②提出了“预定论”(或称“先定论”) (Predestination)的神学学说。 A.“天命”:应把上帝的意志看作是绝对永恒的天命; B.“挑选”:按照原罪理论,人们从头到脚都被祖先所犯的罪所束缚。然而,上帝注定了一些人永远得救,其余的人则罚下地狱受折磨。即选民注定得救,弃民注定沉沦;

86 C.“呼召”:上帝的神圣决定秘而不宣,但每个人在现实中能体会到上帝挑选的迹象,人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是上帝选民与弃民的标志。得救也就是经过百折不挠的奋斗所取得的事业上的成功。
③实行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主张大力简化教会组织。圣事只保留圣餐礼和洗礼,大力减少神职人员,突出长老地位,神职人员一律由信徒选举产生。 这符合资产阶级廉俭教会的要求。反映出资产阶级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的要求。

87 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
“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88 加尔文的预定论后来被他的追随者们发展成一种和中世纪禁欲主义有着本质不同的“世俗禁欲主义”,即主张在世俗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积极的控制,勤于赚钱、俭于消费,用自己世俗事业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信仰,来为上帝增添荣耀;而倘若一个人有靠自己的职业活动赚大钱的机会而不肯加以利用,那么他就造了孽,就是对上帝缺乏虔诚心,就是不道德。这种预定主义的宗教观给了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所以恩格斯说:“加尔文的信条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尔文“以真正法国式的尖锐性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

89 (2)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加尔文致力于将日内瓦建设成一个宗教中心。1555年,加尔文宗教法庭获得了充分的权力,可以独立决定开除信徒的教籍。日内瓦是世界性的,因为一批从法国来的流亡者、从欧洲各地到此避难的新教徒以及人数日增的求学者聚集在此。 在加尔文的要求下,日内瓦城于1559年至1563年在圣安东尼山上建造了日内瓦学院。它的首任校长是加尔文的继承人狄奥多尔·贝扎。这个学院最初有162名学生,到1564年,学院发展到1200名学生和300名高等生。学院开设的课程有:神学、希伯来文、希腊的诗人和伦理学家、辩证法、修辞学、物理和数学,后来又增设了医学和法律专业。

90 学院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批受过训练的牧师”。正是从这所学院,不仅向法国而且向欧洲许多地区输送了训练有素的加尔文主义的精粹分子,加尔文主义确保得到对于新教的原则和最严密的组织形式深信不疑的信徒。
加尔文的教义适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口味,资产阶级便借助于它来反封建。从日内瓦神学院毕业的学生中有许多人以传教士的身份被派往西欧各国,从而推动了加尔文教在西欧的广泛传播。法国的胡格诺教徒、英国和北美的清教徒、苏格兰的长老会教徒和荷兰的新教教派,都是加尔文派的教徒。

91 加尔文主义在法国流传很广。加尔文主义在法国发展迅速的原因,除了法国与日内瓦邻近而且语言相通以外,重要的是加尔文教派的教义和教会的组织形式或更适合资产阶级的需要。加尔文宗反映了“法国的理智主义”,法国人的天性是“追求秩序和纪律”,法国人的气质是“反对无政府状态”,他们认为“强有力的政府是一个强大国家的先决条件”。

92 (3)意义 加尔文教的教义适合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在思想上为激进的资产阶级提供理论、纲领与旗帜;在经济上促进了竞争,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鼓励资产阶级向封建王朝开火。

93 (4)加尔文教与路德教的主要区别 ①加尔文教更强调法律的至上权威,路德教强调个人良心的指导。 ②加尔文教更具有对《旧约》的信仰:路德不禁止礼拜日其余时间的娱乐,加尔文禁止安息日任何尘世的活动。 ③加尔文教与资本主义理想更为密切,给予节俭和勤劳的商业道德崇高的地位,并将放债神圣化。 ④加尔文教表现了新教较激进的一面,排斥主教统治的任何痕迹,许多宗教节日也被禁止(只保留洗礼、圣餐)。 新教节令:主要有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圣灵降临节(复活节后50天)。

94 傅雁南:《路德主义与加尔文主义——两种不同功用的宗教理论》,《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2期。
与加尔文主义相比较,路德主义是世俗封建势力反对教会封建势力的理论武器,而加尔文主义则是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根本大法。路德主义是在为诸侯封建政权对抗教会封建政权提供理论武器,同时还要为被统治阶级之驯服于统治阶级制造精神鸦片。而加尔文主义则是为资产阶级实行社会变革寻求上帝的支持,还要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一种新的道德观念、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95 新教和天主教的主要区别: (1)新教教会独立并呈多样化。 (2)新教淡化教俗之间的界限。将宗教和教会置于国家法律和行政的约束之下,消除了其对世俗权力的威胁。 (3)新教简化宗教仪式。废除了《圣经》中没有提到过的仪式(坚振、告解),但保留了《圣经》提到过的洗礼(入教仪式)、圣餐、婚配、神品(祝圣)和终傅(临死前最后的仪式)。 (4)新教废除了修道院,废除教士独身的戒律,神职人员可以结婚。

96 (5)废除教阶制。 天主教包括教皇、红衣主教团、宗主教、大主教、主教、本堂神甫等;路德教包括牧师、副牧师;加尔文教包括长老、牧师、教师、执事;东正教包括普世牧首、宗主教、督主教、主教、神甫、祭司、副祭司等。 (6)民族语言取代拉丁文。

97 1560年前后欧洲各国的宗教状况

98 四、英国的宗教改革(1529——1536年) 1、背景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是英国发生宗教改革的最深刻的经济根源;
(2)异端传统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和群众基础; (3)新教传播与改革呼声。德国路德教义的影响,以及英国天主教内部的改革要求; (4)世俗王权与教会神权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矛盾与争夺构成了宗教改革的基本原因;

99 (5)亨利八世的离婚风波成为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或者导火线。

100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措施 (1)1531年,强迫英国教士支付巨额罚金 (2)“教士首年薪俸法”和“禁止税收上缴教廷法” (3)1534年“至尊法案” (4)1536年制定了“十条法规” ,1538年发布“十七条指令” (5)1537年英文版《圣经》在英国发行 (6)废除修道院制度 (7)1563年制定《三十九项信条》

101 英国的宗教改革是国王在市民、贵族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英国彻底断绝了教会与教廷的关系,建立了英国国教——安立甘宗Anglican Church
教会最高首脑是国王而不是教皇,教会成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按照行政区划划分教区,用英语做礼拜;在教义方面,兼有天主教会的教会拯救灵魂之说与新教的信仰得救之说,在主教制和宗教仪式上仍保留天主教内容,所以处于新旧教之间的地位。不少西方史学家将英国国教会称为“没有教皇的天主教会”。 清教运动Puritanism

102 对德、瑞、英三国宗教改革运动的评价: 以德国规模最大、最激进,以瑞士加尔文教为最成熟和系统,以英国最为保守。 三地宗教改革均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各教派教义均有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内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在教会组织结构上,均有共和主义色彩,其中某些激进教派甚至超出资产阶级的思想范畴,提出了新社会的理想。成为近代共产主义的先驱。

103 五、反宗教改革运动 1、实行内部整顿 教皇保罗三世,成立“九人委员会” 革除内部弊端,停止出售赎罪券,惩治贪污腐化,加强对神职人员监督。
2、建立异端法庭即宗教裁判所

104 3、召开宗教会议对付新教 特兰托三次宗教会议 1564年11月教皇庇护四世发表《特兰托会议信纲》,重申不与新教做任何妥协。

105 伊格纳修·罗耀拉(1491—1556) “黑衣教皇”《灵性操练》
4、建立耶稣会 伊格纳修·罗耀拉(1491—1556) “黑衣教皇”《灵性操练》 耶稣会规定:耶稣会士可以不穿僧衣而穿便衣,不住在固定的会院里,尽量深入社会中有影响的阶层,同社会各阶层建立广泛的联系,以了解各种社会信息;尽量设法进入各国和各地区的统治集团之中,也可以充当统治者的忏悔神父和宗教顾问,设法刺探各种情报资料,甚至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隐秘,其目的在于维护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利益,破坏新教运动,帮助反动统治者镇压人民;

106 广泛兴办各种学校,特别要注意培养那些来自统治阶层的弟子;在研究和教学方法上,放弃传统的僵化观点,积极地吸收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同时研究人文主义思想;向海外各地进行积极的传教活动,其活动范围扩大到美洲、非洲、亚州。其中不少人充当早期殖民侵略的先驱者。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天主教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效忠教会而达到巩固天主教会统治的目的,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采用暗杀、放毒等手段对付欧洲新教君主。 向教皇呈递请愿书

107 1603年詹姆士一世(1603——1625)继位后,耶酥会在威斯敏斯特宫的地下室埋炸药,企图在他在此开会时炸毁上议院。在法国,耶酥会士曾煽动旧教徒对新教徒大肆屠杀。

108 在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天主教会发生了许多变化。新教的独立使许多国家同罗马教廷隔断了联系;即使在天主教盛行的国家中,教会的权利实际上也被君主所接管。罗马教会在天主教世界中越来越成为“精神领袖”。这些变革使教会和世俗社会的矛盾得到缓解,天主教变得可以为近代社会所接受,得以继续在近代社会体系中发挥它的作用。

109 “宗教改革的首要效果是将欧洲国家结集为两类,天主教国家和新教国家相互对峙抗衡。这一抗争从16世纪初开始,经过不少起伏,延续至17世纪中叶,终于在1648年随着韦斯特法利亚和约的签订而结束。天主教国家和新教国家互相承认,议定和平共存,不计宗教分歧。”(基佐《欧洲文明史》P190)

110 信徒比例 天主教:50% 新 教:40% 东正教:10%

111

112 六、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比较 相同之处: 1、两者属于相同的时代,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
都处于15、16世纪转型、过渡的历史时代,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专制王权加强需要。

113 2、两者皆表现为复古抑或崇尚古代的外在形式(复古主义的形式),文艺复兴回归古典文化,宗教改革回归基督教原始教义即《圣经》。
3、两者都反对封建主义的束缚,矛头对准天主教会,主张摆脱依附和强调人的自由。 都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文艺复兴强调人权,反对神权,而宗教改革因信称义,抛弃了神职人员在得救道路上的中介作用,主张任何人都有与上帝直接交往的权力与自由; 人的自由权力得到承认。

114 4、两者都带有民族主义和王权主义的特征,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者都是爱国者,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是王权主义者;而宗教改革的目的,更是要建立一个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最终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5、两者与统治者的关系上相似。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的关系更为密切,路德就得到萨克森选侯的保护,英国宗教改革是在亨利八世领导下展开的。 6、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宗教改革是早期文艺复兴运动在宗教政治领域的逻辑延伸,二者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地发展起来。

115 不同之处 1、两者涉及的领域不同,文艺复兴属于文化的范畴,表现为思想领域的解放运动,宗教改革属于宗教色彩的政治运动,包含建立民族国家的现实内容。 2、两者涉及的社会层面不同,文艺复兴局限于贵族抑或社会的上层,宗教改革所触及的对象则是包括贵族和平民在内的诸多社会层面,影响广泛。

116 3、两者宗教观点不同。一般来说,人文主义者只是教会的改良者,而不是教会制度的掘墓人。而新教思想家却是中世纪教会的彻底改造者。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源在于:人文主义者大多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和利己主义者,而新教思想家则是利他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大多是纵欲主义者,宗教改革家一般都是节欲主义者。 4、两者社会影响不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对天主教的打击程度等。

117 林中泽:《略论德国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118 七、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1、16世纪欧洲范围的宗教改革运动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大大地冲击了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并转移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这就加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19 2、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这就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从天主教会中分裂出来的路德教、加尔文教通过长期的斗争,最终形成了与天主教、东正教并列的基督教第三大支派——新教。宗教自由逐渐盛行。推行新教的动力之一是经济。新教的广泛传播,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信仰的力量。

120 3、宗教改革不仅打击了教俗封建主及其统治机构,大大增强了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力量,而且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宗教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创造出了有利于科学文化发展的新气氛。新教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121 4、一些思想家、工业家、商人等在冲破了天主教的思想禁锢之后得以自由发挥他们的才能,而清教派继续推进宗教改革的斗争,终于导致了英国革命的爆发和北美殖民地的建立。

122 参考文献 (德)威廉·戚美尔曼《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商务印书馆1998年 (英)托马斯马丁林赛《宗教改革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
(德)弗兰茨梅林《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三联书店1980年 (德)兰克《教皇史》商务印书馆1962年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美)穆尔《基督教简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

123 刘城:十六世纪英国“王权至尊”的确立与教皇权的衰落,《历史研究》,2006.02;
何光沪:宗教改革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复旦学报》, ; 刘林海:西方史学界宗教改革研究中的新理论探究,《山东师大学报》, 林燕: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对德意志民族特性的影响,《山西师大学报》, ; 赵林:宗教改革对于西欧社会转型的历史作用,《江苏社会科学》, ; 徐文俊:宗教改革后西欧的宗教斗争及其影响,《现代哲学》, 高三圈:论加尔文教对欧洲社会近代化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


Download ppt "宗教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