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与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二〇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与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二〇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与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二〇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与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二〇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2 一、考核方式 二、考试规范 三、监考规范

3 考核方式 1+X: 1是指传统的期末考试、或期末组织的综合 性测验、综合性设计等;
1是指传统的期末考试、或期末组织的综合 性测验、综合性设计等; X是指过程考核,包括所有能够考查学生学 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如:作业、测验、小论 文、小作品、小设计等等。 “优化评价方 式”改革的方向是:一要加强过程性考核, 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二要改 革考核内容,变一元考核为多元考核,将理 论知识、实践技能、组织能力、职业道德等 都列入考核内容,既要体现基础性与全面性 ,又要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 创新能力;三要改革考核方式,要由单一的 笔试向多样化考核方式转变,口试、开卷、 课程论文、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网上考试 、技能测试、小组考试、项目设计等等,都 可采用。

4 考核方式 1+X 原则: 突出过程评价,以段段考、段段清为方向设置 数次考核,考核可以是测验、作业、作品等等 ,避免以最后一次期末考“一考定终身”;同时 也要避免将平时成绩比例设置过大但考核形式 又含糊不清。 过程考核的设置应当能够反映教学大纲的教学 要求,应当能够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5 考核方式 1+X改革方向: 强调过程,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考核内容,变一元考核为多元考核,将理论知识、 实践技能、组织能力、职业道德等都列入考核内容 ,既要体现基础性与全面性,又要反映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核方式,要由单一的笔试向多样化考核方式转变 ,口试、开卷、课程论文、案例分析、文献综述、 网上考试、技能测试、小组考试、项目设计等等, 都可采用。

6 考核方式 关于考试的组织 以作业、测验、小论文、作品等形式进行的 过程考核由教师自行组织,以期末考试为主 进行的考核由教务处或学院统一组织。
成绩比例超过30%的期末随堂测验应当计入 “1”的范畴,并按照期末设置有期末考试的课 程进行管理,由学院组织、管理期末随堂测 验,由教务处组织统一补考。

7 考核方式 关于成绩输入 由教师自行设置是否参加期末考试、过程考核的次数以及每次考核、考试的比例。
补考成绩按照系统内教师登录成绩前设定的权重计入总评;总评依然不及格者参加毕业前补考或重修,毕业前补考的成绩录入及计算与补考相同,即按权重计入总评。 未设置期末考试的课程只能重修。

8 考核方式 关于试卷归档 设置有期末考试的课程:
要装订:考试成绩登分表、教学质量分析表、 考试样卷A、B卷、标准答案或评分细则以及课 程考试试卷; 出勤表、平时成绩登分册由学院汇总保存,不 装订到试卷册内。 设置的期末随堂测验成绩比例超过30%的课程 归档要求与考试课程相同。

9 考核方式 关于试卷归档 未设置期末考试的课程: 要装订:考核方案一览表、考试成绩登分表、教学质量分析表、每次考核的任务要求及评价标准;
出勤表、平时成绩登分册由学院汇总保存,不装订到试卷册内。 凡是不设置期末考试的课程,学生总评成绩不及格只能重修、不能补考。

10 考核方式 关于教学质量分析表 所有课程都应进行教学质量的分析,包括对试卷的分析和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分析
凡是设置了期末考试的课程,系统内质量分析表自动对应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未设置期末考试的课程,质量分析表自动对应总评成绩进行成绩分析。

11 考试规范 考前工作(卷面考试): 1. 命题组卷-考核内容的全覆盖,题型结构要 科学,有良好的区分度;
2. 试卷要试做,以检验题目正确性、难度与 题量; 3. 期望值在70分左右,以中等水平的学生在 80%的考试时间内能完成为度; 4. 要做好试卷的保密工作,复习时不能透题。

12 考试规范 考前工作(其他形式): PS: 1. 命题:要完成的任务以及任务的明确要求; 2. 评分标准:任务要达成的目标的完成度;
3. 区分度: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化一定 的时间能够完成; PS: 试卷袋上所有栏目要填写完整,交系、学院审 核。

13 考试规范 考时工作: 考场巡视,及时解决试卷上可能存在的问题。但不提醒学生答题对错或怎么答题。

14 考试规范 考后工作(试卷形式) : 1. 三个工作日内完成阅卷,卷面成绩登入教 务处统一打印的考场登分表;
2. 根据教学大纲(考核方式一览表)的要求在 教务管理系统内录入学生各阶段成绩; 3. 对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或总评成绩)进行 分析,填写试卷质量分析表。

15 监考规范 监考前: 1. 提前20分钟到考务办公室领取试卷、 考场记录表、考生名单等相关材料;
2. 提前15分钟到达考场,在黑板上公布 本场考试的科目,试卷的页数; 3. 安排座位(可在黑板上书写学号或口 头指定)。

16 监考规范 监考过程: 1. 清场:让学生将所有物品放置到讲台; 2. 核实身份:检查学生证件,防止代考;
3. 宣读考场规则:给有可能作弊之学生以警示; 4. 准时发卷:公平起见,不同考场时间一致; 5. 认真履行职责,维持考场秩序:一前一后、一 站一坐,不允许看书看报、接打手机、聚集聊天、 擅离职守、暗示学生答案,对考场上的违纪作弊 行为不加制止、不如实记录或隐瞒不报等行为。 PS:一视同仁、前后一致尤为重要。

17 异常情况处理 发现学生作弊: 1. 收缴作弊工具,将学生连同试卷带至考务办公 室交工作人员处理; 2. 填写学生违纪登记表交考务办。
发现疑似作弊学生: 1. 大声提醒; 2. 站在该学生身边,使其不敢作弊。 PS: 最好的监考是把作弊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不是 抓出来;抓作弊一定要证据确凿。

18 监考规范 监考结束: PS: 1. 试卷收齐-清点-排序;
2. 对缺考、违纪、作弊的学生及主要情节应作明确、详细的记录,以利教务处作最后认定; 3. 将试卷、等分表、考场记录交考务办公室。 PS: 为避免丢失试卷,通常,考试进行时,随交随走;考试即将结束时,收齐试卷再让学生离开。

19 教务处 周荣玲 综合大楼 电话: 手机:


Download ppt "考核方式的改革 与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二〇一四年十月三十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