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2学时) 基本内容:肾和排尿管道的一般结构、肾单位的组织结构与尿液生成的关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2学时) 基本内容:肾和排尿管道的一般结构、肾单位的组织结构与尿液生成的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2学时) 基本内容:肾和排尿管道的一般结构、肾单位的组织结构与尿液生成的关系。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主要功能是生成、贮存、排出尿液。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和离子平衡。

2 泌尿系统 髓放线 肾盏 肾柱 肾盂 肾锥体 皮质 皮质迷路

3 泌尿系统 肾髓质 肾皮质

4 泌尿系统 肾的组织结构 实质主要由大量单层上皮性管道构成,因这些管道与尿液形成有关,又叫泌尿小管,泌尿小管包括肾单位和集合小管。
每一个肾内约有数万个以上的肾单位,根据在皮质内的分布不同分为浅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浅表肾单位数量多,体积较小,髓袢较短,发生较晚,又叫皮质肾单位;髓旁肾单位数量较少,体积较大,髓袢较长,发生较早,位于皮质深部。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肾小体呈球形,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内。肾小管是一条长而不分支的弯曲的上皮性管道,根据其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三段。

5 泌尿系统 泌尿小管 肾小体 肾 单 位 近端小管 远端小管 肾小管 细段 集合管

6 泌尿系统 血管球 肾小体 肾小囊 曲部 肾单位 近端小管 直部 ↘ 肾小管 细段 肾单位袢 远端小管 直部 ↗ 泌尿小管 弓形集合小管 曲部
肾小囊 曲部 肾单位 近端小管 直部 ↘ 肾小管 细段 肾单位袢 远端小管 直部 ↗ 泌尿小管 弓形集合小管 曲部 集合小管 直集合小管 皮质集合小管 髓质集合小管 乳头管

7 泌尿系统 近曲小管直部 远曲小管直部 细段 髓袢

8 1、肾单位 1.1 肾小体(renal corpuscle):直径 μm,由肾小囊和血管球两部分组成。肾小囊是近端小管起始部膨大并凹陷而成的双层杯形结构,血管球则是一团分支蟠曲的毛细血管,嵌在肾小囊的杯口内。肾小体有两个极,即杯口处由血管进出的一端为血管极,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端与近曲小管相连为尿极。 (1)血管球:一条入球小动脉从血管极处进入肾小囊,分成3~5支,继而再分成许多条相互吻合的毛细血管袢(既血管球),袢之间有血管系膜支持。然后毛细血管袢在血管极处再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囊。血管球的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孔上仅有薄层基膜覆盖,其通透性较大。血管系膜又叫球内系膜,由球内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构成,球内系膜细胞星形多突状,核小深染。

9 血管球 泌尿系统

10 泌尿系统 血管系膜细胞

11 泌尿系统 (2)肾小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杯状双层囊,外层(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在肾小体的尿极处与近曲小管上皮相延续。在血管极处反折为囊的内层(脏层)。内、外两层之间的狭窄腔隙称肾小囊腔。内层由一层具有多突起的足细胞组成 。 肾小体血管球内的物质滤入肾小囊腔必须经过三层结构:有孔内皮细胞、基膜和裂隙膜,这三层结构称之滤过膜或滤过屏障。滤过膜对血浆有选择的通透作用。血液内的大量水和小分子物质易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腔,称之原尿

12 足细胞 初级突起 次级突起 滤过膜

13 足细胞 泌尿系统

14 肾小体 泌尿系统

15 1.2 肾小管(renal tubule):为上皮性管道,主要对原尿中绝大部分有用成分重吸收入血,同时可分泌出一些代谢产物。
(1)近曲小管:位于皮质迷路内,起始于肾小体尿极,蟠曲于自身肾小体附近。 (2)近端小管直部:由皮质经髓放线向髓质直行 。 近端小管可重吸收原尿中几乎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和蛋白质,以及85%水、65%Na+和50%尿素等。上皮并可向管腔分泌H+、氨、肌酐和马尿酸等物质。 (3)细段:位于髓放线和肾锥体内 。 (4)远端小管直部:直径30μm ,位于髓质并经髓放线上行至皮质 。 (5)远曲小管:位于皮质迷路内,蟠曲行走于自身肾小体附近。主要功能继续重吸收水和Na+,并向管腔分泌K+、H+和氨。

16 泌尿系统 近端小管 远端小管 细段

17 泌尿系统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直部 细段

18 泌尿系统 近曲小管 由单层锥体形细胞或单层立方细胞组成,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强嗜酸性,核大而圆色淡靠近基部,细胞游离缘有刷状缘(微绒毛),基部有纵纹 。

19 泌尿系统 近端小管直部: 其结构与曲部相似,仅细胞较矮,微绒毛和质膜内褶不及曲部发达。

20 泌尿系统 细段: 管壁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胞质着色较浅,弱嗜酸性,胞核扁圆突入管腔 。

21 细段 泌尿系统

22 泌尿系统 远曲小管 远曲小管直部

23 泌尿系统 远曲小管直部: 管壁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核圆居中。细胞界限清楚,胞质染色较淡,弱嗜酸性,游离面无刷状缘,基底部纵纹明显,管腔较大。

24 泌尿系统 远曲小管的特点: 细胞界限清晰,官腔大而规则,细胞游离面无刷状缘,胞质弱嗜酸性,细胞基部纵纹不明显。

25 近端小管 远端小管 泌尿系统 远端小管与近端小管的比较 结构 管径大腔小 管径小腔大 细胞体 高大 矮小 细胞界限 不清 界限清
近端小管 远端小管 结构 管径大腔小 管径小腔大 细胞体 高大 矮小 细胞界限 不清 界限清 基部 有纵纹 纵纹明显 游离面 刷状缘明显 无刷状缘 胞质染色 嗜酸性强 胞质嗜酸性弱 细胞核 近基底染色深 近腔面染色浅

26 泌尿系统 2、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分为弓状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和乳头管三段。弓状集合小管连接远曲小管,呈弓状行走于皮质内,进入髓放线汇合为直集合小管,经髓质下行至肾锥体乳头,称为乳头管。 功能:集合小管受醛固酮和抗利尿素的调节,具有重吸收水和Na+及排出H+和K+作用,进一步浓缩原尿。另外,集合管还受心房钠尿肽的作用,减少对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增多。

27 集合管 泌尿系统

28 泌尿系统 集合管: 管壁上皮由单层立方渐变为单层柱状,至乳头管为高柱状。胞质清亮,核圆居中,细胞界限清楚。 集合管

29 泌尿系统 3、近血管球复合体 又叫球旁复合体或肾小球旁器,有内分泌功能,由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组成,位于肾小体血管极一侧三角区周围。 3.1球旁细胞(近血球细胞):是入球小动脉近血管极处,由中膜的平滑肌细胞特化而成的上皮样细胞。该细胞可分泌肾素,可引起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增强肾小体滤过的作用。 3.2致密斑:是远曲小管在靠近自身肾小体血管极一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呈高柱状,在管壁上形成一个呈椭圆形隆起结构称致密斑。致密斑能够感受远端小管内Na+的浓度。当其Na+浓度降低时,可将信息传递给球外系膜细胞,通过缝管连接把信息传递给近血管球细胞,促使其分泌肾素。

30 球旁复合体模式图 泌尿系统

31 泌尿系统 球旁细胞: 形态呈立方形,核大圆居中色淡,胞质呈弱嗜碱性,内有分泌颗粒。

32 泌尿系统 致密斑: 远曲小管一侧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呈高柱状,胞质色淡,核深染位于细胞顶部,排列紧密 。

33 泌尿系统 3.3球外系膜细胞: 位于血管极三角区内,又叫极垫细胞,细胞较小,多突而淡染,与球旁细胞有缝管连接,功能可能起传递信息作用。

34 泌尿系统 3.4肾间质:为泌尿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血管、神经等,内有一种特殊的间质细胞。 4、肾的血液循环
肾血液循环特点:①肾动脉起自腹主动脉,故肾内血流量很大(1/4);②入球小动脉较出球小动脉粗,其血管球内压较高,有利于原尿形成(人每天原尿180L);③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即血管球和球后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再次形成毛细血管网,分布在肾小管周围的肾间质内,其内胶体渗透压较高,有利于肾小管上皮重吸收的物质入血;④髓质内的直小动脉和直小静脉与髓袢伴行,有利于泌尿小管的重吸收和尿液浓缩。

35 泌尿系统 五、肾血液循环特点 出球小A 入球小A 小叶间A 小叶间V 球后Cap

36 泌尿系统 三:排尿管道: 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尿道,功能为将肾产生的终尿排出体外。结构分为黏膜、肌层、外膜构成。
3.1黏膜:上皮为变移上皮,尿道口处为复层扁平上皮。马固有层内有黏液腺。 3.2肌层:由平滑肌构成,分为内纵、中环、外纵。 3.3外膜:多为纤维膜,膀胱为浆膜。

37 膀胱结构特点 泌尿系统 1.粘膜 上皮 固有层 2.肌层 3.外膜


Download ppt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2学时) 基本内容:肾和排尿管道的一般结构、肾单位的组织结构与尿液生成的关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