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603班第3組 吳叡宇 宋嘉旂 卓姿絜 呂宇騰 江致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603班第3組 吳叡宇 宋嘉旂 卓姿絜 呂宇騰 江致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603班第3組 吳叡宇 宋嘉旂 卓姿絜 呂宇騰 江致賢

2 國家專題報導 柬埔寨 603班第3組 吳叡宇 宋嘉旂 卓姿絜 呂宇騰 江致賢

3 1.柬埔寨的國旗 柬埔寨國旗 現時的柬埔寨國旗是以紅、藍及白色為主色,正中間白色殿堂為吳哥窟,被紅及藍條包圍著(線條比例 1:2:1)紅色代表民族,白色代表佛教,藍色象徵王室,符合柬國的國家銘言「民族、宗教、國王」。在1993年柬埔寨政體回到君主制後重新使用。

4 2.柬埔寨在地球什麼位置 北緯11°35‘, 東經104°55’ (首都金邊)

5 Googlemap中柬埔寨位置

6 柬埔寨(Cambodia) 英文簡稱:Kh
3.國家的英文簡稱是什麼 柬埔寨(Cambodia) 英文簡稱:Kh

7 金邊 中央市場 4.描述一下主要的城市 金邊市    金邊是柬埔寨的首都,位於洞里薩河、湄公河、巴薩克河的交匯處,瀕臨湄公河西岸。 金邊為柬埔寨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全國最重要的工商企業均集中在金邊;工業方面有紡織、船和汽車修理、碾米、卷煙、釀酒、制糖、榨油、制磚、木材加工等工廠。商業方面,不論是國內商業或國外貿易,均集中在金邊。金邊是國家銀行和其他全國性金融機構的中心,也是柬國兩條鐵路的交匯處,6條國道公路輻射全國各地,擁有一個國際港口和一個國際機場,國際港口年裝卸能力可達15萬噸,國際機場有多條航線聯接東南亞和全球各地,年載客能力為150萬人次,載貨能力為1萬噸。    金邊同時也是柬埔寨文化、教育、衛生中心,擁有10所公立大學和28所私立大學,移動通訊覆蓋全市,近十個國家級醫院。金邊是一座風光美麗的歷史名城,皇宮、塔仔山、銀殿、獨立碑、國家博物館等為著名的游覽勝地。 

8 2、西哈努克市    西哈努克市又稱磅遜港,位於磅遜灣東南岸。磅遜港灣位於柬埔寨海岸線中心,深入陸地,外有島嶼作屏障,形勢優越。    磅遜港是柬埔寨獨立後,由法國援助,於1960年建成的海港,港闊水深,萬噸級以上海輪可以自由出入,是全國最大海港和對外貿易的咽喉。目前貨倉面積為7500平方米,存放集裝箱場地60000平方米,裝卸能力為5分鐘集裝箱或最低起重能力50噸。同時港口正不斷建設發展,2005年將再啟用240米長碼頭和7200平方米的集裝箱存放場地,西哈努克市通鐵路、公路,同首都和內地相連。    西哈努克市北部和東北部是工業區,內有大型煉油廠和柬最大的啤酒生產企業,同時,西哈努克市也是著名的旅游勝地。  獨立海灘是西哈努克市最美的沙灘之一 。

9 3、馬德望市    馬德望市是柬埔寨西北部重鎮,為馬德望省省會,柬埔寨第二大城市。馬德望廢舊是富饒的洞里薩湖地區稻米、玉米、豆蔻等農產品的集散地。碾米工業發達,還有麻袋、鋸木、磚瓦等工廠,附近有著名的磷西鹽礦,工商業的繁榮,僅次于金邊。   馬德望市歷史悠久,在柬埔寨古代國力鼎盛時期,它處於國家的中心地帶、聯結東西的要塞。暹羅興起以後,曾在十八至十九世紀統治馬德望近一百年。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日本侵佔,後又割讓給泰國,日本投降後才由柬埔寨收回。至今仍是柬泰兩國往來的重要城市。

10 4、貢不市    貢不市位於象山山麓,面臨泰國灣,是貢不省省會,為柬埔寨南部的重要城市,是柬埔寨重要的產鹽區,所產海鹽可供全國使用;更是著名的胡椒種植中心。    貢不市礦產資源豐富,有石灰石礦、金礦、鐵礦、磷礦等。貢不市附近有個小山林叫甘再,盛產榴蓮、紅毛丹、山竹等,聞名全柬,種植者多為辛勤的華僑及後裔。流經甘再村的小山溪“甘再溪”,有一段巨石密布,水流湍急而清澈,是與貢不省中“白馬”海灘齊名的響水旅游區。  貢不日寺 貢不胡椒

11 5、暹粒市    暹粒市是暹粒省省會,是柬埔寨西北部的重要城市,與中國萬里長城齊名的“世 界七大古跡”之一的吳哥窟就在附近。為了適應國內外旅客游覽吳哥古跡的需要,在 暹粒市西北十公里處建有大型機場,是僅次于金邊波士東國際機場的第二大機場聯 結首都金邊和全球各大城市。    距暹粒市五公里的吳哥,是柬埔寨九世紀至十五世紀的首都。至今有八百年的歷史,建于一一八一年至一二O一年。一八六三年才被法國人根據中國元成祖時代周達觀所著《真臘風土記》之記載而發現,被埋沒了400年之久才重見天日。暹粒市每年吸引大量前來吳哥觀光的國內外游客,是柬埔寨最著名的國際旅游城市。  暹粒市 暹粒市 暹粒市觀光市場

12 6、磅針市    磅針市是磅針省省會,是柬埔寨橡膠種植中心,也是柬埔寨國內重要的河港。 離市區不遠有與暹粒吳哥窟同年代的石頭建築,人稱“小吳哥”。這里的“小吳哥”就難與暹粒市的大小吳哥相提並論了。毫無看頭可言。 

13 7、白馬市    白馬市為著名的避暑勝地,白馬海灘風景宜人。在古代白馬為海上交通要地。現港口海水較深,郵輪可進入。 

14 8、基里隆市    也是著名的避暑勝地,該市不但風景迷人,且水力資源豐富,基里隆水電站是獨 立後新建的第一座水電站。 

15 5.這裡重要的山脈和河流什麼?有什麼動物和植物?
荳蔻山脈 ,是一處位於東南亞 中南半島的一處山脈, ​​主要部分位於柬埔寨西南部,一部分延伸到泰國境內。 最高點奧拉山海拔1771米,也是柬埔寨的最高峰。 豆蔻山脈的一座産霍爾登豬籠草的山峰的龍腦香科樹林和常綠山林組成,中央山脈則包括松樹林和草地

16

17 扁擔山脈 ,分隔泰國東北部和柬埔寨北部的天然邊界。 扁擔山脈與碧差汶山脈劃出一塊正方形的呵叻高原 ,也就是泰國東北地區 。

18 湄公河 (Mekong River),幹流全長4180公里 ,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世界第十長河流 ,亞洲第七長河流  ;主源為扎曲 ,發源於中國 青海省 玉樹藏族自治州 雜多縣 。 流經中國西藏自治區 、 雲南省 、 老撾 、 緬甸 、 泰國 、 柬埔寨和越南 ,於越南胡志明市以南省份流入南海 。流域除中國和緬甸外,均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 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 ,在柬埔寨語作Mekong(湄公,“母親”的意思),越語作Sông Mê Kông (湄公河)/ Cửu Long Giang (九龍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個出海口,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 。 由於湄公河在旱季及雨季的流量有極大變化,以及主幹流有不少激流及瀑布,造成湄公河的航運能力差。 目前湄公河只有下游550公里可通航

19

20 湄公河流域的柬埔寨森林。

21 動物有:嵴塘鳢、圆鼻巨蜥、亞洲象、印度支那豹、台北赤蛙、噪鹃、大头蛙、大蹄蝠、大頭龜、大鹮、尖舌浮蛙、戴氏鷴、林牛、果子狸、毛鼻水獺、澤蛙、白臀葉猴、皇蛾、眼镜王蛇、短吻果蝠、粗皮姬蛙、細嘴兀鷲、緬甸蟒、緬甸陸龜、纹猫、花姬蛙、花狭口蛙、藍喉蜂虎、虎皮蛙、豹貓、赤麂、長頸鹿鋸鍬形蟲、長趾蛙、雲豹、食蟹獴、馬來貘、鵲鴝。 柬埔寨常見植物: 雞蛋花、旅人蕉、鳳凰木、多花紫薇、黃蟬、三角梅、龍船花、炮彈花

22 6.這裡有什麼民族或人種?他們使用什麼語言?有哪些名人呢?
高棉族之祖先來自泰國。歷經印度人、馬來人、中國人與越南人陸續遷入,融合形成今日之高棉民族。全國共有24族,以高棉族為最大,約占全國人口百分之八十,次為占族,約占百分之三,其餘為山地族(有拉德、嘉來、斯丁、庫維、比爾等族)。另有華人3%(以潮州人居多)。 大多數的柬埔寨國民使用高棉語和高棉文字。高棉語且有自己的高棉數字,在柬埔寨使用高棉數字比阿拉伯數字更流通;華人主要使用潮州話,越南人則以越南語為主,少數民族有各自的語言,由於法國曾長期殖民柬埔寨,法語曾經是繼高棉語之後的第二大語言,如今已不普遍。僅有少數人尚通曉法語和及視為母語。近年因經濟進步,英語、日語、韓語等在柬國很受歡迎。 柬埔寨名人為首相洪森。

23 高棉族獨特服飾

24 7.有什麼古蹟或遺跡?有什麼特殊建物或紀念物? 1、吳哥古蹟,又名吳哥考古園,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吳哥(Angkor)是高棉語「城市」的意思。古蹟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包括高棉王國從9世紀到15世紀曆代都城和寺廟,如吳哥窟、吳哥城、巴戎寺、女王宮等遺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7年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吳哥王朝鼎盛時期,吳哥地區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是工業革命前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來源請求]。當時吳哥擁有50至100萬人口,為供應足夠糧食以及調節旱季與雨季,吳哥地區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統,以完善的水渠與眾多的儲水用人工湖來發展農業。 蘇耶跋摩二世建造吳哥窟

25 吳哥地區最主要的寺廟建築吳哥窟(Angkor Wat),由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於1113年至1150年間建造。打破傳統設計,吳哥窟是一座獻給毗濕奴神的須彌山寺,也是當時的國寺。以五塔和三層迴廊構成,外有灌水的壕溝做為鹹海,牆面浮雕神話故事與蘇耶跋摩二世個人的皇室生活。建築佔地廣闊,宏偉壯麗,牆面雕刻生動自然,為高棉古典藝術代表作,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建築。 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吳哥城 蘇耶跋摩二世去逝後,吳哥王國陷入內亂,接著外敵占城入侵,搜括破壞首都耶輸陀羅補羅。當時還是王子的闍耶跋摩七世驅逐占城人,1181年登基為王,在位三十餘年間帝國達至鼎盛。他在成為廢墟的首都大興土木,重建吳哥城(Angkor Thom)。鑑於先前被占城入侵的慘痛經驗,闍耶跋摩七世將吳哥城城牆築得特別高又厚實[1],城外建有護城河。城中心的巴戎寺(Bayon),最著名的就是以闍耶跋摩七世面容為藍本來雕刻的54尊四面佛像,也是「微笑高棉」的由來,寺廟牆上浮雕不只展現闍耶跋摩七世與占城戰鬥的壯闊場面,也有描繪市井小民的生活場景。而因為闍耶跋摩七世篤信佛教,吳哥地區信仰開始由印度教轉變為佛教,在巴戎寺中也可以看到印度教與佛教並存的特殊風格。除此之外,闍耶跋摩七世還建造了大批寺廟如塔普倫寺(Ta Prohm)、達松將軍廟(Ta Som)等,也興建了不少醫院、旅舍。

26 大吳哥城 大吳哥城 龍形護欄

27 巴戎廟 微笑高棉

28 2、柏威夏寺是一座位於柬埔寨和泰國邊境的古代高棉印度教寺廟,兩國對此廟的歸屬有爭議,目前該寺處於柬埔寨柏威夏省的實際管轄之下。2008年,該寺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引起了泰國和柬埔寨之間新一輪的主權爭奪。

29 歷史 9世紀初,第一座寺廟開始建造。當時與之後的一個世紀決定將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濕婆作為當地兩座山的神。 2008年7月8日,儘管泰國政府作出過多次抗議,世界遺產委員會最終決定將柏威夏寺和其他26個地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 柬埔寨和泰國對柏威夏寺所屬權的爭議周期性的爆發。在2008年10月,兩國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2011年2月5日,柬埔寨和泰國兩國軍隊在柏威夏地區再次發生武裝衝突,一度出動了大炮等重武器。 爭議焦點 柏威夏寺(泰文叫:考帕威寒山神廟)建於公元9世紀至12世紀,是高棉帝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宮建築物之一,藝術成就堪比吳哥的諸多名剎殿宇。柏威夏寺建於海拔五百二十五米的馬夸山(扁擔山)「鷹喙」式摩艾丹崖頂,「喙尖」朝向柬埔寨,「喙根」朝向泰國。在柬埔寨一側是陡峭的山崖,難以攀爬,香客和遊人只能由泰國一側山腳到達山頂的神廟。 1904年2月,泰國當時的暹羅當局與統治柬埔寨的法國殖民者商定邊界協議,雙方同意沿馬夸山山脊劃定邊界。按照這個條約,柏威夏神廟應在泰國境內,但負責勘界的法國軍官在地圖上作弊,塗改分水線,讓柏威夏神廟被劃在法屬高棉一方。泰方為了主權獨立而急於簽約,也因為地圖知識匱乏,沒有發現地圖被動了手腳。泰方對地圖簽字認可,儘管他們在1935年就已經發現地圖有問題,卻懾於法國的強大只表示了不滿,1937的修約談判,泰方也未敢表示異議,仍繼續沿用舊地圖。

30 當法軍1953年底撤出柏威夏寺地區後,泰柬兩國都宣稱對該寺附近地區擁有主權,雙方第一次兵戎相見。1962年,海牙國際法庭裁定柬埔寨只擁有柏威夏寺,而不是整座山。邊界線被劃在該入口通往神廟的第一百八十六級台階上,將神廟最方便的入口通道劃給泰國。這樣一來,儘管神廟屬於柬埔寨所有,但泰國卻掌握了進出神廟的主通道。 此後泰、柬兩國又達成協議,泰國讓出神廟附近十五米道路允許柬埔寨使用,十五米以外屬於泰國主權領土。自此,邊境安寧,兩國民眾可以一道禮佛祈禱。在泰國境內,神廟山腳下的小村落,成為兩國民眾雜居的土地,加上周圍的叢林,總計四點六平方公里。這片土地就是如今雙方爭議的焦點。 申遺衝突 柬埔寨於2007年宣布柏威夏「申遺」,遭到泰國的反對,兩國關係因此惡化。按照聯合國申請世界遺產公約,只有周邊鄰國沒有爭議的古文物才能「申遺」。2008年6月,柬埔寨將「申遺」範圍縮小到神廟本身,得到泰國沙麥·順達衛政府簽字認可。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柏威夏寺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更令主權爭議升級,泰國內矛盾激化。柬埔寨成功「申遺」,引發泰國國內廣泛抗議,泰外相被迫辭職。隨後,泰柬兩軍在神廟發生邊界衝突,雙方互有傷亡。 柬埔寨自神廟申遺成功後,開始向爭議地帶派駐國民,並且在中國的援助下,修建了一條連通神廟和吳哥窟古蹟的公路,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柬方逐漸將遺址周圍的邊界線向泰方推延,柏威夏寺爭議地區實際被柬埔寨控制。 在2010年的世界遺產大會上,柬埔寨提出了要求單方面管理包括神廟在內的有領土爭議區域的計劃,遭到了泰國方面的強烈反對。最終這計劃被擱置,留待2011年世遺會議再討論。 周邊土地主權 2013年11月11日,海牙國際法庭就1962年的裁決做出釐清,宣判柏威夏寺周圍土地的主權歸屬柬埔寨。

31 8.面積有多大?面積是台灣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人口多少?人口台灣的幾倍或幾分之幾?
柬埔寨面積為181,035平方公里(世界第88名),約台灣5倍大,人口約1500萬人是台灣的0.7倍

32 9.多數居民吃什麼(主食是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住什麼樣的房子?使用什麼交通工具?
柬埔寨主食是米食與麵食,甘蔗汁、椰子汁、柳丁汁為其主要飲料。 柬埔寨擁有特別的高棉菜,口味較偏濃及較辛辣,該國出產胡椒、魚露。用上大量香料、辣椒、胡椒和魚露等烹調,口味與泰菜接近。由於受到法國殖民統治,所以菜餚有混入了法國的元素,也受到中國和越南等地的的口味影響。

33 高棉美食包括麵條、湯、燒烤、炒、咖喱、沙拉、甜點、蔬菜、熱帶水果等。大米是柬埔寨人的主食。柬埔寨烹飪秘密是很少寫出來的,食譜由母親傳給女兒。從古老的起源一直流傳傳統美食寶藏,使用天然原料,形成獨特的香料和顏色混合。 金邊:挑戰你的胃 無論美味的柬埔寨米飯、米線還是各類甜點、法國人留下的法式長棍,在金邊的美食功能表裏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最能讓遊客深刻銘記的無疑是柬埔寨的炸昆蟲。 暹粒:古墓麗影雞尾酒 Dead Fish Bones是當地很有名的一間酒吧,就位於中央市場的主幹道上,卡通魚骨頭的霓虹燈廣告牌十分醒目。酒吧的內部像是一座半露天的廠房建築,挑高的空間被建成錯落有致的複式結構,很有設計感。除了喝酒,在這裡還能買到各種印有魚骨頭圖案的別致紀念品。 不可錯過的還有位於中央市場北側的Red Piano餐廳,當年拍攝《古墓麗影》的時候,女主角安吉利娜·朱莉曾經是這裡的常客,由此店裏還特別推出了一種名為“古墓麗影” 的雞尾酒,頗受遊客追捧。 西哈努克:海鮮地帶 位於柬埔寨西南海岸線上的西哈努克港,是柬埔寨最大的海港。這座城市最誘人之處在於白沙眩目、海水湛藍的海灘。走出暹粒的千年迷城,再來到西哈努克港的沙灘上度過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34 穿著: 由於柬埔寨地處熱帶,柬埔寨人的服裝很單薄。 他們的民族便服是,男子穿直領多扣上衣,天氣熱時則不穿上衣,只穿紗籠或“山樸”。 “紗籠”是由數尺印有各種美麗圖案的布兩邊縫合,圍系腰間,狀似裙子。 “山樸”是用長條布,不加縫合,從腰中往下纏繞至小腿,再從胯下穿過,在背後緊束於腰部,剩餘部分伸出如魚尾。 婦女的便服上衣多為絲質圓領對襟短袖衫,下衣也穿“紗籠”或“山樸”,通常她們在腰間還要纏一條圖案優美的長佈巾。 哈哈! 所有的簡介都是這樣的,那現在的柬埔寨人傳什麼呢? 傳統的這些名字怪怪的衣服又是怎麼樣的呢? ! 讓我來說說吧! 這就是柬埔寨農村人民的傳統服飾啦! 女孩子頭上纏的是用當地的紗籠布圍的。 沙籠的用處很多,可以纏在頭上擋擋太陽,或者在要把簍筐頂在頭上的時候就用紗籠纏在頭上,做墊子,這樣更穩更舒服! 熱了,流汗了,那也可以拿下來擦擦汗! 摘了野果時也可以把紗籠張開,兩頭一扎,就是個現成的袋子啦! 男生可以把紗籠圍在腰間,在水井旁沖沖涼水! 哈哈! 相當於浴巾哦! 所以紗籠那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百搭百用的啦! 而且紗籠是當地人自己織的,很便宜啊! 所以很大眾!

35 (這就是市場上賣的紗籠布)

36 鄉下地區多為木造房子、高棉建築(高腳屋),城市較現代化。

37

38 交通工具:短途tuk-tuk車(嘟嘟車)、摩托車長途交通工具有:巴士和船。

39 10.多數居民從事什麼要的作或職業?生產什麼特產?居民有哪些特殊工具或技巧?他們怎麼利用天然資源?
柬埔寨經濟的四大支柱為旅遊業、加工業(製衣業)、建築業和農業。 柬埔寨的特產以銀器、紡織、木雕和石刻品著稱。柬埔寨沒有所謂的藝品店,如果想買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藝品,只能在當地市場購買。金邊與暹粒兩個主要中心區是尋購手信與紀念品的最好地方。特別是位於金邊市中心的中央市場會有些令觀光客感興趣的物品。對民族服裝有興趣的人,可以購買“克羅馬”(Krama)。“克羅馬”是做腰帶及帽子的布,有棉制的也有絹制的。不論顏色或式樣都很豐富,可以盡情選購。 具代表性的柬埔寨吳哥窟的相關藝品,也許是國外旅行者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紀念品,在市場中,可以看到描繪吳哥窟的版畫,以及仿製的吳哥窟壁上的女神雕像等等。另外也販賣柬埔寨傳統舞蹈配樂錄音卡帶等。

40 食品方面,棕糖是柬埔寨的特產。此外,還盛產榴連、山竹、紅牡丹、蕃石榴、鳳梨蜜、香蕉、柑桔、芒果、鳳梨等熱帶水果。
木雕——要注意木頭的品質,有否裂紋。名貴樹種有黑檀、紫檀和鐵木。價錢與其大小、木質、手工有關。 銀器(雜銀)——視大小及手工不同而價格有異。 紅寶石——柬埔寨還盛產紅寶石,購買時應特別注意色澤和質地,謹防上當。 柬埔寨天然資源  農業:柬埔寨整個農業中,稻米種植占42%,碾米工業在其工業中因而占有相當之比重。水稻種植總面積為200多萬公頃,而目前每年耕種率只達70-80%,收成每公頃僅1.2噸至2.5噸,主要原因係雨量不定、無高產量稻種、生產方法不具效率及缺乏肥料等。我國在水稻栽種及園藝事業上均有極高之技術,應可研究在柬埔寨投資,以供應其國內所需,及加工外銷之可能性。 橡膠:一向是柬埔寨賺取外匯之重要出口項目之一,預期未來10年亞洲地區將是橡膠消費量成長最快速的地區,因此天然橡膠出口仍有榮景。  畜牧業:在過去20年中飽受戰爭摧殘,幾乎完全瓦解,目前畜牧業仍停留在家庭副業規模,尚未大規模生產,所需牛、豬及雞等,均需由其他鄰近國家輸入。  

41 原木:柬埔寨的森林分為水林及乾林兩種。水林指靠近暹羅灣沿岸一帶海邊森林、洞里薩湖及其沿岸的森林。乾林指高地的森林,又可分為密林及疏林兩種。密林分布在西部、西南及東部諸省,以暹羅灣沿岸山地蘊藏量最大。疏林散布於磅清揚、磅針、馬德望、暹粒、菩薩省。在柬埔寨的森林面積中,大部份屬於疏林。 柬埔寨礦藏主要有金、磷酸鹽、寶石和石油,還有少量鐵、煤。 林業、漁業、果木資源豐富。 盛產貴重的柚木、鐵木、紫檀、黑檀、白卯等熱帶林木,並有多種竹類。 森林覆蓋率61.4%,主要分佈在東、北和西部山區。 木材儲量約11億多立方米。 洞里薩湖是東南亞最大的天然淡水漁場,素有“魚湖”之稱。 西南沿海也是重要漁場,多產魚蝦。生態環境失衡和過度捕撈,水產資源正在減少。 特殊工具,利用大象運輸。

42 11.居民從事什麼樣的運動?從事什麼樣的休閒娛樂?
柬埔寨最近流行的運動是跳舞及健身。柬埔寨舞蹈有三大類,包括:高棉古典舞、民間舞和社交舞。而最代表柬埔寨的舞蹈是高棉古典舞。 早期休閒娛樂為鬥雞、鬥象、鬥豬

43 鬥象台

44 12.居民間有哪些商業行為?是以物易物的方式呢?還是使用貨幣?使用什麼樣的貨幣?他們一元大約是新台幣多少錢?
柬埔寨是使用貨幣交易,貨幣單位為瑞爾KHR,當地也使用美金交易,1柬埔寨瑞爾= 台幣。

45 13.多數居民相信什麼宗教?在他們宗教信仰裡,誰是精神領袖(神)呢?他們怎麼解釋生死?
柬埔寨將佛教定為國教,目前有超過95%的人信仰,當中以高棉族人為最多,而他們當中大多信奉上座部佛教,與鄰國泰國相同。哥沙納達是柬埔寨佛教界最高長老,也是著名佛教精神領袖,是促進柬埔寨現代佛教復興的重要人物,人人尊稱他是「柬埔寨甘地」。

46 南傳佛教比較固守釋迦牟尼佛的言傳身教。佛陀出現於世間的目的乃是為了令眾生解脫痛苦、止息輪迴、導向寂止——涅槃。對待戒律恪守如下基本原則:
凡是尚未制定者不應再製; 凡是已經制定者不應廢除; 佛陀如何制定,即應如何受持遵行。 事實上,佛教徒並不求助於神,認為神和人的區別只在於生命長短,同樣得落於輪迴(天人五衰);人的解脫在於自我的修行,最終達到涅槃,由此脫離輪迴,解脫痛苦。學術界有觀點認為,釋迦牟尼佛開創的佛教和西方宗教不同,是屬於無神論的。

47 14.這裡的居民的家庭成員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家人間是如何相處的?他們如何撫養孩子?
柬埔寨是母系社會,男生是要嫁到女生家,住在女生家裡的,生男孩跟爸姓,生女孩跟媽媽姓。由女方外出工作養家,男方只能從事粗工。

48 15.居民有什麼生活習俗?他們有哪些特別的藝術? 通常,男子無論社會地位高低,一生都要出家一次,但可隨時還俗。 進佛寺參觀時,要衣著整潔,免冠脫鞋。 忌用手摸人頭頂。 全國通行合什禮,即以兩手掌合併立於胸前,稍微俯首,指尖高度視對方身份而定,對方身份較高,指尖高度越高。 社交場合也行握手禮。 柬埔寨人衣著較樸素,很多人光腳或穿拖鞋,在社交及正式場合則較為講究。 民族傳統服裝主要有:紗籠、筒裙、鳳尾裙、水布等。 柬埔寨人喜愛宮廷古典舞蹈和傳統戲劇,民間舞蹈及民間音樂也很流行。 當地百姓以食米飯為主,喜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蔥、姜、蒜、薄荷等,還喜吃生菜和醃魚等。 進餐時多用筷子或刀叉,農村還保持手抓飯的習慣。 柬埔寨傳統工藝包括絲綢編織、銀飾、石雕、木雕、漆器、陶器、瓷器、寺廟壁畫、草編和風箏製作,這些工藝是從遠古時代發展而成。 寺廟壁畫

49 柬埔寨絲綢編織

50 16.他們的教育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們的學問有多進步呢?
20世紀60年代文教事業有較大發展。 自70年代後,因長期戰亂,文教事業遭受嚴峻破壞。 政府重視教育,興建了一些學校。 據柬埔寨教育部統計,2014年柬埔寨共有2,772所幼兒園,138,038名入園兒童。 6,476所小學,學生人數2,326,152名。 1321所中學,學生人數898,594名。 63所大學(其中18所公立大學,45所私立大學),學生人數11萬餘人。

51 17.有什麼重要節慶?節慶中特別或有趣的地方是什麼?
(一) 新年 每年的4月14日至16日是柬埔寨的新年,以釋迦牟尼的誕辰(佛曆5月13日),為紀元。新年第一天為守歲,第二天為辭歲,第三天為新歲。新年期間,全國各地的寺院都要掛起佛教的五色旗和鱷魚旗。

52 高棉新年是柬埔寨人最重要的節日。 按照佛歷,這個節日常常在四月中開始,收穫季節的結束。 這時候,人們感謝佛陀,可以好好地熱鬧熱鬧,然後希望明年一樣會大豐收。  慶祝活動持續三天。 第一天叫“Maha Songkran”。 人們打扮著去神社燒香,點蠟燭,祭祖先。 他們也會準備一張桌子,擺著很多新鮮的水果和花給天使,來拜年。 這一天,高棉人早上會用聖水洗臉,中午洗身體和晚上洗腳。  第二天叫“Virak Wanabat"。 他們會給予施捨,幫助比較不幸的人,無家可歸的人和低收入的家庭。 他們之後再去祭祖先。  第三天叫”Tngay Leang Saka“。 他們會用香水來清潔佛像。 孩子也會用香水噴灑長輩。 他們認為這樣會帶來生命長壽和幸福。  百年的習慣是怎麼來的呢? 據說在古代,有一個人叫Dhammabal Palakumar。 他非常聰明連最難的問題都能夠解決。 天地的王,Mahabrahma,很嫉妒,就問他三個很難的問題。 這三個問題是:”早上,哪裡能夠找到幸福?中午呢?晚上呢?“天上的王說要是Dhammabal不知道答案是什麼,他就會把他的頭砍掉。 要是他回答對了,Mahabrahma就會把他自己的頭砍掉。 Dhammabal不知道答案所以跑到森林裡。 他聽到兩個飛鷹說:早上幸福在臉上,中午幸福在身體上和晚上幸福在腳上。 天地的王就把他自己的頭砍掉了。 從那一天,只有王的女兒,就是天使,能夠祝福高​​棉人。 因此,新年的時候,高棉人就會早上洗臉,中午洗身體,晚上洗腳。  高棉新年那一天,大街上有很多慶祝活動。 人們跳舞呀,玩遊戲呀,準備特殊的菜呀,看表演呀,熱鬧極了。

53

54 (二) 禦耕節 每年5月11日的禦耕節,是柬埔寨一個隆重的傳統節日,全國政府部門放假一天。禦耕節儀式在特定的「聖田」舉行,模擬一年勞作的過程。政府農業部門為主持單位,政府官員和外國使節身穿禮服出席,國王和王后亦駕臨參加。 禦耕節Imperial Ploughing Festival, 柬埔寨傳統節日。 佛歷六月下弦四日舉行。 節日的前兩天傍晚要在聖田周圍舉行祭火儀式。 王宮的國師一邊燒火,一邊唸咒語。 禦耕節儀式的男女主持人分別稱為馬克王和梅霍。 正式儀式開始時,馬克王和梅霍先要參拜濕婆像,然後由馬克王扶犁在前,梅霍在後播種。 耕完3圈後把馬克王的牛牽到國王的觀禮台前,如果牛吃擺在桌上的莊稼,就表示豐收;牛喝水錶示風調雨順;牛喝酒則預示將發生不幸的事。 

55 禦耕節是柬埔寨王國的傳統節日,根據以前的習慣,在國王主持舉行禦耕節儀式之前,農民是不得開犁耕種的,即使誤了農時也不敢輕舉妄動。 據說從前都是由國王親自在聖田扶犁主持禦耕節儀式。 而到了安東國王( 年)時期,國王就不親自扶犁了,禦耕節時國王的一切活動都由農業大臣代替,被稱為“禦耕王 ”。 而“禦耕王”的夫人則扮作仙女“麥霍”,跟在犁田隊伍後面撒種。 今年的御耕王是由西哈莫尼國王的親戚諾羅敦.桑哈諾特擔任的。 儀式開始前,禦耕王和麥霍先是隨王家儀仗隊沿大路緩緩而來。 只見在樂曲聲中,禦耕王高坐在一頂轎子上,居高臨下,威嚴自現。 而他的夫人,也就是仙女麥霍則盤腿坐在由兩名待衛一前一後抬著的吊床上,顯得是儀態萬千。 他們進入王家田後,先到我們所在的西北角一個圓亭子裡祭拜濕婆神像。 在法師念經等一系列繁複的宗教儀式之後,他們便開始了象徵性的犁地儀式。 只見“禦耕王”扶犁出發,走在中間,他的前後兩張犁由兩名政府官員掌握。 在第三張犁的後面,“麥霍”帶著一群身穿民族服裝的少女把最優良的稻種向左右撒播,口中還念念有詞,祈禱農業豐收。 按規矩,犁地要在大約400米周長的田地裡轉上整整三圈,趁這個功夫,阿普薩拉(柬埔寨語意為“仙女”)廣播電視台記者波薩農告訴我說,因為柬埔寨是個農業國家,所以舉行這個儀式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禦耕王駕馭犁地的那兩頭牛也不是尋常角色。 他們在儀式中選擇什麼食物,對全國今年的年景收成如何至關重要。 

56 柬埔寨禦耕節

57 (三) 水祭(Bonn Om Tuk) 每年雨季後 11月下旬時,於每年的10月31日至11月2日,柬埔寨舉行3天的水祭,感謝神明的庇佑及大自然的賜與。在水祭的時候舉行划龍舟、放水燈、祭月亮三項主要慶祝活動,這時候湄公河畔會搭起許多壯觀的浮宮和美麗的看台。

58 (四) 加頂節 佛曆10月28日至11月28日的加頂節,是柬埔寨佛教徒最隆重的節日之一,為僧侶們結束雨季齋期後舉行一個月的加頂節活動。儀式由善男信女發起,他們負責把人們捐贈的物品,袈裟,椅子,蚊帳,碗筷和食品等送給寺院。

59 18.他們有法律觀念嗎?那是怎樣的法律? 柬埔寨的法律是以大陸法系為主,「大陸法系」(civil law system)一詞中的「大陸」兩字指歐洲大陸,故又可稱之為「歐陸法系」。這個法系現時主要由歐洲大陸的國家(例如法國、義大利、德國、荷蘭、葡萄牙等)及其他受上列國家影響的國家或地區(例如日本、澳門)採用。歐陸法系在英文中一般稱為 civil law system,主要歷史淵源是古時羅馬帝國的法律,其後在歐洲中世紀的後期(即是文藝復興以前,約12至15世紀),羅馬法在歐洲大陸又再度受到重視。到了十八世紀,歐洲大陸的許多國家都頒布了法典,嘗試列出各種法律分支的規範。 柬埔寨人目前的法律觀念還很落後,有待加強。


Download ppt "603班第3組 吳叡宇 宋嘉旂 卓姿絜 呂宇騰 江致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