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制 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洪福 2014 年11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制 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洪福 2014 年11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制 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262276 李洪福 2014 年11月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制 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洪福 2014 年11月

2 传染病的基本概念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的特征 有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有传染性(病原体能排出体外并污染 环境)

3 传染病常见症状和体征 发热 皮疹 全身症状:疲乏、纳差、头痛、神差等 免疫系统反应:淋巴结、肝、脾肿大 传染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
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

4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没有免疫力的人群) 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 消化道传播(水、食物、苍蝇)
日常生活接触 血及性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易感人群( 没有免疫力的人群)

5 你能说说这些传染病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霍乱、伤寒、甲肝、细菌性痢疾 腮腺炎、风疹、麻疹、流脑 流感、结膜炎、水痘 手足口病 乙肝、艾滋病 乙脑、狂犬病

6 法定报告管理的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7 卫生部列入管理的其它传染病 水痘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 尖锐湿疣 森林脑炎

8 哪些传染病是托幼机构和学校要重点防控的呢?

9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集中发热等
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消化道传染病 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

10 冬春季为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以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流行为主。

11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 切断传播途径: 环境卫生、教舍卫生、用品卫生 提高人群免疫力: 改善营养、加强锻炼、预防接种
早隔离、早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 环境卫生、教舍卫生、用品卫生 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玩具卫生 提高人群免疫力: 改善营养、加强锻炼、预防接种

12 传染源的管理——早发现 发热 皮疹 全身症状 淋巴结肿大 严格晨检、午检制度,观察儿童

13 请记住这些简单的临床症状 麻疹: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皮肤出现斑丘疹、口腔粘膜斑。 风疹:低热、皮疹和耳后淋巴结肿大。
腮腺炎:发热、头痛、颧骨弓或耳部疼痛,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疼痛,边缘不清,皮肤微热,有压痛。 流感:发热、头痛、肌痛、乏力、流涕、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水痘:发热、躯干和头面部水疱疹、脓疱疹

14 麻疹

15 风疹

16 腮腺炎

17 水痘

18 最最不可大意——手足口病 普通病例: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 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

19

20

21 晨午检手足口病需注意 流行季节发热学生注意检查手、足、肛周是否有皮疹,口腔是否有疱疹或溃疡,并做好记录
注意呕吐、神差、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改变症状 注意病情突然改变

22 流感

23 流感概述 定义:流感(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以下特点:
病原体: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 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密切接触、飞沫传播 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 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24 一、病原学

25 流感病毒结构

26 流感病毒共同的结构特点 病毒颗粒:多形态或球形,直径80~120nm,可为 丝状体。
血凝素(H):三角形、细长,能凝集红细胞,血凝素促使病毒吸附到细胞上,故其抗体能中和病毒,免疫学上起主要作用。 神经氨酸酶(N):像磨菇样钉状物,能使病毒颗粒从吸附的红细胞表面释放下来。丙型流感病毒缺乏N。

27 流感病毒的型与亚型 根据病毒颗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抗原特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
流感病毒分为:甲 (A) 、乙 (B) 、丙 (C) 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H和N两种蛋白的抗原性易发生变异;根据其表面 (H 和 N) 结构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又可分 成多个亚型 , 至今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 16 个亚型 (H1~H16), 神经氨酸酶有 9 个亚 型(N1~N9) 。共计144型。

28 流感病毒的理化特性 流感病毒对热敏感,通常56℃30分钟被灭活。其最适PH值为7.0—8.0,在PH值3.0以下或10.0以上感染力很快被破坏。对紫外线、常用消毒剂均敏感。

29 三型流感病毒流行特点 甲、乙、丙不仅反映了病毒被发现的年代及前后顺序,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对人类危害程度的顺序。
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它在动物中广泛分布,并也能在动物引起流感流行和造成大量动物死亡。 乙型流感病毒常常引起流感局部暴发,不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也从动物(马)中分离到。 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主要侵袭婴幼儿,一般不引起流感流行。过去一直认为人是此型的唯一天然宿主,但郭元吉等人于 1981~1982 年从我国猪群中分离出多株丙型流感病毒 , 并已得到了世界公认。

30 二、流感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也可由动物向人类传播。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通过接触也可引起传播。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同亚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在我国北方一般发生于冬季,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

31 三、流感的临床表现

32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3日(数小时至4天)。
症状及过程:起病多急骤。起病以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为主。可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痛、流泪、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发热通常持续3~4天,但疲乏虚弱可达2~3周。流感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差异颇大。年幼及老年流感患者,原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受抑制病人感染流感,病情可持续发展,出现高热不退,全身衰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33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34 了解以下疾病的主要表现 肝炎:发热、恶心、黄疸、肝肿大。 痢疾: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 伤寒:持续性高热,相对缓脉、伤寒面容。
流脑、乙脑:高热、抽搐、意识障碍 狂犬病:低热、头痛、烦燥、恐水怕风、咽肌痉挛

35 传染源的管理——早报告 对每日晨、午检情况做好记录 发现聚集性病例向教育管理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6 报告内容与时限 在同一宿舍或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处置,并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37 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或学校领导
班级与学生 学校教师 教师要提醒班长或卫生委员在发现以下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老师: ①有学生出现发热、出疹、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 ②班内有两个以上学生同时发病并有相似症状。 ①晨检时多个学生病假,一定要询问家长原因; ②发现两个以上学生同时出现相似病症,如发热、皮肤出疹子、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应迅速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或学校领导。 ③怀疑个别学生患有传染病,也要通知校方做出适宜处理并叮嘱学生父母尽快带孩子就医。 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或学校领导 ①登记和跟踪各班级师生病假或患病情况,做好常规病假及缺勤记录、健全学校晨检制度。 ②发现以下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当地疾控部门请求协助,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告; A.如学校某个班级或多个班级短期内同时出现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类似症状或共同用餐或饮水史; B.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 C.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剧烈呕吐及腹泻等症状。 D.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教育部门及相关卫生部门或食药局

38 传染源的管理——早隔离 病种 隔离期限 手足口病 疹退或热退后1周 流行性感冒 热退后2日且不少于7日 麻疹 退疹或出疹后5日 风疹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且不少于发病后10日 水痘 疱疹完全结痂,且不少于发病后14日

39 对传染源管理我们应该这样做 坚持执行晨、午检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发现生病学生必须要求其立即指定医院就医,注意追访就诊及病情发展情况,如为传染病需严格要求其在家隔离治疗至该病的隔离期满。家长配合非常关键。 每天对缺勤的学生进行统计,并电话追访缺勤原因,如为传染病按上述要求处理。 密切注意病例班级内有无续发病例,如有续发,及时报告,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40 切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 空气流通可杀死或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病原 80M2室内、无风环境、开窗20min,微生物可死亡60%
麻疹病毒在流通空气或阳光下半小时失去活力;流脑双球菌在人体外极易自动溶解 注意开窗方式、频次、时间

41 切断传播途径——流动水洗手 有观点认为勤洗手、洗对手,降低50%以上的腹泻,减少30%的呼吸道疾病 洗手的时间、方式

42 切断传播途径——消毒 物理消毒法 热力灭菌法,煮沸消毒,100℃10min,用于食具、毛巾、患儿衣物等
辐射消毒法,紫外灯,(每立方米空间使用1W,从医疗器械销售处购买),作用30min能杀死90%以上室内空气与物体表面细菌,缺点为穿透力差、照射不到的地方没杀菌作用,直接照射对人体有害;阳光曝晒

43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一) 含氯消毒剂,常用有漂白粉、次氯酸钠,具杀菌谱广、毒性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对金属制品有腐蚀作用
氧化消毒剂,常用有过氧乙酸,可用于空气消毒,有较强腐蚀性与刺激性

44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二) 碘类消毒剂:常用有2.5%碘酊和0.5%碘伏,广谱快速的杀毒效果,可用于皮肤、食具等消毒。
另有醛类、杂环类、醇类消毒剂 其它如来苏、新洁尔灭、洗必泰均不能杀灭细菌芽胞,属低效消毒剂

45 切断传播途径——卫生 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做好水质消毒、监测与记录 加强学校食堂、小卖部的食品卫生管理 做好厕所、污水卫生管理和消毒
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

46 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儿童免疫力 新生入学及转入时要审查免疫接种证,严格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的规定完成相应年龄的免疫程序,对于应接种但又未接种者进行补种。 传染病流行季节或疫情发生时,根据传染病流行特点和实际情况,经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在疾控中心指导下,遵循自愿的原则,对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或开展应急接种工作。

47 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儿童免疫力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合理膳食。

48 爱国卫生 除尘 清厕 除“四害”,改善周围环境-使用高效低度药物。

49 高中阶段男生男同倾向必须高度重视。 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讲座 联系电话

50 谢谢


Download ppt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管理与防制 东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洪福 2014 年11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