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水 产 动 物 疾 病 学 张伟妮 福建农林大学动科学院水产教研室 学年第二学期 Tel: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水 产 动 物 疾 病 学 张伟妮 福建农林大学动科学院水产教研室 学年第二学期 Te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 产 动 物 疾 病 学 张伟妮 福建农林大学动科学院水产教研室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Tel:13960756295
福建农林大学动科学院水产教研室 学年第二学期

2 制约当前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有哪三大因素?
病 害 苗 种 饵 料

3 前 言 一、课程的性质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参考书目

4 一、课程的性质 综合性应用学科 1. 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等;
2. 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 3. 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 4. 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如生物制片技术、PCR技术和电镜技术等; 5. 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如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和免疫学等。

5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上篇:水产动物病害学基本原理(24学时)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产动物病原学 第三章 免疫学基础 第四章 药物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水产动物病原学 第三章 免疫学基础 第四章 药物学基础 第五章 病理学基础 第六章 水产动物病原的检测技术 下篇:水产动物病害各论(26学时) 第七章 鱼类的病害 第八章 虾蟹类的病害 第九章 贝类的病害 第十章 特种水产养殖动物病害

6 考 试 考试形式:闭卷 课程成绩: No way! 划重点,考课件? 每章留思考题 期末笔试成绩40% 平时成绩30%(平时出勤、回答问题)
考 试 No way! 考试形式:闭卷 划重点,考课件? 每章留思考题 课程成绩: 期末笔试成绩40% 平时成绩30%(平时出勤、回答问题) 阶段测验30%(3-5次测验,单选题) (学生授课一次) 平时学习很重要哦!

7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实验: (18学时) 课程实习: (一周) 实验一 T淋巴细胞的检查 实验二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实验二 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实验三 鱼类病理学切片的观察 实验四 鱼类原虫病病原的观察 实验五 鱼类蠕虫病病原的观察 实验六 鱼类疾病标本的观察 课程实习: (一周) 感染试验、药敏试验、细菌鉴定试验

8 三、参考书目 《水产动物病害学》 战文斌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 孟庆显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水产动物疾病学》
战文斌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 孟庆显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水产动物疾病学》 黄其琰 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 《特种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杨先乐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第四节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

10 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一、定义 定义一:疾病为一个确定的病态过程,通常伴有典 型的临床症状。
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一、定义 定义一:疾病为一个确定的病态过程,通常伴有典 型的临床症状。 定义二:疾病为正常的健康状态的任何改变。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 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 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11 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二、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发展简史 (一)我国淡水鱼病研究的发展概况 4. 我国近代的鱼病研究:
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二、水产动物病害研究的发展简史 (一)我国淡水鱼病研究的发展概况 1. 公元前1142年:我国已开始了淡水鱼类的养殖; 2. 公元前460年:范蠡著《养鱼经》强调养殖环境需与鱼类习性相适应; 3. 公元1073年:宋朝苏轼著《物类相感志》首次对鱼病进行了记载: “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以枫树皮投入水中则愈” 4. 我国近代的鱼病研究: 1)20世纪初至50年代:着重寄生虫病研究; 2)20世纪60年代:强调细菌性疾病研究; 3)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病毒性鱼病和暴发性鱼病的研究; 4)20世纪90年代至今:逐渐强调疾病与水域环境的综合作用。

12 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二)海水养殖动物病害的发展概况 我国: 国外:
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二)海水养殖动物病害的发展概况 我国: 1. 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海水鱼类寄生虫病的研究; 2. 20世纪70年代:初步开展海水鱼类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3. 20世纪90年代: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立我国首个“海水养殖动物病害与防治研究中心”,开始系统进行海水病害研究; 4. 20世纪90年代至今:海水病害研究发展迅速,为水产病害研究的热点。 国外: 1. 在20世纪初已有海水病害研究报告发表; 2. 在20世纪60年代:有大量的海水病害研究文献发表; 3. 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开始出现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综述和专著。

13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病因的类别 二、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关系 三、疾病发生的种类 四、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14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病因的类别 (一)病原的侵害 1. 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 2. 病原的种类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病因的类别 (一)病原的侵害 1. 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 寄生虫的统称。 2. 病原的种类 1)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微藻等 2)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 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 传染性疾病 侵袭性疾病

15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病毒:如WSSV、LCDV 致病微生物 细菌:如 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 真菌:如 水霉、绵霉等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病毒:如WSSV、LCDV 致病微生物 细菌:如 鳗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 真菌:如 水霉、绵霉等 微藻 :如 赤潮藻类 病原 原生动物:包括鞭毛虫、纤毛虫、孢子虫 吸虫:包括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 绦虫:如日本四吻绦虫 线虫:如鰤 鱼的嗜子宫线虫 寄 生 虫 棘头虫:如真鲷的长吻棘头虫 寄生蛭类:如鱼蛭 寄生甲壳类:如鱼虱、锚头蚤等

16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非正常的环境因素 水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 H2S、NH3-N、余氯等 (三) 营养不良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非正常的环境因素 水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 H2S、NH3-N、余氯等 (三) 营养不良 (四) 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 (五) 机械损伤

17 发病原因(小结) 微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因 (病原侵害) 病因 非正常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性病因 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性缺陷 寄生虫性病原
病因 非正常的环境因素 营养不良 非生物性病因 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性缺陷 机械损伤

18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关系 (一) 病原 1. 决定病原体致病的因素: 1) 病原体的毒力大小 2) 存在状态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关系 (一) 病原 1. 决定病原体致病的因素: 1) 病原体的毒力大小 2) 存在状态 3) 数量多少

19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病原体的来源: 1) 原发性来源: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 如:感染白斑病的病虾或其尸体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病原体的来源: 1) 原发性来源:来自于发病的的动物或其尸体 如:感染白斑病的病虾或其尸体 预防:及时捞出或隔离患病的个体 2) 次发性来源:来自于带有病原的水体、饵料和工具等 预防:四消 — 鱼种消毒、饵料消毒、食场消毒和工具消毒

20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1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 夺取营养 2) 机械损伤 3) 分泌有害物质

22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宿主 疾病的发生: 与宿主的大小和性别有关 与宿主的遗传因素有关 与宿主的营养状况有关 与宿主的免疫能力有关

23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环境因素 1. 水温: 2. 水质变化: 1) T水过低:生物体抵抗力下降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环境因素 1. 水温: 1) T水过低:生物体抵抗力下降 2) T水过高:病原繁殖和传播能力提高;易发生缺氧 3) T水的骤变:引起休克、痉挛乃至死亡 2. 水质变化: 1) 透明度:浮游生物、泥沙、其他悬浮物质 2) H2S、NH3-N、余氯等物质超标:易发生中毒 3) 水质污染: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等 4) pH、盐度变化

24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溶解氧(DO) 4. 季节变化: 5. 人为因素: DO过高:气泡病 DO过低:缺氧 浮头 泛池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 溶解氧(DO) DO过高:气泡病 DO过低:缺氧 浮头 泛池 4. 季节变化: 如:水霉(2-4月);石斑鱼溃疡病(3-6月) 5. 人为因素: 1) 种苗放养密度不当; 2) 种苗搭配比例不适; 3) 饵料管理不当; 4) 药物使用不当。

25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气泡病:

26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四) 病原、宿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病原 宿主 病原 宿主 环境 环境

27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疾病发生的种类 (一)根据病原种类来分 (二)根据病原种数来分 (三)根据症状来分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疾病发生的种类 (一)根据病原种类来分 1. 由生物引起的疾病:即病原性疾病 2. 由非生物引起的疾病:如机械损伤、理化刺激、 营养缺乏、先天缺陷 (二)根据病原种数来分 1. 单纯感染:疾病由一种病原侵袭引起 2. 混合感染:疾病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病原侵袭引起 (三)根据症状来分 1. 局部性疾病:病变主要在某一局部区域,如皮肤病、鳃病等 2. 全身性疾病:病变影响到整个机体,如中毒、营养不良等

28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四)根据感染情况来分 (五)根据病情性质来分 1. 原发性感染:健康个体首次遭到病原侵袭而发生疾病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四)根据感染情况来分 1. 原发性感染:健康个体首次遭到病原侵袭而发生疾病 2. 继发性感染:已遭受病原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不同病原的侵袭 3. 再感染:同一种病原第二次侵袭后又使机体患病 4. 重复感染:第一次感染后留在体内的病原使机体再次发病。 (五)根据病情性质来分 1. 急性病:从发病至死亡时间很短(数天至1-2周) 2. 亚急性病:从发病至死亡时间较长(2-6周) 3. 慢性病:从发病至死亡时间很长(6周以上甚至终生)

29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四、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一)疾病的经过 (二)疾病的结局 1. 潜伏期:从病原作用于机体至出现症状前的一段时间;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四、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一)疾病的经过 1. 潜伏期:从病原作用于机体至出现症状前的一段时间; 2. 前驱期:期限很短,尚无典型症状; 3. 充分发展期:为疾病的高潮期,已出现疾病的典型症状。 (二)疾病的结局 1. 完全恢复:病原清除,症状消失,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 完全恢复 2. 不完全恢复:主要症状消失,但机体仍有些后遗症 3. 死亡

30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疾病的控制包括三部分:诊断、预防和治疗 一、疾病的诊断 二、疾病的综合预防 三、疾病的治疗

31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一、疾病的诊断 (一)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 1. 诊断方法: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一、疾病的诊断 (一)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 1. 诊断方法: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 2. 诊断材料:具典型症状的活的或刚死不久的材料

32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宏观观察诊断: 1. 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 2. 调查饲养管理情况 3. 调查水体环境因子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二)疾病的诊断流程 宏观观察诊断: 1. 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 体液、体表(鳃、鳍、皮肤)、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 肉眼检查有无异物(寄生虫)。 2. 调查饲养管理情况 3. 调查水体环境因子 4. 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

33 圆形碘泡虫病 头部的胞囊

34 回顾上次课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一、病因的类别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水产动物病害学及其发展简史 第二节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病因的类别 二、病原、宿主和环境的关系 三、疾病发生的种类 四、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一、疾病的诊断

35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微观观察诊断: 1.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 药敏实验 通过镜检(放大镜、显微镜和电镜)查找病原及观察宿主的 病理变化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微观观察诊断: 通过镜检(放大镜、显微镜和电镜)查找病原及观察宿主的 病理变化 1.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 病原分离 → 纯化培养 → 人工感染 → 细菌鉴定 药敏实验

36 病原分离 病灶 无菌操作

37 纯化培养

38 感染方法: 注射感染(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
人工感染试验 感染方法: 注射感染(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 浸浴感染 口服感染 感染材料要求:健康且无患病史 感染结果:表现出相同症状,再次分离出同 种细菌——科赫法则

39 药敏实验

40 细菌鉴定

41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2. 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a. 组织学检测:只适于具有包涵体的病毒种类 包涵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的胞核或胞质内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2. 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a. 组织学检测:只适于具有包涵体的病毒种类 包涵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的胞核或胞质内 由病毒颗粒和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组成的光镜 下可见的大小、形态和数量不等的团块。 b. 电镜检查: c. 试剂盒等快速诊断:PCR、DNA探针、酶标抗体等

42 牙鲆淋巴囊肿病毒病 包涵体 病毒粒子

43 对虾杆状病毒的包涵体

44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二、疾病的综合预防 1. 发现难: 2. 诊断难: 3. 治疗难: 水产疾病的防治原则: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二、疾病的综合预防 水产疾病的防治原则: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一)为什么水产病害要实施综合预防? 1. 发现难: 生活于水中,不易发现 2. 诊断难: 原因复杂、常为综合或并发感染 3. 治疗难: a. 水体施药用量大,治疗难以彻底 b. 患病后食欲减退,口服用药难以理想 c. 许多药物具有抗药性,反复使用无效 d. 许多药物同时影响浮游生物 e. 药物影响养殖生物 f. 药物残留影响养殖生物品质

45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二) 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1. 彻底清池 1) 清淤 2) 药物消毒 2.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 1) 水深的调节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二) 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1. 彻底清池 1) 清淤 2) 药物消毒 2. 保持适宜的水深和水色 1) 水深的调节 2) 水色 黄褐色、 绿色、 蓝绿色、红色 3) 水色的调节方法: 换水,适当改变水体的营养成分等

46 概论:疾病的控制

47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3. 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 4. 饵料应质优量适 5. 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条件 6. 操作要细心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3. 放养健壮的种苗和适宜的密度 4. 饵料应质优量适 5. 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条件 6. 操作要细心 7. 经常进行检查 8. 在日常管理中要防止病原传播 9. 制订并严格执行检验检疫制度 10. 定期药物预防

48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11. 人工免疫 12. 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 三、疾病的治疗 1. 目的: 2. 治疗的时机:早发现、早治疗
第三节 疾病的控制 11. 人工免疫 12. 选育抗病力强的新品种 1) SPR品种的选育 2) 杂交育种 三、疾病的治疗 1. 目的: 通过药物控制或消灭病原、或改善环境及营养条件 2. 治疗的时机:早发现、早治疗

49 第四节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 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1. 合理放养:(1)放养密度要合理 2. 保证充足的溶解氧 3. 不滥用药物
第四节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 一、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1. 合理放养:(1)放养密度要合理 (2)混养的种类搭配要合适 2. 保证充足的溶解氧 3. 不滥用药物 4. 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 石灰类、光合细菌等

50 第四节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 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 1. 培育和放养健壮种苗:
第四节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 二、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 1. 培育和放养健壮种苗: (1)SPF亲本;(2)PVP-I 洗卵;(3)使用清洁水; (4)忌高温育苗,忌滥用抗生素;(5)饵料优 2. 免疫接种:疫苗 3. 选用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SPR 4. 降低应激反应: 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如高温等 应激反应:养殖动物对偏离其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所产生 的反应。

51 第四节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四、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优质饲料 1. 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 2. 池塘彻底清淤消毒
第四节 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管理 三、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1. 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 2. 池塘彻底清淤消毒 3. 强化疾病检疫 4. 建立隔离制度 5. 实施消毒措施 四、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优质饲料

52 第一章 绪 论(思考题) 1、名词解释:病原、包涵体、应激源、应激反应 2、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有哪些?
第一章 绪 论(思考题) 1、名词解释:病原、包涵体、应激源、应激反应 2、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有哪些? 3、疾病的发生与病原、宿主和环境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4、疾病发生的种类有哪些? 5、简述水产疾病的诊断流程。 6、为什么水产病害要实施综合预防?


Download ppt "水 产 动 物 疾 病 学 张伟妮 福建农林大学动科学院水产教研室 学年第二学期 Tel:"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