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2 学习提示 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对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改革进行分析。
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能够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关系来学习他们只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本章的主要内容: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学习本章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积极发展民族经济,成为世界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力量。

3 学习重点和难点 本章学习的重点是: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以及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难点:我们国家如何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应用到自身发展中来。

4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 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 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第三节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5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积极发展民族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力量。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增长,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也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为人们提供了大量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我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全面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外经济关系,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6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 一、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 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7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类型 和基本特征 发展中国家数量众多,各国的地理、人口、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差别较大,而且它们的政治和经济又处在急剧的变动之中。因此,有必要首先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含义、类型和主要特征。

8 一、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可以把全世界191个国家分为两大类,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对称,通常是指那些过去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殖民统治和剥削,现已获得政治独立,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面临着经济发展问题的国家。这些国家最初曾被称为“欠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

9 战后初期,世界银行曾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多少为标准来划分国家类型,规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上的国家为“发达”国家,1000美元以下的为“欠发达”国家(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 LDCs)或“不发达”国家。由于“不发达”这个概念,不能确切地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亚非拉国家的实际情况。进入60年代,大约在1964年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贸发会议前后,国际上已不大使用“不发达”或“欠发达”的概念,而被“发展中国家”这一概念所代替,广大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亚非拉国家由此被统称为发展中国家。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5,土地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的2/3。

10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类国家群体,由于各自的自然条件、历史传统、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等,情况复杂,其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根据各国具体情况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分成不同的类型。

11 (一)按人均国民收入标准来划分 按人均国民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标准来划分是目前最普遍的分类方法,据此可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 1.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2.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 3.高收入但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12 1.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按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的划分,低收入国家和地区是指2003年人均GNI低于765美元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类别共有近60个国家,约占发展中国家的1/3,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6.9%,主要分布在南亚、中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美洲只有海地和尼加拉瓜属于此类。2003年,全世界日均生活费低于1美元的贫困人口约有12亿,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低收入国家。

13 2.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 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是指2003年人均GNI高于766美元,但低于9385美元的国家及地区。2003年该类国家近100个,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7.6%。由于它们彼此之间的经济发展仍很悬殊,因此又以人均GNI3035美元为界线,分成“下中等”和“上中等”国家及地区。2003年人均GNI介于766至3035美元之间的为下中等收入国家,介于3036至9385美元之间的为上中等收入国家。

14 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2003年中国人均GNI为110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2003年,共有近60个国家和地区属于下中等收入类别,主要集中于拉丁美洲、东欧和亚太地区;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属于上中等收入类别,大部分是拉丁美洲国家。

15 3.高收入但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高收入但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是指2003年人均GNI达到或超过9386美元,虽然与发达国家同列为高收入国家,但仍被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或本国政府定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几个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以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文莱、新加坡等,总数不超过10个,主要集中于中东和亚太地区。

16 虽然这类发展中国家收入较高,但就石油输出国来说,人均收入的提高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石油价格提高和出口收入增加的结果。它们的制造业还处于落后或起步阶段,产业结构单一化和畸形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上真正接近发达国家的只有新加坡、韩国等极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

17 (二)按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标准来划分
按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标准,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分为如下五类: 1.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 2.石油输出国 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4.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 5.最不发达国家

18 1.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 这一类发展中国家以农业或矿业为主导产业,以生产和出口单一的经济作物或矿产品作为外汇收入来源,换取本国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根据IMF的统计,1998年以农矿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收入来源的国家共有40个。这些国家的出口收入和经济增长受制于国际市场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这类国家大都在非洲。

19 2.石油输出国 石油输出国是指以石油开采业和炼制业为主要生产部门、以石油及其产品出口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生产和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有30多个,其中石油出口占本国商品出口总额50%以上的石油输出国约有20多个。石油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是这些国家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其他经济部门的规模和发展水平都十分有限。这类国家多在中东地区。

20 石油生产国的石油资源长期被西方石油垄断公司所独占。从60年代后期起,石油生产国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下,团结合作,同西方石油垄断公司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它们通过增收石油所得税,修改石油标价,加强对外国石油公司的监督,参与股权,对外国石油公司国有化,独立进行石油的出口和销售等手段和途径,收回了石油资源的主权,石油收入大幅度增加。据统计,“石油输出国组织”13个成员国的石油收入1972年仅为144亿美元,1980年增至2700亿美元,增加17.8倍。1972~1981年的10年中,该组织成员国的石油收入总计达12900亿美元。

21 石油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为产油国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石油是非再生资源,因此,大多数产油国都力图在本国石油资源枯竭之前,一方面对石油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开采与深度加工,以增加出口石油的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利用出口石油获取的巨额收入,对经济文化事业进行大规模投资,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改变畸形的经济结构,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

22 为此,主要石油生产国都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并在1973年石油收入大幅度增加后,重新修订经济计划,大幅度增加投资。据估计,从1975年到1980年,阿拉伯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总支出达2200亿美元,相当于前5年投资的12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大力发展石油加工业,同时兴建基础设施和发展基础工业。

23 由于投资迅速增加,石油生产国的经济增长很快。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统计,石油生产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1955~1970年为6%,1970~1980年为5.7%,超出其他发展中国家。更重要的是,由于石油收入的大幅度增加,许多石油生产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8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23770美元,科威特达19870美元,沙特阿拉伯达16000美元,超过了同期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

24 石油生产国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1)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严重依附关系。
(2)一些国家在建设中贪大求洋,脱离本国实际,盲目进口技术设备和商品,出现严重的“消化不良症”,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大量引进外国劳工和专家,盲目发展大城市,导致城市住房、交通和食品紧张,加剧了社会矛盾。 (3)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状况日益突出,加剧了社会矛盾。

25 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那些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工业化程度上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第一批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的“四小龙”(近年来IMF甚至将它们列为先进经济体)。80年代之后,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和拉丁美洲的智利、墨西哥等国也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6 它们在发展战略上主要采取鼓励出口或出口替代的方针,制造业出口有较大发展,从而引起国内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但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过于依赖海外市场和外部资金,容易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和金融动荡的冲击。韩国、墨西哥等国就屡次受到债务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困扰,被迫实行紧缩政策,抑制了经济增长。

27 “工业化”作为一个以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为根本特征的经济进步过程,是每个现代国家都必经的强国富民的历史过程。但是,直到20世纪中叶,工业化的波及和展开一直局限于少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形成了一批工业生产发展较快、制成品出口迅速增加、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和地区。它们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称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28 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的标准,这类国家或地区1978年人均收入超过1100美元,制造业净产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20%以上。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亚太地区的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即所谓的亚洲“四小龙”。它们幅员有限,人口不多,资源不丰,其中香港和新加坡实际上是两个大城市。另一种是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它们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这两类国家和地区作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点。

29 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具有共同的特点 (1)经济都有或曾经有过高速增长 (2)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4)人均GDP较高 (2)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0 4.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 我国与巴西、印度、南非等少数发展中大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国家一般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充裕,并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能够依靠自己的优势,全方位地发展经济。其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也正由于人口多、幅员广、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这类国家的人均收入明显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31 5.最不发达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中资源贫乏、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一部分国家。大部分最不发达国家是低收入的原料生产国,一般人均收入不足300美元。据IMF统计,1999年,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有49个,主要是地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

32 最不发达国家的状况 在发展中国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很差,联合国把它们列为最不发达国家。1971年确定的最不发达国家有25个。 最不发达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后,社会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经济增长缓慢。1970~1982年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整个发展中国家平均为5%以上,而最不发达国家仅为3%。而且,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经济增长率则更低:1970~1980年整个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而最不发达国家仅为0.81%。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不发达国家只有226美元,其他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091美元。

33 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 一是自然条件不利,大都是内陆国家和岛屿国家。
二是国内的封建关系和封建势力严重存在,阻碍着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原有的经济基础落后,经济结构畸形,几乎没有现代工业。 四是在落后的社会、政治基础上建立的政府,未能获得足够的“强度”与“质量”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也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34 最不发达国家的生活状况十分贫困 据估计,最不发达国家中营养不良的人占32%,平均1.6万人才有1名医生,2/3的人得不到干净的饮用水,卫生医疗条件极差,使这些国家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5岁。这些国家的教育也十分落后,成年人的识字率仅占27%。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和生活状况的恶化,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不安。

35 其他一些对发展中国家分类的方法 世界银行2001年的一份报告,根据各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将发展中国家划分为两大组。一组是由中国和墨西哥等24个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组成的,人口达30亿。这些国家实行了使本国人民能够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政策和制度,因而大幅度地提高了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它们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1%提高到了90年代的5%,国民的工资不断上升,人均预期寿命和受教育程度已达到发达国家1960年时的水平,贫困人口不断下降。这些国家正在追赶发达国家;

36 另一组由其他发展中国家组成,主要包括撒哈拉以南地区、中东地区和原苏联的许多国家,人口达20亿。贸易在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很低,甚至还下降了。平均而言,这些国家在90年代人均收入下降,而贫困人口上升。这些国家教育水平提高的速度大大低于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拉大。

37 通过上述分类可以看到,世界上各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富程度上,而且在经济结构和开放程度上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这种差异比之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要明显得多。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经济特征。

38 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 (一)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 (二)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 (三)产业结构相对落后 (四)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39 (一)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 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生产效率却普遍低于发达国家,不仅工业生产能力低下,而且农业部门也并不发达。 从总产值来看,2003年占世界人口84.5%的中、低收入国家其GDP总额仅为世界GDP总额的19.6%,以此衡量,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4;

40 从农业生产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6%左右,而发展中国家高达70%左右。发展中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所生产的粮食只相当于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所产粮食的9%左右。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粮食年均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 在工业生产方面,这种落后面貌表现得更为突出,1985年,在世界制成品生产中,发达国家占81.6%,发展中国家仅占18.6%,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即使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其制成品也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41 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落后和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是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以农业为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仍以手工劳动为主,耕作技术落后。在机械和化肥施用的效率方面,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科技人员数量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差距也很明显。这种技术和劳动者素质的差距以及由此导致的生产力水平的差距是使发展中国家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最突出的特点。

42 (二)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另一个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征就是经济结构二元化。也就是在一个国家内,落后甚至原始的经济成份与先进的,甚至现代化的经济成份并存。前者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生产规模小,工具简单,产品用于自我消费;后者多分布在城市,以工业为主,生产规模大,工具先进,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都较高,产品主要进入市场销售。这种在同一国家内同时存在两个相互割裂、反差强烈的经济结构的现象,在完全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中是不存在的,它只能出现于正从传统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

43 经济结构的二元化,不仅体现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往往还体现在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战略使现代化经济部门过于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更扩大了这种差距。相对于传统农业经济,二元化的经济结构是一种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二元经济必然要向一元化的现代化经济转化,即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断被工业部门和服务业所吸收,传统农业变成现代化农业。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中,最不发达国家和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而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正在朝着经济结构一元化的方向转化。

44 (三)产业结构相对落后 与其落后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相应,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经济中农业和初级产品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制造业,尤其是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03年,所有中低收入国家中,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87%;其中低收入国家,农业增加值占GDP的25%,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5%。而在高收入国家,这两个比值分别为2%和98%。

45 在高技术产业方面,差距更为明显,2002年,低收入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仅占其为数不多的制成品出口的4%,而高收入国家则为23%(不过,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高技术产品在出口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接近了发达国家,2003年达到18%)。此外,产业结构的落后还表现在就业结构上,发展中国家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一般在50%到7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多低于10%。

46 (四)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发展中国家自身经济的弱点,加上发达国家在当前国际生产、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脆弱地位和它们对发达国家不同程度的依赖。这种对外依赖性与脆弱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的对外依赖 2.对外资的依赖 3.技术和人才的依赖

47 1.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的对外依赖 多数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相对落后,许多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资本品和高技术产品依赖进口,同时其出口产品,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制成品,都以发达国家为主要销售市场。前一类产品,发展中国家需求弹性较小,发达国家在生产上基本处于垄断地位,而后一类产品的进口需求弹性和替代弹性又比较大。因此造成发展中国家在进口上依赖发达国家,而在出口上又受制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的现象。

48 这种依赖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乃至于经济发展极易受到发达国家市场波动的冲击。比如战后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和80年代石油价格的下跌,就先后对初级产品出口国和石油输出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而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对电子产品进口需求的下降,则直接导致了东南亚国家贸易逆差的扩大,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

49 2.对外资的依赖 建设资金短缺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加快经济发展进程,发展中国家往往大量引进来自国外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形成对外资的依赖。外资的进入虽然有效地弥补了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本形成的不足,推动了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首先是外债负担的加重。到2002年,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已达到2.34万亿美元,是当年发展中国家出口总值的117.6%,有40个国家成为重债穷国。此外,外资的大规模流入与流出也会造成经济上的动荡,甚至引发债务危机或金融危机。

50 3.技术和人才的依赖 由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下,迫使它们必须从发达国家引入先进技术与专业人才。这一方面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现成的技术与人员,发挥“后发优势”,增强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发展中国家产生过于依赖国外技术与人才、忽视自身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倾向,不利于提高本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随着世界经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有可能进一步加深。

51 上述四个方面特征,相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发展中”经济的基本要素,是它们与“发达”经济的主要区别所在,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共同课题。

52 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虽然相对落后,但是它们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发展中国家如能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己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乃至外部资源,经济是可以得到迅速发展的。而一国如何利用上述资源实现发展经济的目标,其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发展模式如何,就取决于它的经济发展战略。

53 经济发展战略 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各个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订的总体规划、战略方针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性、总体性的指导作用,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后,普遍面临着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民福利、改造传统社会使其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就在于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实施适当的发展战略。

54 在此问题上,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各自的不同国情、不同的指导思想以及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同认识,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从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对外经济关系模式和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等角度出发,可将经济发展战略分为不同的类型。

55 (一)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来划分 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把发展战略分为传统农业型、工业化类型、第三产业开发型等。由于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将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加上传统农业本身的局限,因此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很少采用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而采取第三产业开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也往往属于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比较贫乏、不具备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条件,但在地理位置、环境等方面存在有利条件的国家。它们通过重点发展金融、旅游、转口贸易等服务业部门,可以事半功倍地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56 资源开发型战略和资源加工型战略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采纳了工业化发展战略。它又可分为资源开发型战略和资源加工型战略。资源开发型发展战略,侧重于依靠自然资源优势,生产和出口资源产品,以此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而资源加工型经济发展战略,则更注重于通过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部门,来调整原来落后的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57 (二)根据工业发展模式来划分 从工业发展模式看,大致有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发展战略。

58 进口替代战略 所谓进口替代战略,也称为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就是利用贸易保护政策,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本国经济的工业化。同时,通过进口替代减少贸易逆差,缓解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增强经济独立性;

59 出口导向战略 也称为出口替代战略或外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则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利用出口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一些发展中大国,先是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然后在进口替代期间所建立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出口产业,推行出口导向战略,以此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提升产业结构;一些小国往往通过发展面向海外的装配加工工业来摆脱资源与市场的限制。

60 (三)根据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不同来划分
1.政府集权控制 2.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 3.市场经济为主

61 其区别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是政府还是市场机制发挥着主导作用。一般说来,在经济发展初期,市场本身的发育不足和政府的赶超心态,往往促使发展中国家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随着市场的发育和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化,政府的干预成本将不断提高,其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也更难以保证。处于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更有可能选择那种鼓励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的发展模式。

62 虽然发展战略的具体类别多种多样,但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落后状况,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发展中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取决于其战略自身的合理性,而且也取决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国情、发展阶段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成功的发展战略总是那些最适合时代和国情要求的战略。

63 第二节 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第二节 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一、独立初期的经济政策 二、发展中国家的早期发展模式 三、经济发展的成就 四、发展中国家开始分化与经济模式的变迁

64 一、独立初期的经济政策 目前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在历史上曾经沦为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受到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剥削,其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也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战后,殖民体系出现了最大也是最后的危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百多个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先后取得政治独立,延续几百年的殖民主义体系土崩瓦解。

65 在实现了政治独立这一目标之后,经济发展就成为这些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最重要的历史任务,它们的民族振兴和经济发展历程也从此开始。此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首先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制度;二是如何维护经济主权,摆脱殖民国家的经济特权;三是通过怎样的经济政策改变封建式的、落后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

66 针对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经济制度的选择 (二)取消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特权 (三)实施土地制度改革

67 (一)经济制度的选择 对刚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制度的选择与政治制度的选择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差异和所处国际环境的不同,以及独立进程的差异,发展中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其中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并一度模仿原苏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绝大多数国家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下,选择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前者被称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后者被称为“民族主义发展中国家”。

68 (二)取消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特权 为了维护主权,消除其他国家对本国经济上的控制,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取消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特权的措施,包括收回海关权和货币发行权、接管原殖民政府的财产、废除外国资本的租借地和采矿权等。其中影响最大的举措是对外国资本实行国有化和民族化。具体途径包括直接征用、没收外资企业,给予补偿赎买外资企业,以参股方式获得外资企业的控制权等等。

69 。据联合国统计,1960~1976年,发展中国家接管的外国企业达1447家,其中英国企业521家,美国企业342家。在这一接收外资企业的浪潮中,最为突出的是中东产油国对几家西方大石油公司(所谓石油“七姐妹”)的接管和国有化以及拉美国家对外国矿产公司的赎买与征收。此外,对于仍由外资占有或控制的土地、矿山和银行,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监督、限制与管理。通过上述行动,发展中国家巩固了政治独立,收回了国家资源,为独立地发展民族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70 (三)实施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为了摧毁旧的经济基础,推动社会结构现代化,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而普遍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拉丁美洲,到60年代中期为止,有15个国家颁布了土地改革法或土地垦植法,通过法律正式废除了各种奴役性的租佃关系,同时征收私人土地、开垦公有土地,使以往的佃农和雇农成为自耕农或农村工资劳动者;

71 在亚洲,印度早在1948年就已制定了土改法,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在50年代开展了土地改革,以赎买的方式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再分配给农民;
在非洲,各国主要是在原有的村社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推行合作化政策。各国的土地改革虽然并不彻底,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封建的或原始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72 二、发展中国家的早期发展模式 (一)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依据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和政策

73 (一)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依据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以后,在推行企业国有化和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时,都把发展民族经济放到了头等重要的地位。而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成为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首要问题。战后早期,除了那些资源充裕的国家采取了资源开发型战略之外,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强调政府的干预作用、强化政府地位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以及在保护性贸易政策下注重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

74 实际上,这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推行进口替代战略,把资源集中用于扶植进口替代工业,必然会走向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进行这样的选择,既来自于它们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认识,也受到当时流行的经济理论思潮的影响。

75 1.从历史认识角度看,有五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1)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削弱了人们对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信心。许多发达国家接受了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对经济活动进行积极的政府干预,以刺激经济增长。在战后的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还出现了国有化的浪潮。这都给不少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制度选择以深刻的影响。

76 1.从历史认识角度看,有五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2)当时的社会主义大国——苏联,不仅经受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而且,战后经济恢复和增长很快,其政府直接进行全面管制的计划经济模式成功地使其实现了工业化目标。计划经济在短期内集中资源的能力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影响。中国、印度等在建国初期建立的经济体制就有明显的苏联印记。

77 1.从历史认识角度看,有五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3)由政府对进口施加限制并给本国工业以保护,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过程中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后发展国家,都曾长时间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自然把这一政策与其成功的工业化进程联系起来。

78 1.从历史认识角度看,有五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4)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使各国普遍倾向于在高关税壁垒下建立自己的工业生产能力,而价格管制和数量配给也确实帮助美国经济度过了战争时期。

79 1.从历史认识角度看,有五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5)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些专门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的国家(如阿根廷)发现它们的贸易条件严重恶化,因而急切要求在国家的保护下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尤其是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已经利用战争空隙时间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生产那些曾经需要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因而不无理由地认为这一政策应当在战后延续下去。

80 2.战后早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助长了政府干预趋势
在发展国内经济方面,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aul N.Rosensten-Rodan)在1943年提出了大推进理论,埃伯特·赫希曼在1958年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他们都认为,实现快速发展仅靠市场作用是不够的,需要引进某种形式的政府干预;

81 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方面,拉丁美洲的经济学家劳拉·普雷维什(Roul Prebisch,1901~1986)等人提出了“中心—外围”论,认为现存国际经济关系是一个由“中心”和“外围”组成的体系。作为“中心”的发达国家在这个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心”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由于其对国际市场的垄断,以及制成品需求弹性高和初级产品需求弹性低等因素,并未随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外围”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价格却由于合成材料的出现、产量的增加和过剩劳动力的竞争而下跌,致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因此,这种国际经济关系格局使“中心”日益发展,并使“外围”地区受“中心”国家的支配。

82 普雷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惟一出路是实现进口替代工业化,以减少对“中心”国家的依赖,改善贸易条件,提高经济增长的内部动力。这种出口悲观主义理论成为进口替代战略和政府干预经济、保护本国制造业企业的有力论据。至少到60年代中期,这类理论为发展经济学定下了基调,也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产生了巨大影响。

83 在对以往经济实践的认识和理论思潮的双重影响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率先采纳了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和进口替代战略。在亚洲,印度在1947年独立以后,经济很快呈现出计划性的特征,并开始扶植本国的重工业产业;在拉丁美洲,阿根廷的庇隆政府(1945~1955年)建立了一个高度保护的制造业体系,推动了工业发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亚非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印度、阿根廷等国的发展战略。从50年代到60年代,政府主导型经济和进口替代战略经历了它的鼎盛时期。

84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和政策
1.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2.利用保护性贸易政策实现制成品的进口替代 3.引进外资和技术

85 1.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第一,确立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
第二,制订中长期发展计划,并通过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确定和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 第三,政府对产品价格和工资进行管制,通过倾斜性的价格和工资政策扶植主导产业或进口替代产业。 第四,采取金融抑制政策。

86 2.利用保护性贸易政策实现制成品的进口替代 为了实践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自主的主张,许多发展中国家确定了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推行制成品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 同时,多数发展中国家制定了贸易保护政策,限制国外制成品的进口或通过关税提高其在本国市场的价格,从而减少对本国工业企业的竞争压力。

87 3.引进外资和技术 为了既利用战后科技革命的成果,克服本国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状态,又维护本国的经济自主,不少国家实行利用与限制外资的政策。在外资经营范围、股份比例、利润汇出、市场经营等方面,都有限制性的规定。同时多数国家大力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有的国家特别强调引进能够吸收较多劳动力的适用技术和适合本国条件的中间技术。

88 当然,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实行这样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比如在发展工业上,不少国家利用本国占优势的资源,着重发展以农、矿原料为基础的加工工业。也有的国家强调发展面向国外市场的出口商品的生产,发展出口工业,利用本国丰富的原料和低廉的工资,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商品,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增加外汇收入,为国家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在对外政策上,一些国家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许多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或自由贸易区,大力引进外资。有的国家规定各种优惠待遇,鼓励外资投入。

89 虽然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把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但多数国家都没有完全忽视农业的地位。它们在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自给率,扩大经济作物的出口。许多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或在农村中推行“绿色革命”,采取农业技术改良措施,推广优良品种,发展水利建设,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水平,并通过农村信贷政策和价格补贴政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90 三、经济发展的成就 在上述战略和政策指引下,50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一些国家曾出现经济建设高潮,创造了经济“奇迹”,涌现出一批新兴工业国和地区。 (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二)出口贸易能力增强,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增大 (三)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91 (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政府的干预和保护性贸易政策为本国企业提供了有保护的、有利可图的市场,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50~1960年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6.9%,1960~1970上升为8.1%,超过了同期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从地区和国家情况看,大多数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工业增长都比较快。

92 (二)出口贸易能力增强,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增大
1970年,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总额只有550亿美元,到1980年增加到5540亿美元,即增加近10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增长率,在70年代以前低于发达国家,而在70年代以后,由于制成品出口能力增强和石油的大幅度涨价,出口增长速度开始高于发达国家。在70年代,发展中国家出口总值年平均增长22.6%,发达国家为18.2%。

93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0年的17. 9%上升到1980年28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0年的17.9%上升到1980年28.1%。发展中国家不仅是能源和原料的出口国,而且在一些制成品领域也具有了日益增大的出口能力和竞争能力,如纺织品、机器、电子产品等。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的增强,不仅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

94 (三)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1965~1984年,在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总产值中,农业的比重由31%下降为21%,工矿业的比重由29%上升为37%,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由40%上升为42%。在拉美地区,农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39年的25.3%降至1976年的11.6%;同期,制造业的比重则从16.5%增至25.4%。表10-1中的数据充分显示了从1965年到1980年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工业比重的明显变化。可以看到,工业比重上升的趋势,无论在中等收入国家还是在低收入国家都表现得十分突出。

95 与此同时,各产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农业中,粮食的比重基本未变,经济作物的比重略有下降,畜牧业的比重略有上升。在工矿业中,采矿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制造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在制造业中,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重工业比重有所上升,不过,发展中国家原有工业基础一般比较落后,在制造业中,食品、纺织和石油提炼仍是三个依次最大的部门。在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咨询、信息等新兴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

96 表10-1 1965~1980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工、农业产值占GDP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
国家组别 1965 1973 1980 农业 工业 发展中国家 31 24 34 19 38 低收入国家 44 28 32 33 37 中等收入国家 15 35 12 39 发达国家 5 43 4 3 36

97 总之,50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发展本国经济,改变落后经济面貌和殖民地经济结构、争取经济独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98 四、发展中国家开始分化与经济模式的变迁 在这一时期,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很不相同,有的发展较快,有的比较缓慢,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开始分化。一部分石油生产国由于收回石油资源主权和石油价格的上涨,收入迅速上升;另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采取成功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某些国家的贫困状况却没有得到缓解,成为经济最不发达国家。

99 (一)“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发展模式
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同其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与经济发展战略有着密切联系。其中,东亚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发展绩效最为突出,其发展模式也最受关注。而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100 1.东亚模式 东亚经济体,主要是东亚“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制度安排与发展战略上的诸多特点,被人们归结为“东亚模式”。作为一种制度模式,“东亚模式”的本质内涵在于,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共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或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强政府”。这种“强政府”在一定的“政府强度”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发动经济增长和减缓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压力,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主要是经济赶超和跳跃发展时期)以较高的“政府质量”,克服或约束政府机体的种种弊端,使之最大限度和最大效率地服务于经济增长。

101 以韩国等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为典型的“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
(1)在内部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市场不发育或短缺,市场规模扩大受到压抑,市场远没有达到可以“正常”运作程度的初始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弱化压力,有效地实施了“政府替代”,即强制扭曲某些市场价格及其资源配置,培植主导产业及其主要企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政府对特定部门进行积极的扶植与干预,即实施所谓的选择性干预,施加直接影响,以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

102 (2)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行动,一方面较为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努力维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

103 (3)在“强政府”的主导下, 实行典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将出口导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采取“加工组装型工业化”的模式。这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与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明显区别。就在大批拉美、非洲和南亚国家纷纷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时候,东亚国家很早就转向了出口主导战略,以出口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它们利用自己有利的地理条件和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条件,利用战后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大发展的有利形势,积极发展面向出口的加工制造业,并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政府对出口战略部门从资金、税收、设备、原材料和技术进口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植;建立工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区;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不断提升出口工业结构。

104 (4)依靠国内高储蓄和政府控制的借款,实现高增长。在90年代中期以前的较长时期内,实现两个良性循环:其一是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适当提高消费水平—继续高储蓄;其二是利用外资的引进—使用—管理—偿还—再引进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将引进外资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及时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05 (5)重视公共政策的积极作用,强调通过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建立相对合理的收入结构,重视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以教育为例,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普遍大量投资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它们的教育投资比重都较大,用于初等、中等教育的比重又比高等教育大。通过大力发展初、中等教育来培养熟练的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为其迅速吸收外来技术以及提高自身技术开发能力奠定了人力基础。

106 2.拉美模式 拉美地区有30多个发展中国家,各国实施的政策并不尽相同。但在战后,尤其是80年代以前,其经济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曾经取得成绩和经历挫折的“共同特征”,被称之为“拉美模式”。

107 拉美模式的主要特征 (1)政府同样对经济进行了比较积极的干预,但更多侧重于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需求,以及通过国有化和贸易管制等措施直接控制和保护国内进口替代产业。其政府管理、执行政策的能力较弱,没有足够的力量与有效的手段维持政治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108 (2)依靠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以初级产品出口支持工业化,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条件下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实行典型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在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拉美少数国家率先推行进口替代发展政策。战后,在拉美经委会的经济思想影响下,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为拉美主要国家所接受和推行,逐渐形成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模式。这降低了拉美国家的对外开放度,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改善国内市场扭曲和企业经营不善的效应也就不足。

109 (3)国内积累率较低,投资率不高,对外资依赖较重。曾大量借用外债,以提高增长率,一度形成借债增长型经济。
(4)公共政策并不积极,收入分配不均现象突出,对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相对较少。

110 总的来说,“拉美模式”具有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共性特征,经济制度安排、发展战略和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更接近于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不过拉美国家一方面在要素禀赋、市场基础条件、外部融资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另一方面部分拉美国家,如巴西、墨西哥、智利等国,其政府的“强度”与“质量”尽管低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却明显高于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因此,直到7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进程尚比较顺利,也产生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

111 无论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其取得的成就都表明,落后国家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干预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促进资本形成与技术进步、制定经济计划或发展战略、纠正市场失灵等领域,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维持政治、经济环境稳定、提供发展急需的公共物品等领域。政府干预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政府强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反映了政府理性、效率与自律性的“政府质量”。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政府在强度与质量上均优于拉美,后者又优于非洲国家,这就使得在发展绩效上,也是东亚优于拉美,拉美优于非洲。

112 但是,也应认识到,无论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本身都是在特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下才适用的有针对性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曾经取得成绩的发展模式也可能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拉美国家在80年代遇到了严重的挫折,东亚国家尽管不断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在90年代也出现了经济动荡。这些情况也使得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先后对其发展模式进行了调整。

113 (二)发展中国家的分化与南南差距的扩大 发展中国家的分化充分表明了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征。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又造成了南南差距,也就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差距不断扩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明显差异 2.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差异加大 3.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差距加大

114 1.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明显差异
总的来说,经济水平较高的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快于低收入的国家; 石油生产国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东亚国家和地区、拉美快于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

115 2.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差异加大 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其经济结构正在趋近于发达国家,它们在汽车、家电、电子等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主导产业上,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的70%以上集中在东亚、拉丁美洲,非洲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制造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是食品、纺织等传统工业。

116 3.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差距加大
一方面,亚洲和拉美的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作用逐渐增强。1960年,东亚8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仅为50.85亿美元,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只占4.3%;而到1995年,其出口总额已增至 亿美元,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相应提高到14.4%。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则趋于恶化,在非洲的53个国家中,有33个(绝大多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已被联合国列入最不发达国家。

117 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发展不平衡与其分化表明,即使独立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类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绩效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差别。其原因除了自然禀赋、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作用外,最关键的还在于发展中国家自己。战后以来,已经有许多落后国家,通过采取正确合理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奇迹”。有理由相信,目前落后的国家,只要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同样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118 第三节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增长绩效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改革

119 一、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
(一)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的恶化 1.经济增长速度减慢,通货膨胀加剧 2.人均收入水平下降 3.贸易状况恶化 4.外债急剧增大,负担沉重,偿还能力下降

120 从发展中国家的独立直到70年代,其经济发展历程总的来说是比较顺利的。但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生产、贸易、国际收支和经济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从1982年底,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走出危机走向回升,一直到90年代初期,处于一个加速结构调整,经济低速增长较平稳的发展时期。而除了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时期经济状况却未见好转。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整个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

121 1.经济增长速度减慢,通货膨胀加剧 据世界银行统计,1965~1974年发展中国家国内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2%,1974~1977年降为4.9%。进入80年代后经济几乎是停滞不前: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1981年增长1.6%,1982年为0.5%,而1983年则是零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大量的失业。70年代后半期,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物价指数的增长一般都在25%以上,而拉美国家则高达40%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1985年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平均达47%(拉美达161%),1988年又上升为58%(拉美为213.8%)。

122 2.人均收入水平下降 80年代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年均增长仅为2.1%,低于发达国家的3%;除中国以外所有发展中国家1989年的人均GDP只有1980年的98%。在这一时期内,拉美的GDP和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和2.1%,非洲分别为0.7%和3.1%,西亚分别为-0.02%和3.3%。经过10年时间,拉美人均国民收入减少了1/10,非洲下降了25%,西亚则减少了1/3。只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人均水平为原来的158%。

123 3.贸易状况恶化 1980~1982年,非石油生产国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达2000亿美元左右,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扩大了将近1倍。

124 4.外债急剧增大,负担沉重,偿还能力下降 非产油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1962年为259亿美元,1973年为1301亿美元,1983年达664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还本付息的负担,1973年为179亿美元,1982年达1071亿美元,增加5倍;其中利息由69亿美元增至592亿美元,增加7.6倍。每年还本付息占出口收入的比重,即外债偿还率由1973年的16%增至1982年的25%,其中巴西达87%,墨西哥达58.5%,而阿根廷竟达103%。到1982年,墨西哥、巴西等重债国宣布无力偿付到期债务,引发了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125 (二)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的原因 1. 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 2.政府干预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 3.国民经济严重失衡
4. 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5.社会问题加剧

126 出现上述经济恶化趋势的原因,固然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转嫁危机和国际商品、资本市场动荡的因素,但在发达国家迅速恢复并进入新一轮经济高涨之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未出现好转势头,说明经济困境的出现,不能完全归咎于外部环境,其基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发展中国家自身在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上的问题。事实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在70年代之前采取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和进口替代战略,经过多年的实践,本身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结构性的、深层次的弊病,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应付外来的冲击,相反,外部冲击激化了经济内部存在的矛盾,使其在受冲击后经济困难显得格外严重。

127 1. 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发育,发展中国家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在经济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通过国有化和政府管制,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这一方面保证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的引导,有利于通过“政府替代”纠正市场失灵。但随着市场的发育,国有化与政府管制的积极效应逐渐弱化,而政府本身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又逐步暴露出来,这一方面使得国有经济部门效率降低,国有企业亏损现象加重,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引入外部资金与技术。

128 到80年代初,印度约有30%国有企业亏本;刚果有70%的国有企业处于开工不足或半停工状态。国有企业亏损,产品缺乏竞争力,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同时,政府控制使私人企业注重的仅仅是如何对政治和行政机制作出反应,而不是持续发展经济所需的创新性和竞争性活动。经济管制使能够从政府官员那里得到有利待遇或逃避限制的那些人获得超额的利润(被称为“寻租”)。各种寻租活动使企业家、投资者和商人的精力从生产活动中分散开来,浪费了稀缺资源,减缓了经济增长。

129 2.政府干预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 发展中国家政府为实现政策目标而对产品与金融资产价格实施的干预,时间一长即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保护关税下国内制成品价格高估,孕育了效率低下的制造业;利率上限压制了金融体系的成长,抑制了货币储蓄,助长了非生产性投资;对食物价格规定上限和对出口农产品征收关税,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并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130 3.国民经济严重失衡 一些国家长期以来追求重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其国民经济内部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失衡。片面加快工业发展,造成工农业及其内部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基础设施薄弱,原材料、能源和粮食严重短缺。为加速发展,不顾国力,大兴土木,战线拉得过长,效率低下,资金缺乏,物资供应紧张,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严重失衡。为此,一方面迫使政府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另一方面对外大量举债,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发生严重的财政危机和债务危机。

131 70年代后,拉美一些国家,急于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实行“高速度、高指标、高投资”的“三高”政策。巴西1981~1985年的发展计划中,列入了43项周期长、收益慢的庞大工程,共需投资3720亿美元,其中57.7%靠举借外债筹集,致使巴西外债居发展中国家之首,80年代初超过1000亿美元;墨西哥在70年代末制定一系列发展计划,要在80年代期间使经济年平均增长8%~10%,1990年成为工业强国。为此,大举外债达970亿美元。这些外债都成为引发1982年债务危机的直接诱因。

132 4. 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不少国家长期实施的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进口替代作为一种发展战略适用于工业化起步的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执行进口替代战略,对于减少对外国产品的依赖和促进民族工业的建立,起过重要作用。同时,为了使本国弱小的制造业尽快成长,需要政府保护,为其创造较少竞争强手的环境。但对本国某些产业部门实行人为的保护主义措施又使其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不但使工业化的代价高昂,而且也削弱了应付世界经济突然冲击的能力,并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调,整体经济效益下降。

133 另一方面,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旨在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却由于输入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物的大量增加,使这一目标未能实现,并造成了国际收支的大量逆差和外债的迅速增加。因此,进口替代作为经济发展战略有很大局限性,随着延续时间的拉长其消极作用日益突出。

134 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从长时期来看,内向型的进口替代战略劣于外向型的出口导向战略。从表10-2中可以看到,在1950年到1983年这一段长时间内,无论是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还是以制成品生产为主的国家,外向型经济明显地比内向型经济有着更高的GDP增长率。非洲和东亚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发展历程,尤其突出地反映出内向型战略和外向型战略在长期内的不同经济效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说明了进口替代在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已不再有积极作用,需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135 表10-2 外向型对增长率的影响(1950~1983年) 资料来源: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 初级产品导向 制成品导向 国家类别 内向型
表10-2 外向型对增长率的影响(1950~1983年) 初级产品导向 制成品导向 国家类别 内向型 外向型 国家数目 37 28 23 18 年均经济增长率(%) 3.9 5.0 4.7 5.5 资料来源: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

136 5.社会问题加剧 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不重视公共政策与公共物品的供给,导致人口增长过快,教育水平不足,国内贫富两极分化严重,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和失调,挫伤了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社会问题加剧。

137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增长绩效 由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存在着前文指出的弊端,加之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70年代之后的广泛传播,促使发展中国家掀起了经济改革与调整的浪潮。这次改革与调整的目的,不是应付一时外部冲击引起的经济失衡,而是通过重新抉择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在外部冲击下暴露出来的经济内部的种种结构性的严重缺陷和弊端。

138 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二)放松商品价格管制 (三)金融自由化 (四)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调整对外经济关系,实行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139 (一)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为了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整顿和私有化。这种私有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企业绩效,而且也是为更广泛地进行经济改革、重新界定政府的经济作用奠定微观经济基础。在私有化过程中,政府同时减少了国有企业获得预算拨款或信贷的优惠,减少了它们的产品获得关税或非关税保护的特权,并减少了有关市场准入的限制性法规。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

140 拉丁美洲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私有化运动
1985年巴西决定出售47家国有企业;墨西哥把21家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并决定在短期内关闭、出售、合并或转让430余家国有企业;阿根廷宣布拍卖400家国有企业;委内瑞拉、秘鲁、牙买加和智利也陆续把一批国有企业转给私人经营或把一部分股权转给私人。到1991年,墨西哥已有2/3的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私有化进程进一步扩展。除巴西、墨西哥等国的私有化进程进一步深入之外,中美洲国家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也取得明显进展。在洪都拉斯,正在着手使国有电话公司、电力公司和港口私有化;在尼加拉瓜,则计划出售它的国有电话公司。总之,拉丁美洲的私有化运动方兴未艾。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1997年,拉丁美洲私有化的国有资产达1200亿美元。

141 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市场化 和国际化进程
相对来说,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并不高,但在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中,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将7家国有企业实现了民营化;从1993年到1996年,又有28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民营化改革。马来西亚于1983年将航空公司、广播电台、铁路、港口、城市公用事业等部门的国有企业的股权逐步出售给私营部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有85个项目部分或全部被私有化。印度尼西亚在90年代也开始了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进程。

142 非洲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 和“非国有化”
在非洲,20世纪80年代中有10多个国家通过关闭、合营、出租和出售等途径,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非国有化”,但进展相对缓慢。90年代以来,私有化进程有所加快。埃及自1991年制订私有化计划,到1997年底已有100家国有企业被私有化。突尼斯自1994年开始实行私有化计划,到1997年9月底,全国已有90家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下降到22%左右。

143 (二)放松商品价格管制 价格管制必然导致商品短缺和双重价格、双重市场的出现,从而使寻租活动成为可能。其结果是市场不能有效运转,资源往往被浪费,正常的生产受到损害。因此,自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逐步放松对价格的管制。价格放开使因货物稀缺而获得的额外收益从货物分配者手中转移到生产者手中,这就大大刺激了生产。越南是推行价格改革的一个成功例子。80年代中期,越南是一个大米净进口国,曾几次要求国际粮食援助以避免饥荒。在80年代后期,越南果断地放松了农产品价格的管制。

144 (三)金融自由化 与商品价格管制一样,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管制等限制措施,也会造成资金的不当配置。因此,金融自由化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金融问题的复杂性,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早在70年代中期,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就实行了激进的金融改革,包括取消对利率和资金流动的控制、取消指导性信贷计划、开放资本账户等。然而,由于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并不稳定,在激进的金融改革后,利率迅速攀升,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本币大幅升值,生产和出口受到严重抑制。

145 同时,企业财务困难的增加,危及到银行系统本身的偿付能力。在此情况下,阿根廷和智利被迫恢复了对金融的直接控制。继南美诸国之后,菲律宾和土耳其于1980年也开始进行以迅速的利率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但在80年代上半叶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利率高升进一步打击了身处困境的企业,从而引发了金融体系的动荡,迫使政府重新进行干预,实行金融业的兼并和改组。

146 与此相反,东亚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 金融改革采取了渐进方式
韩国于1982年放弃了优惠放款利率,但直至90年代下半期,韩国仍未实现利率的完全自由化。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才进行了更为彻底的金融改革;泰国中央银行于1985年2月规定了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商业银行可在中央银行规定的上下限范围内调整存贷款利率。1990年3月,该国活期存款利率实行自由浮动;印度尼西亚的利率管制比较严厉,实际利率为负值。

147 1983年该国已开始放松管制,但直到1988年,中央银行才允许商业银行在规定的上下限内自定大部分存放款利率。东亚地区在渐进式的金融改革过程中,虽然没有激起如南美洲那样的重大经济震荡,但其进展有限,有些国家的改革很不彻底。如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等,或主要银行仍为国有,或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依然存在,距离建立一个能够有效筹措和使用资金的完善的金融体系,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148 (四)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发展中国家的早期发展历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工业化和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其产业结构虽有一定变化,但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协调问题。70年代中期以来,来自外部的冲击使发展中国家认识到实现工业、农业、能源、交通、金融、服务等各部门均衡发展的重要性与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性,并采取了相应政策措施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经济,促进各部门的均衡发展。如非洲国家更加重视了农业,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制定了粮食发展计划,增加农业发展拨款,提高农产品价格,以解决农业衰退和粮食危机的问题。

149 1985年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提出:非洲各国应将其投资总额的20%~25%用于农业;一些石油生产国,在缩减原油开采的同时,努力扩大精炼油、液化天然气的生产,加强石化工业,并积极发展基础工业和消费品工业,以改变本国的畸形产业结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强了技术改造、人才开发和产品升级换代,特别是加强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拉美国家1985年8月在巴西举行科技部长会议,首次通过了拉美发展先进技术战略计划。

150 (五)调整对外经济关系, 实行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推行外向型的经济战略,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参与,也是发展中国家推进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早已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外,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实行了贸易自由化改革,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在拉丁美洲,墨西哥于1985年对其对外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因而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它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取消了3/4以上的进口许可证限制,关税平均降低了约一半,并大大降低了对水果和蔬菜的出口限制,有力地促进了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151 1987年,其制成品出口已超过石油出口。1989年,墨西哥还放宽了对外资的限制,从而加快了外资的引进,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智利在1974~1975年期间取消了进口品的数量控制,并推行了一系列关税改革。在非洲,加纳于80年代采取了一系列开放进口、推动出口的措施,如取消进出口许可证制度,对其货币塞地进行贬值等等,从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尼日利亚于1986年实行改革,废除了强制交售出口收入的制度和进口许可证制度,并采用了比较开放的关税制度。

152 发展中国家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与调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率,从而扭转了经济恶化的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已经出现了稳定增长的势头。1991年到1994年的4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4%、4.8%、5.5%和5.5%,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同期的0.6%、1.6%、1%和2.7%的增长率。而从1995年到1998年的4年,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分别为6.1%、6.5%、5.7%和3.3%,同样超过了主要工业国家同期的2.6%、3.2%、3.2%和2.2%。

153 东亚地区 东亚地区由于其原有的发展模式在强调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同时也强调政府的理性、效率与自律性,政府干预的消极效果较小,在贸易发展战略上原本即实行外向型的出口导向战略,公共政策比较积极,重视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加之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的调整更加灵活,因此在80年代中期后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在90年代上半期更是蓬勃发展,一直以高于发达国家两倍以上的速度在发展,1995年东亚的GNP增长8.5%,而同期世界经济增长则为3.7%。

154 拉美地区各国进行了大规模改革 拉美地区各国由于在80年代后普遍进行了大规模改革,对原有的“拉美模式”尤其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同时其经济自由化尤其是金融自由化的步伐更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整个拉美经济90年代初连续4年保持3%以上的稳定增长,整个90年代,拉美经济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3%,大大高于80年代的1%。到90年代后期,拥有5亿人口的拉美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2万亿美元,在西半球乃至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55 非洲国家也进行了相应的经济改革。 非洲经济在90年代初一度呈下降趋势,到1994年开始回升。1994年到1999年,非洲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近4%,高于1990年的2.7%。1999年,有12个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5%,还有30个国家保持了正增长。通货膨胀率从1995年的32.8%减少到1999年的9.8%。但是由于非洲人口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加之改革力度较小,且时断时续,因此其人均GNP增长率一直负增长,到1995年才呈现正数。可见,发展中国家经济虽都有所发展,但发展仍是很不平衡的,它们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拉大。

156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改革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2.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二)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改革 1.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原因 2.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改革

157 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意味着获得了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

158 (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约束就是国内市场相对狭小,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恰恰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广阔的国外市场,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从而更加充分地利用本国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通过利用海外市场扩大出口,还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实现资本积累。

159 (2)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金融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缺乏资本是约束发展中国家经济突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又一瓶颈。而经济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的充裕资本能够投向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更加接近国际金融市场,能够以更低的融资成本和交易费用获取外部资金,融资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本形成不足的缺陷,促进本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160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获得经济发展所急需的先进设备、技术与管理经验。
例如,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扩张,不仅带来了资本,还带来了先进的设备、技术、信息和企业管理新理论,使发展中国家得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微观基础。

161 (4)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更加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从而加速经济发展。同时,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将增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竞争,而竞争本质上也会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效率的提高。

162 2.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当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它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

163 (1)经济全球化可能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相对低下,参与全球化又必须遵守发达国家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竞争压力和让渡经济主权压力都较大,可能导致本国在国际经济交易乃至国内经济发展导向上受制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会提高发展中国家对外部市场和资源的依赖性,更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

164 (2)发展中国家更大程度地“融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中,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获取资金流入的收益,但同时也意味着金融风险的增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加入金融全球化意味着资本可以在其市场上自由进入和流出而较少受到限制,这将大大提高资本流出和流入的规模和速度。虽然在理论上讲,资本流入对一国经济发展会起促进作用,但是短时期内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国内市场,却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流动中直接投资的比例倾向于减少,金融市场投资的比例会相应扩大。由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过低,调整速度过快,受预期的影响也过大,往往市场预期稍有波动,就出现大规模金融动荡,给经济造成严重危害。

165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所限,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往往处于“外围”地位,容易接受与发达国家的垂直分工,可能导致自身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从属性。

166 1.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原因 尽管经济全球化会带来一系列挑战,但发展中国家还是迅速地加入到了这一进程当中。这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施加压力,推广“华盛顿共识”的结果,也是发展中国家自发的、必然的现实选择。这是因为,全面衡量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正负效应,可以认为,尽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承受的负效应大于发达国家,但是从整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利大于弊。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当然,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进程中也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应对战略,不断进行政策上的灵活调整,并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167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就像市场经济体系的扩展一样,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一国可以对外封闭自己的市场,但这并不会影响全球范围内市场的进一步一体化。即使政府采取封闭市场的管制措施,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内部逃避管制的努力最终会使当局在被迫放弃管制和主动取消管制之间做出选择。

168 其次,由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带来明显的收益,对于以经济快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获取这些显性的收益比起承担相对隐性的成本,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事实上,在各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成长历程中,国外市场需求、外部资金和技术的流入都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看,融入经济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政策当局的理性选择。

169 再次,增长或发展的竞争迫使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方面也展开了竞争,以便获取外部市场和资金。根据沃勒斯坦(Wallerstein)的“中心—外围”理论,比起外围国家,世界体系的中心成员能够获取更多收益而承担更少成本。为了摆脱先天的外围地位,率先占据优势地位,后发展经济体之间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如果一国试图通过对外开放,吸引资金和技术,并以此打入国际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其他国家为了避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陷于更加边缘化的地位,一般也会加以仿效。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地区内,各个后发展经济体往往同时或先后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

170 由于上述原因,20世纪90年代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积极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总体而言,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如前所述,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总体发展态势要强于80年代。但也就是在90年代,出现了1994~1995年的墨西哥危机,以及更加严重的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往发展较为顺利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冲击。造成这些金融危机的原因,除了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大规模国际投机资本流动以外,也要归因于发展中国家自身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在90年代之后对其经济体制与发展战略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

171 2.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改革 90年代之后,发展中国家对其经济体制与发展战略主要做了如下调整。

172 (1)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定位。
墨西哥危机暴露了部分拉美国家在之前的改革进程中过多地强调了市场化与自由化改革,低估了政府的作用,因此其后拉美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指导和宏观调控。而东亚金融危机则表明部分东亚经济体在80年代后“政府强度”明显下降的同时,在政府理性、效率性和自律性等“政府质量”方面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或改善,结果使得以往经济起飞或高速增长时期在极高的“政府强度”下被压制、掩盖起来的矛盾与问题,开始充分暴露出来,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因此危机后东亚经济体在提高政府效率与自律性方面又进行了新的调整。总的来说,当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改革取向是,一方面仍然逐步弱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另一方面更加重视政府的间接指导与宏观调控职能,并力求提高调控效率。

173 (2)在继续放松管制、强化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制定更加完善的市场行为规则,促进经济政策与制度安排的透明化、健全化、规范化,并避免过于仓促的自由化改革。

174 (3)在继续实施对外开放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内需,促进内部资本积累,减少对外部市场和资金的依赖性。
如果说,80年代发展中国家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通过贸易自由化推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话。那么90年代以来的危机已经暴露出这一战略也存在一定缺陷,例如以韩国为代表的依赖外资的“加工组装型”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就造成了出口越多进口也越多的“赤字体质”,并且过分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因此目前东亚和拉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注重提高内部需求,以便实现更加稳定的增长。

175 发展中国家的上述改革,一方面表明针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各国必须进行灵活调整以应对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各发展中国家对当前条件下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的认识趋于一致。例如,以往出口主导和进口替代是区别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主要特点,而近年来一方面拉美国家已经扬弃了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另一方面东亚国家也已经认识到发展内需的重要性。此外,东亚和拉美国家在对政府作用的认识上差异也在逐渐缩小。这也可以看作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与战略产生的影响,正是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环境趋于一致,其政策取向的差异才会减少。

176 尽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了新的波动,但其总体发展前景仍可乐观。一方面,目前发达国家经济继续增长,世界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造整个世界经济结构;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优化世界的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并起到稳定全球供给和需求的作用;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关系体系在许多领域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未来的世界经济会更加趋于成熟。从今后世界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趋向来看,其上升势头可以肯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较为有利。另一方面,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已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如果措施得当,则发展中国家仍可达到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177 在应对措施中,除了上述经济体制与发展战略的调整外,还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对策
(1)充分认识自身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被动性,协调好开放的步骤和速度。应当根据各国国情,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承受力,充分考虑自身的适应力、应变力和竞争力,循序渐进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尤其是谨慎对待金融国际化。在把握参与全球化的步骤时,应首先重视自身市场的培育与完善,以及相应制度安排的建设。

178 (2)增强国力,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加快本国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发挥自身经济和产业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国的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逐步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培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力争逐步把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垂直分工转变为真正的国际水平分工,摆脱“边缘化”趋势。

179 (3)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情况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强自主联合,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提高整体谈判力量,齐心协力,打破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事务的垄断地位,争取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包括制定新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运行和监管的规则,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尽可能取得参与权、发言权和决策权,最大限度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维护自身利益,以减少和消除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负效应。


Download ppt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