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十一章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了解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理想。 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安宁、和谐。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
4
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 1988年1月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75位与会者在巴黎讨论4天提出16条以“面向21世纪”为主题的结论,其中很重要一条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人类对生存的忧患,只能从中华文化教育的精髓——和谐中寻找答案。(1月24日《堪培拉时报》)
5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孔子提出“和为贵”,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肯定“和”的作用。 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
6
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取得一致力量就会增大。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协力,就能无往而不胜
7
太极与和谐 1。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与共生。 2。发达与落后的对立与共生。 3。富裕与贫穷的对立与共生。
4。太阴中有少阳,太阳中有少阴(对立统一)。
8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9
“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
10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要建立一个“人 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11
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思想的影响。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心理也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
比如,大家经常听到的“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已经成为挂在中国老百姓嘴边的格言和生活准则。 热爱和平、祈盼和顺、崇尚和美、追求和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13
2、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理论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有两句著名的哲学格言:一句是“什么是最智慧的──数”,另一句是“什么是最美的──和谐”。
14
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在1803年写的《全世界和谐》一书中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
15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书中,一再“提倡社会和谐”。
16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观点是:
第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文明超过了以往一切社会,但是,资本主义文明是在种种不和谐的矛盾中产生和运行的,只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能达到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
17
第三,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适应,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
第四,“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到了这种境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
18
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跨上一个重要台阶。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跨上一个重要台阶。
19
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即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
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20
中国的社会分层收入结构 上层:2.6% 中层:25% 中下层:24.7% 下层:47.7%
21
中美两国社会分层结构对比
22
金融资产的分配 城镇:20%最富裕家庭拥有全部城镇金融资产的55.4%;20%最穷的只有1.5%。
农村: 20%最富裕家庭拥有全部农村金融资产的55%;14%最穷的纯收1000元以下的低收户只拥有农村存款3%。
23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24
现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们的西化、分化,进行文化渗透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是变本加厉
据我国国家安全部门2003年监测结果显示,西方主要国家和敌对势力在我周边地区共设有30多个转播台,每天使用普通话和多种方言、170多个频率对我国播放60多个小时的节目,再加外国本土的,总共有50多个境外电台使用300多个频率对我们进行广播。
25
此外,西方敌对国家还采取各种手段,恶意放大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封建落后的一面,极力曲解、丑化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企图逐渐消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还有一些进口境外游戏软件,夹杂着蓄意丑化中国人民解放军,虚构恐怖分子袭击天安门,篡改“二战”历史,将台湾纳入日本版图等反动内容。他们还以时尚潮流的形式,吸引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削弱对民族文化的基本认同。
26
再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7
十 大 阶 层 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 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源)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 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个体工商户阶层(拥有少量经济资源)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产业工人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农业劳动者阶层(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基本没有三种资源) 十 大 阶 层
28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9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31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就业“比父母关系”拷问社会公平
32
现今的医疗体系下的大医院供着一群“老佛爷”。老百姓要拜这些“活佛”就要开销巨大,不如花更少的钱去低价小诊所。不知道高价的大医院面对低价的小医院,有没有“怯阵”?
33
讨论1: 《广东日报》刊登了一则生活定律:华盛顿合作规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假定每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的合作结果有时比10大,有时甚至比1还小。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相互推诿,三个人永无宁日,这种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讨论2: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一首短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4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35
4.充满活力 尊重创新
36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37
要安定团结,必须维护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利益
"城市不是我们的" "我恨死了'农民工'三个字!" 辞工被打断手脚,民工从河南爬回山东老家
38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9
生活富裕 华西村
40
这六条基本特征,既包括了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
4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处于特定区域和时期、享有共同文化并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42
我们今天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归纳一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自身的和谐 人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3
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前提和条件。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44
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把大自然看作伙伴,顺应自然。如果一味“征服自然”,大自然被破坏,动植物品种遭到灭绝,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比如连年新疾病的不断出现,人口的爆炸,臭氧层出了洞,自然资源的枯竭,全球变暖等等,都是自然界对人类“征服自然”的回应。人类不搞好和自然的关系,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45
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源尚未查明,但不少研究者认为是从动物身上传染而来。
人类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率极高,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标准治疗方法。
46
疯牛病 爆发疯牛病的原因是,在英国和欧美许多国家的一些饲料加工厂,把羊等动物的内脏和骨头加工成动物饲料,使得牛致病,人感染后会出现痴呆或神经错乱,视觉模糊,平衡障碍,肌肉收缩等。病人最终因精神错乱而死亡。 。
47
SARS 果子狸是SARS病毒的重要宿主 “非典型肺炎”元凶冠状病毒图
48
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 这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利之所在,天下趋之。”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
49
四是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的和谐。 比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之间的发展协调、关系和谐等。
50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51
1、理论意义 1)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52
2、实践意义 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有利于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应对外部挑战,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稳定,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发展利益。
53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54
1、指导思想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55
2、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4)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5)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6)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56
(1)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 的五个新变化: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1)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 的五个新变化: 社会领域出现新矛盾。 经济增长面临新制约。 社会心理出现新变化。 改革攻坚出现新特点。 和平发展面临新环境。
57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改革开放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证; 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政治团体政治上的平等和根本利益的一致,为我们化解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58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决定》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是: 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59
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6)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60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调查统计表 矛盾名称 人 数 百分比 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 146
人 数 百分比 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 146 51.0 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 79 27.6 干群矛盾 58 20.3 区域矛盾 49 17.1 城乡矛盾 130 45.5 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 5 1.7 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矛盾 15 5.2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12 4.2 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47 16.4 其他 2 0.7 未填 29 10.1 社科院对外发布2007年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61
医疗教育成最关注热点
62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63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64
教育公平问题
67
收入差距问题 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69
和谐社会,黑道横行真实现场版
70
思考:大学生应该构建和谐校园? 2.思想上宽容,处理好男女、朋友、师生关系 3.拥护集体利益,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活动
1.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先搞好宿舍文明 2.思想上宽容,处理好男女、朋友、师生关系 3.拥护集体利益,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活动 4.遵守校纪班规,争做文明学生 5.与家人沟通思想、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6.净化、美化、维护环境,不乱丢纸屑(墙壁、课桌、黑板、厕所、花草树) 7.伸出援助之手,关注贫困、困难学生 8. 劳逸结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9.讲究公德(上课、自习、公众、休息场所)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