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闻学概论 芦何秋 luhqwhu@126.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闻学概论 芦何秋 luhqwhu@126.co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闻学概论 芦何秋

2 教学安排 总学时:54 成绩分布: 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发言)+作业(课堂论文或读书报告)
期末成绩:期末考试

3 参考书目 童兵: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力丹: 《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 杨保军:
《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黄旦: 《新闻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4 学术期刊 1、《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学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权威期刊; 2、《新闻大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3、《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传媒大学; 4、《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

5 绪论 学习重点: 一、了解新闻学的基本状况,把握《新闻学概论》课程在整个新闻学学科中的地位,作用。
二、掌握新闻理论运用的基本方法,结合平时观察到的各种新闻传播现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6 第一节 新闻学 研究对象: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
第一节 新闻学 研究对象: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 研究的重点:新闻传媒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学的中心议题是: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7 新闻学内容: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 新闻理论: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
新闻史:评述和研究有史以来人类的新闻活动的历史,重点是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 新闻业务:总结、研究各种业务知识和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 媒介管理与经营:研究国家的新闻法规、新闻政策以及国家对媒体的宏观调控;总结、研究媒介内部的管理机制,研究媒介的受众市场以及媒介的经营方针、策略,等

8 中西新闻学的源流 西方新闻学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于德国
1690年,德国人托比阿斯·波伊瑟(Tobias Peucer)发表世界上第一篇新闻学论文,首次提出新闻价值的概念。 1845年,德国人普尔兹《德国新闻事业史》问世,世界上第一本新闻学专著 此后漫长的时期内,有一些零散的讨论新闻工作的论文,但由于新闻业发展缓慢,新闻学难以形成一门学科。 上图 1996年莱比锡出版的Tobias Peucer1690年拉丁文原著

9 原因:①新闻实践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动力源泉;②新闻教育是推动新闻学知识体系化的主要途径;③自觉的新闻研究是新闻学走向学术化的根本道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新闻学形成并兴盛 原因:①新闻实践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动力源泉;②新闻教育是推动新闻学知识体系化的主要途径;③自觉的新闻研究是新闻学走向学术化的根本道路。 表现:①新闻学形成的标志是大学开设新闻学课程并设立新闻院系。②一些新闻研究所成立。③一批源于新闻实践、以理论研究为重要内容的新闻学著作诞生。 上图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

10 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新闻学 提出了一系列与新闻传播实践密切相关的新闻观念以及新闻思潮。主要有:新新闻主义,调查新闻学,精确新闻学,公民新闻学等。 传播学对新闻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比新闻学更为广泛,给新闻学研究带来了重要影响,扩展了新闻学的研究范围和视野,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11 中国百年新闻学的理论姿态 萌芽阶段:“报馆有益于国事” (19世纪30年代-清末)
中国人对新闻问题的思考是由西方的侵略和西方新闻观念的输入而引发。从 年,传教士创办的一些英文报刊上有不少关于京报的文字。 1834年1月(道光癸巳年十二月),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K.F.A.Gützlaff,居茨拉夫)在《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上发表了第一篇中文的新闻学论文《新闻纸略论》。 上图 郭士立

12 洪仁玕的新闻思想 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革命后期的领导人洪仁玕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新闻问题的中国人。

13 第一篇可以确认作者的中国人写的新闻学论文是1876年发表在《循环日报》的《论日报渐行于中土》(王韬)。
这一时期论述新闻思想最杰出者:梁启超。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这篇文章标志着中国政治新闻学的传统的开始。 这些文章有些像19世纪以前欧洲论述新闻业的零散文章,尚不是中国形成新闻学的标志。 上图为王韬 下图为梁启超

14 形成兴盛阶段:“为学术而学术” (清末-1949)
20世纪初-40年代,是中国新闻学术研究蜂起和新闻教育勃兴的时期。 政治背景:在政治混乱中报业获得相对宽松的自由,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新闻学发展的基本动力。 文化背景:追求自由的心灵的表白,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等一代五四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人的文章中,俯拾皆是,学术独立的呼声深入人心。

15 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正式开始和确立的标志: 一个研究会,四个人,六本书。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成立于1918年10月14日,停止活动于1920年12月中旬,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蔡元培亲自任会长,由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担任导师。它标志着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正式开始。 上图:徐宝璜,中国最早在美国学习新闻学的留学生之一,被称为“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6 中国第一批新闻学学术著作 徐宝璜《新闻学》(1919)——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部新闻学专著。全书共十四章,六万字左右。主要从新闻学定义,到报纸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兼及报纸的编辑、采访、评论、发行诸方面,作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徐宝璜被称为“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 任白涛《应用新闻学》(1922)——我国最早的新闻业务专著。

17 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中国人自撰的第一部新闻采访学著作;《新闻学总论》(1924)。
上左图:民国初年著名新闻工作者邵飘萍,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

18 戈公振《新闻学撮要》(1925);《中国报学史》(1927)——中国第一本新闻发展史著作。

19 主要观点: ⑴“以新闻为本位”的思想 ⑵新闻的开放精神 ⑶新闻与政治关系 ⑷舆论观
这批新闻学术著作的意义在于奠定了中国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在这些著作中,体现了“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新闻学的研究摆脱了政治的束缚,回归学术研究的独立精神。 西方的新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新闻实践相结合,是创立时期新闻学的特色。创立时期的中国新闻学不仅不落后,而且处于世界新闻学研究的较前位置。

20 政治新闻学的延续:“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 ) 在1949年前,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中国化彻底完成,共产党的党报新闻学得以确立。其中张有渔在1932年提出的“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论断是对共产党的新闻思想的最好总结。

21 1949之后,新闻学研究更加意识形态化,新闻学逐渐成为党的政治理论的一部分。
从1957年反右派运动开始到1978年文革结束,在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重压下,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从总体上呈现停顿、倒退、畸变的状态。

22 为意识形态服务的新闻 李振盛:“加工修改新闻照片以适应‘政治需要’的例子不胜枚举,有给伟人改头换面的‘换头术’,把已打倒领导人影像扣掉的‘涂抹术’,有张冠李戴的‘剪贴术’,各种技巧不一而足。”

23 "五七战士"与贫农大娘学毛选

24

25 学术新闻学的回归:“为学术而学术” (1978-)
1982年,甘惜分的《新闻理论基础》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释新闻学原理的教材性理论著作。该书是从文革新闻理论到学术新闻理论的过渡。 年,共有19部新闻理论著作面世,表达的共同观点是:新闻学的研究应该从新闻传播活动开始,重点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事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甘惜分

26 第二节 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学习了新闻学知识不等于可以成为记者?
新闻学给了我们一种从事工作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善于去发现新闻、发掘新闻,给了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技能技巧。 但是,在新闻学里并没有一个观察、理解现实和评价事实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荣辱好恶的价值体系或参照系。这种体系需要从其他学科借鉴,以及到社会实践中去汲取。

27 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

28 “塌桥均无质量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断裂事故,再次触痛公众神经。而据统计,自2007年至今5年时间内,全国范围内公开可查询的桥梁垮塌事故共有15起。事故共造成141人死亡,111人受伤,18人失踪。尽管公众有诸多质疑,但在上述已公开的官方调查结论中,未有一起明确事故发生与桥梁本身质量有关…… 要想杜绝类似桥梁垮塌事故的频发,就必须从令人信服的事故原因调查开始。否则,所有的塌桥都与质量问题无关,不仅完全违背常识,也会让调查公信力尽失……

29 分析新闻素材 近年来发生的15起桥梁垮塌事故,居然未有一起被官方明确与桥梁本身质量有关,实在是令人震惊的。某种意义上,这样的调查本身就非常值得“调查”……

30 韩国人为汉字申遗 时间:2007年12月12日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报道指出:06年10月10日的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经过他十年研究和考证,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后来朝鲜人移居中原,把汉字带到了中国,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文化。他将建议韩国政府理直气壮地恢复汉字,并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报道中还指出,这位教授还表示,中国的国父孙中山是韩国人。

31 通过调查与判断获取真相 首尔大学并没有名为朴正秀的教授。 《朝鲜日报》并没有刊登该报道。
韩国政府从未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要申请汉字为韩国的文化遗产,也没有要提出申请的考虑。而关于孙中山是韩国人,仅仅只是用户名为huhuhu8hu的网民在天涯博客写的文章,被转载后被未经核实当做事实发表。

32 记者、编辑必须具备基本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33 记者用茶水当尿液样本送检 医院化验出“发炎”
中新网杭州3月19日电 (记者 柴燕菲 特约记者 郑瑜李京) 随着人们健康知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医院、医务人员的期望值不断增高,而现代医学的局限以及一些医务人员的不负责任,使医患矛盾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 2天时间,记者跑了10家医院,其中4家是民营医院,6家公立医院,6家公立医院里有4家是省级医院,都是用同一杯茶叶水作尿液样本,检测结果是:2家民营医院和2家省级医院茶叶水中没有被检出白细胞,另外6家医院不同程度的被检测出了白细胞和红细胞,其中2家医院的化验单上显示,用显微镜也能看到白细胞,5家医院给记者配了消炎药,总计药费1300元左右。

34 观点评论 光明网:正常情况下人体膀胱是无菌器官,新采集的尿液不会有白细胞,而记者用不清洁的容器装上自来水制成的茶去化验肯定会有白细胞。茶水本身就不符合尿液设备的检测条件,既然不是这个标本,而用这个机器去检测,那怎么能有正确可言?医院的检验方法都是为特定标本和特定检测内容设计的,离开了特定的标本,一切都可能是错误的结果。 检验科技师: “如果两家医院用同一种液体检验,比如都是尿液,一个结果正常,一个结果异常,说明其中一家医院有问题。” 医生:“尿液化学检查大家都要靠一样的仪器,如果这个茶在中国发炎,在美国也一样发炎。我们应该避免‘饮品发炎’上演第三季。” 网友:“……本来茶叶就含这些杂质!你拿地沟油去验,会得出高脂尿液的结论,你要拿点老鼠药兑点水,医生还立马叫你急诊洗胃解毒呢!” 网友:“记者的方法非常没有常识,用检测纯净水的方法检测香水也不会合格,毫无逻辑,暴露了记者的无知。”

35 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 “人类今天登上了月球,日期是1969年7月20日,星期天”
美联社在报道人类登上月球时使用的导语非常精练,突出的是时间的新闻价值。

36 新闻报道涉及新闻学和其他学科的综合运用 新闻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历史以及自然科学等等,记者需要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

37 第三节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盛行于美国。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38 主要观点 1、报刊不受政府的干涉。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4、对事实的信念。

39 理论构想 人们想认识真理,并且愿意接受真理的指导。 真理是通过意见自由竞争而获得的。 每一个人自由的并且强烈地支持自己的意见。
通过比较看起来最合理的意见就会出现。

40 评价 本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标准。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

41 二、社会责任论 20世纪40年代由一批美国学者正式构建,50年代为西方所接受,逐渐取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成为主导理论。
社会责任论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42 主要观点 “报刊自由委员会”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 1、就当日事件在赋予其意义的情景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
2、“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供社会各群体相互传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4、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5、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

43 评价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报刊不能真正实现自律,公众对报刊的不负责又无能无力,社会责任论只能求助于政府来管束和制约新闻媒介。
社会责任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社会的变迁,适合西方国家的现实需要。但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

44 三、发展新闻学 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从、服务,促进国家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媒体要程度不一地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重视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45 四、党报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媒介是党和国家的宣传工具(喉舌),必须无条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令。

46 第四节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的从事创造性劳动; 指导新闻事业不断进行正确的改革;
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经验; 指导我们正确的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


Download ppt "新闻学概论 芦何秋 luhqwhu@126.co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