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县、乡镇、学校 基本档案资料目录说明及建档工作要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县、乡镇、学校 基本档案资料目录说明及建档工作要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县、乡镇、学校 基本档案资料目录说明及建档工作要求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县、乡镇、学校 基本档案资料目录说明及建档工作要求

2 一、县级资料目录 (一)综合类资料目录 1.县(区)政府“两基”工作自查报告;
2.“两基”迎“国检”工作相关文件、领导讲话、工作简报等过程性资料; 3.县(区)政府出台的有关教育发展的各类政策、措施等,如学校布局调整、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扫除文盲等,以及有关教育工作的县(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及办公会议纪要; 4.政府职能部门落实教育职责的情况; 5.各单位及社会帮扶支教情况; 6.县(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介绍; 7.县(区)地图、县(区)情简介、县志; 8.反映教育发展状况的展板、专题片。

3 以上综合材料准备要充分,都要有备份。其中县(区)政府“两基”工作自查报告、县(区)政府“两基”工作工作汇报、县(区)地图、县(区)情简介、反映教育发展状况的专题片(光盘)等材料和资料要提供国检组带走。
过程性资料中还应包括乡镇、学校上报的有关材料、资料。 政府职能部门落实教育职责的情况主要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教育职责的划定、各职能部门落实教育职责情况的汇报以及落实教育工作职责过程中各类资料的复印件、工作照片等。 各单位及社会帮扶支教情况主要包括帮扶支教情况统计表、图片和影印资料等。

4 (二)数据类 1. 反映“两基”成果的各类统计汇总表(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扫盲工作等); 2. “两基”迎“国检”各项指标相关表册及原始资料; 主要是国表《表I:“普九”、“扫盲”县(市、区)基本情况》、《表Ⅱ: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情况》、《表Ⅲ:师资水平情况》、《表Ⅳ:办学条件情况》、《表Ⅴ-1:教育经费情况》、《表Ⅴ-2:教育经费情况》、《表Ⅵ:扫盲情况》及省定的“两基”迎国检普及程度表册中的通用表和县用表。

5 3.县(区)最新人口普查年鉴及2005年1%抽样人口年鉴;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鉴); 5.县(区)近四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和教育经费统计报表; 6.县(区)政府财政预决算报告; 7.市、县(区)级审计部门对当年教育经费的审计报告(前三个年度)。

6 (三)其它材料 1.扫盲工作材料; 有关扫盲工作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安排、总结、统计报表以及甘肃省扫盲统计表册。 2.县(区)乡镇、学校分布地图。

7 二、乡镇、学校资料目录 (一)综合材料 1.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教育基本情况简介; 2.“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汇报(乡、校);
3.乡镇“两基”迎“国检”工作方案; 4.乡镇“两基”迎“国检”自查报告; 5.乡镇地图及学校分布图; 6.学校简介及学校平面图; 7.乡镇(学校)教育事业统计报表; 8.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乡、校); 县政府与乡镇政府;教育局与辅导站,(学区)、学校。

8 9.上级下发的“两基”工作及学校管理文件 各级“两基”迎国检的文件、通知; 乡镇(学校)“两基”迎国检自查材料; 乡镇(学校)“两基”迎国检会议记录(纪要); 乡镇(学校)“两基”迎国检简报; 乡镇(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台账等。

9 (二)乡镇、学校“两基”工作情况 1.乡镇(学校)普九建档表册(学校还应有原始印证资料);
建档表册以省上提供的样表确定,原始印证资料包括转学、休学、复学、辍学等异动学生花名册及其家长和班主任签字的学生个人申请、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等,有些信息还应与学校过程性管理的各种记录、学校日志记载内容相互印证。

10 2.乡镇控辍保学制度、措施和责任书 乡镇建立的控辍保学工作制度、措施; 印发的有关文件; 辍学学生花名册; 劝学返校情况记载;
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宣传资料。

11 3.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的相关资料(如享受国家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学生花名册等);
上级印发的有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的文件; 学校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情况的制度措施; 免除学生杂费情况统计表; 学生享受免费提供科书情况统计表; 补助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生活费统计表及花名册等。

12 4.乡镇(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教师队伍管理的规章制度; 教师年度考核(考核方案、教师个人材料、年度考核登记表);
教师师德建设和评优争先材料(要有文件、教师个人材料、通知、证书复印件); 教师情况一览表(支撑指标:教师学历和取得专业合格证书的合格率); 教职工简明情况登记表(附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继续教育培训证明等复印件); 骨干教师名册(要有教育部门认定的证书复印件); 中小学校长简明情况登记表(附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岗位培训证等复印件)。

13 5.乡镇(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相关资料 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方案;
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建设(领导机构、学习制度、实施细则、培训人员安排、资料目录); 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总结、过程资料;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名册; 校本培训讲稿、校本培训记录、相关图片资料; 教师培训记录表等。

14 6.学校教师档案 学校教师档案包括教师的健康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两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教师年度体检表;
教师资格证书、学历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获奖证书等复印件; 教师年度教学成绩统计表及教师个人的经验总结、典型教案、优秀课件、才艺竞赛、教学科研论文师德师风承诺书; 教师政治业务学习笔记等。

15 7.乡镇(学校)办学条件相关资料 学校专用教室、行政用房、校园设施及图书情况一览表; 学校教学仪器及设备一览表;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账册;
数学、理、化、生、科学等实验仪器总账、明细账; 图书总册及分类登记册; 图书借阅登记册及借阅情况统计; 音、体、美、劳活动器材登记表; 微机室、远程教育播放室设备总账。 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情况。 实验室管理制度; 学校实验室配备简介; 近三年实验室工作计划、总结、教师制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目录; 各学期仪器设备的借用情况、演示和分组实验登记表(附开出情况统计); 学生实验报告。

16 8.学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及相关资料 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及经费报告包括预算、实算、月、季报表; 原始会计凭证和记账凭证; 教师工资发放表册;
各种仪器设备采购的采购计划、合同、发票(复印件)。

17 9.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相关情况 针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采取的各项措施; 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警务进校园、违规经营饮食摊点清理、校车专项整治等工作的开展情况。

18 (三)学校管理 1.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2.学校反映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教育教学质量等状况的相关资料
学校作息时间表、教师任课表、班级课程表; 关于教学常规建设的要求及检查情况(分学期分学科教学计划、工作总结)、校长听课记录等; 近三年毕业考试成绩册、成绩汇总表; 教研活动的计划和实施情况; 各学科教研组活动的计划、总结和活动记录(分学期整理); 各学期、各学科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及成绩册、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有关资料; 开发的校本教材;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有关资料(根据学校实际开展情况整理); 近三年来综合实践课题各项通知文件、课题各项制度、课题成员名单职责分工、课题各项记载表、课题教学计划、课题总结(小结); 综合实践课题培训讲稿、课题活动案例 、课题教师论文集、课题各项获奖资料 、课题培训图片资料 ; 综合实践课学生活动方案资料 。

19 3.学校日志; 4.会议记录; 5.各项管理制度; 各项制度上墙并汇编成册。

20 6.德育工作制度、计划和活动资料 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及领导小组名单; 国旗下讲话制度 、国旗下讲话资料、校园广播站资料、文明班级评比资料;
团队活动相关资料、班级文化体育活动评比资料、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及先进资料、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资料、班主任工作记载 ; “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评选资料及名单; 文明礼仪系列活动资料、征文演讲比赛活动资料、学生捐款活动资料、主题班队会资料、体育运动会资料、科技活动资料、禁毒活动资料、安全教育活动资料等; 优秀班主任名单 、好人好事记载表、优秀辅导员名单、班级活动记录、教师节活动资料等。

21 7.学校安全工作的相关资料 历年各级下发文件; 安全稳定工作计划、安排、总结等; 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的签订;
开展安全检查、建立安全隐患台帐、安全隐患整改记录等;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的制度和所采取的措施; 制定的突发治安事件、防汛、防火、防地震等各项应急处置预案;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演练的图文资料; 学校校舍使用管理情况; 紧急疏散通道、消防器材配备、应急照明设施、上下楼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情况; 学校食品卫生相关制度及检查落实情况记载、台账等。

22 (四)扫盲巩固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1.扫盲领导机构和扫盲专兼职人员配备情况,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点的建立情况;
2.扫盲工作的各种表册; 3.成人教育报表、档案材料; 4.与扫盲工作相关的各种会议记录、活动安排、目标规划、教案、总结、汇报、典型事迹、年报、制度政策等。

23 三、 “两基”迎国检建档工作的说明和要求 (一)关于收集整理“两基”档案的依据和内容
1.在“两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要把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省级实现“两基”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的意见》(教督[2007]4号)文件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对重点督查内容要逐条收集整理,做到“两基”档案内容完整,重点突出。

24 2. 在“两基”档案中,既要有当年通过省级“两基”评估验收的文件材料,又要有通过省政府“两基”复查验收的文件材料,还要有此次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的文件材料,以保证“两基”工作文件材料的齐全和完整。
3. 审核“两基”档案材料是国检的重要内容,是“两基”工作评估验收的重要依据。“两基”档案真实地记载着学生入学、流动和学习质量情况,可以通过档案来了解、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保证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时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和加强学校管理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档案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县(区)、乡镇、学校“两基”工作的实际行为,注重归档保存价值,做到该立则立,该建则建,精简高效。力求让档案资料客观翔实地再现“两基”工作过程,真实完整地反映“两基”工作实绩。

25 (二) 关于“两基”国检档案建设的时间界限
两基”国检需要准备三年的“两基”档案,自然年度是指2008、2009、2010三个年度;学年度是指2008/2009、2009/2010、2010/2011三个学年度(填报学年初教育统计报表数据)。验收时间为当年上半年的,要报上学年度数据;验收时间为当年下半年的,报送当年秋季开学后数据,教育经费要用上一财政年度数据。故此,学校还要准备2007/2008学年度的档案和2007年的基础教育基层统计报表,教育经费板块还要准备2007年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和教育经费统计报表。2007年度以前的“两基”档案,应保持原貌予以保存,不得遗失,以保证“两基”档案的连续性。

26 (三)关于档案资料的分类、立卷和案卷的编目
“两基”国检档案一般分为文书档案和表册档案两大类,两类档案分为县(区)、乡镇办(教育辅导站或学区)、学校三级建档。档案资料的具体分类、立卷,按照档案资料规范管理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自行决定。一般情况下,应按照“两基”国检工作所确定的七项重点工作和各级政府履行工作职责八个方面予以考虑,从便于审核“两基”档案材料的角度进行分类,如 A.领导管理(综合);B.普及程度;C.师资水平;D.办学条件;E.教育经费;F.教育质量;G.学校安全;H.扫盲工作。每一个大类内,再将每一个年度内形成的文件材料依次进行分类组卷、装盒;最后,编制《卷内目录》或《全引目录》等检索工具。

27 (四)关于整理档案的几点要求 1.卷宗封面。 2. 卷宗档案盒规格、材质。 3. 编制档案总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
 1.卷宗封面。 2. 卷宗档案盒规格、材质。 3. 编制档案总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 4.整理装订。档案整理要做到整齐、美观、大方、结实,所有表册档案采用A4纸横向左侧装订。 5.档案管理。 6.相关佐证材料的整理。 7.“两基” 电子档案的建立。

28 (五)“两基”档案建设中注意的问题 1. 要依法规范建档行为。
2. 做到“一要就有、一看就懂,一查就实,一核就准”, 杜绝“一看就假、一查就虚”。 3.关联数据要符合逻辑。 4.“两基”档案有关数据的计算口径。 5.要做好 “两基”档案流失和“断档”的续补工作。 6. “两基”档案建设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29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县、乡镇、学校 基本档案资料目录说明及建档工作要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