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两基”迎“国检”培训 督导室 何旭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两基”迎“国检”培训 督导室 何旭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两基”迎“国检”培训 督导室 何旭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2 一、“两基” 迎“国检”的含义 “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国检”即“国家督导检查”。

3 二、“国检”的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 第十三条: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省级实现“两基”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的意见》(教督【2007】4号) 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

5 三、“国检”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有关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省级实现“两基”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的意见》。 “国检”的基本内容为七项: 1、普及程度 、教师队伍(师资水平) 3、办学条件 、教育经费 5、教育质量 、学校安全管理(含常规管理) 7、扫盲工作

6 四、“国检”的标准 《甘肃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实施办法及说明》 《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

7 五、“国检”的程序 1、全面自查。 2、提出申报。省人民政府向教育部提出接受“两基”督导检查的要求。
3、检前公告。于检查前20天左右,由国家教育督导团在《中国教育报》和该省主要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发布公告。 4、组织检查。 5、做出结论。 6、发布公报。

8 六、“国检”的方式 1、抽检:重点抽2008年复查的县;2000年以前验收的县;有过重大贡献形成有效经验和有问题的县。 2、过程:
(1)听取省人民政府的汇报。 (2)到被临时抽到的县(区)听取县区政府的报告。 (3)抽查乡镇办,直接到学校。

9 3、到乡镇办后的主要工作: (1)听:听取乡一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自查报告;听取学校的简介及工作情况汇报。 (2)看:实地查看校园及周边环境;看学校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看学生、教师的精神风貌;看学校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生活的开展等。 (3)查:核实相关的报表、资料信息;查阅各种资料;查核国家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 (4)访:走访家长、教师、学生、农户、脱盲及农技培训人员、干部等;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访谈会;接受问卷调查。

10 七、七项主要指标的目标要求及核心工作(普及程度)
指地方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达到的水平及程度。 时间为三个学年度:08—09 09— —11。 核心指标:(计算公式见《麦积区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附件4) 1、小学入学率:城市农村小学均为100%; 2、小学女童入学率。 3、初中入学率,农村达到95%以上;城市为100%。 4、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城市80%左右;农村60%左右。

11 5、小学辍学率,城市小学控制在1%以下,初中2%以下;农村小学控制在1%左右,初中3%左右。
6、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90%以上;初中80%以上。 7、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98%以上。 8、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0%以上。 9、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控制在1%左右

12 普及程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初中入学率 (1)人口基数与学年初报表数的吻合;
(2)与 “五普”人口数的差异一般不超过2.5%(六普未公布),如果超过2.5%,则要专题写出情况说明,并由县级人民政府作出书面说明,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市人民政府。 2、三类残疾:指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 (1)视力、听力残疾由县级以上人民医院认定,并附鉴定医生的资质证明和认定意见书; (2)智力残疾由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并获得测查资格证书人员认定。(填写相关表册)

13 3、辍学率:查08—09、09—10、10—11三年 (1)以在校学生作为计算基础,不受学生户籍限制。 (2)学年内是指上学年初到本学年初。 4、完成率 (1)读满规定年限人数可以作为统计范畴,规定年限指小学六年,初中三年。 (2)不提倡补偿教育。 5、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 (1)丧失学习能力的除外。 (2)如果有要动员人学。

14 近期工作 1、做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贯彻、执行,拟定贯彻执行的文件,出台落实措施。
2、做好《文化户口簿》的核查登记,摸清适龄儿童、少年的底数,依法发放入学通知书。 3、做好资源调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尽力控制新增大班额。(可以调控的方法) 4、做好六年级升初中的整班交接工作。由小学提供六年级学生表册。乡、镇、班组织力量同中学对接,确保学生不流失。 5、控辍保学。 6、利用暑假索取在外就读学生证明或取得意向性证明。暑假大部分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会回家,初三毕业的学生会外出,各学校办要抓住机会索取印证材料或取得学生监护人的联系方式,从而获取更多信息。 7、做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三残儿童、少年的统计入学组织工作。

15 “国检”重点: 1、贫困地区小学;初中的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以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 2、相关资料: 3、学年初报表、“两基”申报表、基础表册

16 八、七项主要指标的目标要求及核心工作(师资水平)
目标要求: 1、按《甘肃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意见《(甘府办教【2002】42号)配置教师,积极稳妥地清退代课人员。 2、师生比:县镇:初中1:16,小学:1:21;农村:初中1:18,小学:1:23。 3、小学教师学历符合规定和取得相应教师资格比例达90%以上。初中教师学历符合规定和取得相应教师资格比例达80%以上。 4、2001年起补充的中小学教师学历符合规定的比例为100%。 5、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的达25%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达20%左右。 6、小学、初中校长均经岗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17 近期工作: 1、摸清教师底数及各类基本信息,按要求分类造册统计。 2、落实好教师支教工作,个别乡教师严重缺编的可以鼓励中心小学教师到基层校支教。 3、做好学校班子的建设,联络学校管理人员,及时报未培训的管理人员(校长)名单。(包括村小) 4、制定代课教师清退计划。 5、清理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资料,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在职进修和短期专业培训班,制定教师长短期培训计划,包括食堂、宿舍等管理人员的培训。 6、制定教师均衡配置计划。 检查重点: 农村中小学教师缺编,有编不补的问题,教师均衡配置的问题。

18 九、七项主要指标的目标要求及核心工作(办学条件)
指标要求: 1、学校布局基本合理,能满足“普九”的需要。 2、班额:小学一般在50人左右(最多不超过54人);初中班额在55人左右(最多不超过60人)。 3、除少数边远、人口较少的乡镇保留九年制学校外,小学不附设初中班。 4、基本扫除D级以下危房,无D级危房。 5、学生人人有课桌椅。 6、学校达到“规划、硬化、绿化、美化、文化”,建成“学园、花园、乐园”。 7、教学仪器配备达标(教育部【2006】386号文件),实验开出率达标。 8、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规范,使用情况良好。 9、一类小学和初中生均图书分别达15和25册,二类达10和15册,三类达4册。图书管理和使用良好,小学每学期生均借阅4册以上,初中6册以上。 10、附属设施。 11、音、体、美器材达标,有卫生器材。 12、生均校舍面积:小学:不少于4平方米;初中:不少于4.5 平方米。

19 近期工作: 1、认真自查,找出差距,拟定整改方案。(危房) 2、督促加快工程进程。 3、采取措施解决大班额的问题(教师占用教室,行政人员不上课等原因) 4、维修、补充课桌椅。 5、做好校园亮丽工程。 6、检查、维护现代远程教育设备。 7、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强化问题。 检查重点: 1、中小学布局不合理、大班额、教学仪器配备不足的问题。 2、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设施配置和管理、使用情况。 3、现代远程设备的“管、学、用、维护”情况。

20 十、七项主要指标的目标要求及核心工作(教育经费)
指标要求 1、三个增长: (1)区级财政用于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平均增长比例高于区级财政的经常性收入的平均增长比例; (2)生均经费逐年增长; (3)财政拨付的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2、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3、农村转移支付资金50%用于教育。 4、“两免一补”的落实情况。 5、学校乱收费的情况。

21 近期工作: 1、认真自查自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和义教保障机制改革以来各项补助的落实、发放情况,资料是否完善。 2 、学校是否制定了预算,是否按预算执行。

22 十一、七项主要指标的目标要求及核心工作(教育质量)
指标要求: 1、小学、初中学生全科合格率呈上升趋势。 2、毕业率:小学100%;初中98%以上。 3、取消留级制度,无留级生和补习生。 检查重点: 1、学校是否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时。 2、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 3、学校是否制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是否制定方案、措施,是否需要修改,教师是否知道这个方案内容,校长能否说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思路、措施。 4、学校领导、教师平时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是否清楚。

23 5、是否有重点校、重点班,升学是否下达计划。
6、是否开除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和侮辱学生人格现象。 7、是否对教师、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 8、是否制定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措施,落实情况如何,是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9、学校是否落实体育健康和锻炼标准,是否保证了学生每天1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 10、《综合实践》、《农村实用科技》的开放情况。 11、校园文化。 近期工作: 围绕检查重点开展查缺补漏,及时完善。

24 十二、七项主要指标的目标要求及核心工作(学校安全管理,包括常规管理)
检查重点 1、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管理规程”和《关于加强普通中小学管理工作的意见》的情况。 2、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落实情况。 3、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制定安全管理的制度、预案的情况。 4、食堂、食品、宿舍等卫生制度及落实情况。

25 5、学校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
6、寄宿制学校设施的安全,所有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情况。 7、《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情况。(养成目标的制定) 8、省督察时指出的问题得到了切实整改(三月份抽查了麦积、甘泉中心学校)。 近期工作: 围绕检查重点做好校园设施安全方面的工作。

26 十三、七项主要指标的目标要求及核心工作(扫盲工作)
指标要求: 1、15—50周岁人口中的非文盲率:农村达97%以上,企事业单位和城镇达99%以上。 2、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达95%以上。 3、农村行政村95%以上,城镇98%以上达标。 4、乡镇办设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村开设农民文化技术班并按规定配备专(兼)职人员。 5、乡村中小学均挂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牌子承担扫盲工作职责,开展农民健康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

27 检查重点: 1、“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工作机制的落实情况。 2、“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实用技术”三实扫盲工作的开展情况。 3、全覆盖扫盲工作的落实情况。 4、资料建设情况。 5、扫盲经费落实情况。 6、脱盲人员复盲情况。 7、农技培训工作。 近期工作: 1、摸清现有15—50周岁人口、建议摸清14—50周岁人口的情况。按资料建设要求分类造册、统计。 2、检查近三年的资料、扬弃不必要的资料。 3、完善组织机构和职责任务。 4、采取多种形式如集中办班、分散教学,一带一教学等模式开展扫盲和脱盲巩固工作。 5、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并把农技培训同扫盲工作有机结合。 6、充分利用农村远教设备开展扫盲及农技培训。


Download ppt "“两基”迎“国检”培训 督导室 何旭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