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2 文言文知识要点; 1)一词多义词 1、实词 2)古今异义词 (包括偏义复词、多音节词) 3)通假字 4)词类活用 2、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结合课内文章的句子理解) 3、句式:特殊句式、 固定结构 4、翻译 5、古代文化常识

3 【考点分析】 按2007年《考试说明》的说法,“文言文阅读”考点如下: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E

4 引 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说明》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项要求。
引 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说明》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项要求。 要正确理解和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 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 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5 着眼于课内 常见的文言实词就存在于传统经典的篇目中。所以我们同学一定要熟透课文,做到迁移,所谓高考试卷中的解释文言实词,无非是经典课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搬个家。据统计,常见的文言实词有120个。 熟读课文,悉知词意

6 学习目标 1、运用已知的知识归纳推断文言词义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2、学会运用推断文言词义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来正确理解、解释常见实词的意义

7 文言实词的积累 文言文实词是高考的测试要点之一。考题多从不常见的文言文中选取,实词的意义只有联系上下文或者自己的推断才能加以理解。相对来说,此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个问题,本节课将一些文言文实词的理解技巧与方法做一些归纳,使同学们在考试中能有的放矢,较为准确地去把握文言文阅读中所遇到的实词的含义。

8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文段阅读 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 “我夫人有娠”(娠:身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 “我夫人有娠”(娠:身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9 一、以形析义法---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
举例: 1、如“振长策而驭宇内。” “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 ”。 (竹质)马鞭 2、再如“理”,从玉,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 ”。 治玉

10 如:可以独飨白粲。飨,右边是“食”,大概是“食用”。粲,下边是“米”,大概是米一类的东西。

11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绳索 【推断】“纟”与丝织品有关。借助句子内部语境,这里应该是“绳索”。当他们用绳索把燕父子捆绑起来。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绳索 【推断】“纟”与丝织品有关。借助句子内部语境,这里应该是“绳索”。当他们用绳索把燕父子捆绑起来。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 香草 【推断】“芷”是“艹”,与植物有关。根据“岸芷汀兰”的结构(并列短语)特点,推知“芷”与“兰”相应。“兰”为“兰花”,有香气的植物,“芷”则为“香草”。

12 课堂练习:解释下列句中“籴”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2001北京卷)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004全国I) 解析: “籴”是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 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 粜(tiào) ——卖出粮食

13 练习: (赂:贿赂)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⑴用“贝” 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例句: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将奈何? 《荆轲刺秦王》 (赂:贿赂)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⑵用“ 糸 ”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例句: ①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 ②自缢于庭树 《孔雀东南飞》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绡:丝织品﹚ ﹙缢:上吊,吊死﹚ (缒:用绳子往下吊)

14 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积 累: 钅(古代主要指金属)、氵(水)、灬(火)、土、木、 ——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豕 、犭、 鸟、虫 ——与动物有关。  辶(辵、走)、彳(行)、(心)、(言) ——与人的行为有关。 “讠(言)、忄(心) ——与语言、心理有关;

15 积 累: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 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 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有关; “女”——与妇人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攴(pū) ”与敲击有关;“歹”——与死亡有关 ; “月”——与肉有关; “页”——与首有关; “自”——与鼻有关; “目”——与眼有关。

16 练习: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宰臣上炙而发绕之。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抚军亦厚赉成名。 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千里马 烤肉 打 奖赏
钱财

17 6、卒(通“猝”)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1、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3、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4、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6、卒(通“猝”)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斜眼看 田 地 洁白的样子 访问,拜访 美味佳肴 发军饷

18 二、以音猜义法 1、如“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 推断其通“ ”,名词作状语,豁然开朗。 影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1、如“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 推断其通“ ”,名词作状语,豁然开朗。

19 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取”,会意字,从手,从耳,象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取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引申为“拿取”“夺取”等义,在此都讲不通,以“娶”代之,则通,可推断为“取”通“ ”。

20 3、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解析:“蚤”:跳蚤。 无论怎么代入都无法理解。 解答:蚤——通“早”

21 课堂练习: 1、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2、复之以掌 3、距关勿内诸侯 4、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5、 卒然临之而不惊
“从”----通“纵” “复”----通“覆” “内”----通“纳” “女”----通“汝” “卒”----通“猝”

22 三、温故知新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或者我们熟悉的一般词语、成语中的用法,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23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善:友好,与……交好。
三、温故知新法 例: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善:友好(07年广东卷) “善”理解为“友好”是否正确?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善:友好,与……交好。

2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7年山东卷)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奇:认为……奇异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逍遥游》到、往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7年山东卷)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奇:认为……奇异 B.(阮)籍每适浑,俄顷辄去 适:往,到 C.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 减:不如,比不上 D.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 坐:犯罪 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答案:D,入罪,定罪

25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附”:当为“归附”的意思。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1年11题)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乘鄂渚而反顾兮。《离骚》 乘:登上、登临 答案:C

26 靠近 除南清河太守。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善才绳之. 短兵相接: 兵器 绳之以法 约束、制裁
除臣冼马(李密:《陈情表》) 授予官职。 日薄西山: 靠近 除南清河太守。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善才绳之. 短兵相接: 兵器 绳之以法 约束、制裁

27 C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3年11题)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C 讽:《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 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何哂 由也?”:笑;微笑。 遇:《鸿门宴》“不如因善遇之”:对待,招待。 务:《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从事,致力于。

28 练习 如: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境 《烛之武退秦师》 1、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 (2005年湖北高考卷)
A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如: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境 《烛之武退秦师》

29 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2006年高考湖北卷) A 不徒高谈虚论 徒:只是 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0 〖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1、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 (06年湖南卷)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日薄西山 bó 〖解释〗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31 2、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促织》
2、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促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经·卫风·氓》 ----屡试不爽 差错 〖解释〗屡次试验都不错。

32 四、成语推断法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33 3、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 《宋史》
诸将乞贷淬 宽恕、宽免 严惩不贷 yán chéng bù dài 〖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34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同成语“ ”中的“恪”,是“ ”之意。
恪守不渝 谨慎而恭敬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 ”中的“副”,为“ ”之意。 名副其实 符合 “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 ”中的“妄”义同,为“ ”之意 轻举妄动 胡乱

35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敝帚自珍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望而却步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前倨后恭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望风披靡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敝帚自珍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望而却步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前倨后恭 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望风披靡 举类迩而见义远 闻名遐迩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破旧) (后退) (傲慢) (倒下,后退) (近) (招致;邀请) (超出)

36 五、结构分析法 1、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37 通五经,贯六义。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举类迩而见义远。 通: 贯通、通晓 贯: 通晓 用 以: 任用 远 迩:

38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 (2)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行旅:旅行,游览 (04山东、河北) “行旅”解释为“旅行、游览”是否正确? “简”与“择”相对应,理解为“选择、选拔” “行旅”与“人物”处于对应位置,借助“人物”可推知“行旅”当为名词“出外的商人”,故错。

39 (3)凡乱人之动也,其始相助,后必相恶。为义者则不然,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05北京卷)
(4)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恶:厌恶 与:结交、交好 “腰”与“戴”对应,作动词,理解为“腰戴”

40 巩固训练 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 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 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 (触犯) (溃败的士兵)
(害处) (触犯) (溃败的士兵)

41 巩固训练 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臣诸侯 其间有户口消落之家,即有丁男繁衍之族 (使……臣服) (衰落)

42 2、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43 “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赤壁之战》 “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三国志 》 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44 六、语法分析法 根据语法特点及成分分析词义

45 例1 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 之意。 险固的地方 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 ”之意。 腰佩

46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动宾如何搭配? “坚”解“ ”,“锐”解“ ”才能搭配。
例2 将军身披坚执锐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动宾如何搭配? “坚”解“ ”,“锐”解“ ”才能搭配。 坚硬的盔甲 锐利的兵器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明”是主语,“察”是谓语,若将“明”解为“明亮”则搭配不当,应理解为“ ”才正确。 视力

47 ④句“无”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 ”之意。
例3 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 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③信义著于四海 (《赤壁之战》) ④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之意。 确实 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 ”之意。 相信 ④句“无”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 ”之意。 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 ”之意。 信誉 信物

48 “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是否正确?
例4 (2000年全国高考题) “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是否正确? “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 ”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 木柴

49 例5 城:构筑城墙 (07年海南、宁夏卷)这个选项中,“城”解释为“构筑城墙”对不对?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 城:构筑城墙 (07年海南、宁夏卷)这个选项中,“城”解释为“构筑城墙”对不对? 【推断】“城”后面是名词“州”, “城”处在谓语的位置,名词作动词用。词义“筑城墙”显然是正确的。

50 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①“意”后面带有宾词语,作动词,应解释为“料想”。
例6:怎样理解其中的三个“意”呢? ①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②视之,弄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③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①“意”后面带有宾词语,作动词,应解释为“料想”。 ② “意” 作主语,为名词,“相貌、样子”。 ③“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51 巩固训练 (06全国卷1)远与恢素善 (06重庆卷)拜住袖其疏入谏  交好 藏在袖里

52 巩固训练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 方首,长胫,意似良 日削月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动词,喂养) (状语,乘车) (名词,送来的机会) (名词,恩赐的东西) (名词,神态) 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尊重

53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2005年,高考湖北卷) 课堂练习:
1、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2005年,高考湖北卷) 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54 取代,替代 通“娴”,熟习 (2004年,高考湖北卷) 翻译句子: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不闲吏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 闲:空闲
2、张易之奴暴乱都市,元忠杖杀之。及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以为雍州长(chánɡ )史,对仗,问宰相曰:“谁堪雍州者?”元忠对曰:“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太后曰:“季昶久任京府,朕欲别除一官;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 (2004年,高考湖北卷) 翻译句子: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不闲吏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 闲:空闲 取代,替代 通“娴”,熟习

55 3、昌宗从旁迫趣说,使速言。说曰:“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
3、昌宗从旁迫趣说,使速言。说曰:“陛下视之,在陛下前犹逼臣如是,况在外乎!臣今对广朝,不敢不以实对。臣实不闻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使诬证之耳。且臣岂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⑤(宰相),附元忠立致族灭.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诬之耳。”他日,更引问,说对如前。 (2004年,高考湖北卷) 昌宗从旁迫趣说           趣:催促。

56 例7 2001年全国题第14题。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 ——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 ——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主谓短语,作“惟恐”的宾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应译为“其他将领到来” 答案:B

57 练习: 1、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 (2005年高考浙江卷) 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58 2、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2000年全国高考题)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樵:木柴 爨:cuàn 3、 B 拜住(人名)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06年重庆卷)

59 应答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①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 ”。 随着,和着 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动作对象为“诸侯”,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 ”。 应答

60 课堂检测练习

61 练 习 D 1 [例3·2002年高考全国卷·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指刚成年的时候] D 何竟日默默在此 [从头到尾]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率领(军队)] 这件事里还有不少曲折 [复杂的、不顺的情节] 结发同枕席 [指刚成年的时候]

62 2   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后汉书·袁安传》) 答案: 案:考查 谓:以为 比:都 干:求

63 3 李贺,字长吉,七岁能辞章……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即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日:“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一一《新唐书·李贺传》 从:带着 程课:此指写诗的固定的格式 书:写 探:掏出


Download ppt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