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過程 常見問題與因應之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過程 常見問題與因應之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過程 常見問題與因應之道
中央輔導群  高高

2 大綱 1.如何訂定校本規準 2.如何進行自評他評 3.評鑑推動小組運作 4.經費運用核銷 5.輔導網絡運用 2

3 一、如何訂定校本規準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系統的四大層面 A 課程設計與教學 B 班級經營與輔導 C 研究發展與進修 D 敬業精神與態度
C 研究發展與進修 D 敬業精神與態度 ◎註:本校100年發展A層面

4 教學觀察系統評鑑規準 A 課程設計與教學 A-1 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2 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 A-3 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教學檔案較相關

5 教學觀察系統評鑑規準 B 班級經營與輔導 B-1 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 B-2 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B-3 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
教學檔案較相關

6 編者:曾憲政、張新仁、張德銳、許玉齡、馮莉雅、陳順和、劉秀慧
中小學教師班級教學觀察表 編者:曾憲政、張新仁、張德銳、許玉齡、馮莉雅、陳順和、劉秀慧      教師姓名:      任教年級:       任教科目: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觀察者:       觀察日期:        觀察時間: 找一找,哪一個是 評鑑規準、評鑑指標、參考檢核重點? 層面 評鑑指標與參考檢核重點 評 量 文字敘述 值得推薦 通過 亟待 不適用 A A-3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A-3-1正確掌握單元的教材內容   A-3-2有效連結學生新舊知識     A-3-3結合學生生活經驗

7 困難與問題探討 規準內容不知如何討論起? 規準研修,較為可行的研討模式為何? 自訂規準可否依據各家綜合版本?
使用規準參考版本如何進行理解或解讀?

8 困難與問題探討 評鑑規準研訂之項目是否可以就教學觀察部分所需指標訂定即可? 評鑑規準的發展,可否依領域及年級分別發展不同的評鑑規準?
評鑑指標部分不適用/各領域指標是否可以再修改?(評鑑規準與評鑑工具未能考慮教師個別差異)

9 困難與問題探討 課程與教學層面檢核重點研修,以重點式條列或詳述內涵,應如何取捨? 檢核重點應著重操作性具體定義,或概念性撰述,何者較為適當?
檢核規準如何取捨?

10 分享 教育部目前有多種版本可供辦理學校參考選用,無論哪個版本規準研發、評鑑指標都是經過長期實證研究、中外文獻探討、無數次修正討論出來的,自有其信度效度存在。 學校可參考上述版本,根據學校文化、透過共同討論的機制修訂、增刪、選用,建立校內同仁共識。

11 分享 研訂規準時採取小範圍的專業成長向度,檢核重點也儘量做整併,不求量多,而以質精取勝
規準的內容必須花時間逐條釐清,意義加以詮釋,找到共同認定的檢核示例,越具體越好,並且進一步思考該如何應用在自己的教學之中 校本規準可逐年修訂調整,以教師有共識的項目先使用

12 分享 尊重與彈性─可以透過小組討論、發表, 了解教師的觀點 運用校外夥伴提供諮詢與建議、解答疑惑
尊重與彈性─可以透過小組討論、發表, 了解教師的觀點 運用校外夥伴提供諮詢與建議、解答疑惑 外力的介入,可以幫助學校由不同角度 觀看評鑑的發展 他校的實施可作為借鏡 有時候,有些話 由別人來說 比較中聽

13 分享 透過全體教師共同觀課的方式進行規準試作,有助於評鑑人員共識的建立,並能讓教師藉由活動進一步體會教學觀察的意義與評鑑人員的角色,可以鼓勵教師在正式評鑑前,善用這樣的模式自我覺察或是協助同儕微調教學

14 分享 評鑑規準的制訂是有彈性的,允許學校因地制宜,每年可選一個層面或數個層面運作
修訂的評鑑規準表,可以增加紀錄欄位,將夥伴增刪規準的原因加以記錄,為學校教專推動歷程留下軌跡。 評鑑規準修訂完成後,可以利用入班觀察的方式進行試作,並規劃分享試作感受與想法的對話機會,以有效進行微調

15 分享 可交由推動小組先整合、修訂各家版本為本校適用,修訂初稿再交由所有參與教師討論,如學校參與教師人數較多,可採小組分工討論規準,時間較易安排

16 分享 選用校內教師可以發展的、與想要精進的;目前仍感困難的部份則暫不列入,留待下一期程再納入 可以自行研擬或調整,但要留意著作權的尊重。
增刪指標前,請留意指標代表的意義,是否為必備的,且應聚焦於促進學生學習的理念。

17 選定校本規準歷程 提供規準 參考範例 全體制(人數少):全部參與教師 代表制(人數多):領域研究會代表 校本規準 評鑑工作 推動小組

18 研訂評鑑規準歷程 考量學校的條件 決定主要版本與架構 逐條討論校本解讀 (訂定相關工具) 決定最終版本

19 評鑑規準架構 4個層面 (A、B、C、D) 18個指標(7 / 4 / 4 / 3) 73項參考檢核重點 層面 指標 檢核重點

20 評鑑指標--選擇與修訂 評鑑指標 討論決議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2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 A-3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保留 刪除 修改為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2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 A-3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A-4清楚呈現教材內 A-5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A-6善於運用學習評量 A-7應用良好溝通技巧 增 列

21 參考檢核重點--選擇與修訂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討論決議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1-1選用適合的教材
保留 刪除 修改為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1-1選用適合的教材 A-1-2研擬任教科目授課大綱或教學進度 增 列 A-1-3參與課程計畫設計與撰寫

22 決定評鑑方式--評鑑資料來源 ● 評鑑指標 參考檢核重點 資料來源 教師自評 教學觀察 教學檔案 其他 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23 規準在教專的功能 教師專業認知與共識 專業教學表現的期待 學生學習權益的確保 教師專業發展的指標 評鑑工具設計的依據 實施計畫運作的準則

24 校本規準對學校及教師的意義 考慮學校發展重點與需求 凝聚教師教學專業的共識 聚焦學生的學習需求 形塑校園文化與氛圍 促進專業對話的機制

25 二、如何進行自評、他評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歷程 校內宣導 進行校內他評 撰寫綜合報告表 提出申辦 校內說明 選定校本規準 決定評鑑方式
進行教師自評 進行校內他評 撰寫綜合報告表 推動小組 審議評鑑結果 結果通知 通過 不通過 進行專業成長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歷程 25

26 二、如何進行自評、他評 他評 教學觀察 課堂中看得到的 教學檔案 課堂中看不到,可用書面呈現 其他 家長問卷、學生意見調查 26

27 困難與問題探討 ~自評 什麼時候要填自評表? 自評表的用處? 要不要收回來存檔?

28 自我評鑑的意義 教師運用各種評鑑工具,針對自己的專業知識、表現和信念,蒐集資訊並加以深刻反省,以發展和改善自我專業表現的歷程。

29 自我評鑑的重要性 係一種有效的教師評鑑方式,因為惟有教師自己本身,才能對自我的教學表現具有最實在且最深刻的了解和反省。

30 認識教師自評表

31 透過「自評表」 幫助自我看清自己

32 教師自評表的運用 使用時機 在評量尚未進行前使用,由受評教師針對內容的符應程度,自己勾選 運用方式 1.教師針對自己的表現或評估,進行填選
2.行政單位可以透過自評表,蒐集有關研 習辦理類型或老師實際需求 3.自評表可以成為教學檔案中的C-4 項目 佐證資料中

33 二、如何進行自評、他評 ~他評 進行正式評鑑時,評鑑人員很難找到共同的時間? 是否可以邀請輔導夥伴/委員擔任本校評鑑人員?
教學觀察要不要寫教案?有沒有格式可以參考?

34 困難與問題探討 老師抱怨書面文件的製作很花時間? 誰來寫會議紀錄? 如何寫會議紀錄?

35 他評 (1)由評鑑推動小組安排評鑑人員進 行正式或非正式評鑑。 (2)評鑑實施應兼重過程及結果,得 採多元途徑辦理。 例如 教學觀察~
教學檔案~ 晤談教師~ 蒐集學生或家長教學反應~ 35

36 他評 1.非正式評鑑:依教師需求自行排定, 建議至少一次教學觀察。 2.正式評鑑:學校推動小組公佈時間, 教師須在時程內完成。

37 正式評鑑與非正式評鑑的比較 正式評鑑 非正式評鑑 實施目的
適用在學校推動小組公布的評鑑時程內,通常會以校本通過的所有評鑑指標作為觀察重點,目的在做全面檢核。 適用在全年的教學時程內,依個別受評教師需求,選用合適的指標與工具,協助受評教師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

38 正式評鑑與非正式評鑑的比較 正式評鑑 非正式評鑑 評鑑規準 以所有的校本評鑑規準(含指標與參考檢核重點)做為觀察重點。
由受評教師從校本評鑑規準中選擇被觀察重點。

39 正式評鑑與非正式評鑑的比較 正式評鑑 非正式評鑑 評鑑人員 依學校現況,由評鑑推動小組安排具備評鑑資格者一至三人。 具備評鑑資格者擔任。

40 正式評鑑與非正式評鑑的比較 正式評鑑 非正式評鑑 評鑑方式 依學校公布的他評方式,主要以教學觀察為主,以教學檔案評量為輔。
依受評教師的需求方式進行。

41 正式評鑑與非正式評鑑的比較 正式評鑑 非正式評鑑 觀察時間 至少完整的一節課。 依被觀察重點不同自行調整。

42 正式評鑑與非正式評鑑的比較 正式評鑑 非正式評鑑 實施次數
在正式評鑑時程內,可分為一次檢核所有規準、指標,也可分期多次觀察,但仍須將所有校本規準檢核完畢,操作方式由學校推動小組議定。 依受評教師需求決定次數。

43 正式評鑑與非正式評鑑的比較 正式評鑑 非正式評鑑 評鑑工具
在搭配學校他評方式使用適合工具,如教學觀察表、教學檔案評量表等,最後填寫綜合報告表。 依受評教師需求的觀察重點選用適合的評鑑工具。

44 三、評鑑推動小組的運作 推動小組組成成員 成員應包括校長(召集人)、承辦主任(執行秘書)、教師會代表(未成立教師會者可免列入)、家長會代表、教師或行政代表等 人數及選出方式由校務會議決定

45 三、評鑑推動小組的運作 推動小組任務(學校應依各校之特性自行增修,以下 推動本校進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
內容僅供參考) 推動本校進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 依據評鑑進程,定期召開評鑑工作相關會議 規劃評鑑人員訓練及聘任 協調安排評鑑人員、輔導人員 解決實施評鑑過程中產生的各項問題

46 推動小組會議 推動小組要討論哪些議題? 要召開幾次會議才合法? 人數太多不容易召集?

47 四、經費運用核銷 輔導費以教專網公佈之輔導委員〈教授〉與夥伴才得支領,憑證後並須檢附輔導紀錄。
請確認輔導委員或夥伴是否代寄輔導紀錄回教專網?若無,請學校以傳真或電郵方式回傳教專網。 以電子方式呈現較佳

48 核定輔導次數達成時,交通費等可勻支,否則須於學年度結束後繳回。

49 五、輔導網絡的運用 帳號開通後學校登入方式: 1.首次申請之學校帳密,請使用教育部統計處授予之學校代碼,預設密碼為1234。
2.每年若繼續參與本計畫,帳號、密碼皆繼續延用;帳號及密碼皆忘記請直接電洽或 本網站管理人員。

50 認識教專資源網

51 個人帳號登入 學校帳號登入

52 這些頁面資料 代表不同項目的統計數據

53 請先進行學校基本資料的修改 包含: 1.帳號密碼的更改 2.基本數據資料 3.校長連絡資料 4.承辦主任連絡資料~最重要喔 5.承辦組長連絡資料

54 1.下載專區:實施要點;辦理計畫參考範例、規準、工具等 2.影音專區:教學檔案及教學觀察影片介紹;專業學習社群學校案例
查詢人力資源:輔導委員、夥伴及講師等 查詢 1.下載專區:實施要點;辦理計畫參考範例、規準、工具等 2.影音專區:教學檔案及教學觀察影片介紹;專業學習社群學校案例 3.資料交流區:縣市及學校辦理文件 4.相關連結及常見問答

55 討論區 評鑑規準與工具討論區 一般問題討論區

56

57 資源專區 下載專區 辦理計畫 規準及工具 參考手冊 案例專輯 影音專輯

58 網站最新消息 查詢 1.各類評鑑人才培訓課程內容 2.各縣市最新開辦研習課程訊息

59 常見問答FAQ

60 推動策略 續辦理 自評他評 工具應用 政策面 規準 人員部分 專業成長

61 成功關鍵因素

62 具體建議 一、延長參與時間,因勢利導 二、熱忱邀約,以堅定立場推動 三、強調由下而上的草根力量 四、設計誘因,規劃具體行動策略 五、專業輔導諮詢,強化老師參與信心

63 對主任夥伴的一點小提醒 以身作則 時間掌控 鼓勵支持 正面積極 關係和睦 不急不躁 寬大仁慈

64

65 努力是為了成長自己 付出是為了成就孩子

66 感謝您的聆聽與參與


Download ppt "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過程 常見問題與因應之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