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一篇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第四章 社會經濟與文化
2
第四章 社會經濟與文化 學習重點 探討新文化運動的倡導及其影響 了解清末民初的社會變遷 認識民國以來的經濟困境
3
第一節 社會與文化的變遷 (一)新知識分子的崛起 1.背景: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清廷宣布廢科舉
第一節 社會與文化的變遷 (一)新知識分子的崛起 1.背景: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清廷宣布廢科舉 2.來源:海外留學生與新式學堂學生→西式教育薰陶 →新價值觀 3.目標: A.民國改政體為共和,但政局仍亂→改革政治、社會 ,首須改革人心 B.以「啟蒙」與「進步」為號召,開啟了新文化運動 代表人物:蔡元培( ,留德)、陳獨秀( ,留日)、胡適( ,留美)
4
(二) 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1.新文化運動的提倡 A.《新青年》雜誌:1915年(民國四年)陳獨秀創辦, 抨擊儒家,提倡西方民主與科學思想
B.蔡元培樹立北京大學自由學風:1916年(民國五年)任 北大校長,以西方大學標準,對北京大學改革 →「教育獨立,學術自由」,任用陳獨秀、胡適等學者 C.胡適:1917年(民國六年)歸國後,任教北大 用新方法教中國古史 參加新青年編輯,引介西方文化 提倡白話文
5
蔡元培像 新青年雜誌 蔡元培任北大校長的任命狀
6
〈新青年〉書影 補充 1915 年9 月,從日本回國的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翌年改名為〈新青年〉刊行。
【對應課本P.44】 〈新青年〉書影 補充 1915 年9 月,從日本回國的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翌年改名為〈新青年〉刊行。 在五四運動以後漸成為傳播共產主義的刊物。
7
2. 白話文學的發展 A. 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 「不避俗字俗語」,以白話文「我手寫我口」 B
2.白話文學的發展 A.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 「不避俗字俗語」,以白話文「我手寫我口」 B.陳獨秀將《新青年》改以白話文刊行 C.魯迅( )為白話文運動中最具影響力的 作家 a.原本學醫,後體悟文學才能改造人心 b.1918年(民國七年),發表《狂人日記》→諷刺傳 統禮教吃人;小說《阿Q正傳》→批判中國民族 劣根性
8
3.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重新檢討中國傳統文化
A.「全盤西化」派: a.《新青年》攻擊火力最旺 b. 陳獨秀發表文章抨擊儒家 c. 吳虞( )攻擊禮教、孝道、家 族觀念 虛偽專制,被稱為「隻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B.「科學方法整理國故」派: 1920年(一次大戰後),梁啟超發表《歐遊心影錄》 →質疑西方文化、社會的優越性 知識分子回頭檢討中國文化,主張用科學方法重新整理國故(傳統典籍)
9
英國哲學家羅素(B.Russell,1872-1970)於一次大戰後來華講學,對中國的道德及政治哲學深為推崇
C.肯定中國文化的羅素: 英國哲學家羅素(B.Russell, )於一次大戰後來華講學,對中國的道德及政治哲學深為推崇 羅素
10
【對應課本P.44】 胡適的〈改良文學芻議〉 提出「八大主義」:強調「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
11
【對應課本P.44】 《嘗試集》身影 胡適倡導言之有物,「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能說八分話」
12
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 提出「三大主義」:主張建設 A.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 B.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 C.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對應課本P.44】 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 提出「三大主義」:主張建設 A.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 B.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 C.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13
【對應課本P.50~P.52】 魯迅 《狂人日記》身影
14
(三) 工商業者的興起 1.「實業救國」 A.一次大戰爆發(1914)→西方列強捲入戰局,中國 工商業獲得發展良機
工商業獲得發展良機 B.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條要求,激起愛國風潮,一 致抵制日貨,高唱「實業救國」 C.1914年全國商會聯合會成立,反對列強的侵逼,展 現愛國情操
15
2.工會運動 A.工人數量由1911年的60萬人→1915年的200萬人, 工人意識開始抬頭。工會增加,罷工屢見不鮮,
工人意識開始抬頭。工會增加,罷工屢見不鮮, 大多要求改善工資及待遇,亦有政治因素 B.1915年,為反對日本二十一條要求,上海工人發起 罷工遊行,抵制日貨 C.1919年(民國八年)五四運動爆發,北京、上海工商 界均起而響應。上海發動總罷市、罷工,各大城市 響應
16
(四) 婦女地位的提高 1.女子教育:晚清推行新式教育,女子教育隨之興起,女性自覺開始抬頭
2.女性參加社會運動:五四運動期間,女學生積極參與學生運動,提升婦女地位並獲得政治、社會運動經驗 3.新女性接受婚姻自主、自由戀愛、節育等新觀念。她們希望掙脫傳統社會加諸的枷鎖,學習挪威作家易卜生劇作傀儡家庭(A Dolls House)中的女主角娜拉(Nora),勇於追尋自我 4.職業婦女改變其在家庭中的地位
17
五、婦女地位的提升 (一)積極展開婦女運動 1.廢除纏足 ──清末維新派已發起
【對應課本P.47】 五、婦女地位的提升 (一)積極展開婦女運動 1.廢除纏足 ──清末維新派已發起 2.爭取受教權:「興女學」 ──民初新學制中已取消兩性受教權差別 3.獨立的經濟能力 ──隨工商業發展,開始不受纏足限制, 接受新式 教育→有較多就業機會
18
【對應課本P.46】 婦女纏足變形的腳
19
【對應課本P.54~56】 廢除纏足 爭取 參政權 爭取 受教權 婦女運動 婚姻 自主權 獨立 經濟能力
20
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8-1906),挪威 劇作家。其作品內容多 刻劃現實社會與生活, 以日常生活為題材探討
易卜生的戲劇契合五四時期中國追求民主和解放的思想,其戲劇席捲了中國的劇壇。 易卜生(Henrik Ibsen, ),挪威 劇作家。其作品內容多 刻劃現實社會與生活, 以日常生活為題材探討 各種社會問題 1918年《新青年》推出了「易卜生專 號」,發表了羅家倫、胡適合譯的 《傀儡家庭》(又譯娜拉、玩偶之家)劇本
21
4.爭取男女平等 A.爭取婚姻自主權→漸有自由戀愛風氣 B.爭取財產繼承權:新文化運動時期
【對應課本P.47】 4.爭取男女平等 A.爭取婚姻自主權→漸有自由戀愛風氣 B.爭取財產繼承權:新文化運動時期 5.爭取參政權 ──1921 年湖南省將女子參政權納入 省憲,當年即有婦女獲選為省議員
22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補充 (一)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
【對應課本P.43~44】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補充 (一)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 1.民國建立,共和未能實現──知識分子歸咎 傳統文化不良 A.認為傳統文化與共和立憲互不相容 B.主張進行文化革新,建立西方新文化 2.陳獨秀創辦《新青年》──成代表刊物 A.批判傳統文化 B.傳播西方思想 3.北京大學成為推動新文化運動的搖籃
23
【對應課本P.44】 3.提倡新文學 A.白話文運動──於《新青年》發表 a.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 b.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 B.白話文創作── a.胡適發表白話詩集《嘗試集》 b.魯迅發表《狂人日記》等白話小說 C.影響: a.政府將中小學教科書改用白話文 b.白話文學日趨普及,成新文學潮流 新文化的播種者──胡適
24
【對應課本P.52~53】 倡導 民主與科學 (德先生與賽先生) 新文化運動 提倡 新文學 批判 傳統文化 (白話文運動) (打倒孔家店)
25
胡適 陳獨秀 魯迅 文學改良芻議 文學革命論 白話文詩集 白話文學創作 認為文學應隨時代 變遷,推動白話文 運動
【對應課本P.52~53】 1917年 白話文運動 胡適 陳獨秀 魯迅 文學改良芻議 文學革命論 認為文學應隨時代 變遷,推動白話文 運動 反對文言文,提倡 建設平民文學,推 進新思想 反傳統,推動新文 學 白話文詩集 白話文學創作 他們的作品推動了新風潮,使得政府將教科書改用白話文,寫 作與閱讀白話文學日趨普及,很快的受到社會大眾的接受。
26
清末民初社會各階層的變動 身分 新知識分子 工 商 業 者 女 性 .崛起成為領導階層,取代傳統士大夫 .工商會合法 .影響政策與政局
【對應課本P.56】 清末民初社會各階層的變動 身分 新知識分子 工 商 業 者 女 性 .崛起成為領導階層,取代傳統士大夫 .工商會合法 .影響政策與政局 .爭取自身權益 .廢除纏足 .爭取受教權、婚姻、自主權 、財產繼承權 、參政權 .爭取獨立經濟能力 轉變
27
【對應課本45】 五四愛國運動 各種西方思想的引進引發 新文化運動 政治 共產黨誕生 文化 白話文運動 社會 學運、勞運、婦權運動等崛起
28
第二節農村困乏與惡性通貨膨脹 (一)農村困乏 農村景況
A.新文化運動前,農村仍維持傳統生活型態,新式教 育亦集中於城市,使農村與新興的都市文化差距甚大 B.農村經濟惡化 a.清末:西方工業產品傾銷→農村手工業破產、對外巨 額賠款加重農民負擔 b.民國初年:軍閥戰爭壓榨掠奪;流民出現→入城市、 軍隊、盜匪 c.中日戰爭:日本壓榨、軍糧兵差 d.國共內戰:徵兵徵糧→毛澤東推動土地革命的溫床
29
【對應課本P.49】 民初的上海已有仿效西方的鐘塔
30
2. 鄉村建設運動──知識分子積極投入 A. 梁漱溟於山東進行鄉村建設運動 B. 晏陽初在河北推動農村改革 C
梁漱溟著《鄉村建設理論》 陶行知
31
(二) 惡性通貨膨脹 1. 因素 A. 中日戰爭、國共內戰→軍費、戰爭破壞、稅收減少 B. 濫發紙幣 C
(二) 惡性通貨膨脹 1.因素 A.中日戰爭、國共內戰→軍費、戰爭破壞、稅收減少 B.濫發紙幣 C.偽幣全面兌換法幣→法幣發行額不減反增 2.物價飆升、黃金大漲 3.改革幣制 A.1948年發行金圓券→一元折合法幣三百萬元 B.後因戰局逆轉,為支應戰事,政府仍只能濫發紙幣 →重蹈法幣覆轍,政府信譽完全喪失
32
【對應課本P.51】 通貨膨脹下的金圓券
33
通貨膨脹時期,貨幣不斷貶值,圖中的美國大兵直接取紙鈔來點菸。
【對應課本P.51】 通貨膨脹時期,貨幣不斷貶值,圖中的美國大兵直接取紙鈔來點菸。
34
抗戰結束後米價、金價攀升圖
35
一位年輕人曾經通過縣裡的考試,中了秀才,卻必須 再前往省城師範講習所唸書,以便將來可以找個事 做。回到家鄉教書時,課本已經改變,要教算數,不 再教千字文。而每個縣中都設置勸學所,以便提倡新 式的教學,原本設在關帝廟的學堂也改稱高等小學。 這位年輕人生活在哪個時期? (A)清朝中期 (B)清末民初 (C)抗戰期間 (D)光復初期 【99.學測】
36
試題解析: (B) 題幹「一位年輕人曾經通過縣裡的考試,中了秀才。」 反映是在清未廢科舉之前(1905),所以(C)(D)皆不
符合;(2)清末「庚子後新政」(1901)進行教育改制, 設立各級學校;光緒31年(1905)設立學部,管理高 等教育,中等學堂由各省辦理,府州縣設立勸學所, 並教授新學。
37
胡適的歷史地位 適之先生是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 人物……無論是譽是毀,他始終是學術思想界注意
的一個焦點:在許多思想和學術的領域內 ── 從哲 學、史學、文學到政治、宗教、道德、教育等 ── 有人亦步亦趨地追隨他,有人引申發揮它的觀點和 方法,也有人和他從容商榷異同,更有人從各種不 同的角度對他施以猛烈的批評,但是幾乎沒有人可 以完全忽視他的存在。這一事實充分說明了他在中 國近代史上所占據的樞紐地位。 ── 引自: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頁5
38
《狂人日記》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 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
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又怕我看見。一路上的人,都是如 此。其中最凶的一個人,張着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 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了。……凡 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 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 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 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 着兩個字是「吃人」!』
39
《阿Q正傳》 閑人還不完,只撩他,於是終而至於打。阿Q在形式 上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
閑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裡 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 於是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想在心裡的,後來 每每說出口來,所以凡是和阿Q玩笑的人們,幾乎全知 道他有這一種精神上的勝利法,此後每逢揪住他黃辮子 的時候,人就先一著對他說:「阿Q,這不是兒子打老 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說:「人打畜生!」
40
阿Q兩隻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辮根,歪著頭,說道:
「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麽?」但 雖然是蟲豸,閑人也並不放,仍舊在就近什麼地方 給他碰了五六個響頭,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 了,他以為阿Q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鐘, 阿Q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他覺得他是第一個 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不算外,餘 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麽? 你算是什麼東西呢!
41
一位民國時期的文人撰文紀念友人道:「他是中國思 想界的一個清道夫,他把啟蒙的水灑向那孔孟瀰漫的 大道上。因此時時被那無數吃慣孔孟的老頭子們跳腳 痛罵,怪他不識貨。有時候他顯得疲乏了,失望了, 忽然遠遠的覷見那望不盡頭的大路那一頭,好像也有 幾個人在那裡灑水清道,他的心裡又高興起來了。」 上文中「灑水清道」的人是指誰? (A)嚴復 (B)梁啟超 (C)康有為 (D)陳獨秀 【98.學測】
42
依據題幹所述,顯示「灑水清道」的人反儒家學說,故答案以新文化運動提倡者──陳獨秀最適合
(D) 試題解析: 依據題幹所述,顯示「灑水清道」的人反儒家學說,故答案以新文化運動提倡者──陳獨秀最適合
43
【99.指考】 一位學者自述:因為愛看地方戲曲,才對民間傳說有 大概的領略;又因為社會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膽
提出打破傳統學說的見解;也因為徵集歌謠的緣故, 而注意到許多風俗材料。這位學者最可能受到下列何 種風氣的影響? (A)乾嘉時期的考據學風 (B)晚清時期中體西用說 (C)民國初年新文化運動 (D)文革時期的破舊立新 【99.指考】
44
(C) 試題解析: 新文化運動積極引進西方思潮(如民主、科學、實用主 義、社會主義),提出打倒孔家店的主張,但並非全然
否定所有的傳統文化。因此一個新文化運動者愛看地方 戲曲,與運動的本質並不違背。此外,新文化運動提倡 白話文,影響了文學創作的素材與風格。 (A)乾嘉之學以古籍的辨偽、訓詁為主,與題幹條件不 符;(B)「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晚清改革派(如張 之洞)的理論,其立說仍以傳統為基礎,與題幹條件 不符;(D)文革中的「破四舊」指的是破除「舊思想、 文化、風俗、習慣」,舉凡傳統的藝術文學與庶民娛樂 (如戲曲)都是掃蕩的對象,不符合題幹條件。
45
政府往往透過修築鐵路帶動本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所採 取的作法之一,是對進口鋼鐵課徵較高的關稅,以保障 本國鋼鐵工業的生產。民國以來,生產鋼鐵的漢冶萍公 司僅於民國5至8年,獲有盈餘,其他時間都是虧損;11 年,漢陽鐵廠不堪虧損停工;14年,開辦不久的大冶煉 鐵廠也停工。根據上述說明及歷史背景,民國5至8年何 以會有盈餘?長期虧損的主要原因為何? (A)盈:因歐戰爆發,鋼鐵價格大漲;虧:不平等條約 束縛,關稅不能自主 (B)盈:機器由國外進口,設備 新穎;虧:軍閥混戰,故無法繼續修建鐵路 (C)盈: 因歐戰爆發,鋼鐵價格大漲;虧:軍閥混戰,故無法繼 續修建鐵路 (D)盈:機器由國外進口,設備新穎; 虧:不平等條約束縛,關稅不能自主 【101.指考】
46
試題解析: (A) 鴉片戰爭後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虎門條約》規 定了「協商關稅」,中國從此失去關稅自主權,無力阻
止西方進口商品的傾銷。北伐完成後,中國才收回關稅 自主權。一次大戰期間,一方面歐洲各國忙於戰爭,無 暇於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二方面鋼鐵需求量大增,中國 的鋼鐵公司因此受惠,但戰後又回復至戰前的狀況。
47
清末知識分子認為:「天下積弱之本,必自婦人不學
始。」他們主張「興女學」,呼籲婦女應受教育,因 為幼兒教育倚賴母教,女子教育的好壞實為國家強弱 的依據。這時期士人鼓吹女學的主要背景為: (A)認同國際社會以婦女識字率為國力強弱的指標, 故有此主張 (B)回應法國大革命中的人權主張,積 極肯定婦女受教育之權利 (C)受西方女權主義影 響,也效法西方,積極鼓吹婦女接受教育 (D)主張 強國必先強種,鼓勵婦女讀書識字,以培育優良的 後代 【100.學測】
48
謀求國家富強為主要目標,由此判斷,知識分 子主張「興女學」的動機,應從「強國」而非 「人權」或「女權」的角度衡量。事實上,
(D) 試題解析: 1840年代以來,晚清傾向改革的知識分子都以 謀求國家富強為主要目標,由此判斷,知識分 子主張「興女學」的動機,應從「強國」而非 「人權」或「女權」的角度衡量。事實上, 「人權」、「女權」的觀念得至民初才成為改 革派知識分子的價值,而且當時也未形成以婦 女識字率為國力指標的概念。
49
中共推動土地革命 中共以軍隊推動土地革命,經由土地革命動員占農 村絕大多數的貧苦農民,起來鬥爭地主士紳,使他
們和傳統統治階級勢不兩立。勢不兩立之後,大多 數農民願意聽從中共的領導,在地方上參加中共的 農民協會、赤衛隊、蘇維埃和黨支部,取代農村原 有的基層權力結構,同時使大多數農民比較願意提 供中共人力和物力資源,擴大中共的軍隊和上層權 力結構。 ── 引自: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頁250
50
「政府管制外匯、黃金,以平抑物價。1942年,發 行一億美金公債,一美元定價法幣20元,不久黑 市法幣高至450元,但有關人士,仍可按官價購進, 大獲暴利。1943至1945年之間,政府抛售黃金, 1944年至1945年,舉辦黃金存款,利益多落入大戶 之手。」這段敘述最可能和下列哪一議題有關? (A)抗戰後期政府經濟政策與實施情形 (B)抗戰期 間美元與法幣的匯率變化 (C)抗戰後期政府對銀 行、金店、大戶的控制 (D)抗戰期間政府放任黃金 的買賣 【98.指考】
51
(A) 試題解析: 抗戰爆發後,日本迅速佔領中國東南沿海各省,國民 政府退守西南大後方,面對財富來源銳減和籌措龐大
的軍政開支,除增加發行法幣之外,也不斷推動各項 財經應變措施,如發行公債、舉辦專賣,以及賦稅改 革等事宜。 (B)只有提到1942年美元與法幣的匯率,未提及其他時 間的匯率,無法看出匯率變化;(C)「舉辦黃金存款, 利益多落入大戶之手」,可以判定政府無法控制大戶; (D)政府管制外匯、黃金,舉辦黃金存款,為政府控制 黃金的政策,並沒有放任黃金的買賣。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