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 (1937年7月—1949年9月)(28学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 (1937年7月—1949年9月)(28学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 (1937年7月—1949年9月)(28学时)

2 第十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3 一、“分割并存”是对本时期文学潮流的总体概括
1、不同的政治区域与文学 国统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 孤岛文学; 沦陷区文学 不同的政治区域与文学的共同点: 都受战争环境的影响; 共同承接着“五四”以来新文学的传统。 2、不同的政治区域文学的风貌: (1)国统区 : 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 年10月武汉失守) 文学的基调是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文学活动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中心; 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的联合: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的成立,周恩来、孙科等为名誉理事,郭沫若等45人为理事,老 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等;

4 “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作家深入战争现实生活;
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 强调了文学的战斗性、时代性、功利性、宣传性,丧失了文学的多样话和个性化。 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黑暗; 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询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 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 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5 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6 (2)解放区: 与国统区创作不同的是,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显出其特色; 在题材、主题以及人物方面,解放区文学主要是对新社会制度的赞美以及对人民、士兵、干部成为作品中重点表现的对象,翻身解放了的新人成为文学的主角; 对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探求; 解放区文学的片面性:强调配合与服务于政治,忽略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等。

7 (3)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坚持写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史称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戏剧最为活跃。(于伶的《夜上海》、阿英的《碧血花》等。 (4)沦陷区文学: 作家在不自由的环境里艰难地创作:一部分作家在“乡土文学”的旗帜下描写沦陷区人民的真实的生存困境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生存意志而又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分作家则从战争的自我体验出发,转向对作家(知识者)自我的平凡性,对于软弱的凡人的历史价值,对于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肯定与发现。 雅文学与俗文学两大文学潮流在对立中的接近趋向。

8 第二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概述 1、《讲话》是40年代延安整风的产物。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风的基础上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毛泽东以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份做了发言,后题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成文后正式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 2、《讲话》为“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且影响最大的论作之一,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3、《讲话》试图解决的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执政、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的历史阶段,应当如何领导文艺工作,怎样才能创造出适合本阶级要求的新型文艺。 4、《讲话》的政治策略性很强,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是一些有关党如何领导文艺的问题,即所谓“外部关系”问题,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等等;而对文艺本身的规律的细节讨论较少。 5、《讲话》的核心内容是“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9 二、“为群众”的问题 毛泽东明确提出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然后才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资产阶级服务。这就提出了所谓“工农兵方向”。毛泽东的命题比“五四”以来新文学所一再提倡的平民化、大众化要具体得多,政治内涵非常突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1、是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问题,要求“思想改造”并与工农结合,既解决了思想统一问题,又解决了创作源泉和服务对象问题。这可以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总纲,《讲话》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即在此。毛泽东在当时提出这种要求的确出于革命现实的需要。 2、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阐释。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同时,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这里,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问题思考的结果,有其必要与理由,但“提法”上(尤其是关于批评标准)由于较多强调了服务政治,结果导致了简单化、概念化。 3、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文学遗产等问题,都有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

10 三、今天看《讲话》 1、《讲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其正确性、权威性以及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 2、《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对一些文艺理论基本命题的建立曾有过和继续起着重大的作用; 3、《讲话》有些属于政治策略性的提法不宜在其他历史条件下任意引申。

11 第三节 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一、文学思潮、论争:
第三节 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一、文学思潮、论争: 40年代文学论争多,一方面固然与时代与政治的左右相关,但从另一层面看,则又是新文学理论建设更深入的探讨与建树。这几次论争,几次重要的论争是: (1)1940年以后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事件的发生:由于民族意识的高扬,如何在文化领域突出民族特色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议论的焦点: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向林冰:比较重视民间旧形式,但又错误地否定五四以来新文学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 葛一虹:全盘否定民间旧形式,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 1940年下半年,论争不再停留于“中心源泉”上,而是更深入地接触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上,郭沫若、茅盾、胡风等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

12 (2)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王实味文艺观点的批判;
解放区的讨论 事件的发生:周扬等发表讨论文艺文章 议论的焦点: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13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王实味、丁玲、艾青、罗烽等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讨论的结果,文艺论争被政治斗争粗暴地取代,丁玲等被批判,王实味甚至被处决。
国统区的讨论 事件的发生: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和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在重庆上演引起了讨论 议论的焦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有论者提出反“非政治化倾向”; 王戎提出要反“唯政治化倾向”; 何其芳、邵筌麟等提出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的观点,此与《讲话》精神一致;※冯雪峰(画室)反对将作品的政治性与艺术性割裂开来,强调不能从艺术的体现之外去求社会的政治价值。此与《讲话》观点不一致。

14 (3)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 事件的发生:《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的文艺界对文坛现状和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 议论的焦点: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胡风的理论: 胡风的理论可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胡风的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

15 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主观战斗精神”,主观战斗精神的的内涵是: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而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这一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和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

16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三大支柱(三个主要观点):
1、“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 2、“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 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

17 对胡风理论评价: 胡风理论是对新文学某种局限性的一次反思,一次还不很成熟但非常有价值的反思。不只是胡风理论本身的不成熟,而且容许这种反思的时机和条件也不成熟。胡风的理论在四十年代没有受到重视,到80年代后才得到人们应有的客观评价。

18 第二十章 赵树理 第一节 赵树理的文学道路及其意义 作者简介:(1906~1970)
第二十章 赵树理 第一节 赵树理的文学道路及其意义 作者简介:(1906~1970) 现、当代作家。原名赵树礼,笔名野小、吴戴等。山西沁水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因家贫,少时即参加农业劳动。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父亲赵和清是生产上的多面手,兼通易卜星象和医术,常带儿子参加农村自乐性团体“八音会”,这使赵树理熟悉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疾苦,而且多才多艺。

19 1923年小学毕业后任农村小学教员。 1925年考入长治山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受到“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接触新文学。后因参加学潮被开除。 1929年被山西阎锡山当局逮捕入狱,次年获释。在此前后,卖过字画,当过江湖郎中、差役、录事,教过私塾,饱尝生活的艰辛。1936年任上党乡村师范语文教师。翌年参加山西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宣传和民政工作。 1939年起编辑《黄河日报》、《抗战生活》、《中国人》等报刊。 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

20 1945年后编辑《新大众》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北京任《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
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 1965年回山西文联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致死

21 赵树理的创作活动始于20年代末。 1930年首次发表了反映农民生活的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1943年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稍后的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被誉为“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为他赢得了更大的声誉。 此后,又发表了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中篇小说《邪不压正》,短篇小说《地板》、《福贵》、《田寡妇看瓜》、《登记》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

22 1954年后著有长篇小说《三里湾》,短篇小说《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等作品。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评论等。他的创作已结集为《赵树理文集》和《赵树理文集续编》出版。不少作品已被译为英、法,德、俄、日等20余种文字,产生了国际的影响,赵树理的创作以农村生活斗争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为题材,塑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农民形象。他的小说情节生动,故事性强,语言质朴凤趣,善于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现性格,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在小说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做出了贡献。

23 1、赵树理的创作呈现出的不同于以往新文学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
赵树理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及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赵树理追求的大众化是可以与农民对话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并真正为农民所接受。 赵树理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 赵树理创作的“问题小说”与政治、政策联系太过紧密,故有难于保证“政治倾向性与真实性统一”的历史特点;同时赵树理的出现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欧化”现象,以及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农民读者,是一种反省与纠偏,但由于隔绝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视野也难免比较窄小。

24 2、赵树理小说中所具有的新的素质 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人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都没有做到的; 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进了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 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民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 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真正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25 第二节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一、农民形象 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老一代农民
第二节  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一、农民形象 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背负沉重历史包袱的老一代农民 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李家庄的变迁》中的老秦,等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主义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的新的困扰与痛苦。赵树理往往写他们的落后,也写他们的质朴、善良,并常安排或暗示了他们的转变与新生。

26 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年轻的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
《李有才板话》中的小元和《邪不压正》中的小昌。他们开始时是认准了敌人的,但他们掌权、斗地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放全体受剥削、受压迫的人民,而是为了谋求私利,从这一点上看,他们个人的“革命”与阿Q式的革命又是十分类似的。鲁迅和赵树理都看到了重要的是农民必须不断与自身的弱点作斗争,勇于洗涤自己的灵魂,才能创造新生活。 农村新人形象 如小二黑与小芹,还有李有才,他们都是试图开始掌握自己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又自然植根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深厚的生活根据。

27 二、艺术特色 赵树理小说中具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山西味道晋阳气息中所渗透的文化内涵;民风民习也被他作为一种“社会景物”,即社会精神的附着物。后来在赵树理的影响下形成的“山药蛋”派,也具有此特色。 赵树理的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创造上的重要突破。赵树理的读者群包括广大识字的农民,他的创作完全适应了这种读者的需要。他改造和运用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形式,创造了现代评书体的

28 小说形式: (1) 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 (2) 将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 (3) 口语化,在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29 第三节 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1、赵树理的审美目标 让农民喜闻乐见 2、赵树理创造了评书体现代小说新形式
第三节 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1、赵树理的审美目标 让农民喜闻乐见 2、赵树理创造了评书体现代小说新形式 (1)赵树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的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开头总要设法介绍清楚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必定交代人物的结局、下落,做到故事来龙去脉,有头有尾。 (2)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少有静止的景物与心理描写。

30 (3)叙事风格明快、简约、富于幽默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对小说语言艺术探索的成功。
总结: 赵树理是有意将小说作为通俗故事来写的,他对小说叙事结构和语言的探索,获得了突出的成就,实现了艺术性与大众化的比较完美的结合。这正是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色贡献,并由此决定了赵树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31 第二十一章 小说(三)  第一节 暴露与讽喻 姚雪垠:<差半车麦秸>——萧红、吴组缃、荒煤等

32 第二节 体验与追忆 胡风《七月》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 师驼:“记忆”——“乡土的记忆”(追忆)

33 第三节 通俗与先锋 通俗小说的繁荣 张爱玲的出现: 张爱玲小说:——“家庭式的故事(旧封建没落家族)”“雅俗共赏”——“人性挖掘”

34 第四节 现实与民间 解放区的小说: 孙犁:诗意化的战争描述 丁玲:农民土改的艰辛《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暴风骤雨》

35 第二十二章 艾青 关于艾青 原名蒋海澄。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被寄养 在贫苦农妇大叶荷(大堰河)家里。1929年赴
第二十二章 艾青 苦难大地的赤子—艾青 关于艾青 原名蒋海澄。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被寄养 在贫苦农妇大叶荷(大堰河)家里。1929年赴 法国留学专攻绘画艺术。1932年被投进监狱。1933年写下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41年抵达延安,创作 上呈现出亮色,写下了如《黎明的通知》等诗篇。 艾青解放前的诗歌创作留给人们的更多的是“忧郁”的土 地赤子的形象。

36 第一节 艾青的历史地位 贡献:艾青在中国新诗史上有着独特的贡献,他把新诗创作已形成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相结合,创造性地使中国新诗达到成熟.

37 艾青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 1、1932年至1937年上半年为准备期,也是成名期。从欧 罗巴带回芦笛和歌唱“大堰河”,代表诗作有《大堰河—
我的保姆》。 2、1937年至1941年抗战初期,是其诗歌创作的爆发期和 诗歌美学风格的成熟期,从“吹芦笛”转为“吹号角”。表 达出对笼罩在黑暗和痛苦之中的“土地”及人民的深切同 情,代表诗作有《北方》《向太阳》等。 3、1941年至1948年为延安时期,创作上呈现出亮色,代 表诗作有《黎明的通知》等。

38 第二节 独特意象与主题 意象分析是把握诗歌艺术的重要方法与角度。艾青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土地与太阳,从这两种意象可以感受和体味艾青诗中所凝聚的诗人的发现;思想与情感; 1、在“土地”的意象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深爱,对人民的深爱以几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如《我爱这土地》与《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普通人民命运的深情关注。 2、“太阳”的意象则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篇章。

39 第三节 忧郁的诗绪 1、诗绪即反复回旋在诗中的情感,是构成诗歌格调的基本要素之一。浸透诗人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亦即艾青式的忧郁诗绪),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的的基本要素之一; 2、这种诗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源于诗人的个性阅历,也来源于对苦难中国以及农民命运的深沉思索,感时愤世,形成“农民的忧郁”; 3、艾青的忧郁中浸透的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执著的追求。因此,艾青忧郁的诗不会使人绝望,而总是能给人深沉的力量。

40 第四节 诗的艺术与形式 1、艾青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其中心环节是“感觉”;艾青的“感觉”,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感觉”,他追求的是“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感情思想的”融合,并在二者的融合中产生出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既是明晰的,又具有广阔意义上的视觉形象。 2、 艾青诗作中对“光”和“色”的感受最为敏锐,而光和色不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暗示、象征,亦即这由情感与光色复合的意象,既具有自然形态的形式美,又积淀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心理内容;艾青的诗,在形式与内容、光色与意蕴之间有着对应依存关系。

41 3、 艾青写诗就像印象派画家一样,特别重视捕捉瞬间印象与感觉,这使他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相联结;但他的诗同时又与此同时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方式沟通。艾青的诗,之所以是世界的,同时又是中国民族的,在艺术表现上,这是一个根本原因。 4、 艾青重新提倡“自由体诗”和诗的“散文美”,他追求更能表现动荡万变时代的诗的形式,以及新鲜、单纯和富于人间味的散文美;但他的诗也颇注意诗歌的形式与节奏,包括诗行、句式、排比、复沓等等。可以说,他的诗是在奔放与约束中取得协调,亦即在变化里取得统一,在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繁杂里取得单纯。如《大堰河——我的保姆》。

42 第二十三章 新诗(三) 第一节 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 一、七月诗派
第二十三章 新诗(三) 第一节 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 一、七月诗派 “七月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文艺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鲁藜、绿原、冀访、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牛汉等。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是“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七月派”的创作特色: 把诗作为战斗的武器,追求诗歌与时代的密切结合和与人民的融为一体,追求诗歌鲜明的毫不含糊的政治倾向性和革命功利主义的创作目的性,以及诗歌的史诗品格,是其共同的创作态度。 发掘和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抒发鲜明的主观战斗激情,是“七月派”诗作的主要内容。 艺术上追随艾青,倾向于诗歌的散文化,对自由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3 二 、绿原、鲁藜等人的诗作 绿原是“七月派”成就较大的诗人。从充满浪漫憧憬的《童话》集,到振聋发聩的《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等政治抒情诗,既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成长,也标志着他在诗艺上的进步。《终点,又是起点》、《伽利略在真理面前》、《你是谁》都是传诵一时的名篇。这些诗视野开阔,感情激越,形象繁复,富于现实主义的战斗精神。 鲁藜有诗集《醒来的时候》、《锻炼》等。他的诗大多是朴实而清新的短诗,抒写了诗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鲜感受。《泥土》是表现新的人生哲学的名篇。 其他如阿垅的《纤夫》、冀汸的《跳动的夜》、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和化铁的《暴雷雨岸然轰然而至》,都是充满力度和激情,足以显示“七月派”风格的代表作。阿垅从人、诗、现实相互关联的视野中系统地阐述了“七月派”的诗学主张。

44 第二节 中国新诗派 一、“中国新诗派”对“新式现代化”的探索 1、“中国新诗派”(“九叶派”)
第二节 中国新诗派   一、“中国新诗派”对“新式现代化”的探索 1、“中国新诗派”(“九叶派”) 因1981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集》而得名。该派崛起于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客、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缇、袁可嘉、穆旦等。《文聚》、《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是其主要阵地。 《中国新诗》等刊物是他们的主要阵地,故又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艺术主张: “九叶派”主张“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既反对逃避现实的唯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利论,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在诗歌艺术上,他们坚决反对浪漫主义诗风,而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汇。这样一种诗学追求,虽显然是以现代主义为主导,但它同时也吸取了现实主义以至古典主义的营养成份,故也具有“综合”的特点。 “九叶派”诗的历史特征与独特价值 (1)、在诗的表现内容上,“九叶派”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 (2)、在诗与现实的关系上,“九叶派”主张“要扎根在现实里,但又不要给现实绑住”。 (3)、在艺术表现上,“九叶派”自觉地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

45 二、穆旦的诗歌创作 1、穆旦是“九叶派”最具特色的诗人,有诗集《探险队》、《旗》和《穆旦诗集》等。他自觉地将现代主义者的追求和强烈的民族意识融为一体,因而现代主义者所关心的人本困境问题和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希冀,在他的诗作中交错出现。前者如《诗八首》、《隐显》等,后者如《在寒冷的腊月的冬里》、《赞美》等。这二者的交织,使他的诗以痛苦的丰富和感情的严峻著称。 2、其他诗人也各擅胜场。郑敏和陈敬容都把抒情与沉思结合起来,但郑敏偏爱在静的描写中体会生命情趣,如《金黄的稻束》;陈敬容则长于在动态描写中推进思想,故而流水的意象和行进的姿态常常出现在她的诗中。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唐祈的《时间与旗》,都是富于现代意识的抒情长诗。杜运燮的《滇缅公路》颂扬坚韧的民族精神。辛笛的《布谷》倾诉着人民的苦难。袁可嘉的诗论则系统地阐述了“九叶派”同人对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主张。唐提的诗评亦颇具情采。

46 正是“诗的歌谣化”决定了这一时期敌后根据地(与40年代后期的解放区)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与特点。
第三节 敌后根据的诗歌创作 一、歌谣体新诗“歌颂”主调和对“抒情的放逐” 中国新诗从一开始即注重从民间去吸取诗的新创造的艺术资源。早期白话诗人就开始了“新诗歌谣化”的最初尝试,这种尝试到40年代发展到了极致,“诗的平民化”的命题也被发展到了极端。歌颂革命、革命政党、证权、领袖与军队、就成为新歌谣的基本主题。 正是“诗的歌谣化”决定了这一时期敌后根据地(与40年代后期的解放区)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与特点。

47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新歌谣一样,“颂歌”(歌唱革命带来的新思想、新生活,歌唱革命政党、政权、领袖与军队)称为新诗的主要内容与体式。 2、抒发个人感情被视为小资产阶级情调,由此导致诗人主体的消失,诗人成为大众(阶级)的代言人,和民谣一样,表现群体的思想感情。 3、同时导致“抒情的放逐”,趋向于群众斗争与劳动生活的如实描写与具体叙述。 4、追求语言的朴实、易懂,大量采用口语、土语入诗,以普通不识字的工农兵能听懂为新诗通俗化的标准。 5、尽量吸收、借用民谣的形象原型、体式、表现手法、韵律与语言,追求自然、自由而又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效果。

48 二 、《王贵与李香香》的主题和信天游形式 解放区的民歌体叙事诗取得了较高成就,出现了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等著名叙事长诗。 《王贵与李香香》以王贵和李香香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三边”人民走上革命的历程。主人公爱情的悲欢与革命的发展紧密相关,由此显示了劳动人民的个人命运与整个阶级的革命大业是血肉相连的。

49 诗作成功地塑造了王贵和李香香这两个觉醒了的青年农民形象。突出了王贵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李香香则突出了她性格中的坚贞,这种坚贞是阶级感情和个人感情的统一。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格式和手法,在新诗艺术的民族化和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张志民的《王九诉苦》、《死不着》,李冰的《赵巧儿》等也是有影响的叙事长诗

50 第二十四章 散文(三) 第一节 报告文学的勃兴: 新闻性的战地报告: 职业性的记者: 著名的人物传记:

51 第二节 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聂绀弩: 秦似:鲁迅的后学 冯雪峰:

52 第二十四章 戏剧(三) 第一节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一、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 1、抗战戏剧:
第二十四章 戏剧(三) 第一节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 一、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 1、抗战戏剧: 三幕剧《保卫芦沟桥》揭开序幕,成立救亡演剧队的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抗敌演剧队和抗敌宣传队是具强烈政治色彩的戏剧团体,应大众化要求。演出形式有广场剧 《保卫华北煤窑》(刘保罗);街头剧 《各界抗日除奸大游行》《庙会》(刘保罗)、《放下你的鞭子》(崔嵬等)、《三江好》(吕复等)、《八百壮士》(王震之、崔嵬)、《流寇队长》(王震之);茶馆剧;游行剧 《汉奸和十字舞》《争取最后的胜利》《大家一条心》。 2、“话剧民族化”的尝试:游行剧、活报剧、谐剧(王永梭《赶汽车》);田汉新平剧《江汉渔歌》《新儿女英雄传》 二、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新歌剧 1、从中外名剧到“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马可)、《牛永贵挂彩》(周而复、苏一平)、《惯匪周子山》(水华、王大化、贺敬之、马可)、《一朵红花》(周戈) 2、“新歌剧”的创造实验: 《白毛女》:自觉借鉴、利用与改造民间的艺术资源。集体创作中不断修改的过程。民间+五四+革命。艺术形式采用歌剧音乐戏剧化与性格化,西洋歌剧和传统戏曲手法结合,民间趣味和审美习惯,与革命性主题完美统一。 发展和影响:《赤叶河》(阮章竞)、《刘胡兰》(魏风等) 话剧民族化:《把眼光放远一点》(胡丹沸)、《反“翻把”斗争》(李之华)、《抓壮丁》(吴雪等)、《同志,你走错了路》(陈波儿等)、《战斗里成长》 传统戏曲改革:《逼上梁山》(集体)、《血泪仇》(马健翎) 3、农村剧团

53 三、40年代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 1、学生运动和活报剧:政治的、群众的、行动的艺术,充满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气息的狂欢的艺术。《控诉》 清华剧艺社,抢救教育危机的呼声。《大江流日夜》 燕大燕剧社,声援东北流亡学生的怒吼。 2、职业剧作家的创作:吴祖光《捉鬼传》、宋之的《群猴》、瞿白音《南下列车》、陈白尘《升官图》也有广场戏剧的特点。

54 第二节 “剧场戏剧”的兴起与繁荣 一、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 1、历史剧创作
第二节 “剧场戏剧”的兴起与繁荣 一、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 1、历史剧创作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 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雄浑阔大的气势。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 关注于历史人物精神力量的开掘及对于读者观众的精神感化作用。将旧戏和电影手法融入话剧,表现力丰富。 阿英(钱杏邨):三大南明史剧:《碧血花》(《明末遗恨》《葛嫰娘》)、《海国英雄》(《郑成功》)、《杨娥传》太平天国史剧《洪宣娇》 2、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 对知识分子正面主人公历史地位的确认。处于矛盾冲突中的并不高大完美的正面人物。设置歧途中的知识分子作为反衬。抗日背景下浓厚的时代气氛。偏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 夏衍:《法西斯细菌》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挑战所经历的心理困扰和自我否定的痛苦过程。悲剧的英雄,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时代、民族的悲剧,文明暂时无力战胜“愚蠢和野蛮“的悲剧。 五幕剧中十年的政治风云,人生舞台与戏剧舞台的大转移,史诗性追求。人物心理刻画的历史深度,艺术表现的简洁、含蓄、准确。 《芳草天涯》试图对正面展开政治性主题的创作模式有所突破。知识分子个人感情生活中的困窘和无能,黑暗的现实世界投射到心灵深处的阴影。 宋之的:《祖国在召唤》 现代知识分子的内质。《雾重庆》(《鞭》) 爱国知识分子堕落的悲剧,揭露现实与人心深处的黑暗。 陈白尘:《岁寒图》 强烈的对比手法,抵抗社会病菌侵袭、诱惑的主题。 3、讽刺喜剧创作的发展 初期讽刺中夹杂愤激,喜剧内含着悲剧,后只剩下辛辣的嘲弄,出现纯粹的喜剧。 陈白尘:《魔窟》 暴露沦陷区敌伪丑态。《乱世男女》 嘲弄由南京逃难的“都市的渣滓”。 《结婚进行曲》 借妇女职业问题写国统区社会不合理现象。“悲喜剧”。《后方小喜剧》 讽刺官僚机构的腐朽性。《升官图》 纯粹的喜剧。手法夸张,人物、情节漫画化,追求痛快淋漓的戏剧效果。反映了特定的时代情绪。 老舍:《残雾》 嘲讽抗战官僚。《面子问题》 “面子”观念在抗战时期官僚机构中的表现。《归去来兮》 讽刺知识分子弱点,“多余人”典型和“改造国民性”主题。小说化的戏剧,注重性格创造。

55 二、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
1、职业性剧团涌现 东北三大剧团:长春大同剧团、沈阳协和剧团、哈尔滨剧团。北平:北平剧社、四一剧社,1944“话剧年”。上海:苦干剧团、中国旅行剧团、新华艺术剧团、同茂剧团(国华)、上海艺术剧团、上海联艺剧团、国风剧团。 2、商业性演出 早期文明戏的影响,舞台演出成为戏剧的中心环节,也有商业化之负面后果。 3、创作出版热潮 上海世界书局《剧本丛刊》,上海正中书局“现代戏剧丛书”。 4、市民化倾向 (1)追逐热点题材,市民伦理观的贯穿,体现传统市民理想。 反映宫廷政治为主的历史剧:姚克《清宫怨》、周贻白《天外天》 描写民间艺人悲欢离合:秦瘦鸥顾仲彝等《秋海棠》,“第一出深入民间的话剧”(张爱玲) 抒写都市家庭生活:石华父(陈鳞瑞)《职业妇女》 暴露旧式大家庭罪恶:费穆《浮生六记》 侦探剧、神话剧:陈绵《天罗地网》(《干嘛?》)、顾仲彝《八仙外传》 (2)话剧与传统戏曲的联姻。题材、手法、表演,穿插戏曲以至同台演出。 (3)审美趣味。强调喜剧性,悲喜兼具、寓哭于笑。


Download ppt "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 (1937年7月—1949年9月)(28学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