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当代中国主流宗教 及其文化渗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当代中国主流宗教 及其文化渗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当代中国主流宗教 及其文化渗透

2 中国宗教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有自身的特点,历史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构成我国宗教文化的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含天主教文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原始宗教文化,如萨满教文化等等,诸多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林林总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宗教文化

3 中国现在主要宗教 道教 佛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4 道教发源于中国,已有1700多年历史。中国现有道教宫观1500余座,乾道、坤道2.5万余人。

5 道教的基本教义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和修行的终极目标。
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尊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抱朴、抱元守一、清静无为和慈俭不争。 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及人间伦理道德纲常。“德”是道的外化及功能。 神仙是循德而上,在精神和肉体及伦理道德超越于世俗的精神实体。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人类道德的楷模。 故道教徒尊道贵德,期于与道合真,形神俱妙,成为神仙。

6 道教发展历史 道教的发展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期、唐宋的兴盛期、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期四个阶段。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太平经》的流传和张道陵的五斗米道。

7 道教的开始 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26年-144年),于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后来所谓《太平经》)出世,得到广泛传播。到东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 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 同时期,沛国丰人张陵于大邑县境鹤鸣山倡导正一盟威之道,奉老子李耳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这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创立。 信徒奉张道陵为代天行道之师,即“张天师”,所以,“正一盟威之道”又称为“天师道”。其孙张鲁是三国时割据汉中的主要势力,在汉中地区实施“政教合一”的统治,后来归顺了曹操,使得正一盟威之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为道教正宗。

8 道教的发展期(两晋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东晋建武元年,葛洪,人称葛仙翁,,后隐居于罗浮山中采药,炼丹。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思想进行了系统论述,证明神仙长生的实存性,在道教历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著作《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 南北朝时,寇谦在北魏太武帝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天师道”(也称“北天师道”)。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并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世称寇天师。 陆修静,南北朝。他继承了葛洪的思想,他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整顿和改造,与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南北并存,而称南天师道。

9 道教的发展期(唐宋) 唐宋,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 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
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 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 陈抟,常被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陈抟通三教之学,儒家修养和佛教禅宗思维。他是北宋三教合流的首倡者,他的《周易先天图》说对理学的兴起有重要影响。

10 道教发展期(金到清朝) 金朝,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颇受信赖,并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两大派别的格局。 明代,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清代开始,满族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

11 佛教之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谛”含义是真实深刻,“四谛”是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指“苦、集、灭、道”。苦是说“人生皆苦”,包括生、老、病、死之苦,“集”是说集合、招致苦难的原因在于有贪、嗔、痴三大根本烦恼以及慢、疑、见、等诸多烦恼,这些烦恼使人迷惑而作不善之业。“灭”是“入灭”或“涅槃”,指脱离生死苦海,驶入涅槃彼岸,达到“常乐我净”的境界。“道”的含义是道路,主要指“八正道”、“十七品道”、等修行方法,主张依据“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实现成佛为最终目的。 公元1~2世纪间,从“部派佛教”的“大众部”中产生了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强调普渡众生,认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是菩萨之道;同时把坚持“四谛”等原有教义、重于自我解脱的教派称为“小乘”。

12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汉到魏晋) 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入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 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有了正式的出家人。 魏晋之际,佛教在社会上层中广泛流传。从那时起,教义已经以大乘经论为主。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涅槃学为主。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

13 佛教的发展(南北朝) 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
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偏于谈理,实际延续的是玄学清谈的习惯,喜好的是佛教所含的哲理部分;南朝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所以接受外来宗教显示出鲜明的本土色彩。南朝虽然也大兴佛法,但舍身出家的人相对北方而言数量要少得多,而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得冲突一般也只表现在理论上。 北朝“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这于北朝多内迁的新兴民族有关。在南朝,虽然奉佛是那个时代上上下下的事,古老的礼教仍然发挥着相当的作用。北朝不同,尽管各新建的边地民族政权多重视中原文化的提倡,但佛教对民间的影响,恐怕要更加深入普遍。南朝信佛喜欢兴建寺院,北朝则喜欢立塔造像。建寺院是重视僧人,以便与之论理谈玄;造像则重在礼佛敬神,或往生安乐之土,或求当世福报等等。 北朝大规模进行灭佛有两次,一次是发生于北魏太武帝时期,在一次是北周武帝时期。前一次主要由于对佛教不了解,又掺入了佛、道之争的因素。北周武帝的灭佛则主要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周武帝自己也是信佛教的,他的灭佛也只在富国强兵,因而所谓的灭佛实际是只破僧寺,不反教理。

14 佛教的发展(唐朝) 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佛教、道教、儒教以及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袄教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信众。
朝廷文教基本是以一种儒学治国,以宗教治身并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其中以佛教最盛,最盛的原因与王室的北朝背景大有关系。 从总体上看,唐人对宗教抱的不是南朝时代“偏于理,而是北朝的“偏于教”。早期的皇帝都热衷于佛教。北朝式的宗教信仰,使佛教在唐代达到了极盛的局面。佛家的高僧们受着中国宗法的启发,通过对佛教经典的诠释,建立各种宗派。诸多宗派各呈异彩,分流并进,最终形成禅宗独占天下的局面。真正发展了印度佛教的是禅宗,如果没有唐代虔诚的宗教精神为背景,禅宗的出现当然是不可想象的。

15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又是及其深刻的,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现象。
寺院、僧徒、出家,改变着固有的社会结构,冲击着固有的伦理观念,促发着新的生活信念和生存方式。 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及寺庙建筑中气魄宏大、金碧辉煌的雕塑、绘画艺术,都是艺术中的新景象。

16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传入后,许多道教经典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例如道教的《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源于佛教的《法华经》,《太上灵宝元阳妙经》仿照《涅槃经》。 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 汉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痕。魏晋的玄学诗,南北朝的山水诗,唐诗,宋词,都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作为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精神。

17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 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初形成于阿拉伯半岛。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Islam的音义,意为“顺从”,伊斯兰教创始人是先知穆罕默德,穆斯林意为“信徒”。其宗教的基本思想为“顺从唯一真主安拉的意志”。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它在穆斯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主要是信真主安拉,信使者穆罕默德为“至圣”,信经典《古兰经》,信天使,信末日,信前生。 伊斯兰教的宗教制度即五功,包括念功、拜功、课功、斋功和朝功。 穆斯林的根本美德和最高善功,就是对真主的信仰、热爱、敬畏和服从。

18 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约于公元七世纪中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是中国和阿拉伯的使者、商人架起了中阿两大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他们把这一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移植和传播到了中国;同时也把古老的中国文明带到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故中阿友谊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19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唐宋) 唐宋两朝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中国和中亚乃至中东之间,自古以来就有两条丝绸贸易通道(即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明通过丝路介绍到西方的同时,也把伊斯兰教文化和西方文明带到了中国,为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唐、宋王朝的许可下,阿拉伯、波斯的商人和旅游者生活在广州、扬州、泉州、杭州和长安、开封、洛阳等地,被称为"蕃客,他们按照自己的信仰和风俗习惯过着平静的生活,在那里兴建清真寺和墓地,不少人久居不归,与当地居民通婚,繁衍后代,逐渐形成了早期中国穆斯林群体。他们坚守伊斯兰教信仰和文化,为了不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其它宗教发生冲撞,特别是便于过宗教生活,他们相对聚居,自成群落,不向外传教,尽力与中国的经济文化环境相协调、相适应,从而获得了较为宽松的生存空间。他们还不断地把中国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先进科技带入阿拉伯世界并介绍给西方,成为中世纪的科学文化使者。

20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元朝) 元明两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元朝时中亚、西亚各族穆斯林商人大量来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婚姻等因素的影响下,元代蒙古族、汉族和维吾尔族人归信伊斯兰教的不在少数。他们在历史上都被称为"回国"(此时"回回"泛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人)。 元时伊斯兰教在中国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中国伊斯兰教的模式也基本确立,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体也已形成,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穆斯林聚居区已出现在广大的城市和乡村,元代中国伊斯兰文化体系已开始形成。

21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明清) 明末清初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成熟时期。 此时伊斯兰教己为回回民族以外的几个少数民族所接受。
为使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在穆斯林中得到传播和发展,中国穆斯林的先贤们开始注重和发展伊斯兰教育。陕西著名经师胡登洲( )倡导的伊斯兰经堂教育的出现,对中原和西北的广大地区影响深远,使伊斯兰教宗教教育和伊斯兰文化在中国获得较大的发展。 汉文译着活动,是中国伊斯兰学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因而明清两代的王岱舆(约 )、马注( )、刘智(约 )、金天柱(l )、马复初( )等一大批穆斯林学者被人们尊称为"学通四教'、"中阿兼通"的"回儒",他们以儒诠经,著述和翻译了大量伊斯兰教经籍,他们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某些概念和思想解释伊斯兰教教义,从而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宗教哲学体系,促进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

22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得到了宪法、法律和政策的保护。 目前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十个,他们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人口总数约2000万。 我国穆斯林人口分布情况历来是"大分散,小集中",全国现有清真寺34000多座,阿甸、毛拉45000多人。 我国穆斯林在信仰上属于逊尼派,在教法上遵从哈乃斐学派。 自明末清初以来,中亚、西亚的苏菲主义教义不断传入我国西北地区后,逐渐形成门宦(在新疆称之为依禅)。各门宦都以一宗教领袖为中心,管理清真寺教务,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存在模式,为中国伊斯兰教教派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23 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我国史称的“回回”,是我国回族的雏形。伊斯兰教也随之遍布于我国广大地区,并同佛、道等宗教和平相处,为华夏文化的丰富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阿拉伯的文化也随之传入到中国,主要有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工艺美术、语言文字、书法等。到了元代,又传入了天文历算之学和天文仪器。特别是“回回历”,对中国历法的改良起了很大作用。在医学方面,元世祖忽必烈设立“广惠司”,专门制造回回药剂。 中国的造纸术、炼丹术、指南针、火药、脉术、印刷术等发明技术也是由阿拉伯人从中国带回阿拉伯,后介绍到西方的

24 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像舞蹈、音乐、杂技、魔术、服饰、葡萄酒、饮食习惯等伊斯兰文化,逐渐地与中华文化融合,同时也推动着中华文化的改良。
值得一提的是其面食制造方法,改变了汉族一向以食米为主的习惯,人们渐渐采用面食。 特别是龟兹音乐和乐器,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中国传统的音乐由原来五音音节变为兼用七音,这一引进和变革,在加上胡琴的使用,使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伊斯兰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还体现在伊斯兰教的某些神学观念、宗教民俗及清真寺的建筑上。

25 基督教 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
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估计现在全球共有15亿至21亿的人信仰基督教,占世界总人口25%-30%。 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 中文的“基督教”一词有时被用于专指基督新教,这似乎是中文的特有现象。

26 基督教(天主教) 中国的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同为基督教的三大派别。天主教亦称“公教”,原意为“普世的”和“大公的”。
天主教拉丁文名称为Ecclesia Catholica Romana,直译为“罗马公教”,音译为“加特力教”,意译为“罗马天主教”。 16世纪传入中国时,其信徒将所崇奉的神称为“天主”,故在中国称天主教。 天主教信奉耶稣基督,并尊玛利亚为圣母。天主教有等级分明的教职体系和教会管理体制。 天主教的宗教礼仪主要有七项,被称为“七件圣事”,即洗礼、圣体、坚振、神品、告解、婚配、终傅

27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唐代的景教) 贞观9年,景教教士阿罗本到达唐朝京城长安,开始翻译景教经书,唐太宗对教义深感兴趣,予以尊崇。638年,首座景教寺在长安兴建,称为波斯寺。 唐高宗时,下谕准许景教在各地建寺,并尊阿罗本为“镇国大法王”。 唐玄宗下诏将波斯寺改名为大秦寺。 唐武宗时,宠信道士归真,下诏灭佛,毁天下寺,景教亦被波及,教士遭勒命还俗或驱逐出境。景教亦渐渐地在中国没落。

28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元朝) 天主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元朝, 1294年意大利方济各会会士孟高唯诺 以教廷使节身份来到中国,
并获准在京城设立教堂传教, 这是天主教正式传入中国。 其主要在宫廷上层传播, 后随元朝灭亡而中断。

29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明清时期) 16世纪,以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士再度将天主教传入中国。
至清康熙年间,由于罗马教廷挑起“礼仪之争”,不准中国教徒敬孔祭祖,并不许当时中国各地天主教堂悬挂仿制康熙皇帝赐给汤若望的「敬天」大匾。因而遭康熙皇帝禁教,天主教再陷低谷。

30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近代) 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东南五口通商。
1844年中法签订黄埔条约,传教士在华的安全和利益受到保护,并且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 1846年,道光帝下令解除教禁,结束了天主教会在中国列为非法活动的日子,但仍禁止传教士往内地传教。 1860年英法联军之役,清廷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政府归还各地的天主教产给予教会,而负责翻译的法国传教士更在条约的中译本上,私自加上“并任由法国传教士在各省买田地建造自便”的条款。 从此,天主教在中国由弱势转入强势,但亦沾上了西方列强殖民主义的色彩。有些传教士在行事时未能顾虑到中国人的感受,因此不断激起地方上的冲突。

31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当代) 民国成立后,开放宗教自由,天主教会创办了许多事业,包括高等教育机构、医院诊所等等。
解放后,天主教开展了“三自”(自传、自治、自养)运动,使天主教由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变成为中国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事业 1957年6月—8月,中国天主教友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并通过了割断政治上、经济上和罗马教廷的关系,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方针的决议。这标志着中国天主教会从此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国天主教在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方针的指引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呈现出勃勃生机。   

32 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他们在传播天主教教义的同时,也把当时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带给了中国,其中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农田水利、矿学、建筑学、物理学、生物学、哲学、音乐、艺术等,从而给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 另一方面值得提及的是明清传教士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所做出的贡献。利玛窦首先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译成拉丁文传至西方,成为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第一人 清政府取消教禁,天主教的传教事业随之在近代的中国复兴,创办了医院、学校、孤儿院、残婴院、疗养院等,在中国的文化工作也重新开始。教会创办学校旨在使中国青少年,特别是贫民子弟,有进德修业的机会。

33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但当时传入中国的是当年一度被认为是异端的聂斯托利派(中国称景教,现称“基督宗教马龙派”), 后来在唐朝会昌五年(845年)被禁止传播。 元朝时基督教(景教和罗马公教)又再次传入中国,称为“也利可温”(蒙古语“有福缘的人”),元朝灭亡后又中断了。 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派来利玛窦,他被允许在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曾一度成功地使天主教在中国得以立足。

34 谢谢欣赏 小组成员: 毕碧 刘诗 曾祥媛 刘晓敏 吴晶晶 阮雪娇


Download ppt "当代中国主流宗教 及其文化渗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