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建设和谐校园 学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建设和谐校园 学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建设和谐校园 学习

2 认真落实六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刘云山(摘要)
认真落实六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刘云山(摘要) 和谐校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联系高校发展实际和高校师生思想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3 1.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 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高校尤其要走在前列,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是进一步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 二是大力建设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三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是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在广大师生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4 2.紧紧抓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础。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向深入。 一是认真组织开展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回头看”工作。 二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回信的活动,大力开展师德建设。 三是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理念,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5 3.紧紧抓住心理健康教育、 塑造良好心态这个重要环节。
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大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一是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二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正确引导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活动。

6 4.紧紧抓住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 一是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二是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三是积极开展主题创建活动。
繁荣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努力建设体现正确办学方向、具有浓郁学校特色、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一是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二是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三是积极开展主题创建活动。 四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7 5.紧紧抓住高校发展这个主题。 一是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二是进一步优化高校结构。 三是进一步规范高校管理。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校园要和谐,也离不开学校的发展。促进高校发展,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永恒主题。要以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校园建设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一是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 二是进一步优化高校结构。 三是进一步规范高校管理。

8 6.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建设和谐校园的新形势新任务,对高校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深刻认识培养高素质队伍的重要意义,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努力把高校队伍建设的工作抓实做好。 一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二是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是切实抓好教育培训工作。 四是团结凝聚广大知识分子,善交朋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

9 三大重点构建和谐校园(摘要) 《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7日

10 三大重点构建和谐校园(摘要) 《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7日
和谐校园是文明、向上、创新的校园,是宽松、协调、包容的校园,也是师生员工工作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花园。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和谐是关键,学校事业和谐是核心,环境和谐是保障和窗口。

11 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纽带编织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要协调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人际关系,理顺师生员工的思想情绪,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专心学业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校园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三类群体的内部关系以及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等,其中干群关系和谐是关键,师生关系和谐是根本,各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谐是基础。

12 以和谐的事业为基础成就和谐校园 和谐的事业是校园和谐的核心所在,学校事业的和谐反映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学校基本功能的和谐发展上。和谐的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和谐的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和谐的社会服务是学校发展之基。

13 以和谐的校园环境为氛围营造和谐校园 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要通过不断创新,努力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校园文化体系,完善现代大学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学校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14 构建和谐校园的理性思考(摘要) 光明日报

15 构建和谐校园的理性思考(摘要) 光明日报 高校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弘扬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16 和谐校园建设指导思想  建设和谐校园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发展求和谐,以为师生求和谐,以风正求和谐,以民主法制求和谐,以提高 治校能力求和谐,学会运用和谐社会思想去看待和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科学分析影响校园和谐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校园和谐。

17 校园和谐是指学校的一种协调、平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和谐,包括公正、民主、诚信、认同、和睦等几个方面。建设和谐校园,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是要倡导和弘扬“和谐”精神,要有和美与共的情怀,和衷共济的情志,和悦自适的情操,不断促进 人的自我超越与全面发展;就是要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用和谐的氛围激发师生创造活力,把学校建设成师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

18 和谐校园建设的理念   和谐校园建设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真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快乐,体验成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 丰富的思想体系,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大力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以造福社会,满足人民。    

19 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   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和而不同”,“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和而不同”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和”指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顺应教育发展规律,“不同”指学校要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反映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合作的真诚,“不同”指个性张扬,健康竞争。在和谐校园这个办学目标下,使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调动,一切力量充分地凝聚,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知识的源泉充分涌流。

20 和谐校园有以下特点: 更加注重教育的全面性,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都要得到发展。 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坚持人性化架构, 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 更加注重教育的协调性,各个方面发展要相互适应,注重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协调,教育导向政策的协调,教育与社会公共关系的协调。强调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加强教育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更加注重教育的持续性,强调教育发展进程和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实施科学决策,减少和规避风险,加强成本核算和效益理念,提高投入产出比。 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性。把教育作为公共福祉。更加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多样性是教育本身生命的体现,使教育更加彰现 自己的生命。强调教育体制多样化,教育类型多样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要。

21 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 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是科学发展。校园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依赖于和谐,和谐取决于发展,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实现高校真正的和谐。 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是学风建设。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学术,建设和谐学术环境是高校发展的需要。和谐学术环境包括:宽容的学术研究环境、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和谐共进的人际环境。建设和谐环境就是要培育一个民主自由、宽容开放、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学术主体与学术环境之间,学术主体与主体之间和谐相处的系统。

22 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证 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是人际关系和谐。人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动性因素,只有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团结和谐、理解支持的和睦关系,才能调动 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合力,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高校和谐稳定,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和保证。高校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没有高校和谐稳定,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从高校情况看,虽然大局稳定,但是潜伏着一些不安定因素,各种安全隐患仍然不少。我们要全面认识维护高校和谐稳定面临的形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23 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保证 从高校情况看,虽然大局稳定,但是潜伏着一些不安定因素,各种安全隐患仍然不少。我们要全面认识维护高校和谐稳定面临的形势,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坚持在源头治理上下工夫,在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工夫,在基层基础建设上下工夫,着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控制局势的能力,提高领导驾驭稳定工作的能力,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完)


Download ppt "建设和谐校园 学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