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 临沭街道四小 刘建峰
2
前言 一、新课程师资培训 “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经过培训取得合格证 集中培训——分散自学 校本培训——互相交流
校本教研——共同提高
3
二、要讲的几个专题 1、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 2、课程改革的背景及历程 3、课程改革概况 4、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5、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4
一、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课程?(绝不仅仅是教材) 有以下几层意思:
A、为实现学校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B、泛指课业的进程。在一定时间内应完成的一定分量的学业。 C、指具体的学科。 综上所述,课程即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称。是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宣传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行为和习惯的全部内涵和程序安排。 ————东北师范大学 袁桂林
5
狭义的课程,指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
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知识和能力以及价值观。(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校园环境氛围等等)。 狭义的课程,指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 ——山东教育学院李新民
6
1、专业化: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 2、案例:教育教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比较完整故事情节的能给人以启发的教育教学事实。
相关概念 1、专业化: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和结果。 2、案例:教育教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比较完整故事情节的能给人以启发的教育教学事实。 3、建构主义学习观:相对于 接受性学习而言,即认为学习是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能力、经验经过探索交流自行生成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观。
7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制订的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课程的标准要求。
5、多元智能理论 6、三维目标
8
1、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程 二、为什么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
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第一次课改 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第二套中小学教材,第二次课改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9
曲折探索期(1958——1965) “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第三次课改 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第四次课改 5、
10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 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混乱状态
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11
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 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第五次课改 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同年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开设劳动技术课,高中设置选修课。——第六套中小学通用教材,第六次课改
12
深化改革期(1985——现在)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教科书制度由“国定制”向“审定制”转变,一纲多本,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教材——第七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1992年更名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计划(试行)》 ),并对九年制义务教育各科教学大纲修改审定,据此编写出版了八套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教材——第八套中小学教材(这套教材93年正式使用) ——基础教育课程第七次改革
13
2、国际背景
14
1)国际竞争的挑战 江泽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的巨大差距) 江泽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转换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今后的生活将发生重大变化。”
15
经济全球化:就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动力,以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为载体而进行的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综合实力——人才竞争
16
⑵国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 A.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
“国家本位课程” 法国:1973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规定中等教育的前期和后期可以由学校根据一定的目的自由支配年授课总时数的10% ,1986年之后对课程管理又进一步放权 前苏联:国家控制模式的典型。1992年叶利钦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认可了课程的多样化,形成了俄罗斯联邦——地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1993年公布了基础课程计划,由不可变(国家规定课程)和可变(选修课、补充课)两部分组成
17
“地方本位课程” “校本课程” 美国: 地方分权,州自为政,同一州范围内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
1993年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国家处于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发 表 “校本课程” 英国: 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 《1998年教育改革法》,设立“国家课程”
18
B.课程设置的现代化 课程现代化的内容: 生计教育课程 环境教育课程 创造教育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
19
在课程设计上力求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德国:将数学分成数学1、数学2。根据学生程度把几门主要课程分成:
C.学习历程的个别化 在课程设计上力求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德国:将数学分成数学1、数学2。根据学生程度把几门主要课程分成: 荣誉轨(适合于能力较强的学生) 普通轨(适合于能够升级的学生) 基础轨(适合于节奏慢、能力弱的学生) 提供“迷你课程”。如将英语课设计为“字母世界”“英语歌曲欣赏”“童话趣说”“生活礼节”等能够体现学生特长的小课程。
20
D.学科之间的综合化 英国: “统合教学日” 德国、瑞典: “合科课程” 美国: “超越学科的学习活动” 日本: “合科指导论”综合课程
21
E.课程理念的统整化 台湾 小学11门、中学22门分科课程整合为“语文、健康与体育、社会、艺术与人文、自然与科技、数学综合活动”7大学习领域(7类大的统整课程)。 香港 分科课程统整为“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科学、科技、个人社会及人文、艺术、体育”8大学习范畴。
22
3、国内背景 1)素质教育形式化 李岚清:“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些地方开展素质教育还是号召多而落实的措施少,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个别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陈至立:“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
23
核心问题是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1)教育观念滞后,培养目标不适应时代需要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课程管理统得过死 ,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4)课程结构过于单一,课程体系设计偏重学术取向 ,不能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5)教学内容难、繁、偏、旧 (6)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7)课程评价只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24
2)义务教育课程的弊端
25
3)国家领导人的干预 驻南斯拉夫馆大使被炸,王伟撞机事件使国家领导人感到了深深的忧虑,进一步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教育、发展科技的重要性。发表讲话和召开一系列会议。 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教会上作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新课程体系的决定。 2001年6月作出《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又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 2001年6月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6
4、其它 诺贝尔奖等
27
三、新课程改革概况 1997年高中新教材实验,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颁发——第八次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前奏
1999、1基础教育改革专家组成立,课改正式成立。 2000、1部分大学成立课改研究中心。 2000、4—6月柳斌成立审查委员会。 2000、8月全力编教材
28
2001年、2-3月组织各层面对课标征求意见。 2001年秋季正式确定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实验。 2002年扩展为531 个实验区占30%。 2004年占65 % 2005年全部进入。(山东2004年全部)
29
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1、现代教育新理念 宏观层面 终身教育理念和教育社会化理念 中观层面
环境教育理念,生态教育理念,合作教育理念,全民教育理念,建构主义教育理念 微观层面 课程的教与学的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0
2、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1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2
国家(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民主与法制思想——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信息素养——环境意识
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 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 学会发展 学会创造
33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内容 新课改主张的“六大改变”及相应比较: (1)课程功能的改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4
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全面的人”的发展。
旧课程:知识—技能(“双基”) 新课程: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35
(2)课程结构的改变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时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6
按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分: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1)课程的基本类型 按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分: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按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按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主体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37
旧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 2)旧课程 学科课程主导,经验课程极少 分科课程主导,综合课程极少 必修课主导,选修课极少
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未有实质性开发 旧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 新课程: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材
38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B﹑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倡导选择综合课。学校应创造条件开始选修课程。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39
C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将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D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40
E﹑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目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41
4)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框架结构比较 关于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制订的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课程的标准要求。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各门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
42
课程标准: 1、前言: 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内容标准:学习领域、目标及行为目标 4、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术语解释、案例
43
原教学大纲: 1、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与要求 3、教学建议:课时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核与评价
44
5)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A、 均衡性: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结构类型、具体科目、教学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在实践上,首先要承认各门课程独特性和独特价值,也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还要承认课程之间教学任务上的轻重之分。 B 、 综合性:针对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之现状而提出。要加强学科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C 、选择性: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差异而提出。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学校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45
(3)课程内容的改变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性。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基础上
46
(4)课程实施(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7
1)关于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48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49
2)关于学习方式 接受性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 个体性学习——合作学习 记忆、模仿性学习——建构性学习 验证性解题——研究性学习 ……
50
(5)课程评价制度的改变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评价的目的:一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之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二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使之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提高;三是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形成多元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教师成长记录,这将是今后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方向。
51
标准化答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单一的书面形式——论文、答辩、制作等 强调知识技能技巧——强调多样化、参与创新 被动地接受评价——自我反思 用排名次激励——反对公布排名,尊重学生个人隐私
52
(6)课程管理政策的改变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级课程行政管理,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创造力发展以及体现办学特色,创造了良好条件。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将产生深远影响。
53
五、新课程所要求的新教育观念
54
1、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学生观的核心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 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
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他们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 学生是具有“未完成性”的人,具有丰富的潜能,广阔的发展空间。
55
2、全面的发展观 应试教育的发展观为专注于课程的工具价值,不断增加和熟练考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限制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做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实现发展目标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发展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是养成学生健全的个性和人格。
56
3、科学的知识观 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知识成了课程的代名词。因此,学校教育就是让学生接受存储前人留下的知识。在这种课程观指导下,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便占领了学校教育。 新课程认为知识属于认知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验证的。因此,原有知识的掌握和新知的获得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新课程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方面都要发生变化。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开展个性化学习,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五基)
57
4、完整的课程观 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在新课程中得到扬弃。除了知识与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这些素材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 课程与社会发展、课程与科技进步、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将不断加强。
58
5、情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现行课程把兴趣信心态度等情感性因素作为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手段,新课程则明确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的最高目标。
59
6、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追求学生最大的收获 现行课堂教学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有明确的目标,并机械的将目标的达成度作为优劣。新课程则因课程结构的整合,课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追求的是学生为终身发展所取得的最大收获、实际收获,淡化具体的知识技能目标。
60
7、倡导“创生性”教学 现行课堂教学仍然没有脱离“教案剧”的演出 ,新课程则强调根据学生实际和现场表现,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将教学进程变成“自然生成”过程,而非教师刻意谋划的进程。
61
8、没有沟通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现行教学强调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职责”分明,而新课程强调师生平等,教学是由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来完成,重视教学相长。
62
9、教师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现行教学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死扣教材的 现状将成为过去。
63
10、学生差异是巨大的财富 现行课程追求的是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新课程则运用智力多元理论,首先承认学生的巨大差异,并承认正是学生的巨大差异才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丰富多采的生活;学生的差异也是教师教学的财富,学生的差异导致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64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主要自学参考资料: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钟启泉 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阎光亮 等编著《课程改革简明读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5
课改以来的困惑 1、教学内容繁难偏旧解决了吗? 2、转变教学方式为什么这么难? 3、
66
谢谢各位!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