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中国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黄甫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中国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黄甫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中国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黄甫全

2 壹、新中国小学课程改革的简要回顾 贰、新时期第一轮小学课程改革的进展与问题 叁、新时期新一轮小学课程改革的进展与走向

3 壹、简要回顾 根据课程变动的不同特征,新中国建立以来小学课程改革的演进可以分为五个不同阶段: 一、改造阶段(1949-1952);
二、“苏化”阶段( ); 三、革命阶段( ); 四、恢复阶段( ); 五、改革阶段(1985-至今)。

4 一、改造阶段( ) (一)指导思想 1949年12月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的教育工作方针,明确规定当时课程改造的基本原则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

5 一、改造阶段( ) (二)改造特点 将1949年6月制定的华北区小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的“小学各科及每周教学时间”(参见附录一),国民党政府教育部1936年7月颁布《小学规程》中规定的“小学教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 (参见附录二)和1948年颁发的小学课程及教学时间总表(参见附录三),与1952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参见附录四)进行对比。

6 一、改造阶段(1949-1952) 改造后的新课程的特点为: 1、像解放区一样取消了“公民训练”以及“社会”中的公民知识内容。
2、继承了1948年课程分科目和活动的结构形式。 3、同时发展了集体活动形式,把活动区分或规范化为朝会或课间会、周会、校内课外活动以及校外社团活动等四种。

7 二、“苏化”阶段( ) “苏化”即苏联化,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学习苏联的背景下,教育和课程也全面学习苏联,照搬苏联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课程”形式和“课程”结构,把苏联“课程”模式照搬到我国。典型表现为:

8 三、革命阶段(1957-1976) “劳动化”亚阶段; “本土化”亚阶段; “大革命”亚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经历“大跃进”、“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一次比一次剧烈的革命运动,课程理论研究成为禁区,中小学课程实践研究为政治运动所左右,形成了: “劳动化”亚阶段; “本土化”亚阶段; “大革命”亚阶段。

9 (一)“劳动化”亚阶段( ) 中苏两党两国政府的矛盾摩擦越来越激烈,走向公开决裂只是时间问题了。所以各个领域开始纠正学习苏联的偏差,课程领域也是如此。

10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全党、全军和全民“大炼钢铁”、“大办农业”,遍地是高炉,四处放“卫星”。
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培养劳动者”的教育方针; 1958年3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行政会议,作出决定:生产劳动要列入教学计划,勤工俭学的主要意义在政治上和教育上; 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再次重申: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

11 课程出现如下变革: (一)“劳动化”亚阶段(1957-1959)
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按《 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计算(参见附录七),404+[(20∽34)×8= 学时,占总时数的18.29%-26.35%。实际上,师生参加大炼钢铁或农业生产大“会战”。

12 2、下放课程管理权力。195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下放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各地方根据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可以对教育部和中央主管部门颁发的各级各类学校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通用的教材、教科书,领导学校进行修订补充,也可以自编教材和教科书。”

13 (二)“本土化”亚阶段( ) 背景:中苏关系破裂。1960年11月的全国文教工作会议,检查和批评了文教战线的“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瞎指挥风”,研究了在教育工作中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问题。

14 课程体系进行了根本性的调整,实施调整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一基两纠三新”:
▲“一基”:以 年期间形成的课程为基础; ▲“两纠”:纠正“苏化”和“劳动化”偏差; ▲“三新”:编制新教学计划、新教学大纲和新教材。

15 (二)“本土化”亚阶段( ) 调整后初步形成了本土化课程体系。1963年颁发实施了新课程(参见附录八),特点表现为六个方面: 1、以“苏化”时期建立的课程体系为基础。1963年颁发实施的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门类、课时分配和进程安排上,与“1955年小学教学计划”和 “1953年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基本一致(参见附录五、六)。

16 2、保留了“劳动化”亚阶段强化了的劳动课程。1963年颁发的课程规定中小学均开设“生产常识”课程,小学四年级以上每年劳动半个月,中学则每年劳动一个月。
这两个特点表明,尽管当时主观指导思想上力图纠正照搬苏联课程的偏差和“大跃进”时期“劳动化”的偏差,但实际上却未能突破历史错误形成的“苏化”和“劳动化”的限定。

17 3、建立了综合性课程:政治、语文、数学、生物、历史、地理等搞了合并性的综合课程。
(二)“本土化”亚阶段( ) 3、建立了综合性课程:政治、语文、数学、生物、历史、地理等搞了合并性的综合课程。 4、中学设置了选修课程。高三开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立体解析几何、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

18 5、小学增加了外国语课程。规定师资条件具备的一部分全日制小学在五、六年级开设外语课,每周3课时,适当减少语文、数学的上课时数。
6、增加了课时。与1957年小学教学计划和958年中学教学计划相比,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等课程增加了课时,每年的教学周也相应增加,每周课时也比较大幅度增加。每学年授课总课时,小学从5336课时增加6620课时,中学从6094课时增加到6708课时。

19 (三)“大革命”亚阶段(1966-1976) ▲背景:文化大革命。 ▲学校停课“闹革命”→“革命”大串连→复课“闹革命”。
▲课程研究有三个特点: 1、大搞“斗批改”,即一斗教师,二批旧教材,三改旧课程。

20 (三)“大革命”亚阶段( ) 2、课程管理权下放到学校,下放给师生。各地自定教学计划,师生自选教学内容、自编教材,中心是学“最高指示”。上课学习毛泽东著作,小学就是学习“红宝书”,批判旧教材和教育制度。 3、逐步建立了一套“革命化”课程。《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参见附录九)。

21 4、“革命化”的课程设置为: ▲小学课程为五门: 政治语文; 算术; 革命文艺; 军事体育; 劳动。 ▲中学为5+1门: 毛泽东思想教育;
农业基础; 革命文艺; 军事体育; 劳动。 后增加了“工业基础”课。

22 四、恢复阶段( )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恢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走向正常,课程进入全面恢复时期。基本表现五点:

23 1、中小学课程逐步恢复到文革前的模式。1978年、1981年和984年连续修订颁发了数种中小学教学计划,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是,1981年颁发的由两套构成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参见附录十A、附录十B),1984年颁发《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参见附录十一)和《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参见附录十二)。它们基本上是对1963年颁发实施课程(附录八)的恢复。

24 四、恢复阶段( ) 2、恢复以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小学规范为开设12门学科课程(参见附录十一);中学规范为开设14门学科课程(参见附录十A)。 3、在高中二、三年级以限定选修课形式,建立起了文理分科教学的课程模式。

25 四、恢复阶段( ) 4、恢复了课程理论研究。一是总结50年代以来我国课程演变的经验教训,二是介绍引进国外急速发展中的课程理论知识,三是研究课程实践中存在和出现的理论问题。 5、创办了全国性的课程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课程教材研究所”和《课程·教材·教法》。

26 五、改革阶段(1985-至今) 第一轮课程改革( ) 第二轮课程改革(1999年起)

27 贰、新时期第一轮课程改革的进展与问题 ▲背景: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民主化进程,文化发展→多元化。课程被牵动而开始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改革进程。

28 一、第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进展: 1、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1985年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 “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29 2、编制、实验和实行了新的课程。 1985年启动了课程整体改革研究, 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公布新的课程方案草案,征求意见和建议;
1992年颁布、1994年和1995年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配套课程计划、各科教学大纲和数套教材(8——4套); 1996年颁布、1999年修订、2002年再次修订实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配套课程计划、各科教学大纲及其教材,2004年全国实行。

30 3、课程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有许多表现,突出表现为建立了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体制。

31 4、课程理论研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就: 第一,课程论从教学论中独立出来成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
第二,课程理论概念和术语为教育行政界和教育实践界所接受和使用,开始流行“课程方案”、“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等术语;

32 第三,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课程论专著,发表了大量的课程研究学术论文;
第四,建立了全国性的课程学术组织并开展了活动,1997年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并在广州主办了“首届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

33 第五,形成了大课程观和大课程论。 第六,出现一系列新的研究主题: (1)学习化课程研究; (2)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3)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4)课程整合研究;

34 (5)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研究; (6)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 (8)教师培训与校本教师培训研究; (9)教师发展学校研究; (10)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1)校本教学研究 (12)校本学习研究 ……

35 二、第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义务教育课程的新特点(5点) 2、加强了德育。 ▲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社会课,加强近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
1、明确提出了小学初级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2、加强了德育。 ▲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社会课,加强近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 ▲学科德育; ▲活动德育。

36 3、优化课程结构。 ▲优化课程总体结构,学科类+活动类; ▲初中增加了适量的职教内容,形成了文化+职业技术内容结构; ▲调整了各类学科的课时比例,语文、数学和外语等降,科学类略增,体育、美术、劳动课提高;

37 ▲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初中增设选修课,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
▲外语、数学等制定了两个层次的标准; ▲规定了一些学科,主要是思想品德教育类、社会科学类、人文音美类学科,均留出一定课时给各地安排乡土教材的教学时间。

38 4、“五·四”制和“六·三”制两套课程计划。
5、改革考试制度,控制各级统一考试。

39 (二)高中教育课程的新特点(4点) 1、明确提出了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五育的质量要求;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标准。 2、建立了学科类+活动类的课程结构。以优化必修课、规范选修课、加强限选课的原则构建学科课程体系。

40 3、构建课程内在弹性:适应“升学型”高中、“职业型”高中和“综合型”高中的不同需要。
4、提出了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的构想。 5、建立了学科课程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新课程结构; 6、开设了研究性学习

41 三、第一轮课程改革取得的突破 (一)建立的改革理念 (二)课程体制突破 “三级分权” 教科书审定制 教师:被动执行者——主动研制者
(三)“一纲多本” (四)启动了课程多样化的进程

42 四、第一轮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内容陈旧 (2)课程内容难度过大 (3)课程门数过多 (4)脱离社会生活的情况比较严重
(5)学生仍然被动学习 (6)高考是瓶颈口 (7)教师整体水平不适应

43 叁、新时期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展与走向 界定:1985年开始改革,1992年和996年颁布,2002年修订,2004年全面实施的是已有课程;
1999年启动,2001年开始实验与逐步推广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和2004年颁布并开始实验的普通高中课程为新课程。

44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1、1999年,在第一轮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 颁布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启动。 200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出台 2004年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45 二,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的进展 1、课程改革的成就与现状调查 2、课程改革的组织方式 3、课程改革的目标 4、五点突破

46 国内背景 1996—1998年 1、课程改革的 成就与现状调查

47 国内调查 1996—1998年 对全国9个省市城镇和农村的16000名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大部分委员,对1993年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访谈调查。

48 2、课程改革的组织方式 (1)政府行为 在14所大学设立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国家重大项目 国家一级财政拨专款资助 国务院召开首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在14所大学设立 “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49 (2)构建一个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改革过程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过程系统 结构系统

50 结 构 系 统 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3)系统改革 结 构 系 统 课程理念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51 3、课程改革的目标 (1)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2 (2)培养目标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责任感;

53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环境意识; 终身学习; 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54 目标之一 (3)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55 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转 变 课 程 的 功 能 传授知识

56 目标之二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57 新的课程设置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分科和综合课程,由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

58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课 程 门 类 9 8 7 6 5 4 3 2 1 年 级 地方与学校课程 体育与健康 外 语 艺术(音乐、美术)
外 语 艺术(音乐、美术) 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数学 体 育 科 学 (生物、物理、化学) 历史与社会 (历史、地理) 思想品德 品德与社会 品德 生活 9 8 7 6 5 4 3 2 1 年 级

59 目标之三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60 目标之四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1 目标之五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2 目标之六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63 4、五点突破 (1)促进课程综合化 综合学科重建 品德与生活,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64 (2)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亲身体验、分析与反思。 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充分利用。 广泛的课程资源。
建立适合于个体的学习策略。

65 (3)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学生 教师 课程产品 学校

66 学生的评价 道德品质 学习能力 交流与合作 学科学业发展

67 教师的评价 职业道德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学设计与实施 交流与反思

68 课程产品 课程方案 课程标准 教学材料 课本 课程资源

69 学校的评价 学校领导 发展与规划 制度与管理 教学研究

70 (4)调整课程政策 改革多年来国家大一统设置课程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政策。 促进地方、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的发展。
促进校本课程的多样化。

71 (5)有效地组织实施 先实验后推广,以点带面,滚动发展 校长、教师、学生与家长、社区共同参与。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以校为本,发展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统筹规划,网络联系。

72 五、新课程改革的理论问题 二十六个主要研究主题 参见教材目录

73 致谢 ▲ 谢 谢 大 家! ( )


Download ppt "新中国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黄甫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