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1
2
全民國防是由全民共同積極參與,配合國家軍事力量,在經濟、社會、心理各層面保護國家,動員全民的力量完成防衛國家的任務
「文武分途」、「打仗是軍人的事」,戰爭交給專門負責作戰的軍隊,與一般社會大眾無關
3
擴大全民參與國防事務:透過國防資訊的透明公開化,使社會各界可參與國防事務的研議,進而爭取國人支持國防、參與國防
強化全民總體防衛理念:積極從事動員準備,厚植總體戰力;整合相關的緊急應變機制,發揮全民總體力量。強化以全民防衛動員為主軸的「國土安全網」機制,適時支援軍事作戰 2006國家安全報告 補充資料
4
沒有軍人與非軍人的區別:無論是軍人或民眾,都負有相同的責任與義務防衛國家。軍人運用過武器、戰鬥等作為抵抗敵軍,民眾則輔助軍隊作戰
5
沒有戰爭與非戰爭的區別:在超限戰概念中,非傳統武力引爆的破壞傷亡,可能產生比武力戰爭更大的影響,如共軍提出的「三戰」(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
影片:震憾與威攝 共軍三戰 反分裂國家法全文 透析中共「反分裂國家法」 共軍心理戰的反制之道 攻心為上 ─ 從波灣戰中看美軍心理戰發展與運用 補充資料
6
技術的大量發明與運用,非國家組織與主權國家共同成為戰爭主體,出現如金融戰、網路戰、貿易戰等非軍事戰爭
「超限戰」是對這一變化的本質概括,超越軍事領域及既有界限和限度 中共「不對稱作戰」的發展與運用 伊拉克石油禁運 亞洲金融危機 補充資料
7
沒有戰時與非戰時的區別:全民防衛動員準備的工作是隨時隨地、不斷精進的;敵方的攻勢也非僅限於戰爭或演習時期,而是透過各種方式不斷進行。如駭客攻擊與偷渡問題,都可稱為是另類的「戰爭」
偷渡,沒那麼簡單 補充資料
8
組建專業的信息戰部隊—網軍,以臺灣政軍經領域重要網站為侵略目標
民間的「紅客聯盟」也曾入侵我國地方政府、學校等網站 補充:網路間諜李芳榮案 全球駭客「練兵」 重砲鎖定台灣 慎防中共「網軍」對我發動組織性攻擊 補充資料
9
沒有戰場與非戰場的區別: 長射程武器如巡弋飛彈、洲際飛彈的發展,使以往所謂的「後方」已完全暴露在攻擊範圍內。非傳統性武器的攻擊,也使非前線作戰的民眾受到波及,如侵入金融網路,破壞金融交易秩序 影片:巡弋飛彈
10
05:55
11
沒有武器與非武器的區別:武器不限於槍砲彈藥。如「生物戰」中以病毒或病菌為武器;公民防衛中使用的抗議、不合作運動及非暴力手段等
影片:生物戰
12
01:24
13
2
14
行政院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中央部會級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軍事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科技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衛生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祕書單位 國防部後備事務司 直轄市、縣(市)政府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中央部會級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軍事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科技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衛生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交通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財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物資經濟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人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精神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隸屬線 業務協調線
15
全民戰力綜合協調組織 軍需工業 動 員 軍隊動員 全民防衛動員 軍事動員 行政動員 精神動員 需求 人力動員 財力動員 支援 交通動員 支援
動 員 軍隊動員 人力動員 物資、經濟動員 財力動員 支援 交通動員 支援 平時:災害救援 戰時:軍事作戰 衛生動員 科技動員
16
教育部負責「全民國防精神教育」準備工作,透過國防通識教育,教導全民國防的觀念,形塑全民國防共識
國土安全防護 ─ 萬安演習新面貌 萬安30號演習 展現軍民動員能量 政府每年舉辦各種演習,如驗證後備動員能力的同心演習,民防動員、災害應變處置的萬安演習,及國軍實兵操演的漢光演習 萬安30號演習「防空疏散」 萬安30號演習專題系列 漢光23號演習專題系列 1-3 漢光23號演習專題系列 4-5 漢光23號演習專題系列 6-8 漢光23號演習圖片集錦 漢光演習 驗證動員整備與國土防衛 補充資料
17
03:55
18
00:35
19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 第14條第2項 為結合學校教育增進國防知識,教育部應訂定各級學校軍訓課程之相關辦法 全民國防教育法 第7條 各級學校應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並視實際需要,納入教學課程,實施多元教學活動
20
政府須透過學校講授國防通識課程,傳授全民國防的理念與應具備的基本軍事知識與技能
讓每位國民了解自身在全民防衛動員體系中的重要性,成為捍衛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
21
國家發生戰爭時,一般民眾是否必須為維護國家安全而努力?
全民國防的五大特色為何? 我國全民防衛動員體系的架構為何? 國家發生戰爭時,一般民眾是否必須為維護國家安全而努力? 過去傳統的觀念裡,常認為「文武分途」、「打仗是軍人的事」,將戰爭交由專門職司作戰的軍隊去因應即可,與一般社會大眾無關。然而,任何一場戰爭的發生,其影響的層面絕對包含所有的民眾在內。我國對日抗戰期間全民上下一心艱苦奮戰,正如領導作戰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中正委員長在江西廬山發表「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的聲明,這場為期8年的戰爭正是全民共同參與的戰爭。而兩次世界大戰、越戰以及波斯灣戰爭的教訓,更證明了「戰爭」不僅是國家存亡的大事,更是全民的責任,任何人都無法置身於外。 全民國防的五大特色為何? 1. 從「人」來看──沒有軍人與非軍人的區別:全民國防乃動員全民的力量來完成防衛國家的任務,沒有軍民之分,因此無論是軍人或是一般民眾,都負有相同的責任與義務。軍人可以運用武器裝備、戰略、戰術與戰鬥等作為來戰勝敵軍,民眾則可透過全民防衛動員體系與公民防衛等方式輔助軍隊作戰,以達成捍衛國家的使命。 2) 從「事」來看──沒有戰爭與非戰爭的區別:過去戰爭是軍隊與軍隊之間的武力對抗。然而現代戰爭不僅使用傳統武器,透過媒體、心理、資訊的方式,也可以產生比武器更大的影響。如中國大陸透過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的戰法,掌握各種大眾傳播媒體進行輿論攻勢、綜合運用各種手段瓦解我軍民心理防線,藉以達成併吞我國的目的。因此,戰爭與非戰爭之間的界限在全民國防時代裡已不具任何意義。 3) 從「時」來看─ ─沒有戰時與非戰時的區別:在全民國防的時代,平時與戰時的界限模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的工作是隨時隨地、持續性的不斷進行,如近年來所發生的我方政府部門或民間網站遭到中國駭客入侵的事件,或是層出不窮的大陸偷渡客來臺,由於影響社會安全甚鉅,都可以稱為另類的「戰爭」。因此平時的準備與預防更為重要,可見在全民國防時代,時間的區隔並不適用。 4) 從「地」來看──沒有戰場與非戰場的區別:由於武器裝備的精進,長程武器如巡弋飛彈、洲際飛彈等快速發展,使得一般民眾也會暴露在遭受攻擊的危險中,前線即是後方,後方也是戰場。而非軍事的擾亂與攻擊,也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影響。如敵方入侵我金融網路,破壞跨行資訊系統,將可能造成所有自動提款機均無法使用,影響全臺灣的金融作業。因此,在全民國防的時代,任何地點均可能是戰場。 5) 從「物」來看──沒有武器與非武器的區別:全民國防時代的「武器」並非僅限於槍砲彈藥,一些在傳統觀念裡並不被視為武器的工具,一樣可以成為全民國防時代的「武器」。例如非傳統作戰中的「生物戰」,所使用的武器是一般被視為疾病的病毒或病菌;而公民防衛中所使用的各種手段,如抗議與說服、不合作運動及非暴力的運用等,更可以成為反擊非法侵略者的利器。因此,武器與非武器的區隔在全民國防時代也失去意義。 我國全民防衛動員體系的架構為何? 依據「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規定,全民防衛動員體系最高執行單位為行政院直屬的「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由國防部後備事務司擔任祕書單位,下轄中央部會級的軍事、科技、衛生、交通、財力、物資經濟、人力、精神等動員準備業務會報及直轄市、縣市級的動員業務準備會報。 國防通識教育與全民國防之間的關係為何? 全民國防理念的落實,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機制,才能整合政府各部會的力量,共同達成全民國防的目標。茲將國防通識教育與全民國防之間的關係分述如下: 1) 國防通識是全民國防的基礎:全民防衛動員包括軍事、科技、衛生、交通、財力、物資經濟、人力、精神等動員準備,而這些準備有賴平時的教育與訓練,必須透過教育的方式,灌輸全民適當的知識與觀念,才能建立良好基礎,在戰時發揮最大的動員力量,捍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安寧。 2) 國防通識教育是凝聚全民意志、落實全民國防理念的重要措施:就我國的國際環境而言,無論是武力直接威脅或是其他方式的間接威脅,都是威脅中華民國生存發展的因素。所以我國「國防法」第3條明定:「中華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經濟、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務。」換言之,國防並非僅靠軍事武力就能維護,身為中華民國的國民,人人都有保衛國家安全,以直接或間接方式達成國防目的之責任。因此,政府必須透過學校講授國防通識課程,傳授全民國防的理念與應具備的基本軍事知識及技能,才能讓每位國民都能了解自身在全民防衛動員體系中的重要性,進而成為捍衛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以謀求國家社會長久的安全與安定。 國防通識教育與全民國防之間的關係為何?
22
請剪下你曾在報紙上看到的全民國防教育相關報導,並以150字寫下你的感想。
你知道全民國防教部日是哪一天嗎? 請剪下你曾在報紙上看到的全民國防教育相關報導,並以150字寫下你的感想。 你知道全民國防教部日是哪一天嗎? 9月3日軍人節為「全民國防教育日」。 請剪下你曾在報紙上看到的全民國防教育相關報導,並以150字寫下你的感想。 現在的國防已不僅只於軍事實力,而是涉及整體國力、軍力、民力,甚至精神力的綜合,國家安全的威脅也不僅於外力的軍事威脅,包括內部天然、人為的災害皆是,因此建立全面性的綜合安全觀念,是21世紀全民應具備的觀念與共識。
24
「全民防衛」的概念是以民眾為後盾,政府施政為憑藉,凝聚人民抗敵意志,發揮軍民總體力量的防衛作單
成立「行政院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 統合精神、人力、物資經濟、交通、財力、衛生、科技、軍事等8個中央部會及25個直轄市暨縣(市)政府,推動全民防衛動員準備事項
25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實施辦法 國家總動員法 76.07.15解嚴 80.05.01 31年公布施行 終止動員勘亂 86年頒布
行政程序法施行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 公布實施
26
民國94年2月公布,95年2月正式施行 由教育部負責「全民國防精神教育」 透過教育方式,有系統教導全民國防相關知能,體認國防的重要性
27
王安石曾上萬言書,呼籲人人知兵,人人當兵,才能自立自強,但仍無法打破中國社會傳統觀念
中國長期積弱原因 兵制破裂:好男不當兵 文化不健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王安石曾上萬言書,呼籲人人知兵,人人當兵,才能自立自強,但仍無法打破中國社會傳統觀念
28
1793年,歐洲保守勢力為防堵法國大革命的自由思潮擴張,圍攻法國
法國頒布全國皆兵的徵兵法,擊敗歐洲聯軍,此為劃時代的「國民戰爭」型態
29
戰爭是總體性的,人民應為參戰而努力 國家經濟體系必須適應戰爭需求 運用宣傳手段,鼓舞軍民士氣,分化敵國團結 平時不斷充實戰爭的準備 由最高機構(最高統帥)指導戰爭,發揮統合戰力
30
二次大戰「軸心國」的失敗,經濟生產力是勝負關鍵
高科技戰爭時代,「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取代「勞力密集」 國力(national power)已成為戰力的代名詞
31
00:50
32
未來戰爭朝技術密集、腦力密集及戰場數位化發展
高科技的運用及高素質戰鬥人員,突顯出「知識即是戰力」 能掌握資訊科技的國家,即能主宰戰爭 「地緣資訊」時代的來臨
33
01:58
34
較弱敵人藉由不預期手段或創新方式,向較強敵人的脆弱處發動攻擊
補充資料 不對稱戰爭 較弱敵人藉由不預期手段或創新方式,向較強敵人的脆弱處發動攻擊 由以黎戰爭看「不對稱作戰」之攻防運用 超限戰 超越一切界線和限度的戰爭 公民防衛 群眾性防衛可替代軍事手段,在威攝與防衛方面作出貢獻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