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第九章 網際網路與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Chin-Yi Tsai

2 Outline 數位化公司的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網際網路:數位化公司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全球資訊網 支援電子商務與電子化企業的科技
管理議題與決策

3 新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4 企業網路與網際互連 企業網路(enterprise networking): 網際互連(internetworking):
利用通訊與電腦科技所建置的電腦網絡,用以連結組織內的電腦設備。 網際互連(internetworking): 不同網路連接成一個互相連結的網路,而每個網路仍維持自己的同質性。 網際互連可連結企業內各組織網路、其他企業網路、網際網路與其他公眾網路。 伺服器(server): 用來管理公司內部網路或網站,讓使用者可以分享檔案、軟體、週邊設備(如印表機)或是其他網路資源。 網路互連:

5 企業網路(enterprise networking)
將企業內的軟硬體設施透過網路加以適當的連結,同時提升企業運作時的效率以及效果。 LAN: Local Area Network的縮寫, 區域網路的範圍僅限於一個區域。 NC:一種簡化的個人電腦。將桌上 型電腦的功能予以設限,然後將資 料及程式儲存在伺服器上面。 UNIX:是一種多人多工的作業系統 ,讓一台電腦可以同時服務很多人。 POS:即銷售點終端機。可為商店 提供消費、授權、退貨、查詢流水、 查詢餘額等功能。 分公司 企業網路 區域 網路 資訊 POS 終端機 網路電腦 個人電腦 UNIX工作站

6 Enterprise Networking Vs Internetworking
網際互連 Internetworking 電信服務網路 企業網路 網際網路 公眾網路

7 企業網路與網際互連的主要目的: 內部知識管理 透過網際網路,讓分散在 各地的夥伴能共享一個 知識交流園地。 並且使得組織內的中階
主管、輔助、幕僚單位的重 要性大為降低。 最高管理階層 幕僚 輔助 知識工作者

8 企業網路與網際互連的主要目的: 快速反應能力以及建立成本優勢
加速資訊在企業組織裡的流通速度,極大化公司運籌效用。也可拓展到企業間作為JIT、SCM以及ERP的基礎。 效率 彈性 歐洲分公司 總公司 大陸分公司 美國分公司

9 數位整合標準與連通性 連通性(Connectivity):電腦與電腦周邊設備的彼此通訊能力及利用一個有意義的方式分享資訊而不需人類介入。
=>Java、XML 開放系統(Open system):建立在公眾、非專屬的作業系統、使用者介面、應用標準及網路協定上。 =>Java、UNIX

10 Connectivity (連通性) Internet Router JAVA , XML , RDP , Citrix
HP9000 or AS400 Win2000 SCO UNIX JAVA , XML , RDP , Citrix Linux PC/Clients Thin-Client/CE.Net

11 Models of Connectivity for Networks
TCP/IP 的發展 TCP/IP的起源是來自美國國防部,為了使不同廠牌的電腦及通訊設備互能溝通,於1968年成立了 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採用分封交換的技術連接了四個站.到了1972年共加入了 20部主機. 1980年 TCP/IP的通訊協定正式被定義且運用 1983年 成為ARPAnet的標準通訊協定.此時柏克萊大學正在改寫Unix.於 是將TCP/IP加入其中… 至此TCP/IP發展至今.成為全球網路環 境的主要溝通者.幾乎所有作業系統都加入TCP/IP通訊協定

12 TCP/IP 5 Layers 實體網路 Physical Net Application Host A Application
應用層 Application Host A 應用層 Application Host B Identical message 傳輸控制協定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TCP 傳輸控制協定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TCP Identical message 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 , IP 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 , IP Identical message 網路介面層 Network Interface 網路介面層 Network Interface Identical frame 實體網路 Physical Net

13 應用層(Application) 將訊息轉換進入使用者與主機間的軟體已呈現在螢幕上
TCP/IP 5 Layers 應用層(Application) 將訊息轉換進入使用者與主機間的軟體已呈現在螢幕上 實體網路層 Physical net 傳輸控制協定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TCP 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 , IP 應用層 Application 網路介面層 Network Interface 傳輸控制協定(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執行傳輸! 將應用資料切割,放入TCP封包(Datagram) ,每一個封包含有發送主機位址的頭端(Header),讓資料還原.確保封包不互破裂! 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 由TCP收到了訊息封包將其切割成更下一層的IP封包後再送出;But IP封包並不可靠! TCP層能繼續重送直到正確的IP封包完成 網路介面層(Network Interface) 電腦與網路間的介面 實體網路層(Physical net) 定義基本電子傳送特性沿著通訊網路傳送實際訊號

14 DATA TCP (Mac) DATA (TCP) IP TCP/IP network D A D T A A T A DATA TCP
Mac packet IP TCP/IP network D A D T A A T A Mac-to-pc conversion DATA TCP (PC) Mac packet DATA PC packet

15 OSI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What’s OSI ? OSI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由國際標準組織所發展的另一個模型,用來連接不同型態的電腦與網路! OSI 能讓一台電腦連上相同或是不同網路的電腦.藉由通訊規則的建立,允許在不同的系統間作資料交換.

16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7 Layers (1) 實體層(Physical layer) 負責資料位元在實體傳輸媒體上的傳輸,使電氣訊號可在兩個裝置間交換,主要包括網路的電器規格,如電壓,電流的準位,連接器種類,連接器接腳定義,交換控制電話,傳輸速度,傳輸距離等. 資料鏈結層 (Data link layer) 負責確保實體層連結的資料之正確性,包含資料傳輸的錯誤偵測及錯誤更正功能.由資料連結層建立一個可靠的通訊協定介面,使第三層網路層能正確地存取實體層的資料.其功能有:1.信號初始化 2.資料的分段 3.錯誤偵測及錯誤更正 4.同步化 5.流量控制 6.終止 網路層 (Network layer) 管理節點到另一個節點的路徑,負責建立,維護及終止二個使用者之間的連結,使資料依其路徑傳輸,因此必須有定址的能力.而資料傳輸是以封包模式作位元資料傳送端與接收端節點位址位元及資料位元.

17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7 Layers(2) 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傳輸層主要是確保資料在網路層與會談層之間的傳輸品質,即正確,沒有遺失,沒有重複.TCP/IP就是屬於傳輸層協定,其中IP是針對定址的通信協定而TCP是屬於資料封包組合的通信協定. 會談層 (Session layer) 主要在管理各使用者之間資料的交換形式,交換形式有單工,半雙工及全雙工 展示層 (Presentation layer) 負責將傳輸的資訊以有意義的形式表達給網路使用者,其中包含了字碼的轉換,字碼的編碼與解碼資料格式的轉換,資料壓縮與解壓縮 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是OSI最高層,其提供了使用者網路上服務,如分散式資料庫的存取,檔案交換,電子郵件,模擬終端機等

18 TCP/IP 5 Layers Vs OSI 7 Layers
傳輸控制協定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TCP 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 , IP 應用層 Application 網路介面層 Network Interface 實體網路層 Physical net 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網路層 Network Layer 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展示層 Presentation Layer 會談層 Session Layer 資料連結層 Data Link Layer 實體層 Physical Layer

19 Outline 數位化公司的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網際網路:數位化公司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全球資訊網 支援電子商務與電子化企業的科技
管理議題與決策

20 何謂網際網路? 一、網際網路的起源: 在1960年代,美國國防部為了確保網路資訊傳輸的完整性、相容性及安全性,讓分布在全美各地接受國防研究計畫的各大學電腦彼此連接在一起,其所研發的網路連結技術,是為了避免通訊的中斷,因為部分網路若因戰爭而損壞時,傳送的資訊會繞過損壞的電腦找到新傳輸路徑。網際網路起初只限於上述的軍事用途,但是隨著硬體設備的普及與資訊大量交流的需求,1980年代起,網際網路轉變為一般實用性與商業用途的網路。

21 網際網路的技術與服務 主從式架構的技術為基礎 用戶端 伺服器 資料與服務 (資訊家電) 要求指令 電子郵件訊息 網頁 應用程式 網路瀏覽器

22 網際網路的技術與服務 網站(HTTP)伺服器 網頁 資料 庫 防火牆過濾進出於 網際網路的資料 網路新聞傳輸協定(NNTP) 存取新聞群組
客戶端 伺服器 中間層 後台系統 防火牆過濾進出於 網際網路的資料 簡易郵件傳送協定(SMTP) 使客戶可以收發 網際網路電子郵件 網域名稱服務(DNS) 將數字型網路位址( ) 對應為文字型名( 檔案傳輸協定(FTP) 將檔案在伺服器之間傳送 網站(HTTP)伺服器 網路新聞傳輸協定(NNTP) 存取新聞群組 應用 伺服器 中介 軟體 銷售 生產 會計 人力資源 網頁瀏覽器 其他客戶端 軟體 網頁 資料 郵件 檔案

23 網際網路的技術與服務 三、網際網路最重要的服務:
電子郵件、Usenet新聞群組、LIST-SERVs 、聊天、Telnet、FTP及全球資訊網。

24 網際網路上的通訊工具 電子郵件(E-mail) 新聞群組(Usenet Newsgroup) LISTERSERV 聊天(chatting)
遠端登入(telnet) 網際網路電話(internet telephony) 虛擬私有網路(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25 電子郵件( ) 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電子郵件系統媒介,因為它連通了許多遍及全球的人們,人們可利用它交換資訊、文件、圖像及影像。 電子郵件已經成為商業上基本的通訊與合作工具。 網域名稱 個人或組織名字 主機 功能領域 地點

26 網域名稱 vs. 位址 網域名稱(domain name):是連結到網際網路電腦集合中唯一的名稱,搭配網頁協定,一般通稱為「網址」。
網際網路通訊協定位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P address):一個IP共有四組0-255的數字,例如: ,是作為網路上電腦和電腦間相互辨識之用,是每部電腦連上網際網路的地址。 關係: yahoo.com 網頁的協定 網域名稱 網域名稱系統

27 網域名稱系統(domain name system, DNS)
網域名稱沿革: 1967年當網路誕生時,所有網路上的電腦都以IP位址來 識別,在網路還不十分發達時,如此的識別方式還不算困 難;然而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上網主機數量暴增之後, 單純以IP識別就已經產生不便。在沒有網域名稱之前,電 腦電腦之間互通則需記憶彼此的IP位址,這樣複雜的記憶 十分不利於網路使用的推廣。 1981年由Jon Postel 設計出網域名稱。 1984年由Wisconsin大學定義出網域名稱轉換機制及網 域名稱伺服器 (Domain Name Server, DNS)。

28 網域名稱系統(DNS)運作原則 nsysu.edu.tw ……
TOP-LEVEL tw MID-LEVEL edu.tw nsysu.edu.tw BOTTOM-LEVEL ……

29 新聞群組(Usenet Newsgroup)
Usenet:則是所有參與訊息交換的電腦族群 。 Users' network Internet 資訊

30 新聞群組(Usenet Newsgroup)
一個世界性的討論群組。 在大型公佈欄討論區裡,每個人都可任意針對一個主題貼上他們的意見供他人閱讀。 類別名稱 討論主題 comp 電腦方面 sci 科學 soc  社會、政治 sports 運動體育類 talk 爭論性話題 news News本身 rec 休閒娛樂 misc 其他

31 即時傳訊(instant messaging)
聊天(chatting) 兩人或以上同時連上網際網路,並在線上交互對話的系統。 第一代聊天工具 —— 文字 加入語音功能 —— Yahoo! Chat 即時傳訊(instant messaging)

32 遠端登入(Telnet) 允許使用者透過網路,在其他台電腦上工作。
用戶端安裝的程式是可發出請求的終端軟體,伺服器端安裝的程式具有應答登錄請求的功能,並且都遵循相同的網路終端協定。 Ex. BBS (伺服器端) (用戶端) 網路連線 應答 請求

33 網際網路電話(internet telephony)
利用網際網路作電話語音傳輸。

34 虛擬私有網路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
在網際網路上兩個點之間的安全連線,可以讓私有資訊、內部資料等透過公眾的基礎建設安全的傳送。 總部 分公司 網際網路

35 虛擬私有網路的應用 遠端存取(Remote Access) :移動用戶存取內部資料。 Intranet:企業總體網路。 Extranet

36 網際網路上蒐集資訊 「資訊的蒐集」是網際網路的基本功能 圖書館型錄(藉由網際網路可連結各大圖書館) 電子資料庫(EX.電子期刊或論文等資料)

37 檔案傳輸協定(FTP) 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功用:存取遠端電腦裡的檔案

38 檔案傳輸協定(FTP) FTP檔案傳輸也是採 Client / Server 架構,是由「FTP 伺服器」(俗稱「FTP 站」)和「FTP客戶程式」(簡稱FTP程式)通力完成的

39 Outline 數位化公司的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網際網路:數位化公司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全球資訊網 支援電子商務與電子化企業的科技
管理議題與決策

40 全球資訊網 The World Wide Web(The Web) 結合了文字、超媒體、圖形和聲音。 主從式電腦架構。
以全球一致及可接受的標準來儲存、擷取、格式化和顯示資訊的系統。 引發網際網路在商業上大量應用的關鍵。 使用容易觀看的圖形使用者介面-HTML。

41 網 際 網 路 的 名 詞 超文字標示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 : 建立網站的程式語言。
首 頁(Home page) : 一 個 文 字 和圖 形 構 成 的螢 幕 顯 示 畫 面,通 常 是 用 來 歡 迎 登 錄 此 畫 面 的 使 用 者。 網 站 管 理 者(Webmaster) : 負 責 網 站 管 理 的 人。

42 網 際 網 路 的 名 詞 標 準 資 源 定 位 器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 : 網 站 上 指 到 一 個 特 定 的 資 源 地 址 。 例如 : 超 文 字 轉 換 協 定 (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 http) : 在 網 站 上 傳送整頁 的 通 訊 標 準。

43 網際網路上資訊的找尋和蒐 集 網站目錄(Web site directories) : 將網站分類建檔登錄 。
入 口 網 站(Portal) : 一 個 進 入 網 際 網 路 的 網 站。 搜 索 引 擎 (Search engine) : 一 種 搜尋工 具 自 動 來 搜 尋 網 際 網 路 上 的 網 站 或 資 訊 ,如 Google。

44

45

46 企業內網路(INTRANET) 定義: 功能: 企業使用網際網路的網路標準和網頁的技術來創造私人的網路
員工可以在組織內的網路存取整個公司的網路資料

47 企業間網路(EXTRANET) 定義: 功能: 將私人的企業內網路擴充到外界的經授權的使用者
允許外界組織和使用者可以有限制的存取企業內的網路資訊

48 防火牆(firewall) 放在組織內部網路與外部之間的硬體與軟體 是網路間封包的過濾器 是一種安全系統,保護內部網路不被入侵
可以認證使用者,只有經授權的使用者可以存取

49 企業間網路的模型 顧 客 資料庫 員工端 顧 客 員工端 網際 網路 伺服器 防火牆 員工端 供 應 商 員工端 商業夥伴

50 無線網路(Wireless Web) 所適用的技術,是具有網際網路能力,可以在任何地點使用網際網路上數位資訊的行動電話,PDA或其他無線運算裝置. 從無線裝置上使用的行動網際網路並不會取代傳統個人電腦使用的網際網路,但可以讓數百萬人不論位於何處均可以取得資訊網路服務. 企業逐漸將無線網際網路加入他們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中,讓員工可以在任何地點都使用資訊,並且不用桌上型電腦就可以作快速地做決定.

51 Outline 數位化公司的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網際網路:數位化公司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全球資訊網 支援電子商務與電子化企業的科技
管理議題與決策

52 網站伺服器 Ⅰ 運作網站、企業內網路與企業間網路所需 的軟體。 Ⅱ 目前最受歡迎的兩大伺服器:
Ⅰ 運作網站、企業內網路與企業間網路所需 的軟體。 Ⅱ 目前最受歡迎的兩大伺服器: Apache HTTP Sever 微軟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IIS) Ⅲ 依照網站大小適當的選擇伺服器主機及 軟體

53 網站伺服器 Apache – A patchy sever 優點: 1. 系統穩定 2. 功能及執行效率高 3. 免費軟體
4. 支援許多OS 缺點: 1. 較難熟悉上手

54 網站伺服器 微軟IIS 優點: 1.介面和善,容易上手 2.支援Windows系統 缺點: 1.需負擔軟體費用 2.安全性較差
3.系統較不穩定

55 網站伺服器 Developer September 2003 Percent October 2003 Change 來源:Netcraft
Apache 64.52 64.61 0.09 Microsoft 23.54 23.46 -0.08 SunONE 3.48 3.50 0.02 Zeus 742950 1.72 735179 1.68 -0.04 來源:Netcraft

56 電子商務伺服器軟體 功能: 1.設定電子店面與型錄來展示產品與價格資訊 2.設計電子購物車,讓客戶可以收集他們想買的產品。
3.安排運送事宜。 4.連結電子付款處理系統。 5.展示現有產品與追蹤運送。 6.連結需要的後台系統。

57 電子商務伺服器軟體 企業對企業 (B2B) 企業與企業之間透過網際網路來購買原料、銷售半成品。
ex. B2B電子交易市集

58 電子商務伺服器軟體 企業對客戶 (B2C) 消費者透過網際網路購買企業所生產之完成品。 ex. 博客來、年代售票等

59 客戶追蹤與個人化工具 目的 收集與儲存線上客戶的行為資料, 並將這些資料與儲存於公司後端系統中的資料結合。 分析資料以更瞭解線上客戶的行為。
確認客戶的偏好與趨勢。

60 點選流向追蹤工具 收集網站上客戶的活動資料並儲存在記錄檔中。
記錄使用者到達一個特定網站之前的上一個網站 為何,並記錄當他們離開時前往哪個網站。 記錄網站上被瀏覽的特定網頁與網站中每個網頁 瀏覽所花的時間,與哪些種類的網頁被瀏覽及瀏 覽者買了什麼。 當瀏覽者填寫註冊單或是購買產品時,網站可以 從這些詳細的資料中建立起資料庫。

61 合作式過濾軟體 追蹤使用者在網站上的行動,將得到的使用者行為資訊與其他類似嗜好的客戶資料做比較,以預測使用者下一步想看什麼。
根據使用者可能的興趣提出建議。

62 區隔與規則式系統 根據使用者的描述資料傳送某種資訊。 將使用者根據規則區分成小群體或區隔。
軟體會使用人口統計、地理區域或其他資 訊去分割或區隔大量人口成小群體,作為 各式內容行銷的目的。

63 網站庫(Webhouse) 從網站參觀者收集來的資料儲存在資料庫中。 收集所有資料的目的在於使公司可以挖掘出客戶偏好與趨勢。
將點選流量資料與後端資料及相關外界資料結合,獲得對於每位客戶的充分瞭解。

64 Outline 數位化公司的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網際網路:數位化公司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全球資訊網 支援電子商務與電子化企業的科技
管理議題與決策

65 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問題 管理控制的喪失 連通性與整合應用的挑戰 組織變革的需要 企業運算的隱藏成本 擴充性、可靠性與安全性

66 管理控制的喪失 分散式環境: 企業整體的資訊科技基礎: 資料保存一致性 資訊系統技術與企業資料是非常困難的!
缺乏管理者所需要的單一、集中的控制點 企業整體的資訊科技基礎: 資料保存一致性

67 連通性與應用整合的挑戰 不相容網路與標準所引起的連通性問題。 包括了無線網路的連通性問題。
數位化公司組織必須依靠整體企業的商業流程與應用的整合,才能從價值鏈上的任一點取得資訊。然而點對點的流程與整合卻很難達成 商業流程: 訂單 →業務→存貨→配送↘→會計 客戶

68 組織變革的需要 企業營運的基礎建設與架構須能反應快速的市場與產 業變動。
整體企業運算提供了將組織重整成有效能單位的機會,如果組織議題不能被解決,將會帶來問題或混亂! 優點--- 將組織重整成更有效能的單位 缺點--- 傳統作業模式深耕人心 解決---改變【企業文化】與【組織結構】 企業營運的基礎建設與架構須能反應快速的市場與產 業變動。

69 企業運算的隱藏成本 期望從分散式主從運算獲得成本節省,並沒有實現,因為非預期的成本出現 原因--硬體採購費用降低
人員與網路及系統管理費用增加 二者互相抵銷結果,成本往往無法有效降低。 大量時間用於網路維護、資料備份與解決技術問題、軟硬體與軟體升級的安裝上

70 擴充性、可靠性與安全性 擴充性 可靠性 安全性 大量的頻寬及儲存容量,處理交易資料。 處理目前電子商務需求及快速擴充以滿 足未來的需要。
提供作業所需的高效能與可用性。 可靠性 必須能在電腦當機時有效的分散風險。 所有元件都能順暢運作。 安全性 對於使用大規模網路及與組織外個人或其他企業間有電子交易行為者,須有防止網路駭客入侵之機制。

71 新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解決方案 管理變革 教育與訓練 資料管理規範 連通性與應用整合的規劃

72 第二次小考(ch7~ch9) 行三甲:5/28 End


Download ppt "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