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介绍 庄宁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规划价格处副处长) 2010年4月14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介绍 庄宁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规划价格处副处长) 2010年4月14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介绍 庄宁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规划价格处副处长) 2010年4月14日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介绍 庄宁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规划价格处副处长) 2010年4月14日

2 三、卫生发展规划制订的一般技术路线和主要框架 四、目前“十二五”规划制订工作的进展 五、“十二五”规划制订工作主要思路
一、卫生规划制订的国际经验 二、“十一五”规划的简要背景介绍 三、卫生发展规划制订的一般技术路线和主要框架 四、目前“十二五”规划制订工作的进展 五、“十二五”规划制订工作主要思路

3 一、卫生规划制订的国际经验 对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满足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控制医疗费用膨胀,是国际通行的做法。规划一般由中央政府制订原则,由区域政府(省/州)参与并负责执行: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的国家侧重全社会的服务能力规划,而以国民卫生服务为主的国家则侧重公立医疗卫生体系的规划。

4 一、卫生规划制订的国际经验 第一,一个国家卫生筹资的主体形式是决定规划主体和范围的基本要素:社会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国家(德国、法国);一般税收为基础的国家(英国) 第二,从规划主体来看,多数国家基本是中央订原则,地方政府具体负责规划和实施,既体现了规划的原则性,又有操作的灵活性。 第三、一个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不仅意味着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源维持运转。

5 二、“十一五”规划的简要背景介绍 一是实现国务院批转的跨越。
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第一次实现了由卫生部、国家计委发文到国务院批转的跨越,地方卫生规划也实现了由卫生厅局发文到省市人们政府直接发文。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卫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五年规划的行政效力得到了提升,这对于协调部门关系、促进规划的有效实施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6 二、“十一五”规划的简要背景介绍 二是从“计划”到“规划”。
第一次将“五年计划”正式改名为“五年规划”,这表明政府从更全面、更长远的角度谋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未来,更加注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指导性指标。这一改变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政府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7 二、“十一五”规划的简要背景介绍 三是建立了中期评估机制。
规划通过后,根据《规划纲要》中的规定,对《规划纲要》进行了中期评估,这有利于改善原来规划实施中重编制轻评估、重审议轻执行的不足。

8 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 在卫生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重要阶段,卫生发展环境也面临诸多复杂因素,卫生工作需要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对于妥善应对卫生发展的新挑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具有重大意义。

9 三、卫生发展规划制订的一般技术路线和主要框架
基本流程: ——终期评估 ——专题研究 ——规划文本编制 ——广泛征求意见 ——部门协调 ——定稿上报

10 专题研究: 我部组织开展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总体发展思路”研究工作,除此之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卫生“十二五”规划有关专题的研究工作,包括“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分析、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与趋势研究、卫生服务筹资研究、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研究、健康产业发展研究等。同时,为了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经济运行情况,我们组织专家选取东部、中部、西部省份开展调研,调研对象涵盖省、市、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市、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为编制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

11 健康中国2020: 在部党组的要求下,成立了由210位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6个“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研究专家组,分别是:韩启德副委员长担任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首席专家和专家组总负责人,桑国卫副委员长担任药品和医疗器械研究领域首席专家,王陇德会长和巴德年院士担任公共卫生研究领域首席专家,刘德培院士担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首席专家,曾益新院士担任临床医学研究领域首席专家,王永炎院士担任中医学研究领域首席专家。

12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总体发展思路研究: 去年年底,按照国务院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的工作部署,卫生部负责“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总体发展思路研究”。分领域开展了专题研究,主要完成了,卫生发展战略需求、发展模式和基本思路研究,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卫生人才队伍发展研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研究,重大疾病控制策略研究,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研究,医疗科技教育研究,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研究、健康产业发展研究,卫生信息化研究等十个重大研究课题。 ——专题研究演示研究方法及内容

13 三、卫生发展规划制订的一般技术路线和主要框架
主要框架: 一、回顾 二、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 三、指导思想 四、基本原则 五、主要目标 六、重点工作 七、保障政策和措施 八、重大项目

14 三、卫生发展规划制订的一般技术路线和主要框架
基本要求:编制“十二五”规划需要把握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主线,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卫生事业的重点任务。要认真学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分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使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相衔接。

15 (二)经济发展与卫生事业发展的关系。明确“十二五”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采取的重大举措。要抓住国家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重要途径的机遇,既要努力使卫生事业取的新的更大进展,也要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贡献。

16 (三)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当前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紧紧围绕医改这一主线。在落实 年的五项重点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研究提出2011年以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同时,还需要研究提出疾病防治、食品药品安全和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卫生应急以及医疗服务监管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17 (四)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使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并随着经济发展、财力增强而逐步提高。

18 规划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要把规划工作摆上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要成立规划工作小组,负责规划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实施和监督评价。要在国家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深入探索、大胆创新。

19 (二)强化规划的权威性。 要把规划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关部门审批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要以规划为依据,未纳入规划或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得擅自审批。探索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规范、管理和保障区域规划的健康开展和有效运行。

20 其他相关部门要按各自职能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
(三)明确相关部门职责。 发展改革委和规划建设管理部门; 财政部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编制部门; 其他相关部门要按各自职能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

21 (四)探索建立监督评价机制。 以规划目标、保障措施、组织实施为重点,建立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指标体系动态监测,力争实现信息系统的公开、透明,便于评价和监督。探索制定评价结果和部门问责有效结合的制度和措施,确保评价监督的实效性,加大规划实施力度。

22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们正式启动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四、目前“十二五”规划制订工作的进展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们正式启动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一是在各司局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报告和“十二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基本思路。

23 二是按照部内有关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总体发展思路研究的统一部署,与卫生经济研究所共同研究起草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研究报告,对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现状、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了发展思路和重大卫生项目。

24 三是为展示“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前期研究成果,做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研究制订工作,我们于12月29日组织召开了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及“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高层次研讨会,研讨“十二五”期间及到2020年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指导下阶段的规划制订工作。

25 五、“十二五”规划制订工作主要思路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
国家发改委近期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要求必须从基本国情出发,全面总结“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认真分析形势变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准确把握国内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投资消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26 《基本思路》还对“十二五”时期的基本形势进行了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充分表明我国的发展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必须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深度调整导致外需增长放缓,意味着我国主要依靠出口高速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把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到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轨道;

27 全球科技创新浪潮和低碳经济趋势,国内能源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以及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意味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成本扩张的模式难以为继,必须把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
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公共需求的急剧增长、思想观念的重大变化,意味着主要依靠政府管制和注重硬件建设的传统社会发展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必须把社会建设的方向转换到完善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的轨道。

28 尤其在“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问题突出,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服务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公共服务供求矛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29 《基本思路》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的指导方针,并提出了一些与我们相关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一是围绕解决制约内需扩大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把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扩大就业战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投资消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30 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民生优先,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总量、注重提高质量,要以促进公平为基本原则,坚持均衡发展,提高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公共文化、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的水平。

31 三是以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为重点,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加快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攻方向,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围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调整完善现行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方面制度和政策,消除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障碍。

32 四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力量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3 五是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34 以上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对《基本思路》进行了认真学习,下一步还将继续组织人员进行深入学习分析,研究国家发展战略对我们卫生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同时还应该研究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在现有规划纲要基础上,继续完善卫生事业“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重点项目。

35 五、“十二五”规划制订工作主要思路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
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 (略)

36 二、“十二五”期间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
 二、“十二五”期间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 (一)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卫生发展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任务艰巨。 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国内需求由生存型进入发展型。 2、经济增长方式将出现重大调整。 3、坚持惠民导向,继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三)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卫生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37 (四)疾病模式呈现新特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1、重大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 2、重大地方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仍然严重流行。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社会负担沉重。 4、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五)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期望尚有较大差距。 1、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 2、医疗保障筹资水平较低,保障水平有限。 3、保障公益性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建立。

38 三、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三、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改革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2、主要指标

39 (二)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四)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四、重点工作 (一)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四)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五)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 (七)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大力推进卫生监督工作 (八)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 (九)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40 (二)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三)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五)加快推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
五、保障政策和措施 (一)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 (二)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三)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五)加快推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 (六)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七)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41  六、重大项目 (一)重点建设项目 (二)行动计划 ——规划思路文本

42 谢 谢!


Download ppt "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介绍 庄宁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规划价格处副处长) 2010年4月14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