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5讲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庄榕霞
2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系统科学理论 媒体与传播理论 信息科学技术理论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
3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与教育技术
4
一、什么是传播
5
1. 传播现象普遍存在 动物 机器 人
6
动物传播 气味 发光 超声波 动作 声音 灰雁的不同动作信号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传播 信号:传播并非人类特有现象。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就有以下几种: 1.气味。(分泌特定气味的荷尔蒙-一般草食和肉食动物) 2.发光。(萤火虫求偶) 3.超声波。(蝙蝠) 4.动作。(灰雁动作信号,蜜蜂的“8字舞”) 5.声音。(鸟语) 局限性: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不能同日而语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动物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 第二,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是基于条件反射原理的过程,而不伴随复杂的精神和思维活动。 —句话.动物传播只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被动的适应,而不能成为对自然界和自身进行能动的、创造性改造。受过训练的黑猩猩也无法表达抽象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事物。
7
克里特岛居民使用的45个图形符号(约公元3500年)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克里特岛居民使用的45个图形符号(约公元3500年)
8
云南丽江纳西族象形文字
9
丽江古城的“德克士炸鸡”招牌
10
1. 传播现象普遍存在 动物 机器 人 人类独有的传播形式: 语言、文字,音乐、摄影、美术、戏剧、电影、电视、舞蹈——人的全部行为
11
2.怎样看待传播活动? 传播是人类的日常行为; 传播是易于习得的交流工具; 传播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年龄。
——传播的本质、特征、功能和规律? 传播与个体、群体、社会的关系?
12
3. 对传播的不同描述 拉丁文:Communicare 使共同、共用、共享 英 文:Communication
通讯、传达、联系、传播、沟通、传染等 中 文:传播、传通、传意
13
4. 传播的定义 一般认为传播是指至少有两方通过信息交流而达到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
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府,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而象征副则具有人类语义性质
14
特点:传播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以传播者发出刺激为开头,以受传者产生反应为结果。没有反应,不算传播。
基本条件: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与通道。 目的:分享信息,互相影响,相互学习,建立共识,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
15
5. 传播的类型 自然的传播 非人类传播 动物的传播 机器的传播 传播 非社会传播 自我传播 人类传播 人际传播 社会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16
6. 人类传播的关系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17
7.传播的功能 传播信息 协调行动 提供娱乐 进行教育
18
8. 人类传播的发展
19
人类传播的发展轨迹
20
传播媒介的进化
21
传播媒介发展史概略图 口头传播时期 (部落文化时期):
个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可以同时受到外部讯息的刺激,并处于和谐状态,个体的讲演才能是确定其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文字印刷传播时期 (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人的视觉功能不断被扩展和加强,而其他感觉功能被忽略和削弱。 传播活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但口传时期的“现场”参与性和感觉的平衡性被打破。 电子传播时期 (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人们的感官重新得以均衡地体验部落文化社会中村庄式的接触交流。 传播媒介发展史概略图
22
9. 传播学定义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科学。
23
10.传播学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美国 40年代:日本 50年代:英、法、德等国
60年代:印度、马来西亚、韩国、 泰国、巴西、秘鲁、墨西哥 50、60年代:台湾、香港地区 70年代:大陆 台湾: 1953年台湾政治大学设立新闻研究所 1963年施拉姆的学生朱谦进行了电视传播效果的研究,传播学开始。 70年代以后,台湾的研究日趋多样化,并出版了一些传播学著作。如《大众传播理论》、《大众传播研究方法》 经验学派为主、批判学派也有。 研究重心: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 香港: 对大陆开始传播学研究起了传介作用 大陆(第一阶段 ): 1976年,传播学的研究开始被大陆的学者关注 1978年下半年,复旦大学新闻系开始在内部刊物上介绍西方传播学 1978年以后,翻译、评介传播学的主要学说、概念、范畴和方法。 1980年,复旦大学新闻系首先在本科班中开设传播学选修课 1982年,施拉姆来中国介绍传播学 1982年,全国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召开。 从1983年起,开始建立我国的传播学理论体系和模式 1984年9月,出版了施拉姆的代表作《传播学概论》 1986年,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对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进行了研讨。 大陆(第二阶段1993至今): 1993年,召开第三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研究在翻译、介绍西方传播学同时,进一步探索传播学本土化问题、传播学前沿问题、传播与文化等许多问题。 大陆(发展趋势): 我国基本上都是经验学派,引进、介绍与本土化并举。 研究传统的传播理论 介绍西方最新的传播学理论 构建网络传播学的基础理论
24
11.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早期:态度改变、传播技巧、大众传播的一般效果
现阶段: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思想、实践、技术)、人类传播的形态(不同类型传播活动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机理)、人类传播的本质
25
12. 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 传播者、信息、媒体、受播者、 编码、译码、反馈、噪声、效果
26
13. 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体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1)拉斯韦尔直线式传播模式图 who,
通过什么渠道 媒 体 产生什么效果 效 果 谁 传播者 说什么 讯 息 对 谁 受 者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体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拉斯韦尔(H.D.Lasswell)1948年提出的传播过程的模型,简明地表达了传播过程中要素(五W:传者、内容、渠道、受传者、效果)及其功能,以及信息传播是如何进行的。根据其要素的功能(作用)来研究如何提高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27
2)贝罗模式 贝罗传播模式 这是用以阐明思想传播系统结构的一个静态模式。贝罗模式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信源、信息、通道和受播者。它还指明了影响各个要素传播功能的条件。 在影响传、受双方本身传播功能的条件,包括: 传播技术(语言的清晰度与说话技巧、文字描写技巧、思维缜密性、手势与表情自然逼真等) 态度(自信心、爱好、双方的了解程度等) 知识(传者与受者对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社会系统(传者与受者的社会地位等) 文化(传者与受者的文化背景等)。 在“影响信息传播功能的条件因素中: 内容是指传者为达到目的而选取的材料,它包括信息成分与结构; 符号是指内容的表现行使,包括语言、文字、图象与音乐等; 处理是指传者对选择并安排符号所做出的决定; 通道是指传播信息的各种方式,如口耳相传方式,书写与阅读方式等。
28
二、教育传播
29
1. 教育与传播 受 传 教 学 传播过程: 信息 传播者 受传者 反馈信息 教育内容 教师 学生 反馈信息 教育过程:
从传播本身具有的教育意义来看,任何一种人类传播形式都具有教育作用。 离开了传播过程,教育就不能实现。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传播过程。教育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 教育内容 教师 学生 反馈信息 教 学
30
教育普遍存在于任何一种人类传播之中。 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教育传播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
31
2. 教育传播学定义 教育传播学是综合运用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揭示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过程与规律,以求得最优化效果的科学。
32
教育传播系统结构图 讯息 目标 受教育者 内容 教育者 通道和媒体 教育传播系统的基本结构
教育者是教育传播系统中具备教育教学活动能力的要素,是系统中教育信息的传者和导控者。 信息是指以物理形式出现的教育信息。教育信息是系统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观念形态,它本身是不能直接传递的,要传递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一种是实物,如标本、直观教具等;一种是比较抽象的符号体系,如文字、声音、符号、图表、画像等;还有一种是上述两类的替代物,如语言声音的模拟(录音)和物体或实物的模拟(录像)等借助光电信号呈现的音像。宗旨,承载教育信息的所有物质形式都必须是能为师生双方的感官所能感受到的,这样才能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联系。 受教育者是施教的对象,一般说就是接收教育信息的学生。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接收也不是来者不拒的,要因他所处状态的不同而不同。 通道指教育信息形成后,由一方传送到另一方所建立的联系方式。如人-机-人,人-机等。 教育者在教育传播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在教育传播系统中,教育者是教育信息的编码者、发送者和传播活动的控制者。教育传播系统的运动主要是由他输出和控制的信息推动的。 受教育者在教育传播系统中,相对于教育者来说,是处于教育信息接受者的地位。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容纳器。学生不仅能主动地接收教育者传送来的信息,对教育信息的接收、理解和记忆都是有选择的;而且还能主动地从教育者以外的信源获得信息,甚至向教育者提供这类信息。因此受教育者也是信息的编码者和发送者,是教育传播系统中的另一个积极主体。 信息和通道与媒体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间的位置。参与教育传播活动的双方皆借助于它们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有效的教育传播必定是双向传导结构,具有两条通道,成为循环结构的系统。这种结构系统为产生优良的教育效果提供了保证。
33
传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受者的影响力上。也就是说,受者对信息的接受情况如何是评价传播效果的客观尺度。关于如何增加传播效果,传播学认为,一要考虑受者对传播内容理解和接受的外在因素,二要考虑传播内容本身的内在因素。 在外在因素方面: 一、受者原有的态度、观念、想法、经验等对传播内容具有选择作用,符合则接受,不符合则不易被接受; 二、团体规范常决定一个人对传播的内容作出何种反应,团体规范越强,对传播内容的接受或拒绝的程度也就越强; 三、个人的亲身影响对提高传播的效果有极大的帮助,有威望的人与受者之间面对面的传播效果最好; 四、个人的性格和文化水平与传播的效果也有很大关系,个性强的人不易被说服,反之则容易接受接受他人的意见。文化水平高的人,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强,同时也能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批判,反之则接受能力差,而且容易盲从。 在内在因素方面,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就必须: 一、增加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二、善于利用媒体的长处,最好是多种媒体取长补短、综合应用; 三、注意信息发出的时机和地点,能够引起受者的高度注意。 四、内容的选择对受者来说能够“投其所好”; 五、发出的信息量适度。 教育传播系统四元模型
34
3. 教育传播的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 传者的导控性 受传者的特定性 内容的系统性 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 效果的确定性
① 明确的目的性。教育传播是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为目的的一种传播活动 。 ② 传者的导控性。传播者(教师)采取的教学措施对受传者(学生)具有导控性质,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教师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③ 受传者的特定性。教育传播有特定的对象 ④内容的系统性。教育传播的内容是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选定的。一定要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并且要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 ⑤ 媒体和通道的多样性。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将多种媒体组合利用,既可以面对面传播,又可以远距离传播。 ⑥ 效果的确定性。传播者通过讲授、练习、实验、复习及测验等教学环节来保证教学效果。
35
4. 教育传播方式 根据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结构可划分为: 自学传播 个别传播 课堂传播 (自我传播) 远程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36
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37
1 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7W”模式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谁 教师或其他信息源 Says what 说什么 教学内容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 To whom 对谁 教学对象即学生 With what Effect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效果 Why 为什么 教学目的 Where 在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
38
2 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教学信息的传播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传播行为来实现的,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分析和安排,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随时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9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确定教学传播信息 选择教学传播媒体 通道传递 接收和解释 评价和反馈 调整和再传送
40
4 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 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是通过以下三种教学信息流实现的: ①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接受;
②学习者反应信息的传递与接受; ③教师对学习者的反应加以评价后再传给学习者。
41
5 传播过程的功能条件 教师 学生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实现其功能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在所传授的学科领域是与学生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的差距,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掌握科学领域的前沿知识; 二是要有一定的传授知识的手段和能力,如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方法,能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设施; 三是要有一定的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对自身、对学生和师生关系的调节和控制。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实现其功能的条件主要也有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使个人的学习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统一; 二是学生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各种接受信息的通道必须畅通无阻,并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三是学生要有自控能力,能够调节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行动,并与教师密切配合,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修正学习措施,完成学习任务。 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 内容的选择 内容的安排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注意: 三个“符合” ,即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 三个“考虑”,即考虑学生的适应性、考虑教师的可行性、考虑环境的可能性。 从教学媒体的角度看,教学媒体的选用要考虑: 学习任务的因素 学生特点的因素 教学管理的因素 经济成本的因素
42
6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共识律 谐振律 选择律 匹配律
共识是指:一方面教师要依据学习者已有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来建立传递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要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体来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或材料,以便使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材料产生有意义的联结,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 谐振是指:是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生接受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传输方面产生共鸣 。 选择是指:是指任何教学传播活动都需要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适应学生身心特点、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并旨在以最佳的“代价与效果比”成功地实现目标,即最小代价原则。 匹配是指:是指在一定的教学传播活动环境中,通过剖析学生、内容、目标、方法、媒体、环境等因素,使各种因素按照各自的特性,有机和谐地对应起来,使教学传播系统处于良好的循环运转状态之中。
43
网上表情符号 :-) :-D :-0 :-() :-o 8-) ;-)
8-) ;-) :-) 最普通的基本笑脸,通常加在句尾或文章结束的地方。表示开玩笑的意思,或表示微笑。 :-D 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 :-0 “哇!” 表示吃惊或恍然大悟。 :-() 更大的“哇!” :-o 有什么精彩的?怎么目瞪口呆的! 8-) 同样是笑脸,但笑的人眼睛很大。 ;-) 抛媚眼,含有别意!
44
初一学生的作文: 那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逛200。我的GG带着他的“恐龙”GF也在200玩,GG的GF一个劲地对我PMP ,那“酱紫”就像我们认识很久了。后来,我和一个同学到网吧“打铁”去了……7456!大虾、菜鸟一块儿到我的烘焙机上乱灌水? 打铁是一项体力活儿,在网络上发一篇质量高的文章又何尝不让人身心疲惫呢?称打铁,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唉!我们这些光光,休息天没有事情可干,只好在网上打打铁了。” “PMP”(拍马屁)、“酱紫”(这样子)、“偶(我)”、“KPM”(肯德基、比萨饼、麦当劳)
45
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2 指出了教学过程的双向性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4 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 5 传播过程的功能条件 6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46
四、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
47
1. 起源 研究同一种现象:各种媒体纷纷进入教学过程 20世纪:20年代 视觉教育运动 30年代 视听教育运动 40年代 传播学兴起
20世纪:20年代 视觉教育运动 30年代 视听教育运动 40年代 传播学兴起 50年代 运用传播理论研究教学过程 60年代 “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提出,建议将“视听教育”改为“视听传播”。 70年代 “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正式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即AECT)
48
2. 定义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种种具体目标,对教与学总体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论。它以对人类的学习和交流的研究为基础,并将人和人以外的资源综合利用,以促进更有效的教学。
49
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传播活动。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的,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0
3. 相同点 同一个实践领域:教育、教学实践领域 同一个研究目的:应用教学技术改善教学,以求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理论基础中有相同的部分 :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论等
51
4. 不同的侧重点 教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着重于教育信息传播的基础理论研究,偏重于对教育信息传播规律的研究,运用信息传播理论探讨、研究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则转向于教育传播中的应用理论和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强调实用的教学技术,强调目标,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设计、实施与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人”以及“人”以外的一切资源的综合利用。
52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与教育 一、什么是传播 二、教育传播 三、教育传播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四、教育传播与教育技术
53
推荐书籍: 传播学原理 传播学导论 传播学通论 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总论 传播学引论 当代传播学
54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与课程论
55
教 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通过这个交往过程和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
56
一、教学过程 教学的特征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 教与学互相依赖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二者相互依赖、对立统一。教主要是一种外化的过程,学主要是一种内化的过程。 教与学互相依赖。二者互为基础、互为方向。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的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这是同一个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而且是人格觉得平等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交互主体的关系”。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方面教学建立在并应当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之上,教学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教学又是一种艺术化的存在,教学中充满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认知的、情感的和价值观的冲突,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57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 教学过程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原则 教师与学生 课程设置与教材 教学方法与形式 教学环境
教学评价与管理 ……
58
教学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功能?有哪些基本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教学规律、目的处理教学活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某些规律? 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或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有效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如何有效地发挥学校教育环境的显性和隐性功能? 如何实施全面的教育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使教学工作发挥更大的效能?
59
二、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教学结构强烈地依附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即用不同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教学结构。
60
教材 传统教学结构 学生 教师
61
教材 教师 新型教学结构 新媒体 学生
62
教材 以“教”为中心 教师 学生 新媒体
63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甚至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教师通过口授、板书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用耳朵在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相当于收音机或电视机); 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辅助教师教,即用于演示重点和难点的直观教具,传统CAI就是起这种作用;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老师讲这本教材,复习和考试都是依据这本教材。
64
教材 以“学”为中心 学生 教师 新媒体
65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不足之处: 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教学媒体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 教材不再是惟一的学习内容,甚至不是主要的学习内容。 不足之处: 过于强调学生的“学”,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66
教材 学生 “主导—主体” 新媒体 教师
67
“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上述两种教学结构彼此取长补短,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就形成“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也可称之为“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它强调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从而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这里的学习主体只有一个——就是学生。 我国当前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68
典型教学理论 教育技术涉及的内容 发展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 瓦根舍因为代表的范例教学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理论 加涅的指导教学理论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 教育技术涉及的内容 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内容的确定 学习者的分析 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活动程序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评价 指导
69
三、课程理论 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它是教育内容的主要承载者,它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联结起来,使得教育活动得以发生。 课程观的变化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70
课程研究的两个层面 课程设计 课程基本理论问题 课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课程的具体目标怎样建立 课程的基本价值是什么? 课程的实质是什么?
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什么? 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 课程设计 课程的具体目标怎样建立 课程的结构如何确定 课程的内容怎样规划 课程的实施如何展开 课程的结果如何评价 …… 通常由一些操作性很强的要求、步骤、原则、方法等构成
71
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与教学 美国21世纪劳动委员会认为“21世纪的能力素质”既包括很强的基本学习技能,也包括思维、推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与运用。 基本学习技能 信息素养 创新思维 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能力 E-learning? B-Learning?
72
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观 课程的目标即“整合”的目标 课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丰富体验,采用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 充分考虑教学的社会性和学生的情感需求 课程的目标即“整合”的目标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与多种活动方式的综合运用,实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 。避免信息技术应用与其他活动方式的对立,不能为用信息技术而剥夺学生的动手实践机会和切断学生与社会、自然的联系。 课程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学生 “整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和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不应止于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学习需要评价和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利用信息解决学习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丰富体验,采用综合化、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 创设“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学习环境”,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效能工具、交流工具、研究工具、问题解决工具和决策工具帮助实现知识技能学习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教师及信息技术之间产生多种多样的良性互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和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充分考虑教学的社会性和学生的情感需求 “整合”不能因为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成为情感的荒漠、社会交往的死角,将IT支持下的交流互动(如借助 、BBS、视频会议的交往)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活动相结合,创设人际交往和人机互动良性互补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充分的社会交往机会,在真正的人际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社会发展,避免“用技术活动取代社会活动”或者“用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的错误做法。
73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教学与课程论 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 传播与教育 系统科学与教育传播
74
一、系统科学理论概述 教育技术是一个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育问题、开发和使用各类学习资源的领域,其目的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在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重心经历了从教育媒体向教育传播,再向教育系统转移的演变过程。
75
系统科学--系统观、系统理论、系统方法 1 系统观(系统哲学) 2 一般系统论 3 系统方法论
76
1 系统观 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963年,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发表了系统论的代表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General System Theory),成为当代系统论的代表人物。 一般认为,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组合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构成至少有三个条件: 构成系统的元素至少有两个以上,也可能很多。往往把主要元素称之为要素。 系统不是孤立元素的复合或叠加,而是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即彼此具有联系并构成一定的关系,它们形成的整体决定着系统的结构和特征。 系统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又作用于一定的环境。它从环境中获得一定的输入,而又给环境一定的输出。系统是一定环境中的系统,没有环境也就没有系统本身。
77
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观、系统理论、系统方法
2 一般系统论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整体原理 反馈原理 有序原理
78
2 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是一套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原则,如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有机相关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目的性原则,这些概念和原则可以组成三个互补性的模型: 环境模型,它考察处于环境中的和与其相关的系统,并组织与这种考察有关的概念与原则; 结构模型,它考察什么是系统,是什么样的系统,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哪些是结构性要素,哪些是功能性要素,它是如何组成的; 运行模型,它考察系统自始至终的行为,以及告诉我们系统是如何运行的。
79
2 一般系统论 整体原理 ①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是系统理论的核心。任何系统都是由要素 构成的,系统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受一定规律的制约,要素 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②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但不能孤立地考察一个要素,应把要素置于 系统之中去考察。系统也不是孤立的,它与环境紧密相关,应把系统置 于环境中去考察。 ③任何系统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所构成,但在功能上,各部分功能的 总和不等于整体的功能;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应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 再加上相互联系形成新结构产生的功能。
80
2 一般系统论 反馈原理 ①一个控制系统既要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部分,更要有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不可能实现控制。 ②反馈分为两种,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能维持系统的稳态,是可控过程。
81
2 一般系统论 有序原理 ①有序是指一个系统的性质、结构、功能,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它不是简单地反映时间的先后,位置排列的先后,而是系统的组织程度的提高,信息量的增加,熵的减少。 ②系统要发展,要从无序到有序,第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另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有涨落的作用即远离平衡态。
82
2 一般系统论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有整体原理 反馈原理 有序原理
83
3 系统方法论 系统方法论是提供一组进行合理开发,设计时所运用的思想、原理、方法、步骤、组织和技巧,以便使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系统理论发挥指导作用。 它是运用系统理论的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84
3 系统方法论 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 (1)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从而确定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系统重新应具有的功能; (2)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3)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 (4)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 (5)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 (6)应用和推广。
85
4 教育系统方法 考夫曼是最早将系统方法运用于教育的其中一位。
教育问题的系统分析主要由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组成。在明确了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之后,就要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条件和解决方案。 系统方法对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技术学科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在早期的视听教育实践中,人们多是注重于单一媒体的研究,往往强调某一种新媒体的作用。通过系统观点的影响,人们逐渐综合考虑各种媒体的特性,提倡使用多种媒体取长补短进行教学。 程序教学刚开始的时候,人们主要关心程序学习的进行方式,后来逐渐重视作业和行为目标,以及教材的逻辑顺序。系统观点引入后,程序设计就越来越重视从教学的整体出发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所有因素,包括目标的确立、最优的教授方式、最优的媒体选择和资源利用、适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通过评价来实现教学的反馈控制,最终使教学设计成为教育技术的核心领域。
86
二、系统科学与教育传播的关系 教育传播现象及其活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它进行研究不能采用孤立的方法,而要运用系统论思想。这样才能找出它的客观规律并用以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传播系统的特性表现为: 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 它是一个相对稳定性的动态系统 它是一个可调节性的控制系统
87
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系统 开放系统是指系统能够不断地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这是系统的形成与进化、有序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生命系统或化学系统概莫如此。 教育传播系统不仅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而且同时要求其子系统(教学系统或学习系统)和系统要素(教育者和学习者)成为开放系统;甚至于通过教育传播促进学习者思考,使其大脑这一巨系统及各子系统也成为开放系统。
88
它是一个相对稳定性的动态系统 教育传播系统,无时无刻地不与外界环境进行人(教师、学生、管理者、工作人员等)、物(经费、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信息(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学术交流、科技动态等)的流通。只要系统存在与发展,这便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新陈代谢” 。 教育传播系统在人、物、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中,仍会继续保持着其系统的性质和特性。这就是教育传播动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若没有这种稳定性,系统便会出现解体消亡或形成新的系统。 系统的结构是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是系统内部保持它的质的规定性的主要根据。正因为教育传播系统有其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结构,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信息以及其他各种元素的排列方式,才使得教育传播系统具有特有的属性和功能。只要系统的这种诸元素的固定的关系和联系的形式未遭破坏,它的性质和功能,就能保持相应的稳定。
89
它是一个可调节性的控制系统 教育传播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控制的作用下,需要和能够改变自己的状态、行为和运动以实现其特定的教育目的。如果一个系统不能根据目标的要求和环境的变化,在控制作用下按正确的指令随时进行调节以完成预期的任务,那么这个系统便是一个“失控”系统,或是不可控的“刚性”系统。而教育传播系统却是被控部分可变、可调的系统。 教育媒体是教育传播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要素,是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中介物,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物质工具或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仅是传播的工具或手段,而且是一个很好的“传播者”或“教育者”。在现代教育中,尤其是在远距离教育中,教育媒体占有一席重要地位,成为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同时它也是教育技术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技术与教育传播系统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有效地促进学习,优化学习过程。
90
作业 1.用思维导图画出本章的“知识框架图”。 2. 试叙述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作为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的意义。
(本次作业为小组作业,要求作业2中各成员分工承担某一理论的相关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