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坚守理念、调整目标、充实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富霄菱.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坚守理念、调整目标、充实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富霄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坚守理念、调整目标、充实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富霄菱

2 一、2011版《课标》的基本特征 1.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观,坚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依据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总结,调整充实课程标准的一些重要表述,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目标。 3.根据实践的需要完善和细化了“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

3 二、把握2011版《课标》主要变化 1.2011版《课标》对课程性质的修正
(实验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4 语文课程性质 (2011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 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这门课程包含了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因素,课程内容涉及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语文水平的提升也取决于学生个体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6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是要让学生具备“运用”乃至“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实践性既包括生活、工作、学习中应具备的听说读写等实用的语言文字能力,也包括体验、领悟、品味等审美的语文能力。

7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强调“学以致用”,“人文性”强调“学以明志”。二者的统一点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既要认识到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学习、运用语文的过程必然是接收他人或传递自己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的过程;又要认识到思想认识水平和情感价值取向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使用。

8 2.关注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仍为四条: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9 这种增加实际是从“运用”的角度丰富了“语文素养”的内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这种增加实际是从“运用”的角度丰富了“语文素养”的内涵。

10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语文运用”,纠正对语文知识的认识。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增加了“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增加了“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删去了“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改在教学建议里“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语文运用”,纠正对语文知识的认识。

11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增加了“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增加了“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激发“主动意识”改为激发“问题意识”。

12 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把原本在“课程设计思路”的“三维目标”挪到“学习方式”里。通过强调“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突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主动意识”改为“问题意识”,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13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删去“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增加了“语文课程的 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
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 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 需要”。增加了“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 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

14 3.课程目标的调整 整体构建的调整 原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改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原“总目标”改为“总体目标与内容”,原“阶段目标”改为“阶段目标与内容”。 这种调整凸显学习“内容”的变化,既体现对构建语文学科基本要素的确认,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语文教学要落实什么的问题。

15 “学段目标与内容”的调整 “阅读”由15条改为12条,主要是合并,突出变化有两点:一是增加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二是“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改为“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16 “学段目标与内容”的调整 变化之一,主要是针对“综合性学习”提出来的,也是为了突出“语文运用”。 变化之二,主要是针对语文知识学习提出来的,“了解”变成“随文学习”。 “基本的语法知识”改为“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此番调整既肯定了语文知识的学习的必要性,同时明确指出了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即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强调学用结合。

17 “学段目标与内容”的调整 “写作”由10条改为8条,主要是合并,原来的第1条、第9条“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都合并到第4条中。 “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 习”变化不大。

18 4.解读“教学建议” 实验稿《课标》的教学建议有5条: 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④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⑤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19 2011版《课标》的教学建议有4条 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和性; 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 4.解读“教学建议” 第1条,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对教师 的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 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 应认真 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 学质量”。

21 4.解读“教学建议” 原来是“转变观念”,现在是“确立 观念”;原来只说“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 教材”,现在首先说“认真钻研教材,正 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原来没有“精 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 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 质量”。这些细节的调整与充实体现了课改的推进和反思,强化了对教师的要求。

22 4.解读“教学建议” 第2条,有较为细致的补充。 补充之一:“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强调“整合”“统筹”“整体”,体现语文的“综合性”。这种体现“综合性”的教学,应当成为主流教学导向,成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

23 4.解读“教学建议” 补充之二:“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活动,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语文实践”,而且特别提出以“专题学习”等的方式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要把学生从“题海”实践中解放出来。

24 4.解读“教学建议” 第3条,补充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 “思想观念”,可以理解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维方式”,可以理解为客观性、条理性、方法性。将这些纳入教学建议,是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和“语文运用”等重要的课程理念形成呼应。

25 4.解读“教学建议” 第4条,“实验版”是“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2011版”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 其中,特别提到“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重点追求的是的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

26 5.评价建议的导向性与阶段性 较之实验版《课标》,2011版《课 标》以标题的形式,明确了评价的基本 要求,即:
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②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③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④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7 5.评价建议的导向性与阶段性 认真思考这4条建议的总体导向,就是不能把“评价”固定在一个标尺上,包括评价的功能、方式、内容、目的等等。明确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特别强调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28 5.评价建议的导向性与阶段性 2011版《课标》第一次就各个语文领 域的评价,提出了阶段要求。这实际是体 现了语文能力层级划分的思想,而这是目 前语文教学最需要,但又最缺乏的内容。 例如,阅读评价,提出:第一学段可 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 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

29 5.评价建议的导向性与阶段性 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 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学习能力,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30 三、结束语 2011版《课标》,在坚持课改方向和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从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入手,作出了适度的修正,必要的整改,合理的补充。教学中不仅要了解这些变化,更需要了解变化的缘由以及内在的指向;并能够结合课程改革的实际认识《课标》提出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建议等;要对《课标》提出的重要的概念、关键的条目了如指掌。

31 谢 谢


Download ppt "坚守理念、调整目标、充实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富霄菱."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