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学们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在哪?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多快? 中国是社会主义,为什么比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还要大? 中国两极分化太严重!官僚主义浓厚,腐败现象严重!这些问题何时才能消除?

3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客观条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和少;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的建设成就影响直接;延安大生产运动的成功经验;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在客观上要求建立高度集中管理的计划体制模式来为之服务。 主观条件:当时理论界普遍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

4 (2)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国初期,我国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起过积极作用。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特点: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原有经济体制的作用:通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广大劳动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状态。

5 原有经济体制的缺陷: 随着经济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也日益显露: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 这些弊端的存在影响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妨碍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

6 (3)我国对经济体制建设的探索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说要搞“新经济政策”,认为在我国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等 这些探索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由于是在计划体制框架内的思索,因此在后来的“左”的思想作用下,这种探索没能继续。

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主要观点的历史线索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1981)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 “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1987)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99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 2.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 ⑴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8 ⑵商品经济是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手段,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⑶“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也就是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4)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可以相结合。 (5)市场经济可以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它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 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同时,针对市场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国家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江泽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中的“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此话不科学) 其实: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市场经济。点睛应当在这里。

10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1)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 一是经济关系(活动)市场化; 二是企业行为(经营)自主化; 三是宏观调控(政府调节)间接化; 四是经济运行(管理)法制化。 ①从资源配置方式看,企业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②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③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④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11 (2)个性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三是宏观调控能力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更有力。

1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图解) 这是我国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微观结构 处于主导地位 国有经济 公有制经济主要形式 宏观结构 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在国民经济中 发挥重要作用 集体经济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及集体成分 其他形式 形式可以组合 合作经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 个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 私有制经济,区 别在于雇佣劳动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港澳台投资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性质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从性质上讲是私有制经济,但它又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因为它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联系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14 2.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即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社会主义服务。 (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15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即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16 2.公有制的含义 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其掌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经济命脉,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集体经济,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3.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17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这又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是就全国而言,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可以有所差别。

18 5.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使用和所有。 (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在经济利益上的实现方式,它体现为所有者为实现其所有权利益而采取的特定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以妥善处理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19 (3)改革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总方向和总要求: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实现形式。
(4)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原则 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5)公有制实现的形式: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制、租赁制等

20 6.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

21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外资经济。
(1)个体经济,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小私有制经济。其在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积累建设资金,方便人民生活等都有积极作用。 (2)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以雇用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作用是:有利于集中社会闲散奖金,把潜在的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利于开展竞争,活跃市场,满足人民生活多方面的需求;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 (3)外资经济,有利于筹集资金,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就业等。

22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
一是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根本原因) 二是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要划清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二是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

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按劳分配的内容及要求:以劳动作为尺度,按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仍然存在重大差别,且是谋生手段。

24 3.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其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25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2.多种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一是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如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二是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收入;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一是按资分配取得的收入:指投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收入;二是资产收益:如购买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

26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①共同富裕不等同于同时富裕,平均主义必然是共同贫穷。 ②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左邻右舍的人富起来,实现共同富裕。一项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

27 ③允许人们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扩大有客观必然性。因为: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实行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竞争作用下优胜劣汰的结果;城乡、地区之间、脑体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上存在的差别。 ④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作为一种手段提出来的;先富起来是靠诚实致富和合法致富;为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先在沿海地区实施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进行帮助和支持,加大扶贫力度,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8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14大)兼顾效率和公平 (15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6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16.4中)要注重社会公平 (16.5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17大)初次、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9 ①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和适当扩大,并不是差距越大越好。
②由于实行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存在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 ③要防止两极分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就是通过完善分配政策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 ④要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30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社会救助(面向贫者):这为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保障无依无靠的绝对贫困者的生活;保障因天灾人祸使生活暂时陷于拮据的家庭和个人的生活;保障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的家庭和个人的生活; 社会保险(面向工资劳动者):是社会保障的核心。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生活的生育保险;保障退休者生活的养老保险;保障失业者生活的事业保险;保障患病职工生活的医疗保险;保障工伤致残职工生活的工伤保险;

31 社会福利(面向全体居民):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公共卫生设施;居民住房;财政补贴;生活补贴和津贴;集体福利设施;
社会优抚(面向军人及军烈属):是对特定阶层。退伍军人就业安排 ;现役军人及其家属优待;烈属抚恤;退伍军人生活保障。 (2)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原因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是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是体现社会公平和解决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措施。

32 (3)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意义 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减轻企业和国家的负担;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4)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 要扩大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进一步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社会保障立法;发展商业性保险业,作为社会保障的补充。

33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的有机结合 1.提出国民经济有好有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2.提出国民经济有好有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3.提出国民经济有好有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还很低,完成现代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因此速度问题仍然十分重要。

34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35 2.含义与要求: 含义: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要求: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6 3.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37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 十七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上述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38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两个坚持”: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9 3.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 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0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2.胡锦涛的“两个趋向”论,统筹城乡关系 “两个趋向”论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41 五、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42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43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4 3.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 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45 4.建设生态文明 此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46 思考题: 第2、3、5、7题(P219)


Download ppt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