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國傳統節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國傳統節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國傳統節日

2 春節 端午節 盂蘭節 / 鬼節 中秋節

3 春節

4

5 春節的由來 每逢過年,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中國人的過年習俗,外國人沒有呢?
據說,中國人古代有一隻可惡的猛獸叫做「年」,牠頭上長著觸角,十分兇猛,專吃人傷畜,為害甚大。天神知道後,把牠鎖進深山,一年只讓牠在年終時出來一次。於是,在農曆十二月三十的晚上,人們儲糧備菜,關起門戶,提刀守夜,準備和「年」搏鬥.後來,他們知道「年」怕紅色和吵鬧聲,便在門口貼上紅紙及放鞭炮來嚇「年」。「年」一無所得,惟有回到深山去。人們平安度過一晚,翌日晨起,大家互相祝賀,喜氣洋洋,年年都是這樣,過年這習俗也就相傳下來了。

6 春節的風俗

7 貼春聯 春聯又名「對聯」、「門對」、「對子」等,是春節時貼在門上或楹柱上的吉祥語,由上聯、下聯和橫披組成,它是中國獨創的一種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無不貼春聯慶賀。鮮紅的春聯,抒發了人們美好的願望,點綴出一派盎然春色。

8 放鞭炮、燃焰火 春節期間,無論是繁華的城鎮,還是偏僻的鄉村,「辟辟叭叭」的爆竹聲此起彼伏,給節日增添熱鬧的氛。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放鞭炮慶賀春節,在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初初燃放爆竹是為了驅逐山臊惡鬼的。後來,人們為了過一個平安年,便於「正月初一」,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稱為「平安竹」。

9 舞龍舞獅 舞龍,又名「耍龍燈」、「龍燈舞」,是漢民族傳統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慶節日,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
舞獅,也叫「耍獅子」、「獅子舞」,它與舞龍一樣,是我國的傳統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體育活動。又是一種春節的慶典活動。   人們為甚麼特別喜歡在春節時舞獅呢?相傳明代初年,廣東佛山出現一頭怪獸,每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有人建議用獅舞來嚇唬怪獸,果然奏效,那怪獸逃之夭夭。當地百姓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節便敲鑼打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消災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10

11 新春禁忌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過去春節期間,從除夕到正月末。禁忌最多,人們信奉最虔誠,包括的內容也是廣泛.
在飲食方面,正月初一這天,許多地方吃素食和不吃肉食。因為初一吃素食,一年中就會素素淨淨。在華東,華南,華中一帶,忌吃湯泡飯,否則出門常下雨。有些地方,正月十五前忌吃豆腐.因為豆腐的顏色是白色,所以家中有喪事才吃豆腐飯。 新春期間,如意吉祥的說話處處可聞,可見中國人對春節的重視。

12 端午節

13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大家要吃粽子,賽龍船。傳說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的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而死的日子。這是為紀念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才有的節目。

14 端午節的由來 其實端午節是屈原用性命換來的。他本來是楚懷王重用的人,因為他「博聞強志」,而且「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於是他「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由此可見他是出色的政治家及外交家。但後來他慘遭當權小人的讒害,先後被楚懷王,頃襄王放逐。他空有愛國,愛民之心,無奈失去為國,為君,為民之力。於是一腔熱血、一腔悲憤,一腔怨恨,一發之於文章-辭賦,成為我國第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古人志在用世,不得己而後著述。」他可說 是明顯的例子了。他終於投江自盡,希望喚醒由君主,小人組成的當權派。

15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學識淵博品 德高品,年紀輕輕就做了楚國的大宮.為了使楚國強大起來,不受秦國的欺悔,他向楚懷王提出了對內改革,對外聯合各國共同抗秦的意見,但每次都遭到其他官僚的反對。一天,秦國又派使者來,說要與楚國結盟,邊要送美女給秦王,請楚懷王去秦國商談,屈原一眼看穿秦國的陰謀,對楚懷王說:┌大王,你不能去。秦國曾經騙過我們,這是個不守信用的國家。┘但是楚懷王的寵姬鄭袖的小兒子子闌,左一個右一個地勸楚懷王去。楚懷王又氣又惱,生了一場大病,死在秦國。屈原非常傷心。 楚懷王死了,他的大兒子接了王位,就是楚頃襄王。頃襄王更不喜歡屈原,乾脆把屈原流放到當時楚國邊遠荒涼的地方江南。

16 屈原在江南流放多年,進一步了解了老 百姓的苦難,聯想到楚國的命運,自己的抱負和理想,屈原心情激憤地下了中國文學史上最早,最偉大的長篇抒情詩〔離騷〕及其他許多┌哀民生之多艱┘和┌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愛國愛民的詩篇。屈原決心學習商朝的彭咸,為崇高的理想而獻身。他一直希望楚王能重新任用他來治理國家。

17  有一天,一個漁夫帶來了一個極壞的消息,就是楚國的首都郢都被秦兵攻破了。這時屈原的心碎了,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危亡,更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整天不吃飯,不睡覺,披頭散髮,在江邊不停地走來走去,自言自語。
五月初五,天剛亮,屈原又拖著虛弱的身子,穿過晨霧來到江邊。他沉重地走上一塊伸向江中的石頭,兩眼望著郢都方向,凝望了很久,忽然猛地轉身,跳八汨羅江。一名漁夫看見了,立即呼救。眾人聽了呼聲,另的紛紛駕船,爭先恐後地去打撈屈原;女的都包了粽 但也找不到屈原的屍體。漁民不甘心到了第二年的五月初五,仍然划船去江中找,婦女仍然把粽子投到江中餵魚蝦,這就年後一年,每年五月初五就成了中國人民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 一 端午節。

18 粽子的由來 關於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說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殉難,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這天便用竹筒裝著米,投入江中拜祭他。由於人們怕江中的魚兒奪走屈原的祭品,於是用五彩絲線和箬葉綁繫祭品,然後才投入江中。另 一種說法是人們怕江中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所以用米做成祭品餵魚,魚吃飽後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 無論如何,這種用粽子紀念屈原的形式,便逐漸地變成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而且一直延續至今。

19 盂蘭節 / 鬼節

20 盂 蘭 盆 " 來 自 佛 經 「目 連 救 母 」 的 故 事 , 其 音 譯 自 梵 語 , 原 意 為 「 救 倒 懸 」 , 即 解 救 在 地 獄 裏 受 苦 的 鬼 魂 。
相 傳 目 連 尊 者 曾 經 運 使 神 通 之力 看 見 母 親 正 在 地 獄 裡 遭 受 餓 鬼 倒懸 的 苦 刑 。 於 是 目 連 千 辛 萬 苦 趕 往 地 獄 , 用 缽 盛 飯 給 母 親 充 饑 , 但 是飯 一 到 她 口 中 立 刻 變 成 火 炭 , 不 得下 嚥 。 目 連 懇 求 釋 迦 麼 牟 尼 明 示 解 救 方 法 , 釋 迦 牟 尼 說 : 「 你 的 母 親生 前 罪 孽 太 深 重 了, 不 是 你 一 人 之 力 可 以 化 解 的 , 必 須 仰 賴 十 方 僧 眾 ,在 七 月 十 五 日 , 備 百 味 五 果 , 共 同 祭 祀 , 才 能 解 救 父母 的 危 難 。 」 於 是 目 連 舉 行 法 會 , 誦 經 施 食 ,終 於 解 救 母 親 的 靈 魂 。 從 此 以 後 , 佛 教 徒 們 都 會 在 這 天 舉 行 功 德 法 會,為 孤 魂 餓 鬼 超 渡 亡 魂 。 七 月 十 五 也 因 而 具 有 教 孝 的 功 能 。 在 七 月 十 五 日 , 備 百 味 五 果 , 共 同 祭 祀 , 才 能 解 救 父母 的 危 難 。 」於 是 目 連 舉 行 法 會 , 誦 經 施 食 ,終 於 解 救 母 親 的 靈 魂 。 從 此 以 後 ,佛 教 徒 們 都 會 在 這 天 舉 行 功 德 法 會,為 孤 魂 餓 鬼 超 渡 亡 魂 。 七 月 十 五 也 因 而 具 有 教 孝 的 功 能 。

21 鬼 門 關 開 放 後 , 家 家 戶 戶 都 會 在門 口 供 拜 豐 盛 的 菜 餚 , 並 且 在 每 盤 菜 上 插 一 柱 香 , 然 後 焚 燒 紙 錢 。
關 鬼 門 , 是 相對 於 開 鬼 門 的 習 俗, 在 七 月 的 最 後 一天 或 八 月 初 舉 行 。 屆 時 道 士 手 持 七 星 劍 , 唸 誦 禱 文 , 向 各 路 孤 鬼 表 明 用 意, 將 他 們 追 趕 回 鬼 門 關 。 封 關 時 , 道 士 會 突 然 雙 手 掩 耳 , 表 示 他 不 忍 聽 見 諸 鬼 不 願 回 地 獄 的 哀 嚎 聲 。

22 農 曆 七 月 是 「 鬼 月 」 。 七 月 初 一 稱 「 開 鬼 門 」 , 冥 府 的 地 獄 門 將 開 啟 , 直 到 七 月 三 十 才 「 關 鬼 門 」 。 據 說 ,在 這 段 期 間 , 幽 冥 界 的 孤 魂 野 鬼 都 爭 先 恐 後 地 來 人 間 逍 遙 , 找 些 好 吃 好 喝 的 。 尤 其 在 七 月 十 五 日 - - 中 元節 , 是 鬼 門 大 開 日 , 一 般 認 為 這 天 最 好 別 出 門 , 以 免 撞 鬼 , 更 不 能 到 河 邊 , 免 得 不 慎 失 足 成 了 水 鬼 的 替 身。 傅 說 , 農 曆 七 一 日 凌 晨 , 地 府 開鬼 門 , 讓 所 有 在 陰 間受 苦 難 的 鬼 魂 , 能 趕 回 陽 間 去 探 望 後世 子 孫 , 並 宴 饗 一 番 。 回 到 陽 間 的 鬼魂 , 有 的 因 為 無 家 可 歸 、 四 方 遊 蕩 ,人 們 因 為 不 想 受 鬼 魂 「 騷 擾 」 , 希 望 流 落 在 外 的 祖 先 得 到 祭 拜 ,就 準 備 牲 五 禮 , 讓 眾 鬼 享 用 。

23 中 國 人 相 信 , 人 死 後 會 變成 鬼 魂 , 悠 游 於 天 地之 間 。 中 元 普 度 祭 拜 無 子 嗣 的 孤 魂 野 鬼 ,讓 牠 們 也
能 享 受 到 人 世 間 的 熱 忱 , 是 中 國傳 統 倫 理 思 想 「 博 愛」 的 延 伸 。 而 結 合 目蓮 救 母 的 故 事 , 亦 有助 於 孝 道 的 宣 揚 。 因 此 , 中 元 節 是 可 說 一 個 具 有 正 面 意 義 的 節 慶 。 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台。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鳩鳥媒。 李商隱

24 為什麼要在鬼節燒紙錢. 鬼也要用錢. 聽來荒誕,然而,我們的祖先卻深信不疑
為什麼要在鬼節燒紙錢? 鬼也要用錢?聽來荒誕,然而,我們的祖先卻深信不疑! 民間傳說,人死後在陰間所用的錢,是靠人間親友焚燒紙錢而來的。紙錢分「金」、「銀」兩種,多由黃、白紙箔摺成。燒後即成陰間的錢財。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死者便在陰間等候「錢」。為了避免弄錯,人們會在紙錢上寫下名字,口中念著死者的名字,呼喚他們來取錢。 在科學進步的今天,農曆七月燒紙錢的習俗仍然流傳著。

25 中秋節

26 中秋佳節,嫦娥奔月,己是人所知曉的民間故事。雖然自戰國以來,故事的內容在典藉記述中層有變更,但故事的女主角嫦娥,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民間最受歡迎的神仙之一。

27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關於嫦娥的傳說,除了她吞服仙藥,
奔月為神的一說外,還有”嫦娥遂托身於月,是為蟾蜍”的說法。此外,民間又有嫦娥在月中托身為玉兔之傳說。所以,中秋祭嫦娥無疑是上古先民對月神的崇拜。 中秋時節流行的神話故事中以后羿。嫦娥的故事為人所熟悉,吳剛、緣婦的故事,雖然流傳不廣,但同樣是相當感人的。

28 月餅的由來

29 月餅是中秋節不可缺少的應節食品,你可想過,人們為什麼會在中秋節吃月餅呢?
中秋節吃月餅,據說是有一段歷史掌故的。元朝末期(公元1297年-1368年),朝政敗壞,朱元璋(公元1328年-1398年)後成為明太祖,率兵起義,圍困都城,久攻不下。於是大將劉伯溫想出一條破敵之計,在中秋節前派人裝扮成賣月餅的小販,混進城裏和民眾聯絡。月餅裏夾蔰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八月十五夜起義攻城」。人們吃月餅時看見紙條,紛紛計劃起義,將元軍打敗。 以後為紀念這個推翻暴政的日子, 每年中秋節,大家都會吃月餅, 逐漸便成為習俗了。

30 有人以為吃月餅和送月餅,自古以來就與中秋節有關。其實,情況并非如此。初唐時,原本農歷八月只有初一是節日,而無十五這個節日。相傳,後來唐明皇曾於八月十五夜遊月宮,這樣民間才把八月十五這一天作為中秋節。到了中唐沒,人們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樓觀月,而當時還沒有月餅出現。說到月餅的出現最早是在南宋的時侯。不過當時的月餅與中秋節毫不相干,那時的月餅與現代月餅亦大不相同,只是作為蒸食品在飲食市場出現而已。

31 月餅真正與中秋節有聯繫是在明代。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於自食和贈予良朋親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趬規範,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比如,山西省介休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己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於女子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少年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32 關於月餅的制作技術,在明代己達到很高的水平,在當時一些月餅的餅面上,己出現”月中蟾兔”之類的裝飾圖案。其設計之精良,构圖之美妙,花紋之靈細,使人獲得藝術享受,既充份体現了月餅制作者的匠心獨運,也反映了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33 ~完成~


Download ppt "中國傳統節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