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食品加工之宜蘭地方特色小吃 食品科學系 組員: 呂承維 C0132008 蕭名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食品加工之宜蘭地方特色小吃 食品科學系 組員: 呂承維 C0132008 蕭名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食品加工之宜蘭地方特色小吃 食品科學系 組員: 呂承維 C 蕭名哲

2 「阿塗貓耳朵」、「媽祖宮紅糟魷魚」,都是宜蘭道地小吃「城門孔」意麵、「十六坎」檸檬愛玉、「阿茂米粉羹」、「大病院」魚酥羹等,從阿公、阿嬤年代迄今,有很多宜蘭人喜歡的味道與回憶,透過小學生走訪及參與美食地圖製作,也有著傳承的意義。 「小吃的形成與宜蘭歷史發展也有關連。」 清朝時期,海運貨物從頭城烏石港經宜蘭河到宜蘭市西門卸貨,西門是集散地,人多的地方,小吃就很發達。西門就在現在的文昌路附近,肉羹、焢肉飯、麵攤林立,貨物從西門運到北門販賣,又形成很多小吃,意麵、蒜味肉羹都很出名。 宜蘭多雨,氣候潮濕,也影響小吃製作,湯湯水水比較多,像麵、羹等須立即食用,乾料類較少因為不易保存。

3 粉圓的由來 粉圓相傳是清朝時期,台灣地方官為了向慈禧太后進貢的獻壽禮,當時台灣府使用主要原料是木薯粉來代替糯米粉,做成類似元宵的粉圓甜羹,相傳慈禧太后嚐過後讚不絕口,從那時即成為台灣家喻戶曉的可口點心,至今歷久不衰。後來陸陸續續經過改良過後,使它光滑如同珍珠般閃亮動人,因此又稱珍珠粉圓。現今粉圓有另一種吃法,將粉圓添加進飲料中,賦於飲料另一種風味,其中以珍珠奶茶最有名,發揚地是在台灣,以口耳相傳方式傳開,至今行銷至全世界,廣泛受全世界人們喜愛。

4 粉圓的主原料是木薯粉、地瓜粉和太白粉,木薯粉又稱泰國生粉,是一種濕地植物根莖中提取的澱粉,它在加水遇熱煮熟後會呈透明狀,口感帶有彈性,粉圓主要利用木薯粉的特性,來達到透明滑亮又有彈性的口感特色。
哇~好好吃的的樣子!

5 粉圓的製作方法 『手工粉圓』的製作方式做法有兩大類,一是類似滾元宵的方式,另一則是在大鍋裡用手掌將粉團搓成小顆粒。
『前者』的做法是將澱粉放在竹篩上並噴水讓澱粉形成小團塊,接著兩人合力搖動竹篩、撒乾粉,讓澱粉逐漸形成更大的粉塊,整個過程大約重複七次左右,即可作成粉圓。 『後者』則是澱粉加水混合成粉團,用細目不銹鋼網過篩後在中式大炒鍋裡,用手以圓周方式不斷搓動,直到小粉團變成適當大小為止。 就個人實際經驗,前者粉圓口感偏軟。後者,因為製作過程必須不斷的施加手勁,因此粉圓口感有彈性且嚼勁十足。

6 1.鍋子裝入熱水後,倒入黑糖混合,加熱至黑糖溶解為止,溶解完後放置至微溫備用。
2.將秤重好的木薯粉,倒入已溶解的黑糖水(微溫)中,快速均勻攪拌至完全混合,形成軟粉糰狀即可。

7 3.將軟粉糰分成小粒搓圓,邊搓圓邊灑上太白粉。
4.用篩網將已搓圓的小粉糰篩掉過多的太白粉。

8 5.煮一鍋水,待水滾後放入作法3 的小粉圓,煮約10 分鐘後撈起後即可食用。

9 包心粉圓創立於80年5月上旬,原本從事快餐生意的魏淑鳯、許瓊文夫妻,因彼此均喜歡豆花與粉圓,於是投入粉圓事業。他們認為傳統的湯圓可以包入各種不同的餡料,粉圓當然也可以。於是開始研究包有餡料的粉圓。經過多次研究、測試,經過多次矢敗後終於研發出接受度高,可耐久熬及重覆烹煮的「紅豆包心粉圓」。包心粉圓,外頭跟普通粉圓沒二樣,但裡頭有的包紅豆,現在口味越來越多了。羅東包心粉圓是全台首創有"料"的粉圓始祖。

10

11

12

13

14 同場加映-宜蘭市 城隍廟粉圓 地址:宜蘭市城隍街49巷25號(中山路與城隍街口)
時間:早上9點 至 下午3點 若生意好提早賣完 就會提早收攤

15

16 消暑達人-黑秀台大粉圓冰店 營業地址:宜蘭市擺厘路16號之1 營業時間:每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冬季不營業) 12:30~22:30

17


Download ppt "食品加工之宜蘭地方特色小吃 食品科學系 組員: 呂承維 C0132008 蕭名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